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美学 长镜头 长镜头-种类,长镜头-美学特性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 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长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是相对于‘短镜头’的讲法。

长镜头_长镜头 -种类


长镜头

1.固定长镜头:机位固定不动、连续拍摄一个场面所形成的镜头,称固定长镜头。最早的电影拍摄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或舞台演出过程的。卢米埃尔1897年初发行的358部影片,几乎都是一个镜头拍完的。

2.景深长镜头: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这样的镜头称景深长镜头。例拍火车呼啸而来,用大景深镜头,可以使火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能看清。一个景深长镜头实际上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

3.运动长镜头: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的方法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长镜头,称为运动长镜头。一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起到一组由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镜头构成的蒙太奇镜头的表现任务。

长镜头_长镜头 -美学特性

所记录的时空是连续的、实际的时空


长镜头

长镜头不打断时间的自然过程,保持了时间进程的不间断性--与实际时间、过程一致,排除了蒙太奇通过镜头分切压缩或延长实际时间的可能性。

长镜头表现的空间是实际存在着的真实空间,在镜头的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实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排除了蒙太奇镜头剪接拼凑新空间的可能性。

长镜头美学 长镜头 长镜头-种类,长镜头-美学特性

所表现的事态的进展是连续的

用一个长镜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一个过程)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拍摄,再现了事件发展的真实过程和真实的现场气氛。例如在《中国艺术团访问拉美三国》中,表现朱逢博在圭亚那演唱圭亚那歌曲受到欢迎的段落,由于只能一次拍成,但又要表现演员、观众和现场情境,作者用了一个长镜头来表现,通过镜头的运动来完成分切镜头的表现任务。这个长镜头段落是这样的,朱逢博的近景,演唱;唱完一小节后镜头漫漫拉开,成全景,停三秒,随着音乐的节奏,镜头慢慢右摇,清楚地展现观众欢快的情景;然后镜头移动横扫全场。移动中发现一位黑人观众特别聚精会神,象着了迷,镜头推成他的特写,绕他转180o。这时演唱已快结束,镜头随即又从特写边拉边移退到观众背后,全景透过观众拍台上演员,直到全场欢呼鼓掌,演员谢幕。一个长镜头共3分20秒,唱歌的声音没有间断,镜头在运动中忽而突出细节、忽而强调气氛,保持了整段内容的完整,产生了一种真实、自然、生动的效果。

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

长镜头具有时间真、空间真、过程真、气氛真、事实真,排除了一切作假、替身的可能性,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实性。

长镜头_长镜头 -理论及其美学观点

从电影艺术形成的历史看,长镜头是早就有了的,但那时候的长镜头仅仅是起长时间、机械地记录一个场面的作用,并不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把长镜头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观念、作为美学因素,作为电影理论和创作流派,公开向经典的蒙太奇理论挑战,那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的,其代表人物是巴赞等人。主要理论观点是:

1.照相本体论

巴赞认为电影是从照相发展起来的,它的本性仍然是照相,它的巨大威力全在于摄影形象的客观性、真实性,这就是所谓的照相本体论的基本内容。

2.强调电影的真实,倡导“纪实主义”

巴赞从照相本体论出发,强调电影的真实,电影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现实的本来面目,在于它不带偏见的摄影再现性。在他看来,电影的真实首先是时空的真实,提出电影要表现“未经组织的”真实的空间和时间,特别是“空间的真实”的观念,是巴赞理论的核心。

为了保持空间的真实,巴赞特别注重镜头调度,尤其是长镜头的运用,认为只有长镜头才既能够保存客观存在的时空连续性,又具有协调镜头内部组织的充分能力。他还特别强调景深镜头的调度现象,指出景深镜头的空间更为完整、真实并且不失其内在的多义性,观众在这个空间中有更多的自由去感受和选择。

长镜头理论学派认为电影在艺术上的特征就是照相的延伸,因此它的本质特征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当影片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巴赞批评蒙太奇理论使电影丧失了真实。在巴赞看来,蒙太奇在拍摄中把一定的事件分割为若干片断,当把它们重新组织起来的时候,不论个别镜头是如何现实主义的,但叙述的实质和思想主要是从这些片断之间的(剪辑)关系中产生的,这个结果的本源在任何具体的因素中都是找不到的。

巴赞认为,蒙太奇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电影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是被动的,他们的思路,基本受导演的支配。因此他主张电影照搬、复制生活,不应受到人的干预;反对传统的戏剧化,主张生活化;不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人为强化矛盾,而注重表现日常性的生活、人物和事件,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反映生活。为了真实自然,在影片创作过程、尽量采用实景(常常直接将摄影机搬到街头去拍实景),启用非职业演员,使用长镜头,使用无技巧的画面转换。因此巴赞理论也叫记录派、写实派、再现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4404.html

更多阅读

古诗中“通感”的美学 古诗词中的通感

古诗中的“通感”透出的美学价值“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

人文中欧 | 蒋勋:孤独也是一种精彩 中欧基金

2014-10-18 小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引言 通过对六种“孤独”的描述,蒋勋最终得出“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的结论。他相信在一些大时代,孤独感是非常精彩的。反而挤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个体都走不出去,变成一种巨大的拖累。华人社会里紧

物理学的美学准则,关于宇宙的资料 宇宙物理学

物理学的美学准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无人不为这句诗词所描绘的大自然的美景而感慨。自然界的美通常意味着一种和谐匀称的景象,物理学也不例外,不 过作为描述自然界中物质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美更朴实。本 文

大北京长镜头通州运河广场踏春 通州运河文化广场

大北京长镜头通州运河广场踏春这个冬天纯属暖冬,春天来得又早。一晃我在北京待快半年了,北京要比东北的长春节气早20天开外。进入三月中旬就春暖花开了,这对于我这个喜欢摄影的人是个早就期盼的时候。↑【运河文化广场——牌坊】↑

声明:《长镜头美学 长镜头 长镜头-种类,长镜头-美学特性》为网友暖心大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