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题作文朋友 自命题作文300字

今天又要写作文。糟糕!妈妈今天不用上班,为什么今天老师偏偏就是布置自命题的作文……唉!

回到家,我把作业拿出,=妈妈一看到有作文就说:“咦,今天有自命题作文哦,你打算写什么题目?”“我想写《穷人》的续写……”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别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你昨天不是读了什么《傲慢与偏见》吗?就写他的读后感吧!”我只好乖乖的写,本来我能写600字的,可我却勉勉强强地写个300字。唉,妈妈我真的不想写您的命题作文呀!记得上一次,我三年级时,老师也是布置自命题作文。我本来想写的是《假如我是一棵树》但妈妈一口拒绝了,却叫我写什么《难忘的一节课》我当时只好硬着头皮写。

妈妈,您能别让我写您的命题作文吗?我真的不想写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象力您不应该要我写您出的命题作文,应该让我自己发挥想象力!!

标题:自命题作文300字
网址:http://u.www.AihuAu.com.net/subject/1611587.html
沙发回目录

不想写命题作文

自命题作文300字 | 2015-01-08 17:24

今天又要写作文。糟糕!妈妈今天不用上班,为什么今天老师偏偏就是布置自命题的作文……唉!

回到家,我把作业拿出,=妈妈一看到有作文就说:“咦,今天有自命题作文哦,你打算写什么题目?”“我想写《穷人》的续写……”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别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你昨天不是读了什么《傲慢与偏见》吗?就写他的读后感吧!”我只好乖乖的写,本来我能写600字的,可我却勉勉强强地写个300字。唉,妈妈我真的不想写您的命题作文呀!记得上一次,我三年级时,老师也是布置自命题作文。我本来想写的是《假如我是一棵树》但妈妈一口拒绝了,却叫我写什么《难忘的一节课》我当时只好硬着头皮写。

妈妈,您能别让我写您的命题作文吗?我真的不想写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象力您不应该要我写您出的命题作文,应该让我自己发挥想象力!!

板凳回目录

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自命题作文300字 | 2015-01-08 17:24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自命题作文朋友 自命题作文300字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年18套高考试题,自1998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点28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性与限制性并存的新风向。在话题作文形式没有出现以前,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

#4楼回目录

命题作文:生日

自命题作文300字 | 2015-01-08 17:24

三、作文(30分)题目:生日 提示:同学们,一年的365天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生日”。有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亲朋好友的生日、老师同学的生日,还有党的生日、人民军队的生日、人民共和国的生日、革命领袖的生日……对这些日子,你怀有怎样的情感?你又是怎样度过的?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和思考?当你坐在考场而对“生日”这样一个题目时,你又涌出了哪些想法?有哪些话要说?请敞开心扉,把你最想述说的人和事,最想抒发的情和意,最想表达的观点和认识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分享。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可自拟副标题;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请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三、例文

生 日那些曾经惊天动地的,其实从未出现过,而那些缠绕在我们心头的,一直一直没有离开。 我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女儿,16年间,我从未给父亲过过一个生日,甚至连一句“爸,生日快乐”这样的话都从未亲口说过。可我竟然从未愧疚过。因为我以为爸爸从不在乎这样一句平淡如水的话,我总是半开玩笑的对爸爸说,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可是,我错了,我竟然错的那样离谱。 就在不久之前,1月,爸爸生日那天我刚刚好在姥姥家。不知是谁提起来,今天是姐姐同学的生日要开派对。1月12日,我仿佛从梦中惊醒……今天好像是爸爸的生日……好像……是的。父亲理智的脸浮现,又退去。我拿起手机想打个电话,来完成我16年未曾尽到的义务,我又放下了,爸爸不会在意的。 姐姐出去了,抱着给同学的礼物。 我拿起手机,打开发件箱。 爸,生日快乐。 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极限,一条短信而已。 第二天,妈妈也被叫到了姥姥家。饭桌上,妈妈神神秘秘地问我,眼里有掩不住的兴奋。“你……昨天给你爸爸发短信祝他生日快乐了,是吗?”“嗯,你怎么知道?”我心跳得有些快,轻描淡写地说。 妈妈是这样告诉我的。 昨天我和你爸还有他的同事在外面吃饭。你爸的手机响了,说是有短信。他打开手机之后竟然愣了有半分钟,我赶忙问,怎么了?你爸爸的表情突然温柔起来,恩……我有许多年没见到他这么温柔的表情。然后他举着电话给我看,还大叫着,看呀,我女儿祝我生日快乐!你看到没有,她说爸,祝你生日快乐…… 妈说爸爸当时像一个孩子,在他的同事身边穿梭,给他的同事看那条短信,脸上或许是因为喝了酒而变得微红,眼睛里兴奋得闪着光,他真的很高兴。 一种细水长流的感情,在风中浅浅的低吟。我能看到爸爸当时那张微醉的脸,看到他曾经那么坚毅的身影,看到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不可倒下的身姿,看到那时那刻心柔软如湖水的父亲。因此,我也无比的惭愧。那只是一条短信呀,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五个字。 我的父亲却把它当作生日最美丽的礼物。

