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简介及代表作品 受难曲 受难曲-文献记录,受难曲-代表作品简介

大型声乐曲。以四福音书中记载的主耶稣受难的过程为内容,从最后的晚餐起一直到被钉十字架。最早(十二世纪)的受难曲以格里高利圣咏组成,用戏剧形式演出。到十五世纪,复调音乐代替了圣咏。巴赫的《约翰受难曲》(1723)和《马太受难曲》(1729)是受难曲创作的巅峰。后世鲜有重要的受难曲问世,值得一提的只有波兰作曲家彭德雷茨基于1966年作的《路加受难曲》。

受难曲_受难曲 -文献记录


受难曲

剧中的福音传教士担当旁白,旁白和人物对话采用宣叙调,人物的内心独白采用咏叹调,群

众的话语则采用合唱。下面请大家欣赏的是第二幕第二场“定罪与刑罚”中的一段,台本出自《新约・若望(约翰)福音》第19章第2~12节。

出场人物:耶稣(男低音),福音传教士(男高音),彼拉多(男低音)

[宣叙调]

福音传教士: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又挨近他说:

[合唱]

“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宣叙调]

福音传教士:他们就用手掌打他。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

彼拉多:“我带他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受难曲

福音传教士: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对他们说:

彼拉多:“你们看这个人!”

福音传教士:祭司长和差役看见他,就喊着说:

[合唱]

“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

[宣叙调]

福音传教士:彼拉多说:

彼拉多:“你们自己把他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福音传教士:犹太人回答说:

[合唱]

“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神的儿子。”

[宣叙调]

福音传教士:彼拉多听见这话,越发害怕;又进衙门,对耶稣说:

彼拉多:“你是哪里来的?”

福音传教士:耶稣却不回答。彼拉多说:

彼拉多:“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

福音传教士:耶稣回答说:

耶稣:“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福音传教士:从此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

[align=center]马太受难曲 ST. MATTHEW PASSION[/align]

[align=center]

受难曲_受难曲 -代表作品简介


受难曲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受雇于人,勤勤恳恳,死后杳如烟消,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人们常常把它视为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随着遗体的下葬很快被人忘记。他身无长物,留下的只有他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宗教作品),也很快散佚无存。他的妻子靠施舍度日,最后死在救济院里。他八岁的女儿一生颠沛,到晚年得到贝多芬的救助。在他死后很长时间里,只有少数人知道莱比锡曾经有过一个叫巴赫的老管风琴师。他的传世名作《勃兰登堡协奏曲》手稿,被估价40芬尼,这只是一堆废纸的价格。然而,人类的艺术史证明,巴赫是永远令人难以忘怀的。

巴赫的音乐是跨越圣咏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至于古典时期的集大成者,又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出发点,启蒙精神在他的音乐里表现为对信仰的崇敬、对生命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教堂音乐《马太受难曲》是饱含对人类的热爱的史诗性作品,代表着巴赫的宗教音乐的最高成就,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队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第1分曲就像一部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受难恰内游街示众的场景;第72分曲把耶稣四起的悲痛气氛营造出来,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最后的78分曲同第一分区一样是双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只是悲哀的情感已不再强烈,一切痛苦已化成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一提到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人们自然就会想到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门德尔松,是门德尔松使这部湮没一个世纪的名作重见天日的。据门德尔松传记作者所写,门德尔松有一次陪妻子去肉铺买肉,肉铺老板娘用来包香肠的是旧得发黄的乐谱手稿,回家以后门德尔松仔细读了谱子的内容,发现非常不俗,于是跑回肉店,买下了全部包装纸,这就是遗失的《马太受难曲》总谱。经研究,才知道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于是门德尔松克服重重困难,指挥上演了这部作品,从此掀起演奏、研究巴赫的热潮。

门德尔松指挥演出《马太受难曲》的确是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从肉铺里发现手稿",这个情节纯属虚构,且不说大银行家的儿子会不会去肉铺,那个时候的门德尔松根本就没有结婚,这个情节是传记作者杜撰用以增加戏剧性效果的。


