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简介,中元普渡-故事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简介,中元普渡-故事

农历七月的中元普渡,是华人的重要节日,各地方上的普渡陆续举行长达一个月。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关于鬼节的传说很多,到了鬼节,大家会普度、放水灯、跳钟馗、抢孤。

中元普渡_中元普渡 -简介

中国人相信,人死後会变成鬼魂,悠游于天地之间。中元普渡祭拜无子嗣的孤魂野鬼,让它们也能享受到人世间的热忱,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爱”的延伸。而结合目连救母的故事,亦有助於孝道的宣扬。因此,中元节是可说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节庆。
从小就听大人们口中念叨:“七月十五鬼门开。”所以每到七月,每家每户都会举办一些祭祖先酬鬼神的民间活动。如温州每到七月底,家家户户都会点香球(柚子插上香)来祭拜地藏王;宁波等一些地区也会在门前插上几支清香以祭告亡灵;而与我们相邻的福建一带闽南地区,其祭拜活动就更丰富多彩了。但是,现代人对于“鬼节”的认识往往只停留于这些固定俗成的活动形式上面,而忽略了它的来历和深层次的意义。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迷信活动,更有甚者就将这些活动作为其牟取暴利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只有了解这一节日的来源和本质,才能让“鬼节”(“中元节”)过得更有意义。

中元普渡_中元普渡 -故事

相传佛陀弟子目连尊者,因想念过世的母亲,曾用神通看到母亲因在世时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正在地狱里遭受饿鬼倒悬的苦刑。
於是,目连千辛万苦赶往地狱,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以钵盛饭给母亲充饥,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就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饭一到她口中就立刻变成火炭,不得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5996.html

更多阅读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简介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中元节习俗。中元节的习俗——方法/步骤中元节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简介,中元普渡-故事

农历七月的中元普渡,是华人的重要节日,各地方上的普渡陆续举行长达一个月。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关于鬼节的传说很多,到了鬼节,大家会普度、放水灯、跳钟馗、抢孤。中元普渡_中元普渡 -简介中国人相信

中元节 鬼节 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

中元节浦江吃什么 中元节吃什么

  目莲解救母厄、放水灯、普度、抢孤等等都是关于盂兰节的一些熟悉字眼。原来在这个“鬼魅”的节日里,东莞还有吃濑粉、莲藕煲老鸭等特定食馔。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读到清代文人

晚上的禁忌 中元节的禁忌

 中元节禁忌农历七月,中国习俗上称它为鬼月,忌讳也特别多,您知道哪些禁忌万万不能触犯?鬼月护身秘诀大公开,让你了解各类鬼月禁忌,学会正确拜拜方式,趋吉避凶,永保安康!◎忌乱拍他人肩头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

声明:《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简介,中元普渡-故事》为网友太阳下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