爸,生日快乐。 乖,我的好女儿。 [总评]作者以一条短信作为送给父亲的生日礼物。之前作了大量的思想斗争,之后又陷入无比的愧疚。情节一波三折,感情细腻,写法入微。特别可贵的是能从“母亲”的转述中侧面描写“父亲”读了短信后的种种情态,读之令人感动。文章最后点出“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五个字,我的父亲却把它当作生日最美丽的礼物。”情真意切,主旨华现,回味悠长。

#5楼回目录

命题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

自命题作文300字 | 2015-01-08 17:24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专,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有这样一种声音

杭州学军中学高三 曾旭达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能传递无边的喜悦;有这样一种声音,它更多地被用来传递苦与痛;有这样一种声音,人们称之为--哭声。

余光中有一首诗,题为《母难日》,写得很好:"我这一生中,忘情的哭,有两次。第一次,我不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我哭了,你却不晓得。"母亲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看电视剧都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看,好像眼泪用不完。

那是初二吧,开学没几天,冬寒未退。晚上,父亲出差。吃了晚饭,电话铃声刺耳地响了。母亲去接,过了一小会儿,母亲放下了电话,在我面前坐下,没什么表情,难熬的死寂。

终于,母亲开口了:"外公没了。"声音不重也不轻,刚好能让我听见。随后,她便转身进了屋,轻轻地关上了房门。天还很冷,不知方向的风呜呜咽咽地从房门缝里钻出来,像哭。嗯,像哭。

第二天,我们便赶往外公家,浙江西部兰溪的一个小山村。

在飞速后退的高速路上,车窗关得很紧。但或许是因为父亲的同事开得太快,空气中传来的嘤嘤声包紧了我。就在这嘤嘤中,我轻轻地在母亲的身边放了一盒纸巾。母亲却保持着一早的神态,红肿着双眼,不笑,不哭,也不说话,面如死水。我细细地听,这嘤嘤来自何方呢?或许是血液流过心脏里的什么地方发出的吧。

三个小时后,在外公家,很吵闹很嘈杂,但我却能清晰地听见母亲和外公诉说着,半句一断,半句一断。我清楚地听见了这半句与半句间的湿润……一连两天,我都沉在这湿润的声音里,透不过气来。

突然的一晚,母亲走向我,轻轻地抱住了我:"这四十多年,我很好,很好……"我被抱着,静静不动,或许,这不是对我说的吧。

有这样一种声音,传递了苦与痛,而人们却选择承受,只为下一天,让它来传递喜悦。

余光中的诗还有一半,如下:

"在这两次哭声中,有数不清的笑啊。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简评】声音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声嘹亮的哭声,记录了生命的开始!无数悲情的哭声,告诉了生命的结束!在这哭声中,人生有多少悲喜酸甜!亲情是伟大的!只有在这忘情的哭声中,我们才会感受到那血浓于水的悲喜!

