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大全即解释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成语解释,靡靡之音-成语典故

靡靡之音,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出处清代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马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他在一迭唱片里又挑了一阵,‘全是美国的靡靡之音。来,只好听听麦克唐娜的吧!’”。上世纪八十年代,邓丽君的歌曲风靡全国,受到在文革中心灵饱受创伤的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但是因为邓丽君歌曲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某些内容依然不受官方待见,官方有中央高层主管宣传的官员将邓丽君为代表的一些港台流行歌曲定性为“靡靡之音”,这是“靡靡之音”这样一个虽然古老悠久却此前并未广为所知的词汇走上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就在最近,2011年7月1日,在重庆大力推广唱红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再次在重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中表示“现在有个怪现象,有些人唱靡靡之音,搞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无人过问。

靡靡之音_靡靡之音 -成语解释


成语:靡靡之音

【读音】mǐ mǐ zhī yīn

成语典故大全即解释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成语解释,靡靡之音-成语典故

【释义】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靡靡之音_靡靡之音 -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典故

传说殷末乐师延为纣王作曲,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时,乐师延抢琴东走,投濮水而死。自此,水中常有音乐声靡靡传出。

公元前534年,卫国灵公应邀去参加晋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399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成语典故大全即解释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成语解释,靡靡之音-成语典故》为网友智者不谈感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