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检查最佳时间 性激素 性激素-基本术语,性激素-性激素检查时间

性激素(sexhormone)化学本质是脂质,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 器官成熟、副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雌性动物卵巢主要分泌两种性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雄性动物睾丸主要分泌以睾酮为主的雄激素。性激素有共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以胆固醇为前体,通过侧链的缩短,先产生21碳的孕酮或孕烯醇酮,继而去侧链后衍变为19碳的雄激素,再通过A环芳香化而生成18碳的雌激素。

性激素_性激素 -基本术语

产生过程


性激素

性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制造的。人体内分泌细胞有群居和散住两种。群居的形成了内分泌腺,如脑壳里的脑垂体,脖子前面的甲状腺、甲状旁腺,肚子里的肾上腺、胰岛、卵巢及阴囊里的睾丸。散住的如胃肠粘膜中有胃肠激素细胞,丘脑下部分泌肽类激素细胞等。每一个内分泌细胞都是制造激素的小作坊。大量内分泌细胞制造的激素集中起来,便成为不可小看的力量。种类激素是化学物质。目前对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基本都搞清楚了。

分类

按化学结构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第二类为氨基酸衍生物,有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

第三类激素的结构为肽与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降钙素等。

第四类为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作用激素是调节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物质。它们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在体内发动一个新的代谢过程。它们也不直接参与物质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如生长和发育都是人体原有的代谢过程,生长激素或其他相关激素增加,可加快这一进程,减少则使生长发育迟缓。性激素对人类的繁殖、生长、发育、各种其他生理功能、行为变化以及适应内外环境等,都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性激素分泌失衡,便会带来疾病。

生理作用

性激素只对一定的组织或细胞(称为靶组织或靶细胞)发挥特有的作用。人体的每一种组织、细胞,都可成为这种或那种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而每一种激素,又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组织、细胞作为本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如生长激素可以在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上发挥特有作用,使人体长得高大粗壮。但肌肉也充当了雄激素、甲状腺素的靶组织。激素的生理作用虽然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等三大营养物质和水、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

第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细胞的衰老,确保各组织、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与衰老。例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都是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

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包括生卵、排卵、生精、受精、着床、妊娠及泌乳等一系列生殖过程。

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

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上述五方面的作用很难截然分开,而且不论哪一种作用,激素只是起着信使作用,传递某些生理过程的信息,对生理过程起着加速或减慢的作用,不能引起任何新的生理活动。

作用机制

性激素在血中的浓度极低,这样微小的数量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其先决条件是激素能被靶细胞的相关受体识别与结合,再产生一系列过程。含氮类激素与类固醇的作用机制不同。

含氮类激素


性激素

它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专一受体结合,这一结合随即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在Mg2+存在的条件下,ATP转变为cAMP。cAMP为第二信使。信息由第一信使传递给第二信使。cAMP使胞内无活性的蛋白激酶转为有活性,从而激活磷酸化酶,引起靶细胞固有的、内在的反应:如腺细胞分泌、肌肉细胞收缩与舒张、神经细胞出现电位变化、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分裂与分化以及各种酶反应等等。自cAMP第二信使学说提出后,人们发现有的多肽激素并不使cAMP增加,而是降低cAMP合成。新近的研究表明,在细胞膜还有另一种叫做GTP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而G蛋白又可分为若干种。G蛋白有α、β、γ三个亚单位。当激素与受体接触时,活化的受体便与G蛋白的α亚单位结合而与β、γ分离,对腺苷酸环化酶起激活或抑制作用。起激活作用的叫兴奋性G蛋白(Gs);起抑制作用的叫抑制性G蛋白(Gi)。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作用后,G蛋白中的GTP酶使GTP水解为GDP而失去活性,G蛋白的β、γ亚单位从新与α亚单位结合,进入另一次循环。腺苷酸环化酶被Gs激活时cAMP增加;当它被Gi抑制时,cAMP减少。要指出的是cAMP与生物效应的关系不经常一致,故关于cAMP是否是唯一的第二信使尚有不同的看法,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关于细胞内磷酸肌醇可能是第二信使的学说受到重视。这个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在激素的作用下,在磷脂酶C的催化下使细胞膜的磷脂酰肌醇→三磷肌醇+甘油二酯。二者通过各自的机制使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增加的Ca2+与钙调蛋白结合,激发细胞生物反应的作用。