文章把哭声与伟大的亲情结合在一起。母亲那动情的哭让人震撼!结构巧妙合理,余光中的诗贯穿于文中,既暗含主旨,又让文章前后呼应,紧密相连!记叙流畅自然,细节描写生动感人!平实的语言又处处见丰腴,让人感动!

(杜东贵)

#6楼回目录

高考命题作文:他们(三)

自命题作文300字 | 2015-01-08 17:24

他们在天府之国,我们在长河之尾。虽然路遥遥、水迢迢,但是不能阻挡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在苍生受到荼毒、民族受到重创的时刻,是无数像他们平凡而忙碌的身影,用自己的大爱来恪守职责,用自己对责任的神圣捍卫书写了以人为本的伟大篇章。

当CNN的记者问起陈家坝村的书记伤亡情况时,堂堂男儿不禁潸然泪下。双亲、妻子儿子都在灾难中去世。可是他无暇自哀,当前线灾情传来时他继续强忍悲恸扑向碎石瓦粒间。渺小的身影背后屹立着的是个伟大的人格。虽然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书记,无朱门沉沉的权贵和身份,但是他在亲人尽殁的情况下依然放不下心中尚悬着的天下苍生。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主比天下寒士俱欢颜”联想到无数像他那样卑微的身份仍不忘心系民众,忧怀苍生的官员。他们对人民的大家,对职责的固守让他们在骄傲的身份中巍然屹立起伟大人格的闪耀光辉。

奋战在第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为了哪怕是一线希望,暴霜露、斩荆棘尽自己的力量将其牢牢搜取。还有无数像他们那样平凡的志愿者,为了救援奔走效劳,急于星火。是他们对职责的恪守和神圣捍卫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奔迹,是他们用伟大的爱挽回虚墟下一丝丝微弱的呼吸和希望。

无数像陈家坝村的书记和无数在第一线救援的解放军和志愿者,虽然他们只是平凡的人,但是平凡的人可以拥有伟大的爱,可以用这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们从他们对职责的恪守中看到了这种爱。

但是,他们此次救援的意义就如此吗?地震发生后,无数解放军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只要有生命在就竭尽全力去相救。这是以人为本的崇高思想体现啊!

人类进步的历程,就是人的价值不断被发掘,被实现的过程。文艺复兴使人以上帝的子民上升为天地精华,万物灵长;启蒙运动使人类从信仰的盲目徘徊争脱出,站在理性的顶峰。人的价值就这样不断受到尊重。反观众多奋战在第一线的他们,“我还能救一个,我不想放弃”、那破损的沾满鲜血的双手,那无数个作战意念在废墟中搜救生命的身影……他们是以平民的身份表达对生命最崇高的敬重,他们的平凡人的行动捍卫生命、捍卫人的价值。这是中华文明在凡人身上最崇高的体现,中国民族因为他们而获得最崇高的尊严。

恪实职

#7楼回目录

高考命题作文:他们(三)

自命题作文300字 | 2015-01-08 17:24

他们在天府之国,我们在长河之尾。虽然路遥遥、水迢迢,但是不能阻挡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在苍生受到荼毒、民族受到重创的时刻,是无数像他们平凡而忙碌的身影,用自己的大爱来恪守职责,用自己对责任的神圣捍卫书写了以人为本的伟大篇章。

当CNN的记者问起陈家坝村的书记伤亡情况时,堂堂男儿不禁潸然泪下。双亲、妻子儿子都在灾难中去世。可是他无暇自哀,当前线灾情传来时他继续强忍悲恸扑向碎石瓦粒间。渺小的身影背后屹立着的是个伟大的人格。虽然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书记,无朱门沉沉的权贵和身份,但是他在亲人尽殁的情况下依然放不下心中尚悬着的天下苍生。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主比天下寒士俱欢颜”联想到无数像他那样卑微的身份仍不忘心系民众,忧怀苍生的官员。他们对人民的大家,对职责的固守让他们在骄傲的身份中巍然屹立起伟大人格的闪耀光辉。

