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资料 楚王陵 楚王陵-基本资料,楚王陵-王陵结构

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它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徐州市三环路狮子山,四千余件兵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发现于1984年,时隔十年后,发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楚王陵位于徐州东郊南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其庞大的规模、恢宏的气势、奇特的建筑结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楚王陵_楚王陵 -基本资料


楚王陵

中文名:楚王陵

墓主:刘戊

地理位置:江苏省的徐州市三环路狮子山

发现时间:1984

形式:规模庞大、气势恢宏

楚王陵_楚王陵 -王陵结构


《金缕玉衣》

楚王陵,经考证就是兵马俑主人楚王刘戊之墓。当年,刘戊参与“七国之乱”谋反未果,楚王家族为保自身利益,权衡利弊,劝其自缢,以死谢罪赢得中央王朝的谅解。他自杀后,楚国宫廷考虑到其是反国之王,一旦朝廷下诏书,必然不能享受王者之礼,于是匆忙将刘戊下葬,给中央政府一个“即成事实”,结果汉朝廷接受了这一事实。陵墓虽历经十九年修筑,但当刘戊下葬时,尚未修完,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一次仓促的葬礼,楚王陵因此把诸多的迷留给了千年之后的人们。

楚王陵主人的死因颇有悬念,而楚王陵地形制也出人意料。它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葬”,陵墓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117米,宽13.2米,深入山下20余米,总面积851平方米,开凿石方量5100余立方米,墓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套),有金、银、铜、铁、玉、石、漆等质地 。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全国罕见,它应该是徐州地区所有汉代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内涵最丰富、历史及文物考古价值最高的一处特大型西汉楚王陵墓,该墓的发掘被评为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其雄浑博大的汉代特色令后人赞叹不已。

楚王陵墓是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整座陵墓呈南北中轴线对称式建筑布局,从外到内依次为三层露天垂直墓道,天井、耳室、墓门、甬道、侧室、前堂和后堂等。其中包括庖厨件、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12间,其设施结构一应俱全,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视死如生”的丧葬观。

置身其中,古代陵墓所固有的阴骘气息,些许在心中漂移过一丝寒冷,但更多是感叹这一浩大工程竟是二千多年前古人靠铁凿、铁斧等简陋的工具,一凿一凿开山而成的!陵墓也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遗存的载体,楚王陵还是一座地下文物宝库。虽墓主室曾遭盗掘,但墓中依然出土各类随葬器物二千多件(套),约万件。比如国内最精美的金缕玉衣,它所用玉片多达4000多片,而通常的玉衣用玉片约在2100片左右,而且这件玉衣所用玉片均为质量上乘的和田白玉,晶莹剔透,温和润泽,堪称绝品。另外,显示王者风范的赤金带扣、“月如水,声如磬,万里无云”的玉耳杯、“沧海月明珠有泪”的走盘珠;以及数百件青铜和铁制兵器……这批随葬品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外墓道的主体部分。两侧的墙壁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原始形制,是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的,这一段的平均深度达14米。

在前面墓道接口处,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一座陪葬墓。这种在直墓葬入口发现陪葬墓的情况,在全国还是首次。在其中所出土死者佩带的印章上刻有“食官监印”四个字,说明此人是负责墓主人膳食方面的一个官员。


楚王陵

主墓室。四块塞石一组,一共四组、十六块塞石,呈“田”字形把墓道封堵了整整十米。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墓者们从天井东侧向西北方向挖盗洞,一直挖到墓门口,定位之准,比今天的考古斟探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把右上角的这一组塞石打上牛鼻眼,用绳系住,像牵牛一样平拖出来,然后从这里直接爬进了主墓,因此没有发现后面的三间墓室。盗墓的时期很早,是在王莽篡位的时候―公元8年左右。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而这些塞石每一块都重达五、六吨,这样浩大的工作量,绝不是一两个毛贼、十天八天能干得了的。因此推测,这肯定是一次大规模的官盗。

在塞石的内侧有一块朱砂印文,写的是“第乙下阳,东方二,简道,广三尺九寸,高四尺半寸,寰丈五寸”。上面这段文字说明的是这块塞石所处的位置既它的尺寸大小,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塞石是由内向外共分甲、乙、丙、丁四组,这一块就是位于第二组下面自东起的第二块塞石。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时墓葬的设计者对每一块塞石的位置和尺寸都有准确的标注,可见西汉时期墓葬建设水平之高。

墓内出土了大量的铜钱,一共十七万六千多枚,墓室出土文物就很少。主要原因就是被盗墓者捷足先登,大件的金银器都已被盗,只剩下一些铜镜的残片以及铁甲片、铜箭头等。

墓室出土了三件非常漂亮的金饰。左边是镶有祖母绿的金带钩,中间是金狮头,右边是金鹈鸪。它们不但金质纯净,雕工也十分精美。但“黄金有价玉无价”,对面这对玉龙更有价值。可是为什么盗墓者没有拿呢?因为当时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而且玉龙象征着王权,把它盗出去,买也没人敢买,留着还容易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盗墓者没敢拿走。