类固醇激素


性激素

这类性激素是分子量较小的脂溶性物质,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在细胞内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性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复合物通过变构就能透过核膜,再与核内受体相互结合,转变为性激素-核受体复合物,促进或抑制特异的RNA合成,再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性激素还有其他作用方式。此外,还有一些性激素对靶细胞无明显的效应,但可能使其它性激素的效应大为增强,这种作用被称为“允许作用”。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无明显的作用,却能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升血压作用。

性激素检查最佳时间 性激素 性激素-基本术语,性激素-性激素检查时间

含激素的外用药膏

皮炎平、皮康霜、恩肤霜、复方酮康唑霜、复方酮纳乐霜、去炎松软膏、乐肤液、皮康王、艾洛松、优卓尔、适确得、复方适确得、特美肤、索康、喜乐等。

含激素的滴眼液

地塞米松磷酸钠,可的松,强的松,的确当,百力特,点必舒,艾氟龙(氟美瞳)

激素类药物强弱表

弱效:氢化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醋酸地塞米松。

中效:曲安西龙,丁酸氢化可的松。强效:双丙酸倍氯米松,哈西奈德,糠酸莫米松,氟轻松。

最强效:丙酸氯倍他索,丙酸倍他米松,卤美他松,倍氯美松,双醋氟美松。

代谢过程

合成和贮存


性激素

不同结构的激素,其合成途径也不同。肽类激素一般是在分泌细胞内核糖体上通过翻译过程合成的,与蛋白质合成过程基本相似,合成后储存在胞内高尔基体的小颗粒内,在适宜的条件下释放出来。胺类激素与类固醇类激素是在分泌细胞内主要通过一系列特有的酶促反应而合成的。前一类底物是氨基酸,后一类是胆固醇。如果内分泌细胞本身的功能下降或缺少某种特有的酶,都会减少激素合成,称为某种内分泌腺功能低下;内分泌细胞功能过分活跃,激素合成增加,分泌也增加,称为某内分泌腺功能亢进。两者都属于非生理状态。各种内分泌腺或细胞贮存激素的量可有不同,除甲状腺贮存激素量较大外,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贮存量都较少,合成后即释放入血液(分泌),所以在适宜的刺激下,一般依靠加速合成以供需要。

分泌及调节

性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由于机体对地球物理环境周期性变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使激素的分泌产生了明显的时间节律,血中激素浓度也就呈现了以日、月、或年为周期的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与其它刺激引起的波动毫无关系,可能受中枢神经的“生物钟”控制。

性激素在血液中的型式及浓度激素分泌入血液后,部分以游离形式随血液运转,另一部分则与蛋白质结合,是一种可逆性过程。即游离型+结合蛋白结合型,但只有游离型才具有生物活性。不同的激素结合不同的蛋白,结合比例也不同。结合型激素在肝脏代谢与由肾脏排出的过程比游离型长,这样可以延长激素的作用时间。因此,可以把结合型看作是激素在血中的临时储蓄库。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也是内分泌腺功能活动态的一种指标,它保持着相对稳定。如果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往往表示分泌此激素的内分泌腺或组织功能亢进;过低,则表示功能低下或不足。


性激素

性激素分泌的调节已如前述激素分泌的适量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机体在接受信息后,相应的内分泌腺是否能及时分泌或停止分泌。这就要机体的调节,使激素的分泌能保证机体的需要;又不至过多而对机体有损害。引起各种激素分泌的刺激可以多种多样,涉及的方面也很多,有相似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但是在调节的机制方面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当一个信息引起某一性激素开始分泌时,往往调整或停止其分泌的信息也反馈回来。即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随时收到靶细胞及血中该性激素浓度的信息,或使其分泌减少(负反馈),或使其分泌再增加(正反馈),常常以负反馈效应为常见。最简单的反馈回路存在于内分泌腺与体液成分之间,如血中葡萄糖浓度增加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则对胰岛分泌胰岛素的作用减弱,胰岛素分泌减少,这样就保证了血中葡萄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又如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可促进腺垂体分泌促激素,而促激素又促进相应的靶腺分泌激素以供机体的需要。当这种激素在血中达到一定浓度后,能反馈性的抑制腺垂体、或下丘脑的分泌,这样就构成了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调节称闭环调节,按照调节距离的长短,又可分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要指出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后一级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也可促进前一级腺体的分泌,呈正反馈效应,但较为少见。

