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 《吝啬鬼》 《吝啬鬼》-作品原文与译文,《吝啬鬼》-作品简介

《吝啬鬼》是莫里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又名《悭吝人》.《吝啬鬼》是性格喜剧创作于1668年。剧情借用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金罐子》,写高利贷者阿巴贡爱财如命的吝啬可笑。阿巴贡放债,儿子举债;儿子爱上的穷姑娘,又正是阿巴贡的意中人。戏剧矛盾尖锐突出,它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戏剧性的情节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真实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狂热和金钱的罪恶,以及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因其形象刻画的真实深刻,阿巴贡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这表明钱一旦被摆到至尊的地位,就会成为一种丑恶的力量。

吝啬鬼_《吝啬鬼》 -作品原文与译文


《吝啬鬼》原文: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①。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③,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④,自堂而出,随步辄减⑤。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⑥,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⑦,货财充于内帑矣⑧。

【注释】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②侵晨:天快亮时。侵:接近。③或人:有人。④钱十:十枚铜钱。⑤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⑥赡:资助。⑦没官:被官府没收。⑧内帑(tǎng躺):旧时指国库。帑:国库所藏金帛。

译文:汉朝的时候有个老头,没有儿子。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吝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节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快到半夜才睡觉,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积攒钱财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如果有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不了时,便到屋里取十文钱,然后往外走,边走边减少准备送人的钱的数目,等到走出门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反复叮嘱说:“我将家里的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至乞丐们仿效着都来向我要钱。”老头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没收,钱则上缴了国库。

吝啬鬼_《吝啬鬼》 -作品简介

主人公阿巴公是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认为“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他老怕别人算计他的钱,就把一万金币埋在花园里。他想娶年轻姑娘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前来相亲时,却与阿巴公的儿子克莱昂特到花园里去幽会了,原来他俩早已相爱。阿巴公气得暴跳如雷。又发现埋在花园里的钱丢了,顿时痛不欲生。克莱昂特表示,若能得到玛丽雅娜,保证找到丢失的钱。阿巴公一口答应。原来钱是克莱昂特的仆人阿剑偷的而不是乔装佣人的贵族青年法赖尔偷的,这时法莱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开了他与阿巴公女儿艾莉丝的恋情。两对年轻人喜结良缘。

吝啬鬼_《吝啬鬼》 -作者简介


莫里哀莫里哀(1622-1673),十七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原名约翰?巴蒂斯特?波克兰,父亲是巴黎的装设商,供应王宫内府装设,曾获得“国王侍从”的称号。莫里哀爱好戏剧事业。1643年,他和一些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一起组织光耀剧团,到外省去演出。在演出过程中,莫里哀体会到,剧团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剧目。于是,他动手为剧团编写喜剧剧本。写于1653年的《冒失鬼》是他的处女作。

这是一出用意大利风格写成的诗体喜剧。剧中的主要人物“滑稽皇帝”玛斯加里尔,是一个足智多谋、坚强勇敢的艺术形象。当他的主人李礼有求于他,恭维他为“仆人之王”时,他毫不客气地说:“当人家需要我们这班可怜人的时候,人家就爱我们,把我们认为天下最好的人;但是,当人家稍微生气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该吃棍子的坏蛋了。”

莫里哀一生写了三十个剧本。《妇人学堂》、《悭吝人》、《伪君子》、《乔治?党丹》等都是他的名著。

吝啬鬼_《吝啬鬼》 -人物形象


《吝啬鬼》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吝啬鬼》是性格喜剧,阿巴公为了攒钱,省吃俭用,招待客人时往酒里掺水,自制日历,将吃斋的日子延长,还到自己的马棚里去偷马料,挨了车夫的打。为了钱,他可以放弃心爱的姑娘。这表明钱一旦被摆到至尊的地位,就会成为一种丑恶的力量。在法语中,“阿巴公”已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

吝啬鬼_《吝啬鬼》 -作品思想

《吝啬鬼》是一出喜剧。原作者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反封建的精神。作者在这出戏剧中,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爱财如命、以儿女婚嫁为致富手段的守财奴的丑恶面貌。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吝啬鬼_《吝啬鬼》 -作品评价


