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复兴 百年老店 采芝斋 采芝斋-采芝斋简介,采芝斋-百年老店采芝斋的复兴故事

采芝斋是中国老字号糖果店,全称苏州采芝斋糖果店。位于江苏苏州市观前街,在上海等地设有分店。建于19世纪末,素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的苏式糖果而闻名中外。采芝斋自产自销的糖果上百种。主要有各式松子软糖、乌梅饼、九制陈皮、沉香橄榄等。其特色是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营养丰富、甜香可口,既有中国传统糖果的特色,又吸取西式糖果的长处,自成一格。糖果内的某些原料,不仅好吃,且具有滋养补益作用,寓药理于甘美食品之中。

采芝斋_采芝斋 -采芝斋简介

苏州始创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是以生产苏式传统食品而著称的代表企业。苏式传统食品,与京式,广式食品并列为全国最为著名的食品三大帮式。亦使苏州传统饮食文化,与苏州园林、工艺、丝绸并称苏州的四大文化支柱。采芝斋产品包括苏式糖果、糕点、炒货、蜜饯、咸味等五大系列三百多个产品品种。其中许多产品早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苏州特产,尤其是采芝斋的酥糖、麻饼、粽子糖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苏州特产。


苏州古城观前街上的采芝斋老店

清末,采芝斋苏式糖果曾因苏州名医曹沧洲献于慈禧助药,颇有良效而被列为“贡品”。五十年代,又因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用来招待国际友人而被誉为“国糖”。此后,采芝斋产品不断远销海内外,闻名遐迩。采芝斋产品多以精选松仁、桃仁、杏仁等天然果脯料和玫瑰花、桂花等天然香料为主要原材料,很少采用化学添加剂,经过该厂传统工艺、名师制作,形成色香味形俱佳,并富有江南特色的苏式食品系列,符合当今人们崇尚营养、美容、食疗、健身、旅游和休闲的潮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采芝斋一度濒临绝境。幸运的是,他们及时调整了定位,又重新高扬起“苏式”糖果的大旗。

采芝斋_采芝斋 -百年老店采芝斋的复兴故事

丢掉特色,就丢了一切

马复兴 百年老店 采芝斋 采芝斋-采芝斋简介,采芝斋-百年老店采芝斋的复兴故事
走近位于苏州古城观前街91号的采芝斋,一阵阵沁人心脾的甜香就扑面而来:芝麻的香、松子的香、桂花的香、薄荷的香、蜜饯山楂的香、玫瑰瓜子的香……
店堂里也是顾客川流,店员忙碌。当今之时,一家糖果商店生意如此之好,已不多见。
134年前,河南人金荫芝在苏州观前街摆摊,现做现卖一文钱两只的棕子糖,因其味道独特,做工也细,竟然远近闻名。金荫芝父子乘势扩张,增加糖果品种,又新增了炒货、蜜饯,每样产品都力求与众不同。14年后,创下了“采芝斋”金字招牌。这里的贝母糖因慈禧太后大加赞赏而成为“贡糖”。由于注重果品的药疗作用,采芝斋又获得了“半爿药材店”的美称。
这里的糖果多以各种果仁以及玫瑰、桂花、薄荷等为辅料,具有天然的色香味,又根据季节变换用料,总是很新鲜。这里的炒瓜子壳薄、仁厚、干净、喷香;清水蜜饯特别像鲜果……到新中国建立时,采芝斋已有特产糖果、蜜饯、糕点、炒货、咸味小食品70多种。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曾以采芝斋糖果招待外国友人。从此,采芝斋糖果被誉为“中国糖”,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1985年之前,采芝斋的日子一直比较好过。1985年,这里的苏式糖果产量达360余吨,销售额455.9万元。多种产品被评为江苏省、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
采芝斋的困境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首先是由于盲目扩大规模,1986年和1987年,它被上级要求接纳了处于亏损状态的苏州糕点三厂和苏州食品饮料厂,员工增加195名。虽然3个厂合并之后仍然以生产采芝斋原有产品为主,但新增加的职工多数没有生产苏式糖果的技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其次,由于市场放开,采芝斋的传统产品被同类企业大量仿制,采芝斋原来依靠国家扶持确立的垄断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此时,偏偏采芝斋又采取了错误的对策――“别人生产我们的产品,我们也生产别人的产品。”看到西式面包、奶油蛋糕、小点心好卖,就一窝蜂跟着做,结果就像邯郸学步,别人的没学好,自己的特色也所剩无几,产品更加滞销。最后,他们干脆基本上放弃了自产自销的传统方式,几乎变成了一家主要经营别人商品的“纯商店”。
丢掉了自己的特色,采芝斋岌岌可危。