在闭合回路的基础上,中枢神经系统可接受外环境中的各种应激性及光、温度等刺激,再通过下丘脑把内分泌系统与外环境联系起来形成开口环路,促进各级内分泌腺分泌,使机体能更好地适应于外环境。此时闭合环路暂时失效。这种调节称为开环调节。

相关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英文简称ACTH。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从鲨、蛙、鸵鸟、哺乳动物垂体中制取的ACTH均为三十九肽。明显的结构差异反映在分子的羧端区(25~33位)。其氨端部分(1~24位)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较为一致,且为生物活性的中心区域。ACTH的分泌过程是脉冲式的和应变的,释放的频率和幅度与昼夜交替节律性相关。在应激情况下,如烧伤、损伤、中毒,以及遇到攻击使全身作出警戒性反应时,ACTH的分泌都增加,随即激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增进抵抗力。医学上可用于抗炎症、抗过敏等。

促性腺激素

调节脊椎动物性腺发育,促进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如垂体前叶分泌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两者协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睾丸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及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人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进妊娠黄体分泌孕酮。怀孕初期尿中即可出现HCG,于妊娠两个月时达高峰,临床常以此作为妊娠指标。垂体促性腺激素的生成和释放受下丘脑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直接调控。LH与FSH的靶腺产物――性激素反过来也可影响垂体或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因此LH-RH、LH与FSH以及性激素的分泌相互制约,起伏颇有节奏。LH又称促间质细胞激素(ICSH),因为它作用于睾丸的间质细胞,刺激雄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LH对雌性动物卵巢的主要作用为选择性诱导排卵前的个别卵泡迅速长大,待LH的分泌达高潮时,触发排卵并使排卵后的卵泡壁转化为黄体及分泌孕酮。FSH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在雄性则促进睾丸曲细精管中精子的生成。从动物垂体制取的促性腺激素,已广泛应用于畜牧、水产业,但对人类无效。从孕妇尿中可制取HCG,或从绝经期妇女尿中提取LH与FSH的混合制剂,简称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性功能减退症。

性激素_性激素 -性激素检查时间

检查内分泌最好在月经来潮后的第3-5天,这一段时间属于卵泡早期,可以反应卵巢的功能状态。但对于月经长期不来潮而且又急于了解检查结果者,则随时可以检查,这个时间就默认为月经前的时间,其结果也就参照黄体期的检查结果。

月经来潮后第3-5天,早9点空腹抽血检查,效果最为精准。不孕不育或闭经,长期不来月经者,可在任何时间检查,空腹最佳。

男性只要没有剧烈运动,生活规律,上午8-11点空腹可随时检查。

性激素_性激素 -性激素六项参考范围

1、促黄体生成素(hLH)结果3.17mIU/mL

参考范围:成男:1.24-8.62

女:卵泡期:2.12-10.89

排卵期:19.8-103.3

黄体期:1.20-12.86

绝经期:10.87-58.64

2、促卵泡刺激素(hFSH)结果7.65mIU/mL

参考范围:成男:1.27-12.96

性激素六项女:卵泡期:3.85-8.78

排卵期:4.54-22.51

黄体期:1.79-5.12

绝经期:16.74-113.5

3、泌乳素(PRL)结果14.61ng/ml

成男:2.64-13.13

女:

>50岁 2.74-19.64

4、孕酮 (Prog)结果0.55ng/ml

成男:0.10-0.84

女:卵泡期:0.31 1.52

黄体期:5.16-18.56

绝经期:0.08-0.78

5、雌二醇(ESTRDL)结果35.00pg/ml

成男:20-75

性激素六项女:卵泡期:24-114

黄体期:80-273

绝经期:20-88

6、睾酮(TESTO)结果43.37ng/dl

成男:175-781

女:卵泡期:10-75

性激素_性激素 -临床意义

睾酮

1 、睾酮浓度增高:常见于睾丸良性间质细胞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真性性早熟、男性假两性畸形、女性男性化肿瘤、多囊卵巢综 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和应用促性腺激素、肥胖以及晚期孕妇,血中睾酮浓度皆可增高。

2 、睾酮浓度降低:男子性功能低下、原发性睾丸发育不全性幼稚、高催乳素血症、垂体功能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低、骨质疏松、隐 睾炎、男子乳房发育等均可见睾酮水平降低。