受难曲

门德尔松安排上演受难曲的过程中遇到过种种阻挠,他力排众议,终于上演,这却是事实。因为那时巴赫的价值还没被认识到,而门德尔松也过于年轻,只有20岁,人们既怀疑他的价值判断,又担心他能否驾驭有四百多人参加的庞大演出队伍。1829年,《马太受难曲》终于上演了,距离巴赫写这部作品,过去了恰好一百年。这次演出之后,巴赫得以复苏,成立了巴赫学会,搜寻、整理并研究巴赫作品,至今,经研究发现的巴赫作品有一千多部,但仍有大量手稿没有找到。在巴赫身后发生过多次战争与动乱,全部找到这些作品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受难曲来说,知道巴赫共写过五部,现在存世的就只有《约翰受难曲》和《马太受难曲》了。

《马太受难曲》的内容采自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讲述的是耶稣从降生到被害并复活,其间一生的经历。圣经里的福音书共有四部,分别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部福音书内容大同小异,都讲的是耶稣生活、工作、救赎世人、被害、复活的全过程。与中国的《左传》、《公羊传》、《毂梁传》都讲的是《春秋》的内容是一样的。

《马太受难曲》描写的是耶稣被出卖、受刑、死去和复活的情节,音乐规模很大,使用了三个合唱队、两个各由17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两座管风琴,外加独唱者和独奏乐器。《马太受难曲》虽有一定的情节性,但是音乐所要表现的不是戏剧化的情节,而是史诗性的崇高精神。在受难曲里,情节性内容都由男高音的宣叙调唱出,有点像旁白,但又不完全脱离出音乐主体。情节叙述之外,合唱和乐队展开悲哀的沉思和激动的抒情,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自我牺牲精神,表达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不是用作舞台演出的,它是用来配合教堂礼仪穿插的音乐,是实用性音乐。但是巴赫写受难曲并不遵循宗教音乐的传统和戒律,他借鉴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和宣叙调,更多地使用器乐,用人声与器乐展开协奏曲式的竞奏,这使音乐大大地增加了戏剧性色彩,表情非常丰富。宗教音乐在这里被杂糅进世俗化内容,宗教形式下表达的是世俗化思想感情。教会人士和笃信宗教的人当然很不习惯这样的音乐,在《马太受难曲》初演时,发生过有趣的逸事,当时的记载上叙述道:"在一个贵族的祭坛那里有一些显贵和贵妇们,这些人虔诚地随声附和地唱着圣咏,但当开始富于戏剧效果的音乐的时候,他们都惊异起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而且问道:'下面该怎么办'?一个年老的名门贵族寡妇说道:'孩子们!上帝保佑你们!我们好像是在台上演喜歌剧……'。"

巴赫作为莱比锡市圣托马斯教堂的音乐指挥,为《马太受难曲》的演出费尽心机。由于音乐结构庞大,需要许多音乐演奏人才,他动员了莱比锡大学的学生参加合唱,巴赫家族里的音乐人才全部参加了演出。这次演出景况之盛是空前的,但是在莱比锡市找不到任何对这次演出的记载和评论。巴赫在教堂音乐里掺进了太多的世俗化感


受难曲

情,这种大胆的做法得不到保守的市政当局的反响。然而巴赫音乐的价值却正在于此。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卓有成就的音乐家们就一直在往教堂音乐里灌注世俗化内容,帕莱斯特里纳和拉索最初把牧歌和民间音乐素材加入到圣咏里去,帕莱斯特里纳时期罗马教堂里的教士们在做弥撒时甚至不唱祈祷词而加上自己临时瞎编的歌词,其内容与宗教毫无关系,只要合辙押韵,顺口胡诌。到了巴赫的时代,启蒙运动思潮已经开始活跃,近代科学的建立促使人们更理性地思索人与宗教、自然之间的关系。在音乐方面,这种以前"只准用来颂扬上帝"的艺术形式被转而用来表达人类世俗的感情。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他的教堂音乐的顶峰,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表现的是热情、正义、崇高,歌颂人类的感情。

