威斯敏斯特全犬种大赛 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法,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大

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可指城市,建筑物,人物,一般指伦敦的威斯敏斯特主教座堂。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法

该法赋予1926年和1930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议案生效。(1931年12月11日)
鉴于联合王国、加拿大自治领、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自治领、南非洲联盟、爱尔兰自由邦和纽芬兰的政府代表,于公元1926年和1930年在威斯敏斯特召开帝国会议,一致同意作出在会议公报中所宣布的声明和决议;
鉴于以序言的方式来表述本法是合适恰当的,因为女王是英联邦各民族成员自由联盟的标志,并且由于它们是通过对女王的忠诚而联合起来的,因此,任何对涉及王权的连续或皇家尊严和称号的法律的修改,都应得到所有自治领的议会以及联合王国议会的同意,这是与已经确立的联邦所有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宪法立场相一致的;
鉴于,非经上述自治领的要求或同意,联合王国议会所通过的法律不能延伸至自治领作为其法律的一部分,这是一已经确立的宪法立场;
鉴于,必须由联合王国议会认可、批准和确认上述会议所作出的那些声明和决议,以恰当的形式将其制定为法律。
鉴于,加拿大自治领、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自治领、南非联盟、爱尔兰自由邦和纽芬兰已经强烈要求和赞同建议由联合王国议会制定如本法包含的关于涉及前述事项的法律;
因此,由最杰出尊贵的女王陛下在本届国会两院的建议和同意并蒙其许可,制定本法如下:
1.本法中的“自治领”一词,是指任何一个下列的自治领:加拿大自治领、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自治领、南非联盟、爱尔兰自由邦和纽芬兰。
2.(1)1865年殖民地效力法,不再适用于任何自治领议会在本法开始后的所立之法。
(2)自治领议会在本法开始后所制定的任何与英国法或与现存的或将来的联合王国的法条或与任何在本法之下所立的法令、条例、规章相矛盾的法律或法律条款,都有效和起作用。并且,自治领议会的权力包括取消或修改任何作为其自治领法一部分的这种法律、法令、条例或规章。
3.这里谨此声明并通过,自治领的议会有制定具有特定地域效力的法律的全部权力。
4.在本法开始之后,联合王国所通过的任何法律都不得延伸至或视为延伸至某一自治领作为该自治领法律的一部分,除非在该法中明确地声明该自治领要求并同意制定该法。
5.按照本法前述条款的一般原则,1894年海商法的第七百三十五条和七百三十六条,虽然是对英国所属的立法,但应解释为并未将涉及自治领议会的含义包括在内。
6.按照本法前述条款的通则,189O年殖民地海事法院法第四条(即要求按陛下的意愿具备某些法律或要求暂停某些法律条款的效力)以及该法的关于任何调整殖民地海事法院的实践和程序的法院条例都需由枢密院批准的第七条规定,在本法开始实施后,应当在所有的自治领停止其效力。
7.(1)本法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得被视为适用于对1867年至1930年期间的英国北美法以及该期间所制定的法令、条例或规章的废除、修改和变更。
(2)本法第二条的规定,应当成为加拿大各省法律的一部分并成为各省立法机关的权力。
(3)本法授予加拿大议会和各省立法机关的权力,应限制在已有的法律中的关于加拿大议会和各省立法机关各自的权限事项的范围之内。
8.除非与本法开始适用之前的已有的法律相一致,否则本法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得被视为是授权废除或更改宪法、或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或新西兰自治领宪法法。
9.(1)本法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得被视为是授权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制定属于澳大利亚各州权力范围内的事项的法律,属于澳大利亚联邦议会或政府权限之内的事项则不在此限。
(2)本法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被视为是要求澳大利亚议会或政府同意由联合王国的议会制定任何涉及属于澳大利亚联邦各州的权力范围内的事项的法律,当然属于澳大利亚议会或政府权限之内的事项不在此例,即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与本法开始实施之前所存在的宪法性惯例相一致,联合王国议会即应制定该方面的法律,而无须其它同意。
(3)适用澳大利亚联邦的本法第四条中的“要求和同意”,应是指联邦议会和政府的要求和同意。
10.(1)本法的下列条款,即第二、三、四、五和第六条,不得延伸至自治领作为其法律的一部分来实施,除非自治领议会采纳该条法律。并且,自治领议会制定的任何采纳本法任何条款的法律,都可以规定,适用本法的效力或者是从本法开始实施时生效,或者是在采纳法中特别规定的日期生效。
(2)任何上述自治领的议会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撤销引援于本条前款而采用的任何条款。
(3)本款施用于的自治领是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自治领和纽芬兰。
11.无论1889年的翻译法中如何规定,联合王国议会在本法开始实施后所通过的任何法律中,“殖民地”一词都不应包括自治领或构成自治领一部分的任何省或州。
12.本法可以称为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基本信息