雌二醇

1、正常妊娠雌二醇轻度升高,胎盘娩出后急剧下降。

2、异常妊娠 双胎或多胎妊娠以及糖尿病孕妇,雌二醇大都升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症患者雌二醇较低,若雌二醇特别低,则提示胎儿宫内死亡的可 能性,宜结合其它检查予以确定,以便及时处理;无脑儿雌二醇降低;葡萄胎时,雌二醇低落,尿中雌二醇含量仅为正常妊娠者的 1-12%。

3、雌二醇值增高的病理病因 1)卵巢疾患:卵巢颗粒层细胞瘤、卵巢胚瘤、卵巢脂肪样细胞瘤、性激素生成瘤等,均表现卵巢功能亢进,雌二醇分泌量增加。2)心脏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3)其它: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男性肥胖症。

4、雌二醇降低的病理原因 1)卵巢疾病:卵巢缺如或发育低下,原发性卵巢衰竭、卵巢囊肿。2)垂体性闭经或不孕。3 )其它:甲低或甲亢、柯兴氏综合征、阿狄森氏病、恶性肿瘤、较大范围的感染、肾功能不全、脑及垂体的局灶性病变等,均可使血浆雌 二醇降低

雌三醇

1 、监测胎盘功能:胎盘功能不良,胎盘硫酸脂酶缺乏症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影响子宫胎盘血液循环者,均可导致雌三醇值下降。一般说 来,孕周>42周的孕妇,其胎盘功能逐渐减退,每周检测雌三浓度2-3次,将有助于临床随时发现问题。如雌三醇持续高水平,可等待自然分娩;当雌三醇值降低,则反映胎儿-胎盘功能已趋向不良,胎儿随时可发生宫内意外,临床应及时引产或进行剖腹产。

2 、监护高危妊娠:定期动态检测孕妇血或尿液雌三醇含量,可帮助估计孕期;雌三醇继续上升,提示妊娠未足月;若几次检测均在同一水 平,提示为足月妊娠;如测定值逐渐下降则常为过期妊娠;明显降低,提示胎儿宫内窘迫,临床应严密监测胎动、胎心等指标,并针对实 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血浆雌三醇含量<2mg/L,则胎儿宫内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3 、协助诊断胎儿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因孕妇吸烟过多或营养不良而影响胎儿发育者,雌三醇下降;胎儿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 或因无脑儿等畸形影响肾上腺功能者,雌三醇下降;而仅为正常值的10%左右。

4、其它疾病:冠心病、肝硬化等疾病时,雌三醇含量增高。

孕酮

1 、正常妇女月经周期中,血中孕酮含量以黄体期最高,卵泡期最低。利用动态检测,有助于判定排卵期,了解黄体功能以及研究各种类固 醇避孕药及抗早孕药的作用机理。

2、正常妊娠自第11周开始,血中孕酮含量升高,至35周达高峰,可达80-320ug/L。先兆流产时,孕酮仍为高值;若有下降趋势,则有流产之可能。多胎妊娠时,孕酮增高。

3、孕酮的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孕妇、葡萄胎、卵巢颗粒层膜细胞瘤、卵巢脂肪样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先天性17a-羟化酶缺乏症、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

4 、孕酮的病理性降低主要见于黄体生成障碍和功能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型功能失调子宫出血、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性 胎盘功能不良、胎儿发育迟缓及死胎。

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

1、FSH、LH 增高常见于性腺原发性病变,如卵巢功能早衰,性腺发育不全、原发性闭经、原发性性功能减退、曲细精管发育障碍、完全性(真性)性 早熟。

2、FSH、LH降低主要见于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不完全性(假性)性早熟。

3、垂体FSH瘤或LH瘤以及FSH/LH瘤患者,因腺瘤类型不同,血清FSH和LH浓度呈不同类型的改变:FSH瘤主要表现为FSH增高,LH可正常;LH瘤者,LH明显增高,FSH降低;FSH/LH瘤者,FSH和LH皆增高。