受难曲_受难曲 -代表人物巴赫


受难曲

巴赫死时并不出名,在他身后,时髦的趣味似乎抛弃了巴赫的音乐,对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音乐听众来说,“巴赫”这个名字指的是他的几个儿子。人们对这位音乐大师的热情要等到门德尔松在七十九年后指挥《圣马太受难曲》时,才被重新发现。1829年,二十岁的门德尔松的那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使被人遗忘了快一个世纪的《圣马太受难曲》和巴赫一起复活了。

巴赫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的身上体现出了其后音乐中的几乎所有因素。人们常说,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与巴赫的激情、他的半音和声、庞大的结构、以及他的复调音乐的澎湃气势和壮丽辉煌有着相通之处。而这很大程度便体现在巴赫的受难曲上。

根据巴赫治丧委员会的讣闻,巴赫一生共写作了五首受难曲,他在自己所写的信件中,也说过曾写过五部受难曲。受难曲是为纪念耶酥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其中,如果主要词句是按照《圣经》中《马太福音》的记载而作的,就叫《马太受难曲》;按《约翰福音》的记载而作的,就叫《约翰受难曲》。根据文献记录,巴赫虽曾作过五部受难曲,但至今仍被保存的只有两部,即《圣马太受难曲》和《圣约翰受难曲》。从1950年莱比锡所编目录看,另记有两部:BWV246为《圣路克受难曲》,BWV247为《圣马可受难曲》,另一部在编目录时不详。

受难曲的音乐形式在欧洲具有极为渊远的传统,这种表现耶酥受难故事的曲子,通常在复活节前一周期间演出。这个习俗有两个相互关联的来源:一个是古老的神秘剧;另一种出处更加直接而明显,远在很早时期过复活节,照例前一周就要在教堂以或多或少像演戏似的方式朗诵耶酥受难的故事。据悉早在四世纪就已存在这样的惯例;到八世纪它的特点有了如下的确定:祭司用拉丁文朗诵新约四福音书之一中的受难故事,讲述要用讲话的声音,但耶酥的训词要用传统的素歌来唱。到十二世纪主持这种仪式的要有三个牧师,一个男高音担任讲故事,一个男低音充当基督的角色,一个中音代表民众。到十五世纪,音乐性质更为精致的受难曲并不罕见。基督教改革运动带来了进―步的发展。德国路德派的改革者按照他们奉行的应能听懂做礼拜言语内容的原则把唱词改成德文。

到十六世纪,无伴奏复调受难曲的歌词全部用拉丁文,并以索歌材料作为定旋律来谱曲。许多人都这样去谱曲,其中有奥布雷赫特、达塞、鲁福、拉絮斯、维多利亚赫伯德等人。戴维写的受难曲属于英国作曲家最早的这类谱曲之列。


受难曲

德国式受难曲杰出的范例要数许茨的作品。他采用一种从意大利新风格衍生的宣叙调,可是这种宣叙调和古老的素歌也有颇多的近似之处。四部合唱用弦乐来伴奏,让不同的独唱者担任不同的角色,所以这类作品可算是“受难清唱剧”。“授难清唱剧”在十七世纪又有了发展,就像凯泽尔在1704年写的《流血而死去的耶酥》那样,用意译的韵文代替圣经的原文。后来直到亨德尔才恢复了使用圣经原文。但在巴赫的受难曲中,迄今为止我们凭借现存的两部看出,他把这两种谱曲的方法结合在了一起,既用圣经原文,也用意译文,有众赞歌,也有咏叹调,而且使音乐惊人的戏剧性大为增强。

