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百合科 百合科-基本简介,百合科-形态特征

百合科(学名:Liliaceae)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种,属单子叶植物类。百合科植物通常为具根状茎、球茎或鳞茎的多年生草本,花裂片常为6,雄蕊6,多为虫媒花。百合科植物在全世界都分布得比较广泛,特别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百合科约有230属3500种,中国约有60属560种。常见的品种有百合、郁金香、黄精、贝母、葱、蒜、洋葱、黄花菜等。

百合科_百合科 -基本简介


百合科百合科(学名Liliaceae)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种,属单子叶植物类。百合科植物通常为具根状茎、球茎或鳞茎的多年生草本,花裂片常为6,雄蕊6,多为虫媒花。百合科植物在全世界都分布得比较广泛,特别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百合科约有230属3500种,中国约有60属560种。常见的品种有百合花、洋葱、芦荟、韭菜、黄花菜、郁金香等。

百合科_百合科 -形态特征

大多数为草本,具根状茎、鳞茎、球茎。茎直立或攀援状。


贝母单叶互生,少数对生或轮生,或常基生,有时退化成鳞片状。花序总状、穗状、圆锥或伞形花序,少数为聚伞花序;花两性,辐射对称,多为虫媒花,常3基数;花被花瓣状,裂片常6,排成2轮;雄蕊常6,花丝分离或联合;花粉粒2核,稀3核,多具单沟,稀为2沟、4孔、螺旋萌发孔,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表面具细至粗网状雕纹。此外,有的花粉为球形,无萌发孔,具瘤状突起或小刺。子房上位,少有半下位,通常3室而为中轴胎座,稀1室而为侧膜胎座,每室有少至多数胚珠。蒴果或浆果。染色体:X=3-27。

百合科_百合科 -产地分布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百合科 百合科-基本简介,百合科-形态特征

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等地,朝鲜、蒙古、日本、前苏联也有分布。

百合科_百合科 -生长习性

性喜阳光,及耐严寒。

百合科_百合科 -园林用途

可作花坛、花境花卉,也可植于林缘或岩石石园,成作切花。

百合科_百合科 -繁殖培育

以分栽鳞茎为主,子球2年~3年开花。将大鳞茎深栽及摘除花蕾,可促使多形成子球。将带叶茎节切成小段,埋于湿沙中,将中面露出,1个月后自叶腋处可长出子球。也可采球芽繁殖、秋季选肥大健壮的鳞片扦插繁殖,或播种繁殖、组织培养繁殖等均可。

百合科_百合科 -药用价值

著名药材有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芦荟、天冬、贝母。蔬菜如葱、蒜、韭、黄花、百合。观赏有玉簪(Hostaplantaginea)、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万年青(Rohdeajaponica)、萱草(Hemerocallisfulva)等。

百合科_百合科 -分类进化

百合科是大而庞杂的科。按传统的分类系统,在单子叶植物中,凡具花冠状花被、上位子房


百合科花的结构和6枚雄蕊者,均归入百合科中。但许多学者持不同的看法,如J.哈钦森(1934)主张从百合科中分出樱井草科(Petrosaviaceae)、延龄草科(Trilliaceae)、菝葜科(Smilacaceae)、假叶树科(Ruscaceae)和Philesiaceae等。此外,他还把葱族(Allieae)与百子莲族(Apa-gantheae)移至石蒜科中。塔赫塔江(1980)将百合科细分成16个科,而H.T.达尔格伦和H.T.克利福德(1982)则分成25个科。后两位学者的百合科概念,缩小到只剩下14个属。

除百合科本身的分类问题有较大的争论外,它与双子叶植物的关系也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例如田村道夫(1974)认为百合科系由双子叶植物毛茛科衍生而来的,此说得到一些中国学者的支持。广义的百合科包括13个亚科。