4、检测闭经妇女FSH和LH浓度,可对卵巢性闭经和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作出有效鉴别。一般认为低LH(<51U/L=较可靠地指示腺垂体分泌GTH功能不足,而高FSH(>40IU/L)比较可靠地指示卵巢功能衰竭,如为高FSH伴高LH,则能够可靠肯定为卵巢功能衰竭。如果血清FSH、LH均为异常低值或FSH在正常下限,LH为异常低值,可诊断为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继而应用促黄体生释放激素(LRH)作垂体兴奋试验,即可进一步区分垂体与下丘脑性闭经:兴奋试验表现为LH和FSH增高而峰时推迟,提示垂体储备功能良好,应考虑为下丘脑性闭经;如LH和FSH弱反应,提示垂体储备功能低,应考虑为垂体性闭经。综上所述,可联合分析多项指标对闭经的病变部位作出鉴别

性激素_性激素 -历史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就能够从人的尿液中分离出性激素和垂体激素,并且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这就遥迢领先于现代的生物化学。中国人把所获得的激素晶体传统地称做“秋石”,因为这种晶体物质颇像秋天里的白霜。在公元前125年以前,淮南王刘安首先用了“秋石”这个名称来形容这一类激素“洁白的色泽及固体的性质”。在古代中国早期科学家中,淮南王是走在最前列的一个,他有一所道家的行家里手和哲学家炼制丹药的学校,热衷于进行多种物理过程的实验。

公元前25年,道家的实验与研究遭到当时的高级官吏顾云(音译)的反对,他抨击炼金术和炼丹术的言论载于当时的正史中。他发表了下述看法: “道家说,熔化朱砂,他们就可以将其变成黄金,并说,利用暗色泥状的(即浓缩的)尿,他们就可以将其制成一种硬的、白色冰状(结晶)物质。” 伟大的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曾经写过一首名为《思旧》的诗。其中谈到了他的朋友,另一位大诗人元慎(字微之,779―831): 元慎炼“秋石”这种药(并且亲自服用),因而在年轻时就突然去世。

几个世纪之后,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秋石”药物制法的确切记载。据我们所知,中国最早的这种制法的资料刊录在《经验方》一书中。该书系张声道所着,刊印于公元l025年。从公元l025年至公元1833年,在39种不同的书籍中都记载了有关从尿液中获得性激素和垂体激素的资料,具体的提取方法不下10种。这些激素采用大规模的方式生产,每一批需要多至数百升的人尿,最后制得成千上万剂的药品以供医用。

因此,十分明显,在从尿液中获取性激素的领域内,中国人在世界上领先了约2200年。最早公开发表关于这些激素的制作方法的年代是公元l025年,其文写道: “取男子尿液682升,在空室内装置一口大蒸锅。锅上放一个深瓦9B,用纸浆与石灰封好边缘。干燥后则无蒸汽飘出。向锅内倒入70一80%的尿液,灶下用大火烧煮,派专人守候。若涌起的泡沫将要溢出,就添加少量的冷尿液,切勿使尿液溢出。干的残余物就是‘人中白’。取一些粉末放入一个完好的瓦罐中,如法封好,整个放在炉中以木炭加热,使之升华,便可取得57―85克(升华物)。研磨成粉,以枣肉混合,制成如绿豆大小的九剂。每次服五至七九,早饭前以温洒或场服下。” 尿液最初的简单蒸发步骤类似于蒸发海水制盐的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尿液蒸发后残留的固体物质还需进一步炼制,以便除去其中的尿素、盐等等。随后,中国人对其进行了升华,这是道家十分熟悉的技术。最简单的升华措施是把陶罐倒置于火上,罐中的物质就掉到红色的热木炭或木炭灰烬上,由于向上升华,因此在罐的顶盖下侧就凝结成了一层升华物质。经改进的升华操作方法,是在罐上放一个可以掀动的项盖,(升华结束时)顶盖可以取下,然后用羽毛就可以把升华物刷下来。在各种所描述的尿液炼制过程中,升华是一种微妙的制作方式。十分明显,从682升尿液中仅仅能够提取57―85克贵重的激素升华晶体。 中国人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类固醇激素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是稳定的,当温度变化于130一210 C之间时,就能够被有效地升华,而欧洲人直到本世纪才观察到这种现象。在温度达到260℃时,类固醇激素仍不会分解,其中的有些类固醇激素要到300 c才能有效地升华。当然,并非所有的中国人的提取方法都含有升华这一步骤。但只要是包括升华操作的,在其整个过程中.温度都被严格地控制在120一300 C之间。如今,现代科学家已发现这正是最适宜的温度范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从大量的体外物质(尿液)中分离出激素物质来,并且具有相当的纯度。当然,获得的固体中还会有少量的杂质,包括氰尿酸,但这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制剂中,只不过是一种户性的物质而已。少量的其他物质,例如咧哄、甲基叫噪、挥发性脂肪酸,以及非类固醇的酚类,也无关紧要,因为它们都是无毒的。但按我们现代的标准来看,古时中国人制得的激家晶体是不够纯净的。然而,毫无疑问,它们都是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高疗效的浓缩的激素物质。 在从尿液中提取激素66大多数(尽管非全部)过程中,古代中国的升华技术是有决定性的意义的。