《吝啬鬼》《吝啬鬼》是莫里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668年。剧情借用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金罐子》,写高利贷者阿巴贡爱财如命的吝啬可笑。阿巴贡放债,儿子举债;儿子爱上的穷姑娘,又正是阿巴贡的意中人。戏剧矛盾尖锐突出,它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戏剧性的情节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真实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狂热和金钱的罪恶,以及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因其形象刻画的真实深刻,阿巴贡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

吝啬鬼_《吝啬鬼》 -内容详解


《吝啬鬼》从戏弄角色的构成,戏弄的目的,戏弄的手段等方面对《吝啬鬼》的戏弄手法作了深入探讨,旨在使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戏弄这一手法在本剧中产生的喜剧效果。

戏弄艺术是一种以人物的行为冲突为主要特征的艺术。这里所讲的行为冲突包括作品中的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在喜剧作品中已经成为人物行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戏弄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从矛盾双方的克莱昂特与阿尔巴贡―儿子戏弄父亲儿子怎么会戏弄自己的父亲呢?克莱昂特爱上了玛丽雅娜,而他的父亲阿尔巴贡却欲娶玛丽雅娜为妻,这使得克莱昂特十分气恼,再加上穷困潦倒,他被迫去借“寅吃卯粮”的高利贷。

被戏弄对象往往是在戏弄者预先设计的圈套中行事,父亲一毛不拔,年轻人铤而走险的下场。无怪乎儿子要咒父亲这是戏弄的主要标志;从冲突的态度角度来看,戏弄不是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的公开或较显露的碰击,而是显得较为温和,这是戏弄成立的基本条件;从被戏弄者的心理角度来看,他可能也有反击,但结果往往又是自作自受或无可奈何,甚至是哭笑不得。《吝啬鬼》就充满了这种令人朵颐的戏弄色彩。一、戏弄角色的构成《吝啬鬼》中的戏弄角色以主人公阿尔巴贡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放射状的结构体系。法赖尔与阿尔巴贡―仆人戏弄主人法赖尔是一个特殊的仆人,他本是一个富家子弟,他给阿尔巴贡当仆人,完全是为了他对阿尔巴贡之女艾丽斯的爱。而阿尔巴贡欲将女儿嫁给昂塞耳默以谋取钱财。这样一来,法赖尔与阿尔巴贡就有了冲突。在法赖尔看来,阿尔巴贡对一切抗拒,天性倔强,听见真话就吼叫连天,听见真理就永远立眉瞪眼,所以直接说服他是不可能的。法赖尔只好采取戏弄、假意奉承阿尔巴贡的办法,来迂回从事,希望他的主人亦步亦趋。文中这样描写到,当主人让他发表看法时,法赖尔不等主人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就说:“不过您不会错的,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是您的。”“您没有道理,决不可能。”当阿尔巴贡多次对他的女儿重复“不要嫁妆”这句话的时候,法赖尔故意说到:“这是万分充足的理由!这决定一切!”“‘不要嫁妆’就是美貌、青春、门第、名声、智慧和正直。”


《吝啬鬼》

(第一幕第五场)这种听来让人肉麻的恭维与其目的结合起来看,就构成了戏弄。(第二幕第一场)结果,这位放高利贷的竟然是阿尔巴贡。儿子不仅将被父亲抢走心上人,而且还遭其剥削,再加上父亲的专横跋扈,儿子戏弄父亲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情。福洛席娜与阿尔巴贡―掮客戏弄工作对象福洛席娜是一个掮客,凭着中间跑跑腿、凭着小聪明搞钱使。为了得到或借到钱,她对阿尔巴贡百般地阿谀奉承,而这种过头的赞美之词听来却是委婉的讽刺与戏弄。福洛席娜是这样赞美阿尔巴贡年轻的:“我看见二十五岁的人,比您还要老气。”“六十正是万木向荣的年龄,您如今正当盛年。”“啊,我的上帝!看这条纹!您印堂这地方就有长寿的记号!我先说一百岁,其实您要活过一百二。”“您要埋您的孩子、和您孩子的孩子。”