珍惜品牌,胜过打广告

1997年5月19日,储敏慧就任苏州采芝斋苏式糖果厂厂长之时,迎接他的是一派衰败景象:大门口最显眼的招牌不是“采芝斋”,而是“中日合资采芝斋夜总会”。店堂里冷冷清清,店中的商品毫无特色,标着“采芝斋”的食品可以在任何一家超市、大卖场买到,许多员工无事可干,每天只上一两个小时的班,其余时间就跑去为个体老板打工。

“那时候真惨哪!”已有28年工龄的毛培达对记者说,“每月的奖金只有三四十块,全年的收入只有4000多块,我是老职工,收入还算高的。大家都觉得没希望了!”


经过对采芝斋自身历史的研究和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储敏慧发现,采芝斋关键的失误,就是丢掉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他认为,一家百年老店,必有特殊优点,有深厚的市场基础,珍惜品牌,胜过打广告。采芝斋不仅具有一批精通技艺的老师傅,更有大量保存完整的苏州糖果、蜜饯、炒货、咸味小食品生产的档案资料,尤其是拥有其他同类企业最为缺乏的品牌知名度,这是花再多的广告费也难以获得的无形资产。与其漫无目的地寻求占领市场的新招,不如对传统绝活进行挖掘、恢复、开发、创新。他们决定,在产品开发上要打特色牌、文化牌、旅游牌。
为突出“正宗”地位,他们毫不犹豫地恢复了自产自销的方式。
为了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形象,他们结合传统工艺和人们新的需求,首先推出了新产品“松子喜糖”。根据这种糖果的配料特征,他们在包装盒上印出了四句吉祥话:“松子万年代代传,芝麻开花节节高,花生落地长生果,核桃和合百年好。”糖果本身香甜可口,加上“松子”又与“送子”偕音,符合民间对“喜糖”的特殊要求,于是一炮打响!
只用了一年时间,采芝斋就扭亏为盈。


紧接着,他们不断恢复传统优势产品。苏式酥糖、麻饼、松仁枣泥、鲜山楂糕、乌梅饼、清水杨梅干、清水陈皮等品种相继面世。有些品种,苏州人已经十几年、二十几年没见过了。老苏州们惊呼:采芝斋又回来了!

储敏慧发现,有的采芝斋名牌产品,如咸味食品虾子鲞鱼,市场一直十分欢迎,常常脱销,但他们过去却没有想到扩大产量。1997年,虾子鲞鱼的产量只有17吨,储敏慧决定加大产量,并结合今天人们的口味加以改进。经过选料、漂洗、曝晒、配卤、浸制各道工艺的改造之后,色泽金黄、甜中带咸、鲜美香脆的虾子鲞鱼的销量连年翻番,去年销量已达70吨,销售额达到了300多万元。

经过7年发展,采芝斋的特色产品在市场上重现辉煌,销售额从1100万元增加到3000多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从4000多元增加到15000多元。现在采芝斋产品已有300多个品种,1000多种包装。他们最大的体会就是:定位准了,发展就顺了!