《马太受难曲》可以说是巴赫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它给巴赫带来的荣耀是在今天,人们几乎把受难曲与巴赫的名字连在了一起。1729年,巴赫根据亨理奇从《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六和二十七章中所编写的文字谱写了这部作品。全曲共分两部分;BWV1―――三十五首为第一部,BWV36―――七十八首为第二都。巴赫设计在公演此曲时,由牧师在两部之间加入布道章,这就使三个多小时的乐曲演出又加上了约半个小时的牧师布道,共三个半小时左右。其歌词来源有三部分:最多一部分来自《圣经.马太福音》二十六及二十七章,在出版时以正常字体印刷。在巴赫的原稿上,所有《圣经》上的字句都是用红色墨水书写。第二部分来自当时德国路德教会所通用的众赞歌,全曲中巴赫选用了十三首众赞歌,在出版时用小正楷印刷。这些众赞歌曲调当时一般人都会唱,歌词大家也常用。在演唱《马太受难曲》时,每逢到众赞歌时,全体听众要与唱诗班一同唱,或合唱,或齐唱。第三部分歌词是以独唱和合唱形式描述当时某些人或现在人们的思想感情,在出版时以斜体宇印刷。

在这部作品中,巴赫运用了独唱、合唱、乐器、和声及节奏等―切的音乐手段,来充分表现在耶酥受难时的情景和各种不同的人(包括耶酥、犹大、彼得、彼拉多等人)的非常不同的情感,尤其是由曲调交织起来的繁复和声的运用,把人类用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完整表达了出来。其中有些段落极富有特色,因而在一些地方,如众赞歌和声的处理都与一般的有所不同。处理这部巨作有着不小的难度,而加第纳在这里的把握却十分到位,并自始至终将作品的激情与虔诚完美结合。应该说,这要得益于他对古乐的深厚修养和他身上天生的浪漫气质。

叶圣陶简介及代表作品 受难曲 受难曲-文献记录,受难曲-代表作品简介

加第纳1928年生于英国牛津,曾是一位优秀的风琴演奏家,后致力于指挥。他是一位学者型的音乐家,对古乐颇有研究,并擅长指挥声乐作品,是指挥蒙持威尔第合唱作品的专家,并对十八世纪法国歌剧,尤其是拉莫作品深有研究,为之制订了现代的演出版。六十年代起,加第纳投身于当时风靡一时的“古乐运动”,先后创建了“蒙特威尔第合唱团”和“蒙特威尔第管弦乐团”。1977年组建了由蒙特威尔第管弦乐团部分成员组成的“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并带领这只乐团多次进行世界巡演,推广古乐演奏方式。由于他在发掘和演绎巴洛克及早期音乐方面的贡献,不久便同哈农库特、霍格伍德、平诺克、诺灵顿等人成为古乐运用的领导者。

加第纳等人提倡的“古乐运动”实际上是指一种演奏的方式―――“本真演奏’,即“按照历史的方式演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兼做古乐的学术研究,力求最本真地再现古乐的风貌,这其中便包括对乐谱的考汀和对乐器的复古式制作。他们对使用乐器和演奏方式要求十分严格,比如弦乐器要用羊肠弦,古提琴持弓的手心要向上,铜管乐器没有活塞等等,此外还对音色与音高有一些讲究,包括弦乐是否使用揉弦和振幅大小的规定等。以古乐方式演奏巴洛克音乐听来更让人容易接受,如果真如他们所说,我们听到的就是巴赫或贝多芬在世时所能听到的东西,这种感觉会是相当不错的。

由于本真演奏使用了古乐器和较小的乐队编制,演奏的速度控制比较容易,因此本真演奏可以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这一版《马太受难曲》演奏得就比卡尔.李希特等人的要快一些,三张唱片才用了两个半小时多一点。不过,在加第纳这种处理的背后,时刻洋溢着充沛的激情,他对乐句的衔接,尤其是众赞歌和声的把握,着意传递出巴赫“奇妙地向每个人谈出他肺腑之言”的深层情感:正是秉承了这种激情,加第纳在九十年代又组建了“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并把他的演奏曲目从古典时期一直延续到浪漫派作曲家。加第纳的演奏风格正如其乐团之名。

《马太受难曲》的演出需要两个合唱团、乐队、两架风琴及长笛、双簧管等乐器。其中角色很多,最主要的有:宣道者―――男高音,《圣经》中的话多半由他来叙述,唱片中由安东尼.约翰逊担任;耶酥基督―――男低音,《圣经》中凡是耶酥的原话都由他以宣叙调演唱,安德雷.施米特担任;以及四个声部的独唱――用来表达群众的心情、祈祷和作为对细腻感情的描述,这四位独唱有时以宣叙调,有时以歌调演唱。此外还有彼拉多、彼得和犹大三个男低音,以及大祭司、作伪证者和妇女等。