坐落在英国伦敦议会广场西南侧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它最初由笃信宗教的国王“忏悔者”爱德华一世于 1050年下令修建,1065 年建成。现存的教堂为 1245 年亨利三世时重建,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直到 15 世纪末才告竣工。

外形

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 156米,宽 22 米,大穹窿顶高 31 米,钟楼高 68.5 米,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重要性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从 11 世纪胜利王威廉开始,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 1953 年 6 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每当新国王加冕时,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布置得焕然一新。各国代表、皇亲国戚上千人云集一堂,喇叭齐鸣,圣诗班高唱圣诗。大主教将王冕戴在英王头上。英王加冕宝座在圣爱德华小教堂内,宝座下有一块称作“斯库恩”的圣石,原是古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后被爱德华国王征讨苏格兰时将它夺过来,并在石上配了一把橡木椅子(即圣爱德华王座)。以后历代英王登基时就在这椅上端坐加冕,因此,这把样子一般的椅子和下面的石头成为神圣的国宝。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是英王的墓地。1066 年撒克逊王爱德华死后就埋葬在这里。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 20 多位国王都埋葬在这里。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王亨利七世的教堂和陵墓,它位于中轴线正中的最后方,占据了整整三分之一的面积。它那纤细华美的穹顶,五彩缤纷的旌旗,给人以明快欢乐的世俗气氛。在它的右面,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陵墓;左面是被伊丽莎白一世处死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斯图亚特的陵墓。
教堂内的“诗人之角”因埋葬 14 世纪诗人乔叟和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斯宾塞而得名。后来,英国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莎士比亚和狄更斯、哈代等,都在这里建有墓室或墓碑。此外还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如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丘吉尔等。
当地人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如果死后能葬在这里,是无尚光荣的。在教堂西大门内,正中地上一块镌有金字被深红色罂粟花环绕的黑色大理石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无名英雄墓碑,下面埋葬着一名由法国战场上运回的士兵的尸体。墓志铭为:“无名者最有名。他们为英王、为国家、为人类和平正义而牺牲”。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仅历史悠久、建筑宏伟、雕塑精美,而且是英国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华盛顿·欧文两百年前描绘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最初可能处于荒郊草莽中,如今,大教堂位于伦敦繁华的闹市中心,周围仅存十余棵绿树,那种现代化的氛围与读林纾译文时的感觉已相去甚远。威斯敏斯特不像坎特伯雷大教堂有绿树荫庇,但周围不远处有青翠的圣詹姆斯公园和金碧辉煌的白金汉宫。大教堂毗邻气势宏伟的议会大厦和高耸蓝天的大本钟楼,钟楼里14吨重的洪钟发出深沉的鸣响,通过电视和收音机传遍世界。泰晤士河缓缓流过威斯敏斯特,护养着大教堂里4000先贤长眠于地下的灵魂。每天,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大教堂;周末和节假日,门外等候参观的游客排成长队。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瞻仰先人的遗像,观赏宏伟的皇家教堂,感受英国灿烂的历史与文化。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宫

历史

漫步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你一定会被一座绵长宏伟的建筑所吸引。这里就是英国国会威斯敏斯特宫(Westminster Palace),又称国会大厦,是英国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泰晤士河的西岸,始建于公元750年(都铎时代),占地8英亩,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原为英国的王宫,11至16世纪,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其地段现今已大部分被国会大厦所占据,然而习惯上仍称之为威斯敏斯特宫。它1834年、1941年曾两次发生大火,原有建筑大半被烧毁,重建后成为世界各国议会建筑的典范。 80年代英国政府又耗资百余万英镑、黄金数十万两,对钟楼等处进行了一次大修,使之面貌一新。威斯敏斯特宫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特色