这座墓葬修得虎头蛇尾,外观十分宏伟,内部修凿却比较粗糙。在东面的地方,可看到明显的、正在打凿的痕迹,没有来得及完工。一般来说,棺材都应放在后室正中的地方,寿终正寝嘛。既然没有完工,只好移到了甬道东面的棺床上去了。

楚王陵_楚王陵 -发掘过程

著名考古学家、研究员王恺近22年来,凭借一把铁铲,与他的同伴一起在江苏省徐州市先后找到7座楚王陵。时至今日,这位62岁的考古学家,仍然拎着铁铲在徐州四周的山上转来转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山里的楚王陵。他找到的楚王陵震动了世界,他的名字因此被写进了英国剑桥的《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

发掘人

王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身高体胖,面色红黑,一副长年在野外作业人的形象。其实,这正是典型的考古人的外貌特征。

过程


楚王陵发掘

1977年,王恺从洛阳市博物馆调回故乡徐州,一踏上这块充满浓郁楚风汉韵的土地,他就盯上了楚王陵。徐州城四周埋葬着西汉12代楚王,在王恺回来之前,徐州只能确定第一代楚王刘交的陵墓,其他十一个楚王谁也不知道葬在何处。王恺发誓要在后半生中找到这些楚王陵。到1990年,王恺和同志们一起共找到了6座楚王陵,它们是:北洞山楚王墓、驮蓝山楚王墓、南洞山楚王墓(两座)、东洞山楚王墓、卧牛山楚王墓。1991年,他找到了楚王墓,惊人的考古成果,使他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知名人物,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胡锦涛、吴邦国、李铁映、钱伟长等对他的考古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锹挖出兵马俑,王恺看到了楚王的影子。徐州市东郊的4公里处,有一座海拔61米的山峰,由于状若雄狮,故而当地人称之为狮子山。1984年12月的一天,山脚下砖瓦厂的一个民工正在挖地窖。忽然锹下“当”的响了一声,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奇迹―――继咸阳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之后发现的第三批兵马俑军阵―――徐州彩绘兵马俑。此处出土的兵马俑有四条步兵俑坑和一条骑兵俑坑。整体看去,规模宏大,造型美观,雄壮威武,且塑造艺术与秦俑不同。秦俑以写实为主,而这些汉俑却是在继承秦代雕塑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即面部表情上具有写实的特点,而形体塑造上则运用了写意的手法,含蓄而耐人寻味。

楚王陵兵马俑

在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眼睛盯住俑坑频频惊叹的时候,已经找到了6座楚王陵墓的王恺,眼前晃动的仍然是两千多年前楚王的影子,把探求的目光转移到俑坑后面的山峰。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及敏锐的感觉,使他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这些兵马俑不是孤立的,附近肯定有一个显贵的主人,且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事将领,因为史书上没有西汉军事重臣死后葬在徐州的记载。但是,古城徐州自古为经济发达地域之一。这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东临大海,西控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古诗里说得精彩,叫做‘自古彭城列九州,龙虎争斗几千秋’。早在楚汉相争期间,汉高祖刘邦就曾封大将韩信为楚王,镇守在这里。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就封其异母弟刘交为楚王,都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管辖薛郡、东海等36县。这个楚国是刘氏皇权的重要封国之一,楚王是当时楚国的最高统治者,西汉一朝,楚国传了十二代王,到了王莽的时候才断绝。兵马俑的附近一定有一个大型的楚王墓,如果我没说错的话,那里很可能埋葬着西汉早期的一个楚王。”人们还在半信半疑,这位考古学家已经手持“洛阳铲”(一种考古探测用的铁铲)上山了。


楚王陵兵马俑

放眼的上上下下,山冈密布,野树丛生,王恺心中的那个楚王陵墓在哪里?1985年10月,王恺率领物探队找遍了的每个角落。他们在山上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瓦当、铺地砖。这表明,在汉代的时候,上有建筑物。王恺断定,这里就是当年楚王的陵园,后来被战火毁掉了。他下令继续找。有一老人说,早年间有大堆大堆的碎石子,老百姓不需要开山就可以取石去卖。“好好的一座山,哪来的大堆大堆的碎石呢?”王恺推断的结果是:碎石是当年古人在这里开山挖墓时剩下的,楚王陵墓就在主峰的腹腔里。确定了大体方位后,王恺带领大家展开了探测工作。主峰南侧上分布着上百户居民,民房依山而建鳞次栉比,不可能拆掉所有的民房去打梅花桩探测。王恺的“洛阳铲”在一户民房前后画了一个圈儿,认定这里有望找到墓道。

他认为这就是墓道的东壁。经过一番清理,果真发现了一道笔直的石壁,尤令他惊喜的是石壁上还有一道道密密的凿子印。毫无疑问,下面就是楚王陵,在西汉时的徐州,只有楚王才有能力切开山体为自己造墓。