墨花亚科
根状茎,罕有鳞茎;具茎生叶,极小腐生无叶;花通常排成顶生或腋生的花序,极罕单生;花药一般外向;果实为蒴果。包括6族;中国产5族,常见的属有岩菖蒲属(Tofieldia)、樱井草属(Petrosavia)、藜芦属(Veratrum)以及油点草属(Tricyrtis)等。

何瑞尔亚科(Herrerioideae)
根状茎块茎状;茎直立或缠绕;叶成簇,基生或侧生;花排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片离生;心皮与花柱均合生;蒴果3深裂,室背开裂。包括3属,中国不产。

阿福花亚科(Asphodeloideae)
根状茎,有时呈块状并具肉质根,很少为块茎或鳞茎,叶通常近于基生,成簇;花序顶生;花药外向,有时顶端开裂;蒴果室背开裂或罕有室间开裂,极少浆果状。包括7族;中国产4族,常见的属有山菅属(Dianella)、独尾草属(Eremurus)、吊兰属(Chlorophytum)、萱草属(Hemerocallis)等。

吴木比亚科(Wurmbaeoideae)
块茎球茎或匍匐茎;叶大多为茎生,极少顶端卷须状;花通常排成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极少单生于叶腋;花被片离生或基部合生;花药外向或内向;蒴果多为室间开裂,较少室背开裂。包括6族,比较著名的有秋水仙(Colchicumautumnale);中国产2族,只有2种,即山慈姑(Iphieniaindica)与嘉兰(Gloriosasuperba)。

百合亚科(Lilioideae)
鳞茎。茎直立 具1枚至多枚叶;花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近伞形花序,或单朵顶生,不具总苞;花被片离生;花药内向;胚珠多数;蒴果室背开裂,罕有室间开裂。包括4族;中国产3族,常见的属有


曲枝天冬郁金香属、顶冰花属(Gaea)、百合属、贝母属、豹子花属(Nomocharis)等。

六出花亚科(Alstroemerioideae)
根状茎,有时有块根;茎直立或攀援,有叶;花排成顶生聚伞花序,有时为不规则的总状花序,较少单生;花被片仅基部合生并连合于子房;花药假基着;子房假下位,3~1室;蒴果通常室背开裂。包括4属,中国不产。

绵枣儿亚科(Scilloideae)
鳞茎;叶通常基生,少有在总状花序顶端具叶簇;花排成顶生的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伞状的头状花序;花被片离生或不同程度的合生;花药内向;蒴果室背开裂,包括3族;中国产2族,共2种,即绵枣儿(Scillascilloides)和穗花韭(Milulaspicata)。

葱亚科(Allioideae)
鳞茎,具或不具根状茎;叶基生;花排成伞形花序,外有2至多枚总苞片,花被片离生或多少合生;蒴果室背开裂。包括3族;中国产1族1属,即葱属。

天门冬亚科(Asparagoideae)
根状茎长或短;茎直立或攀援;叶茎生或退化成鳞片状;花排成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较少单朵顶生;花被片离生或合生成筒;浆果。包括5族;中国产4族,常见的属有铃兰属(Convallaria)、开口箭属(Tupistra)、黄精属、重楼属(Paris)、天门冬属等。

沿阶草亚科(Ophiopogonoideae)
根状茎粗短,有时有匍匐茎;叶狭长或披针形,基生或成簇生于伏地的茎上;花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花被片离生或合生成管,花丝有时合生成环状;花药半内向;子房有时半下位;果皮早期破裂露出1~3个种子,种子具肉质种皮而呈浆果状。包括2族共3属,即沿阶草属、山麦冬属(Liriope)和球子草属(Peliosanthes),中国均产。

粉条儿菜亚科(Aletroideae)
根状茎短;叶基生,线形至披针形;花排成顶生总状花序;花被片合生成管状,下部与子房连合;花药半内向;子房半下位;蒴果室背开裂。包括2属,中国产1属,即粉条儿菜属(Aletris)。