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公共建筑中第一个哥特复兴杰作,是当时整个浪漫主义建筑兴盛时期的标志。整体造型和谐融合,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丰富情感。其平面沿泰晤士河南北向展开,人口位于西侧。特别是它沿泰晤士河的立面,平稳中有变化,协调中有对比,形成了统一而又丰富的形象,是维多利亚哥特式的典型表现,流露出浪漫主义建筑的复杂心理和丰富的情感。其内部一方面以帕金设计的装饰和陈设而闻名,另一方面也以珍藏有大量的壁画、绘画、雕塑等艺术品而著称,被人们誉为“幕后艺术博物馆”,作品水平甚高。威斯敏斯特宫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其雄伟之气,同类建筑无与伦比。从威斯敏斯特桥或泰晤士河对岸观赏,其鬼斧神工之势使人赞叹不已。

外形特点

威斯敏斯特全犬种大赛 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法,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大
威斯敏斯特宫的屋顶镏金,塔尖高人云霄,庄严典雅。在宫殿南端有巨大而高耸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全石结构,用来存放议会的文件档案,塔楼下面的白家大门只供英王使用。宫殿东北角是著名的钟楼,高97米,打破了宫殿平直的轮廓线。钟楼顶端的“大本钟”是向世界报告标准时间的装置。大钟四面各有直径为6.7米的圆盘,用312块乳白色玻璃拼镶,数十公斤重的时针长2.7米,分针长4.27米,摆重305公斤,总重21吨多。由本杰明爵士监制,故被命名为“大本”。最初,每次上弦要由健壮的汉子用脚连续猛蹬8小时,还要由人拿钢槌击响报时。1913年改装为电动,1923年开始为英国广播公司播送钟声,每天准确报时81次。世界各地收音机收听到的伦敦台钟声便是这个大本钟发出的。

内部结构

威斯敏斯特宫共有14个大厅。宫殿正中是八角形的中厅,由此形成南北和东西两条轴线。在中厅之上矗立有一座91米高的采光塔,构成了整个宫殿的垂直中心。由中厅向南通上议院,向北达下议院。 在两院大厅和走廊里陈设许多以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的大幅壁画和雕塑。整个大厦陈设体现宫廷格调,富丽堂皇,庄严肃穆。议会上、下两院分别设有议事厅。上议院的议事厅红色装潢,陈设考究;下议院的议事厅以绿色为基调。
宫内的图书馆、会议厅、餐厅、办公用房等服务设施和政府有关管理机构围绕着一系列庭院布置。
威斯敏斯特宫虽数度重建,但作为威斯敏斯特宫一部分的“威斯敏斯特大厅”(Westminster Hall)却是货真价实的古迹,是现在唯一保留下来的1097年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大厅长60余米,高27.5米,以橡木为梁,原为征服者威廉一世的一个王子所建。现存建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座大厅不对外开放,白天举行议会例会时,塔尖便飘扬着一面英国国旗。
两院的议事厅是这座议会大厦里最重要的地方。上院的议事厅长27.5米、宽14米,红色装潢,陈设讲究。正面坛台上有英王宝座。坛台前面是议长座位, 两边各有4排红色长条皮椅,是议员的座位。下院的议事厅长23米、宽14米,装饰以绿色为基调。大厅中央设一长桌,议长席在长桌北面,两旁的议员座位是几排长条硬椅。二楼上还设有记者席和[观众席。最常见的游览路线是在夏季(或复活节、圣诞节)议会休会时,参加一个75分钟的游览,在议会大厦内转一圈,路线包括下院和上院,还有新近装修完成的威斯敏斯特大厅等等。成人参观门票£7。
精致壮观的英国国会确实让人扼腕惊叹,然而当你走进国会内侧的哥特式建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你就不仅会为这里的建筑艺术惊叹,更会被这里所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深深折服。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美国科罗拉多州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 Colorado)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城市,位于州府丹佛西北。行政上分属杰佛逊县和亚当斯县。面积85.1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05,753人,是该州第七大城市。1870年开埠,1911年设市并定名,以纪念科罗拉多威斯敏斯特大学。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WTS)
著名神学家范泰尔(Cornelius Van Til)、梅钦(Gresham J. Machen,另译:麦根)和梅锐(John Murray)创立。当时美国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 in U.S.A.)因神学立场发生严重分裂,梅钦等教会领袖愤而脱离美国长老教会及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阵营,另立美国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of America),并以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为桥头堡向自由派神学宣战。1934年组织了正统长老会,至今仍然奋勇地与现代主义争战。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成为近代有名的福音派神学院,也栽培出许多华人教会的牧师。像吕沛渊、王志勇、林慈信都是从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毕业的,2008年5月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授予唐崇荣牧师荣誉道学博士学位。备爱尊敬的钟马田牧师曾在此学院任教。总之,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堪称改革宗神学(归正神学)的旗舰。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学院