突出文化,建立新机制

今天来到苏州观前街,很容易找到采芝斋,因为它的文化特征十分明显。
这是一座粉墙黛瓦、雕栏画栋的临街楼房。由清代探花费念慈书写的“采芝斋”店名俊雅古朴,店名两边写着“同治始创,百年老店”八个大字,门口一幅对联:“采万物灵芝,溶百年珍味”。走进方方正正的店堂,仿佛进入了一座小型的苏州园林。一扇扇花窗,一重重挂落,到处是匾额、楹联。正对大门的墙上是名家绘制的“采芝图”:一位仙翁手持拐杖,提篮中装着灵芝仙草;另一位仙翁肩挂装有灵丹的葫芦。店堂里高挂着“贡糖”、“半爿药材店”的招牌,回荡着婉转动人的苏州评弹。售货员们身着具有浓郁苏州水乡特色的服饰,操着一口又甜又糯的吴侬软语,对顾客特别殷勤。
储敏慧说,7年前的采芝斋,从门面到店堂都与周边的商店毫无区别。如今这种格调,是他们不断突出文化特色的结果,因为他们认定,顾客光顾采芝斋,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买糖”,而是欣赏姑苏传统文化。现在,采芝斋就连在电台打广告,也用的是评弹的腔调。他们的商品包装也极其注重苏州文化特色,如新近推出的礼品系列,就分别命名为“姑苏行”、“姑苏繁华图”、“枫桥夜泊”、“采芝图”等等。


历史上的采芝斋是一家私营企业,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变为国有企业;从2000年到2003年,企业逐步转制成为股份制企业,经营层持股55%,普通员工持股45%。


储敏慧认为,采芝斋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与转制有直接关系。经营人员持大股,员工也变成了股东,大家的责任心都大大增强了。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员工收入都有明显提高。去年全公司销售额2100多万元,今年仅前8个月就达到了2200万元。今年后4个月是旺季,全年销售额肯定可以超过3000万元。
采芝斋,在找回特色的同时,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采芝斋_采芝斋 -采芝斋地址

苏州古城观前街91号

采芝斋_采芝斋 -走出国门

20年代采芝斋糖果炒货已闻名全国,到苏州旅游者和苏州人作客他乡都要带一些馈赠亲友。在苏州的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学校、医院的外国人也作为稀罕之物买一些回国。30年代天津口岸的商人来苏采购采芝斋糖果瓜子运销国外。40年代香港同顺兴和三阳商号从上海采芝斋进货,持续经销多年。50年代上海、苏州外贸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出口采芝斋糖果。

采芝斋_采芝斋 -产品种类

采芝斋自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设摊起,至解放前的四代相传,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具有民族和苏州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如糖果类有松粽糖、玫酱糖、脆松糖、脆桃球、软松糖、薄皮糖、轻松糖、重松糖、轻桃糖、杏仁制贡糖。

传说在清光绪年间,采芝斋正走向兴旺之时,慈德太后有病,经宫内太医久治无效,苏州织造局选派苏州名医曹沧洲进京为太后诊脉。曹除开列处方外,

并将随身携带的采芝斋贝母糖贡奉慈禧助药,食后病情好转,贝母糖就从此被列为贡品,苏式糖果因此身价百倍。金荫芝自制一块四周雕有龙形黑底金字"贡糖"的牌子,挂在店门口,从此名声大噪。苏州城里到处流传着"采芝斋的秘制贡糖,治愈太后病”的神奇说法。
采芝斋贡糖能治太后病的说法名闻遐迩后,金荫芝趁势在宣传商标上大做文章。他专门请画家绘制"采芝图"作为商标。图案以一老翁手持拐杖,上山采药,提篮中装着灵芝仙草,另一老翁肩挂葫芦,暗示内装灵丹妙药,意味着采芝斋的糖果、蜜饯有药疗作用,常食可保健康长寿。从此,采芝斋是"半爿药材店"的说法又流传于吴地。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苏式糖果,也在以采芝斋为代表的苏州糖果行业中开始形成。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苏州糖食(果)公所创建时,金荫芝被推选为职监。