芦梓亚科(Luzuriagoideae)
灌木、半灌木或攀援木本;茎常分枝;花排成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极罕退化成1~3朵;花被片离生,罕有稍合生;雄蕊离生或基部合生成环状;子房上位或下位;浆果。包括8属,中国不产。

菝葜亚科(Smilacoideae)
灌木或罕有草本,攀援或直立;叶3~5脉,间有网状脉;花排成伞形花序、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通常雌雄异株,罕有两性花;花被片离生或合生成管;花药内向,药室汇合成一室;浆果。有菝葜属与肖菝葜属(Heterosmilax),中国均产。

百合科_百合科 -代表植物

1.百合属(Lilium)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具茎生叶,鳞茎的鳞片肉质,无鳞被。花单生或排列成总状花序,


郁金香大而美丽;花被漏斗状;花药丁字形生着;柱头头状。100余种,主产北温带,我国约有60多种。常见的有百合(L.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

鳞茎直径约5厘米。叶倒披针形至倒卵形,3―5脉,叶腋无珠芽。花被片乳白色,微黄,外面常带淡紫色。分布于东南、西南、河南、河北、陕西和甘肃。常栽培,供观赏。鳞茎供食用,并能润肺止咳、清热、安神和利尿。卷丹(L.lancifolium Thunb.),与百合的区别在于叶腋常有珠芽;花橘红色,有紫黑色斑点。几乎分布全国。用途同百合。山丹(L.pumilum DC.),叶条形,有1条明显的脉。花鲜红或紫红色,无斑点或有少数斑点。产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区。鳞茎含淀粉可食。渥丹(L. concolor Salisb.)常栽培供观赏。鳞茎亦供食用或酿酒。

2.贝母属(Fritillaria)
具鳞茎,鳞片少数,肉质。叶对生,轮生或散生。花钟状下垂,常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花被片基部有腺穴,不反转;花药基生或近基生,蒴果。约1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6种,除华南地区外均有分布。川贝母(F. cirrhosa Don),鳞茎粗1―1.5厘米,由3―4枚肥厚鳞片组成。茎常中部以上具叶。花单生茎顶,绿黄色至黄色,具脉纹和紫色方格斑纹;花被片长3―4.5厘米。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鳞茎入药,能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浙贝母(F. thunbergii Miq.),鳞茎粗 1.5一4厘米,由 2―3枚肥厚的鳞片组成。茎基部以上具叶。花单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一般有花3―9朵,淡黄绿色,外面有绿色脉纹,内面有紫色斑纹,相互交织成网状;花被片长2―3.5厘米。分布于浙江、江苏。用途同川贝母。平贝母(F.ussuriensis Maxim.),花外面褐紫色,内面紫色,具黄色方格斑纹。分布于东北。鳞茎亦供药用。

3.葱属(Allium)
多年生草本,有刺激性的葱蒜味。鳞茎有鳞被。叶基生。伞形花序顶生,初时为膜质的


郁金香总苞所包;花被分离或基部合生。蒴果。约5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20种,分布全国。除野生种类外,有多种为广泛栽培的著名蔬菜。洋葱(A.cepa L.),鳞茎大而呈扁球形。内轮花丝有齿。原产亚洲西部。葱(A. fistulosum L.)。

鳞茎呈棒状,仅比地上部分略粗。内轮花丝无齿,原产亚洲,现各地栽培供食用。鳞茎及种子可入药,前者能解表散寒,消肿止痛,后者补肾明目。蒜(A.sativum L.),鳞茎由数个或单个肉质、瓣状的小鳞茎(通称蒜瓣)组成,外被共同的膜质鳞被。基生叶带状,扁平,宽一般在2.5厘米以内,背有隆脊。原产亚洲西部或欧洲,现我国各地普遍栽培。鳞茎含挥发性的大蒜辣素,有健胃、止痢、止咳、杀菌、驱虫等作用。韭(A. tuberosum Rottl.ex Spreng.),植株有根茎。鳞茎狭圆锥形,鳞被纤维状。基生叶线形,扁平,宽3―7毫米。种子供药用。

