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概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即天津市大学软件园)是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委与新技术产业园区共建的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仍在进一步的建设中,08、09年天津工业大学电气信息类在校生将会成为第一批进入学院的学生,据天津工业大学内部消息,天津工业大学电气信息类08届将于2010年7月18日正式搬迁入软件园区,而09届是7月19日。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建成后,天津理工大学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的相关专业学生将进入学习。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概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_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概况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即天津市大学软件园)是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委与新技术产业园区两委一区合作共建的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园),规划总面积800亩,其中教学用地400亩,教学用房20万平方米。基地由两委一区共同组成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入驻基地软件学院、企业给予支持,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面向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院校入驻基地,创造一流软件人才培养环境,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暨天津市大学软件园奠基仪式,2008年9月8日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举行。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大学软件园的建设高度重视,“建设大学软件园”已经写入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了今年本市重点工作。建设好大学软件园,对加快本市软件与现代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面向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院校入驻“基地”,依靠天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高新区产业优势,实施产业与教育的对接,促进产学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紧密合作与创新。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提及到发展软件产业,建设大学软件学院。全面落实“信息化产业战略”,推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资源共享。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_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软件学院的发展

2008年6月17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在迎宾馆会见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常务副校长卡姆莱特博士一行,双方就在津建设IT高级人才学院和与本市大学软件学院合作办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天津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许多软件企业在天津设立公司。天津滨海高新区是本市软件企业最多的区域,2008年纳入统计的企业达256家。涌现出一批品牌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其中,大宇宙信息创造(中国)有限公司、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目前,滨海新区形成了以华苑软件园、泰达软件园、空港软件园和筹建中的东丽软件园组成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到2010年,天津软件园总体占地面积将达到3000亩,建筑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近66亿元。 天津市软件学院正是为了大力发展软件产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_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规划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即天津市大学软件园)是由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委与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两委一区)共建的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

两委一区合作共建的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园),规划总面积800亩,其中教学用地400亩,教学用房20万平方米。基地由两委一区共同组成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入驻基地软件学院、企业给予支持,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面向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院校入驻基地,创造一流软件人才培养环境,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天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暨天津市大学软件园奠基仪式,2008年9月8日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举行。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大学软件园的建设高度重视,“建设大学软件园”已经写入0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了今年本市重点工作。建设好大学软件园,对加快本市软件与现代信息服务业人才培养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面向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吸引国内外优秀院校入驻“基地”,依靠天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高新区产业优势,实施产业与教育的对接,促进产学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紧密合作与创新。

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提及到发展软件产业,建设大学软件学院。全面落实“信息化产业战略”,推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资源共享。

天津大学软件园将建五大基地帮学生对接企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将打造“五大基地”并实施“六大计划”,培养出与软件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多层次软件人才,力争实现软件专业大学生毕业即能就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园”是利用自身教育科技优势,整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50余所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以及全市校企资源构建联合实验室,搭建公共教学平台和实训平台,使入驻园区的各高校学生共享校企优秀教师、优质课程,实际参与软件研发项目。

按照园区发展规划,大学软件园将实施“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人才实训模式,建设大学生实训基地、高校与企业对接的实训基地、企业员工能力提升的培训基地、软件资质认证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打造软件企业降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交付中心、产业链、技术链、学科链和人才链的无缝对接平台,软件人才与软件产业良性互动载体。为软件产品、服务外包、动漫游戏、IC设计、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通过实训项目的参与和创新,保证大学生“带着项目毕业”,进而带动人才输出、项目输出和大学生创业。

此外,大学软件园还规划“六大实训计划”,即为在校大学生量身打造短期“体验计划”、中期“-1”计划和长期“T+Q”(学历+证书)计划;为待业大学生和在职人员分别实施短、中期“就业”计划、“精英计划”及长期“创业天堂”计划。利用大三、大四的黄金实践期,帮助大学生提前“减去”毕业后一年的磨合期,并取得相应资质认证,做好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充分准备,解决大学教育模式单一、实践缺乏和软件产业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瓶颈。天津市软件学院的发展