采芝斋资力日益雄厚,家业宏大。金荫芝恐今后子孙辈为采芝斋的产权发生争执,故生前立有遗嘱,明确长孙金宜安为采芝斋经理和"采芝斋"招牌的所有权者。金荫芝第三代各立门户后,他们在观前街先后开设了悦采芳分店、广芝斋和采芝春,在上海开设了悦采芳和采芝斋糖果店,在常熟开设了采芝斋。兄弟之间为立业发家,在营业上的竞争和对"采芝斋"金字招牌的争夺日趋激烈。1936年金宜安曾任吴县茶食糖果同业公会主席。后因兄弟之间引起诉讼,耗资可观,加上住房遭受火灾和上海悦采芳分店被妻弟卷走巨款,精神上遭受很大创伤,终日闷闷不乐,后于1942年去世。

采芝斋_采芝斋 -经营模式


采芝斋的经营特点是前店后坊,其好处是适应性强,食用安全,产品新鲜,顾客常能买到出炉不久的糖果、瓜子。采芝斋从选料到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原料选购于著名产地的上等果辅料,统货进行筛选拣剔,分清档次,符合用料要求,保持色、香,不使变质;投料生产工艺精细,如明货糖果采用提浆法,砂货糖果采用人工发砂法等,从而保证产品质优味美。

采芝斋_采芝斋 -近现代发展


解放后,早在1953年,采芝斋店内就建立了党支部,在企业内部加强了经营管理,

推动店主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服务对象由原来少数人转为面向大众。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以采芝斋的脆松糖、轻松糖、软松糖招待国际友人,苏式糖果享誉世界。1958年,采芝斋糖果出口200箱;1959年,出口50箱。1963年,香港为拍摄《两姐妹》电影,曾来采芝斋拍摄过镜头。1978年,墨西哥总统来我国访问,在苏州吃了采芝斋的软松糖,赞不绝口。"文革"期间,采芝斋的"金字招牌"曾被砸掉,店名改为"红旗商店",前店后坊的传统特色也被取消。几经周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重新恢复店名和前店后坊。1984年,采芝斋扩建了1020平方米面积的营业大楼。1986年,后坊也建成1229平方米的楼房。百年老店得到了新的发展。

近年来,采芝斋又将苏式糖果采用新式糖果流水线自动包装,并袋装成"采芝斋松子喜糖",印有"同治始创,百年老店"和采芝图,还印贺诗一首:"松子万年代代传,芝麻开花节节高,花生落地常生果,核桃和合百年好。"既简介了采芝斋传统苏式糖果,又致意吉祥好合,因此深受大众喜爱。
在1996年上海商品交易会上,苏州采芝斋参展的传统产品粽子糖、松子糖、芝麻薄脆、玫瑰瓜子、脆梅和苏州食品厂的卤汁豆腐干非常抢手,一些上海顾客品尝之后连声赞道:"是正宗的苏州采芝斋产品,味道不错。"糖、蛋黄花生、清水山楂糕、玫瑰酱等,炒货类有香草西瓜子、玫瑰西瓜子、椒盐榧子、椒盐胡桃等,

清水蜜饯类有白糖杨梅干、九制梅皮、玫瑰半梅、九制陈皮等共一百十多个品种。
其中,金黄松脆的脆松糖、洁白清香的轻松糖、甜肥软糯的软松糖,是苏式糖果的代表,内含松子仁有益肺补气功效。香甜松脆的脆桃球,内含去衣核桃仁有润肺止咳作用。鲜红透明的清水山楂糕,有降低血压作用。花香芬芳的玫瑰酱有散瘀止痛作用。甜咸适口的椒盐胡桃,有补气养血作用。味美可口的白糖杨梅干、九制梅皮、九制陈皮等,有健胃消食作用。其他著名产品如炒货品种粒粒凤眼,