4.天门冬属(Asparagus)
茎直立或蔓生,有根状茎或块根。叶退化成干膜质,鳞片状,最后的枝呈针形叶状,绿色,代叶行光合作用。常见的如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Lour.)Merr.],肉质块根纺锤状或长椭圆形。茎蔓生。分布于我国各地。块根入药。石刁柏(A.officinalis L.),直立草本。茎稍柔软,上部在后期常下垂。多栽培。嫩茎作蔬菜,俗称芦笋。

5.黄精属(Polygonatum)
根茎长而粗壮,肉质,有节,匍匐状。茎不分枝。叶互生、对生或轮生。花单生或成伞形花序着生叶腋;花被片合生成管状钟形;雄蕊着生于花被管内,通常不外露。浆果。约6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和北亚热带。我国约31种,广布全国,以西南地区最盛。黄精(P.sibiricum Redouté),根状茎结节状膨大。茎直立,稍屈曲。叶每轮2―7片,叶片顶端拳卷或弯曲成钩。花柱比子房长。产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区。根状茎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为滋养强壮药。多花黄精(囊丝黄精)(P. cyrtonema Hua),叶互生。花序有花2―7朵,或花单生;花丝上端稍膨大至成囊状突起。产河南以南及长江流域各省,根状茎作黄精入药。

6.菝葜属(Smilax)
攀援灌木。根状茎块状。叶互生,具3―7大脉,间有网状小脉,叶柄两侧常有卷须(通常视为变态的托叶),花单性异株,常成腋生伞形花序。浆果。约300种,产温带、亚热带、热带。我国约有60种。菝葜(S.china L.)。

根状茎横走,成竹鞭状。茎有硬刺。叶近圆形或宽椭圆形。浆果熟时红色,根状茎富含淀粉和鞣质,可酿酒和提制栲胶,亦供药用。

百合科_百合科 -经济植物

百合科的经济植物常见的还有:

藜芦(Vera-trum nigrum L.):多年生草木,鳞茎不明显膨大。植株基部残存撕裂成


洋葱纤维状的叶鞘。圆锥花序被毛;花被片宿存;花药肾形;花柱3,宿存。蒴果3瓣开裂。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根供药用,有祛痰、催吐作用,但有毒,用时慎重。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根状茎横生,粗壮。叶基生,条形。花葶细长,总状花序;花小,淡紫红色,花被片6,雄蕊3。蒴果具6纵棱。产东北、华北、陕西、甘肃。根状茎为著名中药。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Lour.] :纺锤状肉质块根小而少。叶线形。总状花序,花较多,较小,不下垂;花药钝头;子房上位。种子黑色。分布全国各地。块根常作麦冬用。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 Ker.-Gawl.] :须根顶端或中部膨大成纺锤状块根。花小,稍下垂;花药锐头;子房半下位。种子蓝黑色。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块根供药用,能滋阴生津,润肺止咳。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L.)、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万年青[Rohdea japonica(Thunb.)Roth.]、百子莲(Agapanthusafricanus(L.) Hoffmgg.]、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 Aschers.],均为习见的观赏植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00103/120045.html

更多阅读

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藜科 藜科-基本内容,藜科-形态特征

藜科(Chenopodiaceae)是一种开花植物,有大约100属、1400多种植物,单单在中国大陆就已有有39属170种,在华北和西北生长。本科的主要特征:草本,具泡状毛,花小,单被,雄蕊对萼, 子房2-3心皮结合,1室,基底胎座,胞果,胚弯曲。在克朗奎斯特系统里藜科被

声明:《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百合科 百合科-基本简介,百合科-形态特征》为网友一枕清风梦绿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