2008年6月17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在迎宾馆会见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常务副校长卡姆莱特博士一行,双方就在津建设IT高级人才学院和与本市大学软件学院合作办学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

天津市大力发展软件产业,许多软件企业在天津设立公司。天津滨海高新区是本市软件企业最多的区域,2008年纳入统计的企业达256家。涌现出一批品牌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其中,大宇宙信息创造(中国)有限公司、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入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目前,滨海新区形成了以华苑软件园、泰达软件园、空港软件园和筹建中的东丽软件园组成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到2010年,天津软件园总占地面积将达到3000亩,建筑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近66亿元。 天津市软件学院正是为了大力发展软件产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_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落成启用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建设,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于2010年8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首批软件专业学生入驻学院,8月30日起陆续开学。

建设高水平现代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包括软件开发研制、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学院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实用人才需求为导向,整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软件人才培养教育资源,联合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软件企业,搭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平台,创新学校办学模式和办学思路,以新成果、新课程和新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和实习实训,使入驻园区的各高校学生共享高校之间、企业之间的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实际参与软件研发项目,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用性、国际化软件人才,实现软件领域产业链、技术链、学科链和人才链的无缝对接。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坐落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内,规划总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在校生规模1万人。学院由市教委、滨海高新区、海泰集团、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建设,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商务委等有关部门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学院建设,并对入驻的高校软件学院和软件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_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探索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 教学区能同时满足1万名学生的教学和实训

■ 全市高校软件教育优质资源共享,IBM、微软、塔塔、惠普等企业的实训项目共享

■ 教室更像公司,一人一个独立工位,有独立的会议室供各小组讨论和评审;学生更像员工,一身标准的白领装扮,接受企业文化教育,一个项目小组就是一个团队

■ 学生到大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所长,直接在园内选择不同领域的企业进行实训,学生的课程就是企业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

新学期,本市一所以全新模式举办的学院――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开学了。连日来,进入软件学院的学生们陆续报到,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最后调试,企业实训基地初具规模。今天,首批入住学生正式开课。

建设高水平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促进本市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跻身全国领先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本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软件学院建设,把建成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列入2010年市委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

坐落在天津工业大学新校区的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自2008年开始启建,规划总面积300亩,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两大区域,一期教学区8万平方米、生活区8.42万平方米,规划在校生规模1万人。学院由市教委、滨海高新区管委会、海泰集团、天津工业大学联合建设,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商务委等有关部门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学院建设,并对入驻高校软件学院和软件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学院不仅聚集了全市高校软件教育优质资源,更聚集了微软、IBM、中软、大宇宙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整合本市优质教育、科技及产业资源,以新成果、新课程和新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和实习实训,为各高校和软件产业提供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实现软件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的紧密对接,支撑本市软件类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市教委主任靳润成介绍说。

创新办学机制 剑指产业发展瓶颈

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是天津市“十一五”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缺少“适用性”人才一直是制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软件行业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技能更新快。现在学软件的学生虽然多,但并不好用,很多大学毕业生在企业要经过半年,甚至一年的培训才能上手。”市软件协会会长郭红旗道出了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与无奈。

软件行业一直有个“两旺两难”怪现象,一面是企业对软件人才需求旺,学校毕业生供给旺,一面是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这种“两旺两难”的特殊现象,反映出目前学校的软件人才教育模式和培养机制并不符合社会需求,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政府资助、企业化运作、政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管理,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全新的运营模式亮相。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充分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知名软件企业和培训公司入驻,共同搭建公共教学平台和实训平台,使各高校学生共享校企优秀教师、优质课程资源,实际参与软件研发项目。

按照发展规划,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将着力打造大学生实训基地、高校与企业对接基地、企业员工能力提升的培训基地、软件资质认证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将邀请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到校授课,对学生实施“订单式”培养,学生们也可深入企业参与实训,确保大学生“带着项目毕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学生打通了从学校到企业的‘高速路’,学院通过建立面向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软件教育体系,与软件企业、技术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等进行积极对话与密切合作,构建高水准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蒋秀明说。

