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简介,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创办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所综合大学。自1953年起,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1996年被批准为自行组织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单位,2000年被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学校一直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为目标,积极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简介,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创办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所综合大学。自1953年起,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1996年被批准为自行组织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单位,2000年被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学校一直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为目标,积极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

2000年研究生院成立以来,东北师范大学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学校现有19个培养研究生的学院。有9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37个硕士点,覆盖了12个学科门类中除医学、军事学外的10个,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综合性学科格局。同时设有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体育硕士3种专业学位,同时还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并根据社会需要,开办了研究生课程班。拥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科研平台,有6个“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8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博士生导师186人,硕士生导师665人,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历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理念

学校本着“尊重的教育”理念,实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确立了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研为主的指导思想,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强化科研创新,加强德育工作,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毕业研究生以其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806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85人,硕士研究生6978人。外国留学生434人。另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41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307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15000余人。我校已成为东北地区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队伍建设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博士生导师288人,硕士生导师1181人,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历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
研究生院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团队,设有6个处(室)。以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学习研究氛围为目标,加强了内部管理,增强了服务意识,积极推进了制度规范化、决策民主化、办事程序化、管理现代化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先进集体”等。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优势学科

生物学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国内学术界有较高地位的优长学科。细胞生物学、生态学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草地生态学、细胞生物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草地生态工程实验室是国家级专业实验室,植被生态学科被列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细胞生物学获准建立教育部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研究中心,学院建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6年生物科学专业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从两个专业当年新生中选拔部分学习优秀者入“基地班”学习,“基地班”实行学士-硕士-博士逐级分流连续培养。

教育学

教育学现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管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农村教育、教师教育、比较教育学。其中,教育学原理为国家重点学科,是东北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1986年,由著名教育学者王逢贤先生牵头创立并获批教育学原理博士点。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200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历史学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又是国家文科基地及教育部世界文明史重点科研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并从2004年开始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工作。目前,本站可接受博士后的专业包括:世界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等。欢迎国内外笃学之士申请。其中,世界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数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从1981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2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2004年建立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6年获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博士专业5个:基础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吉林省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吉林省重点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汉语言文学

文学院现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系、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共四个单位,办有社科类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建有“中国文学研究所”等11个院级专业研究机构。拥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等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建有国家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省级重点学科。

化学

化学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及材料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论(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现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中,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经济学

经济学院拥有区域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研究生专业综合排名分别为第6和第8),并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所、金融研究所、财政与税收研究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所、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心和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院长介绍

院长:苏忠民教授
院长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校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吉林省第六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长春市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中国化学会《分子科学学报》编委,《科学通报》特邀编辑,中国化学会理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超分子结构与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兼职博导,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客座教授等。东北师大化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吉林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苏忠民立足于东北师范大学,多年坚持"功能材料化学"和"量子化学"研究。近年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致力于金属-氧簇类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光电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非线性光学材料和金属间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以及新型纳米材料结构性质研究等。苏忠民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6项;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项目。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3年以来发表影响因子3以上的SCI学术论文30多篇,包括:《Angew.Chem.Int.Ed.》(5篇),《J.Am.Chem.Soc.》(1篇),《Adv.Mater.》(1篇)及《Chem.Eur.J.》、《Chem.Commun.》、《J.Phys.Chem.(A,B)》、《Inorg.Chem.》、《Appl.Phys.Lett.》、《J.Chem.Phys.》等。论文被SCI引用500多次。
曾获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吉林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长春市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称号;2000年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第六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0年获"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0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资助;2002年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奖励;2004年10月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称号;2005年11月获吉林省“高级专家”称号;2007年3月获得"200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受聘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刘力臻教授
负责学校研究生工作,主管研究生院。
女,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华日本经济学会理事、吉林省政府决策智力支撑体系专家咨询委员、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中华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一桥大学、东京都立大学、东京女子大学客座研究员。曾荣获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1954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1969-1971年下乡知青,赴吉林桦甸务农。1971-1977年吉林铁路局配件厂工人,后任团委书记。198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91-1993年赴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97-1998年任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经济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近年来参编辞书、著作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等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分管净月校区研究生工作;净月校区研究生培养工作(饶丛满副院长协助);净月校区研究生管理和教育工作(唐德先副院长协助)。
饶从满教授
现任东北师大研究生院副院长、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东北师范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师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学术兼职有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教育学会理事、政协长春市第11届常委、吉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九五"以来,共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
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刘力臻副院长协助)。
唐德先教授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199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讲授《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市场营销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国际政治学》等课程,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政治学有关专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分管研究生管理和教育工作,分管研究生院行政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机构职责