(第二幕第五场)而当他的目的落空时,她对阿尔巴贡的奉承便转化为无情的嘲讽和戏弄。阿箭与阿尔巴贡―仆人戏弄主人阿箭与法赖尔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仆人。在阿箭看来,阿尔巴贡是一个“顶不人情的人,心最狠、手最紧的人。说到他的好意呀,说到他的盛情呵,那真是再干再枯不过的不毛之地了,他恨透了‘给’这个字。总之,他爱钱比爱名声、荣誉和道德全厉害多了。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第二幕第四场)阿箭是跟随克莱昂特的,而克莱昂特与其父阿尔巴贡有着尖锐的冲突,出于对主子的忠心,再加上他又直接遭受过阿尔巴贡的狠毒,阿箭要戏弄阿尔巴贡。戏弄手法在此剧中无所不在,戏弄角色的构成也存于各层人物关系中。除了以主人公阿尔巴贡为中心的戏弄关系外,在其他一些人物关系中也存在着,如雅克师傅戏弄法赖尔。二、戏弄的目的戏弄的目的因戏弄者的个人价值取向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使得故事情节避免了雷同而引人入胜。戏弄不是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是要使被戏弄者在戏弄者预先设置的圈套中行事以达到此目的,使其在延宕中达到快感。法赖尔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阿尔巴贡的欢心,进而得到他的允许,以成就他与艾丽斯的爱情;克莱昂特的目的是能有钱娶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又是阿尔巴贡想要娶的人,所以,夺人与弄钱是克莱昂特的目的;福洛席娜的目的先是要从阿尔巴贡手里弄钱,这是掮客的天性。再是在第一个愿望破灭后而产生的报复目的;雅克师傅戏弄阿尔巴贡父子的目的是双方都不得罪,而戏弄法赖尔的目的是要报复法赖尔因讨好主子而对他的戏弄;阿箭戏弄阿尔巴贡、帮助克莱昂特的目的是惩罚报复阿尔巴贡对他的狠毒。三、戏弄的手段因戏弄者不同的目的和各自不同的身份,他们所采取的戏弄手段也是各异的。他们从不同的目的出发,采取了符合各自身份的具体做法。法赖尔出身高贵,“高傲”是他的天性,但为了得到艾丽斯,不得不隐瞒身份不惜屈辱给生性悭吝的阿尔巴贡当仆人。为讨得阿尔巴贡的欢心,他只得巴结逢迎他:“费尽心机,低声下气,混到他身边当差;怎么样假装和他臭味相投,见解一致,来讨他的欢心。”(第一幕第一场)在他看来,“戏弄”就是投其所好,称道他的处世格言,恭维其缺点,赞美其行事,不怕殷勤过分。当阿尔


《吝啬鬼》

巴贡要他评价与女儿谁有理时,他当时不知要评什么理,就肯定阿尔巴贡有理,连阿尔巴贡都感到奇怪;他所以如此的理由就是“您不会错的,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是您的。您没有道理,决不可能”;而当他知道是艾丽斯要出嫁时,他虽然有些张皇失措,但仍然以表面上称赞“不要嫁妆”的戏弄手段来迎合阿尔巴贡的心思。因为“我这是为了不刺激他,更有利于达到目的。当面顶撞他,就把事情搞糟了。对付某些人,只能从侧面下手,他们对一切抗拒,势不两立,天性倔强,听见真话就吼叫连天,听见真理就永远立眉瞪眼,所以希望他们亦步亦趋,只有迂回从事。你假意奉承,反而容易见效……”