创新培养模式 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刚刚开学,天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三年级学生首批入驻,在这学期的课程表上,一串耳熟能详的授课单位让同学们兴奋。微软、IBM、塔塔、惠普、酷卡、普讯电力、南开创元……这其中有世界巨头、有行业领袖、还有津门翘楚。授课的老师,也由讲师教授变成了资深工程师。“课程也很酷!制作三维动画短片《旺财日记》,金融后台管理系统开发,文物、古建筑遗迹数字复原及保护系统开发,电力企业GIS项目……都是真正的项目。”同学们拿着新课表说。

实训是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特色。真实的项目,真实的开发。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将建立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零距离对接企业需求,突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引入微软、IBM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实训资源,让学生提前熟悉软件企业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实际项目开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适用性”。

为了让学生能得到“真刀真枪”的实战教学,大学软件学院在软硬件上下足了功夫。

硬件到位,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教学区能同时满足1万名学生的教学和实训,生活区除满足学生住宿外,还设有教师公寓,能满足授课工程师的生活需求。全新购置的网络设备和教学设施,能模拟各种公司环境,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和规范,在技术上保持与所涉及各领域的国际龙头企业发展同步。

软件到位,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在此可以共享,IBM、微软、塔塔、惠普等企业的实训项目可以共享。课堂中所学的专业课程均在项目引导下,以任务为驱动实施教学,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项目开发环境,该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而是真正用于项目的开发和完成任务。

“在这里可能有的教室更像公司。一人一个独立工位,还有独立的会议室供各小组讨论和评审。在这里也许学生更像员工。一身标准的白领装扮,每天早晨也许还要上班打卡,接受企业文化教育。七八个同学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个项目小组就是一个团队。在小组内部一起学习,相互协作,经验和知识相互分享。”学院教务处刘军利老师描述了大学软件学院的仿真实训。

这样的仿真环境绝对具有吸引力,各大学根据需要安排不同层次的软件专业学生进驻学习、实训。与以往每个大学只联系一两家企业作为实训单位不同,软件学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学生到大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所长,直接在园内选择软件开发或动画制作等不同领域的企业进行实训,改变了以往软件类毕业生到了企业后不会干的情况。同时,企业工程师就是同学们的“教授”,直接参与学院教学和教改。学生的课程就是企业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学生在园内既完成了学习任务也实现了创新实践。

创新产教结合 抢占行业未来先机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毗邻滨海高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滨海高新区聚集了本市60%、近400家软件企业。据市软件协会统计,近一个月在滨海高新区注册的软件企业有10家。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已经成为高新区招商的一块金字招牌。”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介绍说,“有大型软件企业前来考察,我们都会在区域优势中着重介绍大学软件学院,而这些企业也往往是在实地考察了大学软件学院后,决心落户高新区的。”

人才是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缺少实用型人才一直是制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有实力的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小一点的企业就只能望才兴叹。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解决了软件行业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对于软件企业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最优越的投资环境。

为微软进行大学生培训的微软威凯尔公司是进驻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企业,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军说:“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实际需要还有一定距离。天津市搭建了大学软件学院这个平台,能让企业在学生大三、大四时提前介入他们的教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还能提前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的技能,让他们一毕业就能上手,节省了企业大量的岗前培训时间。而且大学软件学院这个平台还是个很好的人力资源库,集合了天津各高校的优秀学生,有利于企业提前选才、选好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_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展望

按照产业预测,本市软件行业预计年均增长30%,未来5年内软件从业人员将达到15―20万人左右。通过大学软件学院建设,有利于探索高校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新机制,构建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的学历教育、定制教育和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到2014年,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基地,软件技术支持与社会服务基地,为软件产品、服务外包、动漫游戏、IC设计、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2466.html

更多阅读

原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智勇

彭智勇 编辑词条彭智勇,男,1963年9月生,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协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产业部数据库标准工作组成员,武汉市电子政务宽带网络平台软件系统总体设计专家组成

声明:《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概》为网友瘾与深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