加第纳的音乐艺术风格特点带有很强的学者品位,他对所演奏的乐曲都从作曲家和乐谱版本样加考证研究,而且在指挥灌制一部作品时,都要有一篇学术味很浓的论文同时发表在唱片说明书上。这部作品也不例外,唱片说明里附有一篇加第纳所作《接近巴赫的“伟大受难曲”》的文章,从音乐演出“场景”这一新角度阐释福音作品。

受难曲_受难曲 -受难曲-电影

受难曲(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或名受难记、耶稣受难记与受难记:最后的激情,是2004年一部讲述耶稣基督生命中最后十二个小时的独立制片电影。导演梅尔・吉勃逊筹措资金,根据《新约全书?四福音书》的内容而改编的剧本。影片中对话采用拉丁语、希伯来语和亚拉姆语(耶稣的母语),配以字幕。许多基督教和一些政治立场保守的犹太人对这部电影给予赞赏。

关注和争论

影片采用了《圣经新约》的观点。上映后这部电影得到了多方面的的关注和争论,主要争论包括和《圣经新约》细节的不吻合,画面过于血腥,和来自犹太人方面的不满。另外否认犹太人曾经被种族灭绝大屠杀的梅尔・吉勃逊之父――宗教活动家胡敦・吉勃逊的观点对影片的影响也受到外界猜测。

一些自由派基督徒和犹太学者批评这部电影。有些认为它宣传反犹太主义,因为它以受难戏剧为依据,而这一直以来都触动到反犹太情绪。一些基督教学者批评这电影偏离《新约圣经》的原来故事。电影中很多场面和细节的意念都来自19世纪一位天主教修女Anne Catherine Emmerich的书《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苦痛受难》(The Dolorous Passion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在问及电影会否冒犯了犹太人时,梅尔・吉勃逊回应:「没这个意思。我只想要道出事实。我希望使它尽可能忠实。不过,当你思考基督降世的原因,他被钉死――是为所有人牺牲,为所有人受苦。所以,真的,犯了过错的人,要回想在耶稣被钉死中自己的份儿,回想自己的过犯。」与《纽约客》杂志的访问中,他说把电影中一段犹太教大祭司该亚法的片段剪去了,因为「他们会追赶我到我家,他们会来杀掉我。

特点

受难曲,中文版的特点

片中的所有译名都采用了天主教译名。对习惯了基督新教译名的基督徒来说,这可能会觉得不大习惯。

影片票房

由米路吉逊执导、编剧兼自资2500万美元拍摄的《受难曲》,在北美上映3星期,上周末依然劲收3100万美元(约港币2亿4000万),连续3周夺得票房冠军宝座,而此片累积票房更达2亿6000万美元(约港币20亿3000万),比起前年《我的大婚礼》还要成功,荣登史上最卖座的独立电影。

至于票房亚军则属尊尼狄普主演、惊吓大师史提芬京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Secret Window》,首周开画收1900万美元,成绩算是不俗,问题是《受难曲》目前走势仍然厉害,两片正面硬碰,前者难免吃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90103/116534.html

更多阅读

叶圣陶简介及代表作品 乐小米 乐小米-简介,乐小米-代表作品

乐小米,原名纪伟娜,作家,生于山东省青岛,主要作品有《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青城》等。2006年,一部《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赢得了百万“米饭”热捧,乐小米一炮而红,新年伊始,乐小米酝酿许久的首部关注“被拐卖儿童”的残酷青春小说

叶圣陶简介及代表作品 王祖皆 王祖皆-简介,王祖皆-代表作品

王祖皆总政歌剧团老团长、文职将军,现任中国歌剧研究会会长、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作曲。张卓娅_王祖皆 -简介王祖皆王祖皆,男,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文职将军,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上海人,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

声明:《叶圣陶简介及代表作品 受难曲 受难曲-文献记录,受难曲-代表作品简介》为网友屋檐下听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