(第一幕第五场)为讨得主人的欢心,当阿尔巴贡要雅克师傅准备饭菜而怕花钱时,法赖尔顺情讲出一番“夫食以其为生也,非生以其为食也”的道理,明为戏弄雅克师傅,实则是戏弄阿尔巴贡的吝啬。而阿尔巴贡对法赖尔的戏弄自己也有反击,但此种反击只得以无可奈何而作罢。克莱昂特是阿尔巴贡的儿子,与其父构成了两类戏弄:为弄到钱而采取的戏弄和为抢到玛丽雅娜而采取的戏弄。由于阿尔巴贡的吝啬成性,致使克莱昂特四处举债,而举债的巧合宣告了这一行为的落空;而由于阿箭出于愤恨给克莱昂特偷来了阿尔巴贡藏在院子里的钱匣,成为克莱昂特要挟阿尔巴贡、逼其就范的一件法宝,使阿尔巴贡在金钱与玛丽雅娜之间选择前者,从而达到得到玛丽雅娜的目的,造成了强烈的戏剧戏弄效果;克莱昂特为得到玛丽雅娜而采用的戏弄手段是很别致的。在强取不成的情况下,克莱昂特采取了智赚的手法。当阿巴贡要他迎接玛丽雅娜时,他却以父亲代言人的形式向玛丽雅娜表明了心迹,并巧妙地借阿尔巴贡的钻戒给玛丽雅娜送上一份丰厚的见面礼,使阿尔巴贡有苦难言;而当阿尔巴贡以老子的身份强迫命令他时,他又和福洛席娜密谋出一条偷梁换栋而又投其所好的计策;正当克莱昂特手足无策的时候,仆人阿箭偷来了阿尔巴贡藏钱的匣子;而在阿尔巴贡因丢钱而痛不欲生的节骨眼上,克莱昂特将此戏弄搬演到最高潮。而阿尔巴贡与周围人物的冲突最为尖锐的还是儿子克莱昂特,这不仅仅是因为儿子要用他的钱,更因为儿子和他是同一情人,他采用的反击手段也是戏弄。为使儿子结婚不花他的钱,他为儿子张罗了一个富有的寡妇;为了验证儿子是否还惦记着玛丽雅娜,他假意要把玛丽雅娜让给克莱昂特。而当儿子假意表示“勉为其难”时,他又顺理成章地否定了儿子的想法,这样似乎既仁至义尽又理所应当。而这种小手段一旦被克莱昂特看破并表示决不退让时,阿尔巴贡的戏弄也就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验证儿子的想法,而同时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福洛席娜是一个以保媒拉纤为手段混钱的掮客,这一职业本身就带有戏弄的性质。为了弄到钱,面对阿尔巴贡这样一个吝啬成性的人,福洛席娜不仅仅要做媒婆,还得处处哄得阿尔巴贡欢心高兴。因为保媒的目的就是弄钱,而即使保成了媒也未必使钱到手,这还得设法取得阿尔巴贡的欢心。因为她从阿箭那里知道了阿尔巴贡是一个“心最狠、手最紧的人”,所以她找到了阿尔巴贡“容易被打动的地方”―这就构成了福洛席娜对阿尔巴贡的第一次戏弄。她先是夸他年轻、精神,“能活到一百岁”,“要活过一百二十岁”,目的就是要引导阿尔巴贡要娶年轻妻子的事情上去,这就是阿尔巴贡容易被打动的地方;当阿尔巴贡要求得到玛丽雅娜的彩礼时,福洛席娜又投合了他的胃口,信口诌出“带进一万贰千法朗”的一番巧言来满足他的贪欲,这也是他最“容易被打动的地方”;而当阿尔巴贡担心年轻人不会欢喜他这个“这样年纪的人”时,福洛席娜对他的第一次戏弄达到了极点。她编造出玛丽雅娜讨厌年轻人、“只爱老头子”、“特别喜欢架眼镜的鼻子”(阿尔巴贡戴眼镜)的谎话,使阿尔巴贡兴奋到极点;她称赞他身上所有的缺点:古怪的衣装、丑陋的长相是“简直迷人”,应该“入画”,

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 《吝啬鬼》 《吝啬鬼》-作品原文与译文,《吝啬鬼》-作品简介

《吝啬鬼》

“亭亭玉立,潇洒自如”而无可挑剔,甚至连他的肺病、他的咳嗽的摸样都是值得赞美的。虽然福洛席娜的谀美之辞看去似乎有些令人肉麻,但放在这一特定的对象身上,这种肉麻的谀美便成为一种令人心快的戏弄。而这场戏弄的结局是以福洛席娜的失败而告终,其原因是阿尔巴贡的吝啬天性决定了他不会因一时的兴奋而“忘乎所以”地赏给福洛席娜一文钱。然而这却引发了福洛席娜对阿尔巴贡的第二次戏弄。