Westminster College- Fulton
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建于1851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优秀教育理念与良好教育传统的私立文理学院。威斯敏斯特学院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们培养成为正直,公正,尊重和负责的有用人才。
威斯敏斯特学院的教学目标是把年轻的学生们培养成为全球的领导人。威斯敏斯特学院见证了美国历史上许多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球化的领袖人才。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福特、里根、布什,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希斯,波兰前总统瓦文萨,韩国前总理金钟沁等众多各国政要、时代杂志总编亨立·鲁斯、福布斯公司董事长马克姆·福布斯等商界领袖曾莅临学院访问并发表演说。对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演说,要数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总统的陪同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总统的母校――位于富尔顿威斯敏斯特学院校园里做的“和平砥柱”的演说,通常被称为“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保留着一段于1989年被推倒的柏林墙,这一标志着“冷战”结束的实物见证。 著名的丘吉尔纪念馆和图书馆就坐落在美丽的校园中。
学院所在的小城富尔顿市,是个只有13000人的小镇,城市干净整洁,治安良好,消费水平也远比大城市低。因位于美国乃至北美的中部,交通十分便利,距美国第十大城市圣路易斯只有半小时车程,距堪萨斯市3个小时车程,距芝加哥6小时车程,距纽约17小时车程。距洛杉矶25小时车程。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男童合唱团

英国威斯敏斯特男童合唱团(Westminster Boys’ Choir)享有出众的声望,经常在伦敦显要场所演出,其中包括圣约翰史密斯广场,巴比肯音乐厅,卡多根音乐厅还有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自从在皇家节日音乐厅首演马勒第三交响乐后, 该团在BBC无线3台、4台现场演出,并在BBC、伦敦周末台、电视4台等表演,还为2个BBC电视剧录制主题音乐。该团还同皇家爱乐乐团、英国室内乐团、南岸交响乐团以及Julian Lloyd Webber等著名演奏家合作演出。2007年该团参加Cantiere Internazionale d'Arte diMontepulciano国际艺术节末场演出, 在Jan Latham-Koenig 指挥下表演 奥尔夫的布兰诗歌。2010年11月作为BBC无线3台合唱大赛决赛参与者将在伯明翰交响乐大厅演出。
英国威斯敏斯特男童合唱团的生源长期以来是由威斯敏斯特附属学校提供的。该合唱团成员曾在众多国家级仪式上表演:如为伊莉莎白女皇表演,在兰贝斯宫,在议会大厦以及皇室婚庆等场合表演。他们还为教皇保罗二世在圣比得广场和梵蒂冈西斯汀教堂演唱。
在音乐总监杰瑞米·沃克的带领下,威斯敏斯特男童合唱团曾去欧洲、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智利及南非等地巡回演出。2005年,在巴西举办的演唱会为当地儿童慈善机构募集了上千英镑。2007年他们返回南美洲,先在智利及阿根廷主要剧院和歌剧厅表演,随后再度回访里约热内卢,他们在Candelária的现场演出会由巴西电视台向全国播放。2008年,该团最近一次巡回演出他们去了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分别在哈佛及哥伦比亚大学演出。
合唱团演唱曲目跨越5个世纪包括许多专门为该团创作的作品,作曲家包括AnthonyCaesar、 John Gardner、ChrisHazell、Edmund Jolliffe、SimonMcGregor、Giles Swayne 及JohnWoolrich, 其作品《忧郁的歌》(Faber)在意大利阿西西圣弗朗思科大教堂首演。
合唱团中的独唱演员常在伦敦音乐会、歌剧及清唱剧中露面。在作曲家的邀请及英国文化协会的资助下,合唱团为马耳他的马诺伊尔剧院上演的John Gardner儿童歌剧提供独唱演员。越来越多的合唱团成员离校后从事音乐职业,他们或进入英国领先的音乐学院深造或在牛津、剑桥大学获取声乐奖学金,在皇家歌剧院、英国国家歌剧院经常能看到该团老成员的演出如男低音Leigh Melrose、小提琴家Thomas Gould、还有曾排名第一的男子乐队A1主唱Ben Adams。
他们的录音碟片包括《圣诞选曲》、《Benedicamus Domino》(曾在古典音乐电台播放)、 《Laudate Pueri》(被评为最受喜爱的圣歌集)、《在音乐会中》 (一组古典及现代选曲) 以及《凯莱在星际》。
威斯敏斯特男童合唱团获得了众多评论家和媒体的好评如:作曲家, 国家歌唱大使HowardGoodall 在2008年BBC三台全国合唱比赛决赛中评价道:“能见到那么多男童一起兴致勃勃地欢唱令人欣慰. 但更令人喜悦的是观察你们歌唱时富有表情的面容. 作为观众, 观看你们时我完全沉浸在你们歌声的世界里, 即被你们脸上的表情也被你们动人的歌声感染”;"歌声"基金会创办者SusanDigby说:“给人心里一股暖流...一种既有声势又有良好支撑的音质. 真正发自内心的演唱. 非常感人”;伊顿公学音乐总督RalphAllwood评价说:“此合唱团演唱时具有高度的信念, 达到控制与敏感交融一体的境界”;《巴西晨报》评论到:“在里约热内卢圣本图修道院辉煌的巴洛克装潢中, 属于天堂的音色演唱跨越五个世纪的乐曲.闪亮的头发和眼睛, 玫瑰色的脸颊还有天使般的声音..威斯敏斯特男童合唱团演示了出众的纪律和完美的技巧”;圣地亚哥《水星报》的GilbertoPonce:“我被他们巨大的热情和职业性所感动.我的注意力被他们的纪律, 他们的音乐措辞, 他们自然的悟性, 他们的高低起伏还有他们歌声中的快乐深深吸引住”。