1984年12月,在徐州东郊西麓,发现了埋藏于地下二千多年,共计四千余件西汉彩绘兵马俑,这支象征着卫戍楚王陵墓的部队分布于六条俑坑,由步兵、车兵和骑兵组成。步兵中有高大干练的官吏也有一身戎装普通战士,如持长械俑、弓弩手俑、发辨俑;车兵中则有刀枪不入的甲胄俑和驾驶战车的驭手俑;骑兵俑则刚劲勇猛,蓄势待发。一号坑前段全部放置站式俑,共516个,后段有陶俑约500件;二号坑前段放置各式陶俑832件,后段残存以跪座式俑474件;三号坑尚未发掘;四号坑内有俑仅十余件,且多破坏。狮子山仅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兵俑的装备和组成,骑兵、车兵的建制和运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发现了兵马俑,考古工作者又踏上了寻找主墓的漫漫征途。几经寒暑,考古工作者于1991 年7 月找到了楚王陵墓。1994 年楚王陵被正式发掘。

楚王陵_楚王陵 -考古发现

1994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楚王陵。徐州市政府斥巨资动迁了130多户居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曾说:“楚王陵本身就奇特,因而它是世界级的。”“原来,从山顶开天井往下开凿17米,然后凿出12间总面积850多平方米的地下陵墓,一座几乎被掏空了。试想,当时的民工只凭一铲一凿,这么大的工程至少要用20年才能完工。带天井的陵墓在国内没有见过,国际上也没听说过,所以说它具有世界意义。”发掘开始了。王恺和同志们一起先清理那个巨大的天井,他们动用现代化的铲车、吊车,三个多月清理出5000立方米的夯土和填石。


楚王陵考古发现

33岁的副研究员邱永生,在王恺信任的目光中缓缓走进了封闭两千多年的墓道。正如他们后来判断的那样,这座陵墓在楚王下葬后百年之内被知情人盗过,楚王的玉棺已被打开,尸骨也被拉了出来。楚王的金缕玉衣由3400片玉片缀成,但金线大部分被拆下变成了纯粹玉衣。玉棺也被打坏,楚王的尸骨被踢得四分五裂,颅骨在东,下颚在西,肋骨散了一地,地上还有大量的碎玉和铜质官印。

忽然,昏暗的墓室里发出点点幽光,邱永生和他的同事们小心翼翼地向发光的地方走去。在楚王的玉棺前和嫔妃陪葬墓的旁边,他们发现了数枚夜明珠。这些珠子历经地下水两千多年的侵蚀,虽然表皮有些脱落,但直径仍达0?6厘米,而且个个颗粒饱满、色泽鲜艳。

该墓虽遭盗掘,但内墓道的三间耳室幸免遇难,保存了下来。总计出土2000余件(套)遗物,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陶器、骨器等各类遗物。玉器共出土200多件,包括丧葬、礼仪、装饰、及生活用玉等方面。丧葬用玉包括玉衣、玉壁、镶玉木棺、玉板等;礼仪用玉包括玉戈、螭龙玉饰等;装饰用玉包括玉壁、玉璜、玉环、龙形佩、玉冲牙、心形佩、玉

西夏王陵资料 楚王陵 楚王陵-基本资料,楚王陵-王陵结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10103/121366.html

更多阅读

宁夏甘肃青海自驾游 甘肃自驾游路线推荐

行程:大约6000公里,人均消费3500元D1:中午从祁县12:30出发走青银高速经过8个小时晚上到银川入住D2:上午去镇北堡影视城,电影芙蓉镇、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等在这取的景,好多明星在那里拍过片子。下午去的西夏王陵,这儿有很多关于西夏的

银川 实拍《大话西游》拍摄地:西夏王陵、镇北堡、沙湖

8月底去宁夏银川出差,办完事一个人得空在银川的周边转了转,去了自己一直想去看一看的地方——《大话西游》的拍摄地。镇北堡是在两座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一个影视基地,这里保留了大漠古堡原有的苍凉与悲壮的景象。老一点的古堡“明

西夏王陵和贺兰山岩画 西夏王陵与影视城多远

早上退房后,先加油,然后找了一家小店吃早餐。店主是个女的,和我们聊了几句。她说他们一家来自甘肃民勤,那里的人很多都到巴彦浩特来谋生。前些年有报道说民勤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这种自发性的移民,倒也是减轻当地自然环境负担的一个途径。

补遗游15西北行 之十六-贺兰山缺 西北行

从西夏王陵出来我们去看著名的贺兰山岩画,这两个地方分别在银川的西南和西北方向,如果没车是很难走的。本来我们也是想租车自驾,可是我们到了银川好像租车公司有点问题出不了车,再加上到了银川以后发现银川的交通怪怪的,有的地段甚至不

贺兰山下西夏陵 贺兰山下果园成

贺兰山下西夏陵“西夏”这个国家,最早是看《杨家将》知道的,佘太君百岁挂帅就是抵抗西夏侵略。在银川游览西夏王陵,才知道这里曾经是西夏的首都。 P1:西夏王陵的大门,门上的字是西夏文“大白高国”。P2:在西夏王陵旁的一家餐馆里挂的一

声明:《西夏王陵资料 楚王陵 楚王陵-基本资料,楚王陵-王陵结构》为网友素颜如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