院办公室工作职责

1.承担研究生院对内、对外行政事务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2.负责研究生院有关安全、财务、经费、固定资产等管理工作
3.负责研究生院有关公文处理和归档管理等工作。

招生办公室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工作
2.组织开展研究生报名、命题、考试、评卷、复试和录取等有关工作
3.负责研究生费用的收缴工作
4.负责研究生招生有关文件、资料的立卷、汇编和归档工作
5.参与外国留学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

培养处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负责研究生公共课教学工作安排与管理
3.负责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网上教学系统的维护和完善工作
4.组织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相关工作
5.负责各学院(所)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组织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监督
6.负责研究生公共课考试成绩的管理与归档工作
7.参与外国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

教育处工作职责

1.负责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
2.负责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
3.负责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实施管理
4.参与研究生日常管理
5.负责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与学术交流活动
6.组织编写《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7.负责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工作

学位办公室工作职责

1.组织开展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工作,协调本科生学位申请工作
2.组织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3.组织开展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评估工作
4.负责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的有关工作
5.负责学位点的管理工作
6.组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申报和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
7.负责对授予博士和各类硕士学位人员的档案整理及上报等工作

“211工程”及学科建设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负责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学科的管理工作
2.参与学校学科建设的调研、规划及日常管理工作
3.负责国家“211工程”建设及学校学科建设有关材料的整理及归档工作

净月校区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工作职责

1.配合研究生院各处、室在净月校区的工作
2.负责与净月校区联合办公室和各学院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3.负责净月校区研究生的德育工作
4.组织净月校区研究生的学术活动
5.负责净月校区研究生公共课的教室安排和考务等教学管理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学校定位

办学方向

为基础教育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建设目标

到2020年左右,把东北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

发展思路

走强校之路,走特色之路,走开放之路

治校方略

教育教学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本,依法办学是治校之本

教育理念

尊重的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人性;尊重教育者的劳动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_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办学特色

学校本着“尊重的教育”理念,实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确立了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研为主的指导思想,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强化科研创新,加强德育工作,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毕业研究生以其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63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78人,硕士研究生4753人。外国留学生164人。另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1556 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333 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270 人。我校已成为东北地区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

研究生院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团队,设有6个处(室)。以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学习研究氛围为目标,加强了内部管理,增强了服务意识,积极推进了制度规范化、决策民主化、办事程序化、管理现代化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招生先进集体”等。

今天,迈入新世纪,东北师范大学正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努力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莘莘学子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她将引导你们感受“学习的兴趣,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将为你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科研环境,让你们在这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的沃土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4877.html

更多阅读

参考书目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书目 六、香岛云山意气高1.港九红影一一1940年1月17日,萧红和端木蕻良从重庆山城起飞,经过数4,a,1的穿云破雾,他们出现在九龙的启德机场。迎面是平均23度温煦的南国海风,一扫西南硬冷之气,令人舒畅心怀。只是难懂的南粤话语中夹杂着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校徽东北师范大学(简称东北师大或东师,英文名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英文缩写NENU)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 、教育部批准的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111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 长春兴盛小学

时间:2009-08-26 21:40来源:未知 作者:Howie 点击:708次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 书声朗朗歌声飞扬,歌声飞扬。我们美丽的校园,凝聚拼搏开拓的力量! 东北师大附中,我学习生长的地方;东北师大附中,我学习生长的地方。 你给我慈母般深情的

声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简介,东北师范大学》为网友向着太阳迎着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