壳薄仁厚的玫瑰,奶油西瓜子,都以"净、小、香"著称,有生津润肠作用。

采芝斋_采芝斋 -秘制贡糖


灵芝

传说在清光绪年间,采芝斋正走向兴旺之时,慈德太后有病,经宫内太医久治无效,苏州织造局选派苏州名医曹沧洲进京为太后诊脉。曹除开列处方外,并将随身携带的采芝斋贝母糖贡奉慈禧助药,食后病情好转,贝母糖就从此被列为贡品,苏式糖果因此身价百倍。金荫芝自制一块四周雕有龙形黑底金字"贡糖"的牌子,挂在店门口,从此名声大噪。苏州城里到处流传着"采芝斋的秘制贡糖,治愈太后病”的神奇说法。
采芝斋贡糖能治太后病的说法名闻遐迩后,金荫芝趁势在宣传商标上大做文章。他专门请画家绘制"采芝图"作为商标。图案以一老翁手持拐杖,上山采药,提篮中装着灵芝仙草,另一老翁肩挂葫芦,暗示内装灵丹妙药,意味着采芝斋的糖果、蜜饯有药疗作用,常食可保健康长寿。从此,采芝斋是"半爿药材店"的说法又流传于吴地。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苏式糖果,也在以采芝斋为代表的苏州糖果行业中开始形成。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苏州糖食(果)公所创建时,金荫芝被推选为职监。
采芝斋资力日益雄厚,家业宏大。金荫芝恐今后子孙辈为采芝斋的产权发生争执,故生前立有遗嘱,明确长孙金宜安为采芝斋经理和"采芝斋"招牌的所有权者。金荫芝第三代各立门户后,他们在观前街先后开设了悦采芳分店、广芝斋和采芝春,在上海开设了悦采芳和采芝斋糖果店,在常熟开设了采芝斋。兄弟之间为立业发家,在营业上的竞争和对"采芝斋"金字招牌的争夺日趋激烈。1936年金宜安曾任吴县茶食糖果同业公会主席。后因兄弟之间引起诉讼,耗资可观,加上住房遭受火灾和上海悦采芳分店被妻弟卷走巨款,精神上遭受很大创伤,终日闷闷不乐,后于1942年去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10103/122165.html

更多阅读

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强劲增长的管理框架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及时、快速满足用户需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霍尼韦尔集团这样一个百年老店构建的业务逻辑框架的顶层设计模型(GDM)、基于IT技术的企业内外部的业务流程集成、以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运

服装业:当“百年老店”遭遇资本潮

 疯狂的资本市场似乎和他们无关,在风投基金一路席卷中国传统产业之际,国内也有如歌力思这样的企业,在坚持自己做“百年老店”的愿景。   尽管诸多风投基金几乎快把歌力思的门槛踏破,但至少在目前,夏国新还没有在风投所抛过来的众多投

日本百年老店 百年老店缘何走向网络创业之路?

 近来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已经倒闭的英国百年老店沃尔沃斯(Woolworths)重新以网络商店的身份亮相,试图通过网络渠道扭转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局面。看来经济危机对传统行业的影响的确比较大,迫使他们转型为新兴的商业模式。   

汕头辉煌塑胶 九芝堂:百年老店 再塑辉煌

    百年老店,品牌卓著。公司是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医药企业,九芝堂(相关,行情)品牌历史悠久,信誉卓著,其拳头产品如六味丸系列、驴胶补血颗粒等疗效明显,极具竞争力,毛利率均在50%以上,同时公司还在研制一些新药,其中“赤胆退黄颗粒

声明:《马复兴 百年老店 采芝斋 采芝斋-采芝斋简介,采芝斋-百年老店采芝斋的复兴故事》为网友帅的好烦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