奋战在第一线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为了哪怕是一线希望,暴霜露、斩荆棘尽自己的力量将其牢牢搜取。还有无数像他们那样平凡的志愿者,为了救援奔走效劳,急于星火。是他们对职责的恪守和神圣捍卫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奔迹,是他们用伟大的爱挽回虚墟下一丝丝微弱的呼吸和希望。

无数像陈家坝村的书记和无数在第一线救援的解放军和志愿者,虽然他们只是平凡的人,但是平凡的人可以拥有伟大的爱,可以用这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们从他们对职责的恪守中看到了这种爱。

但是,他们此次救援的意义就如此吗?地震发生后,无数解放军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只要有生命在就竭尽全力去相救。这是以人为本的崇高思想体现啊!

人类进步的历程,就是人的价值不断被发掘,被实现的过程。文艺复兴使人以上帝的子民上升为天地精华,万物灵长;启蒙运动使人类从信仰的盲目徘徊争脱出,站在理性的顶峰。人的价值就这样不断受到尊重。反观众多奋战在第一线的他们,“我还能救一个,我不想放弃”、那破损的沾满鲜血的双手,那无数个作战意念在废墟中搜救生命的身影……他们是以平民的身份表达对生命最崇高的敬重,他们的平凡人的行动捍卫生命、捍卫人的价值。这是中华文明在凡人身上最崇高的体现,中国民族因为他们而获得最崇高的尊严。

恪实职

#8楼回目录

半命题作文:我很想……

自命题作文300字 | 2015-01-08 17:25

老师,一个神圣的词语;老师,一个平凡的词语;老师,一个充满着知识光环的词语……老师,可能让人不屑一顾;可我说,不,老师是世间人才的创造者,有了老师,才有了许多杰出的的人才,老师,老师我心中最敬爱的人。

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我身着新短衫衣短裤来到了学校,在同学们啧啧赞叹声中,我好得意!便昂着头神气地走着,突然,“叭”地一声,我被一块小小的绊脚石给钩倒了,摔了个结实的“狗啃泥”,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我忍着痛,含着泪爬起,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又马上查看伤势,呦!膝盖上磨破了一大片,鲜红的血正快速往外流,顿时我豆大的泪珠掉了下来。此时,老师及时赶到了,她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我身边,不断地安慰我,又看了看我的自伤势,说:“没事,我们去医务室看看吧!”到那家医务室,医生二话没说便拿出了酒精,我一见,连忙往老师身后躲,老师一把抓住了我:“不过消毒而已,等会当医生消毒时,如果感到痛就用力抓老师的手。”我看着老师温柔的脸,乖巧地点了点头。医生开始消毒了,我闭上眼,啊!我感到一阵刻骨铭心的痛,膝盖上仿佛一团火焰在燃烧,在跳跃,我下意识地握紧了老师的手。消毒终于结束,我慢慢张开眼睛,放开手,只见老师的手一块青一块紫,我心中一阵酸楚,流下泪来。

啊!老师。我只想要一度温暖,您却给我整个太阳;我只想要一片绿叶,您却给我整个森林;我只想一颗土粒,您却给我整个泰山;我只想一缕春风,您却给我整个春天……

啊!老师,平凡又伟大!似慈母又是严师!

啊,老师,我很想成为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80103/113558.html

更多阅读

自命题作文朋友 自命题作文300字

今天又要写作文。糟糕!妈妈今天不用上班,为什么今天老师偏偏就是布置自命题的作文……唉!回到家,我把作业拿出,=妈妈一看到有作文就说:“咦,今天有自命题作文哦,你打算写什么题目?”“我想写《穷人》的续写……”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别写这

一叶落知天下秋作文 命题作文 “一叶落知天下秋?”解析及例文

命题作文“一叶落知天下秋?”解析及例文【作文题目】: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

岁月留痕800字作文 命题作文“岁月留痕”导写

命题作文“岁月留痕”导写转帖自网络【题目】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有时候总觉得,今年和去年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也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留痕是无声的,

声明:《自命题作文朋友 自命题作文300字》为网友无声剧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