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3篇)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篇1)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吕老师的这节课在设计上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用十二个字来浓缩①理念新②做中学③练习精④开放多。

理念新。老师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惯性,摒弃了以往“小步子”教学模式,大胆而科学地对教材重新组织,设计了较为开放的问题,提供了必需的学习材料,解放了学生探索的时空。通过学生小组操作活动,引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的情况,从而为抽象单位“1”做好了准备。

做中学。学习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 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1/4、2/3”,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习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现代思想。

练习精。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做到了“百里挑一、以一当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相关的变式练习,对学生分数意义的建构起到了催化作用。

开放多。本节课是课例研究课,其研究主题是《分数的意义》一课如何运用和开发开放性习题。因此,本节课多次设计了开放性问题及环节,如:1、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2、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3、组织学生利用三角形图探究它的1/□。4、组织学生探讨□/□的意义。5、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等等。其中,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这一环节是教材中的开放习题,教师加以了运用。其他环节是教师自己开放的开放性习题和问题。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习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探讨的有一点,就是教材中63页的第四题看似开放又觉开放不够,特提出来大家探讨。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篇2)

“天然去雕饰、清水见芙蓉”陈海华老师的课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陈老师以棋子作为本节课唯一的学习材料,贯穿于整个课堂,凸显分数意义的本质,材料单一使课堂变得清新脱俗,让学生在轻松中感悟知识。

一、 深入挖掘,创意性改编教材

透过现象看本质,数学教材只是为我们每位教师提供一份教学的材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有深入挖掘教材,找出材料背后所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改编教材,营造创意课堂。陈老师的课堂正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分数的意义》一课中,陈老师始终将分数意义的核心“总数量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表示其中的几份――分子”贯穿于学习的始终,作为全课学习的知识“主线”。无论是从什么叫分数的“旧知”开始,还是到分4个棋子,8个棋子,12个棋子,还是到练习的分苹果等,都是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充分体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掌握,陈老师只用三次“分棋子“,就基本完成了新授内容的教学,具体表现在“一变”(总数量)和“三不变”(平均分的份数“4”、表示的份数“1”、使用的分数“1/4、()/()”的对比和概括中,把教学引向深入。这不仅体现教学素材的精简妙用,更体现教学设计的创意性。

二、 自主探究、适时适度引领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教师传授与输出的结果,而是通过亲历,通过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学具来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使学生真正走近 “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陈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和举例来理解,在归纳后概括出单位“1”这个概念强调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所以加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陈老师通过图让学生体会、感悟,认识单位“1”,着重体会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情况。整个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先动手,再归纳,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然而学生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也离不开教师适时适度的引领,在活动一中,在学生找到4颗珠子、8颗珠子的四分之一后,提问:找找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怎么会这样呢?它们都是四分之一?这一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更为全面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的本质。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活动二中,陈老师让学生观察同分子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分母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入理解和把握分数的实质。这一过程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这充分说明陈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她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一投石激起千层浪,陈老师这一堂课激起心中无限感慨也激起一些想法。数学课堂是否要一些必要的追问。“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的问,他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重要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往往容易将“具体量”与“分率”混淆,比如,当学生面对“把一些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与“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类似的问题时比较容易混淆。陈老师在学生刚建立分数概念的时候,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实质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总感觉有点浮于表面,是否可以通过追问,“为什么它们都是能表示四分之一 ,你认为四分之一很可以表示几个棋子?”从而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量变率不变“和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3篇)

总之,这节“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在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既有数学文化的领悟,数学知识的习得,更有数学思维的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篇3)

听了倪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这一课,让我们觉得很有收获,下面就这一节课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1、概念教学层层深入,由简渐难,不断引导。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倪老师不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中体会、领悟单位“1”,共同总结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就是单位“1”;之后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中倪老师扎实高效地推进教学,不断通过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重点处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得到不同的分数。

如让学生动手平均分4颗巧克力、8根小棒、12个正方体,很自然的由一个物体过渡到把多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也能平均分成4份,并得到它的四分之一,为了突出强调这里的4颗巧克力、8根小棒、12个正方体是一个整体,老师引导学生要在图形外面加一个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我们现在得到的是这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从而区别了新知---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四分之一,与旧知一个物体的四分之一它们的不同点。。

3、通过适当的习题,引导学生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理解。教学中倪老师设计了精练、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练习的设计层次鲜明,层层递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形式多样,不枯燥。今后我自己的数学课,对习题设计还要精心、精炼,不断引导学生,通过习题加深理解。

4、精彩的实践性习题“分礼物”值得好好学习。这一课正是有了“分礼物”这一环节才显得光彩照人起来,首先通过“分礼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下子变得爱学、爱说、爱参与;其次通过“分礼物”环节,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了有效练习,使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单位“1”是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你所拿的分数是几个礼物等等,使学生加深了理解,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分礼物”环节还是应该多让学生说一说单位“1”是几,发生了变化没有。

总之,这节课是一节十分成功的课,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进而改进自己今后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3345.html

更多阅读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鳌江十二小 林凤秋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稿《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性说明文,文章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是紧跟时代步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让学生在思想上热爱科学,认识到科技的力量之强大。纵观赵君华老师的整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堂

《2、3、4的乘法口诀》评课稿高娟华 789乘法口诀评课稿

《2、3、4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瑞安市实验小学 高娟华《2、3、4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在这节课中,陈慧智老师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口诀的来源,并自己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听了余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堂有准备有组织有安排的课,余老师的教态非常沉着稳重,语言表述不急不缓,井然有序,胸有成竹。这节课的教在这节课中余老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准确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小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小数,小数不同于整数,也不同于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听了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欣赏了老师严密的课堂组织,更感叹于老师勇于探索、敢于

声明:《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分数的意义评课稿(3篇)》为网友七里甜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