在第四幕,当克莱昂特和玛丽雅娜正为不能相爱而苦闷时,福洛席娜表示同情并愿意想办法帮助他们打消阿尔巴贡要娶玛丽雅娜的念头。她深深地了解了阿尔巴贡的吝啬鬼爱财如命的致命弱点。因此设了一个使人假扮贵妇人情愿给他当太太、情愿在婚书上写明把她的财产全部送他的圈套。由于阿箭偷了阿尔巴贡的钱,事情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克莱昂特已经掌握了阿尔巴贡的命运,这次想来充满喜剧色彩的戏弄没有来得及展开。虽然如此,这次戏弄的喜剧效果也较明显地表现了出来。雅克师傅和阿箭虽然不是主要角色,但他们的出现也对主人公的吝啬性格的表现起到了反射的作用。这里我们先谈雅克师傅对法赖尔的戏弄。雅克师傅是阿尔巴贡的厨子、车夫。因为法赖尔的讨好主子而使他处处难堪,这样雅克就对他产生了怨恨,换言之,是由于法赖尔对他的戏弄而导致了他对法赖尔的戏弄。当阿尔巴贡丢失了钱匣而疑心重重的时候,雅克便利用这一机会报复法赖尔,说他看见法赖尔偷了钱匣。这一戏弄导致了阿尔巴贡与法赖尔的矛盾冲突,阿尔巴贡虽然没有能问出自己的钱的下落,却也诈出了法赖尔与艾丽丝的爱情关系,使阿尔巴贡对法赖尔由信任一下子变成了仇恨,给雅克出了一口气。阿箭是克莱昂特的听差,正是由于这个缘故,阿尔巴贡对他很刻薄,嫌他太碍事,疑心他偷东西,谩骂他,搜他的身。阿箭忠于他的主子克莱昂特,为他四处奔波借钱。当这次借钱的事情败露之后,阿箭自然地变成了阿尔巴贡的敌人。阿箭恨阿尔巴贡,产生了戏弄他的想法:“冲他的行事,我还真有意偷他。我相信偷他,可以说是功德无量。”(第二幕第一场)当克莱昂特因阿尔巴贡执意要娶玛丽雅娜而一筹莫展时,阿箭偷来了阿尔巴贡的钱,找到了事情的着落―因为在阿尔巴贡眼里,钱就是他的命,掌握了他的钱,他的命运便完全操纵在别人的手里。这正是阿箭对阿尔巴贡的致命戏弄。在以上诸戏弄中,阿尔巴贡无疑是被戏弄的中心人物,而在这一主要戏弄之外,还穿插了一些次要的戏弄内容,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一作品“包袱”层出、笑料不断,充满了强烈的喜剧效果;而这一系列戏弄又大都围绕着一个“钱”字展开,使阿尔巴贡这一中心人物的性格命运紧紧地拴在这个“钱”字上,并最终拜倒在“钱”的脚下,这不仅仅实现了吝啬鬼视钱如命的性格,同时也达到了“撕破了给人看”的喜剧效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10103/123209.html

更多阅读

英国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和反英雄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华东师范大学大学 张肖肖英雄崇拜是一种原欲,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要么已经自戕,要么正在自戕。人间无意义生活之苦痛便是英雄磨灭之滥觞,贝奥武夫已然远去,陪伴我们的是一个个意气萧索的人物,厌战的中尉、冷漠的局外人、热情的同性

卡夫卡作品中的父子关系 卡夫卡作品赏析

卡夫卡作品中的父子关系卡夫卡,一位生活经历极其平凡、几乎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出生地,甚至任何障碍都可以将他“粉碎”的“业余作家”,是现实主义的延伸者,更是现代主义的开创者。文学写作是他相对短暂的四十余年人生的重心,父子关系的

关于“狼”在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运用 东西方文学差异

前些年出版的那本《狼图腾》很是火了一把,书中详细描写了狼这个族群动物的生活习性、团队协作、社会活动、情感交流等方方面面匪夷所思的细节,虽然经过了作者的文学性夸张放大,但仍不失为一本讨论狼族神秘性的好书。也第一次将“狼”

声明:《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 《吝啬鬼》 《吝啬鬼》-作品原文与译文,《吝啬鬼》-作品简介》为网友諟莪啲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