威斯敏斯特_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是基督教长老会和改革了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校园位于格伦赛德,宾夕法尼亚(费城
郊区)和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并计划在纽约和伦敦可设分校。在1982年,威斯敏斯特加州分校区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成为威斯敏斯特学院加州神学院。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成立于1929年,其声誉扬名全世界。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招收来自亚洲的韩国、欧洲和非洲的留学生。
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提供神学硕士、宗教硕士、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和牧师博士等研究生学位。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于1986年得到美国和加拿大神学院协会认证,在1954年也获得美国中部高校协会的特殊认证。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WTS)
著名神学家范泰尔(Cornelius Van Til)、梅钦(Gresham J. Machen,另译:麦根)和梅锐(John Murray)创立。当时美国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 in U.S.A.)因神学立场发生严重分裂,梅钦等教会领袖愤而脱离美国长老教会及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阵营,另立美国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of America),并以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为桥头堡向自由派神学宣战。1934年组织了正统长老会,至今仍然奋勇地与现代主义争战。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成为近代有名的福音派神学院,也栽培出许多华人教会的牧师。像吕沛渊、王志勇、林慈信都是从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毕业的,2008年5月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授予唐崇荣牧师荣誉道学博士学位。备受尊敬的钟马田牧师曾在此学院任教。总之,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堪称改革宗神学(归正神学)的旗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1650.html

更多阅读

梗类犬 梗类犬-犬种历史,梗类犬-犬种发展

梗类犬(英文名:Terrier Group),短毛小型狗。梗的名称起源于拉丁文的“Terra”,意思是“掘土”,该类犬善于挖掘地穴。?类犬是一类最初是被用来打猎和消除毒蛇、害虫、田鼠的犬类。它们精力充沛、个性活跃;是一种对主人忠诚、亲善的犬种,大多

大丹犬的品种简介 大丹 犬种

大丹狗体形高大而灵活,它头部较长,背部平直显得刚柔兼备,体毛短、密、光滑、富有光泽。[简介]大丹同时结合了威严、力量、优雅三大优点,具有帝王般的外观,体型巨大同时兼具力与美,而且配合了线条流畅的肌肉。他是大型工作犬中的一员,但唯

拉萨狗 拉萨狗-犬种简介,拉萨狗-犬种外观

拉萨狗是一种产于西藏高原的小型狗。拉萨犬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开始只被饲养来做僧侣或贵族的宠物。为了适应高原寒冷的环境,它全身披着厚厚的长毛。其毛色有金色、黑色、白色、棕色和杂色。成年狗的体重大约为7公斤,身高为30至93公分

声明:《威斯敏斯特全犬种大赛 威斯敏斯特 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法,威斯敏斯特-威斯敏斯特大》为网友冷色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