中国人怎样使用这些性激素呢?它们主要用于治疗与生殖器官有关的各类疾患,其中包括性腺机能减退、阳萎、性逆转(就是说,男性能够自发地转变成为女性,或名相反,这是古代中国人早已熟悉的现象)、明阳两性人、超精、痛经、白带、性功能低下等等。雄激素甚至可以刺激彭须的生长(因为中国人知道,男人之所以长胡须是因为右阜九的缘故,一旦进行阉割之后,胡须就停止生长)。至于口服雌激素类物质.众所周知,会在人体肝脏中失活,任看来中国人增加了服用的剂量,这样耶使有一些损耗,余下的仍能产生治疗效果。也许其中的垂体激素比维褐素更为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刺激病人自身产生更多的州激素。当然,有关古代中国人提取性激素方面目前仍有些难以解答的问题。例如,从没有人试图重复文献中所描述的详细的制取过程,以证实是否的确能够从中获得成品。十分清楚,这个问题有待于将来做进一步的实验和探讨。但是,毋庸置疑,中国人真正地开创了内分泌科学,他们对于所获得的伟大成就是当之无愧酌!

1200年后西方的性激素开始在中国研究记载的基础上发展:

1853年,法国的巴纳德研究了各种动物的胃液后,发现了肝脏具有多种不可思议的功能。贝尔纳认为含有一种物质来完成这种功能。可是他没有研究出这种物质,实际上那就是激素。

1880年,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从甲状腺中提出大量含有碘的物质,并确认这就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物质。后来才知道这也是一种激素。

1889年,巴纳德的学生西夸德发现了另一种激素的功能。他认为动物的睾丸中一定含有活跃身体功能的物质,但一直未能找到。

1901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的日本人高峰让吉从牛的副肾中提取出调节血压的物质,并做成晶体,起名为肾上腺素,这是世界上提取出的第一激素晶体。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当食物进入小肠时,由于食物在肠壁摩擦,小肠粘膜就会分泌出一种数量极少的物质进入血液,流送到胰腺,胰腺接到后就立刻分泌出胰液来。他们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注入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发现即使动物不吃东西,也会立刻分泌出胰液来,于是他们给这种物质起名为“促胰液”。后来斯塔林和贝利斯给上述这类数量极少但有生理作用。

性激素_性激素 -分泌失调

无排卵功血时,单一而长期雌激素刺激使子宫内膜渐进性增生、增殖至高度腺囊型、腺瘤型增生过长,甚至进展成为子宫内膜癌。由于缺乏孕酮对抗和腺体分泌化,子宫内膜肥厚、腺体增多、腺腔扩大、腺上皮异常增生。内膜血运增多,螺旋小动脉迂曲缠绕。而雌激素引起的酸性粘多糖(AMPS)聚合和凝胶作用,使间质内血管通透性降低,影响物质交换,造成局部内膜组织缺血、坏死脱落而引起出血,而AMPS的凝聚作用,同时也妨碍了子宫内膜脱卸,使内膜呈非同步性剥脱,造成内膜长期不规则性出血。

有排卵功血时,黄体或为过早退化致黄体期过短、月经频发;或为萎缩不全、孕酮持续分泌致黄体期(经前)出血、经期延长、淋漓不止,或为两者兼而有之。机理是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尤孕酮分泌不足,以使子宫内膜完全分泌化,腺体、间质和血管发育不成熟,且由于雌―孕激素非同步性撤退,而造成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脱和异常出血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4264.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时间是运动减肥的最佳时间 最佳减肥运动方法

每日最佳锻炼时间 国外许多学者研究揭示:人体一昼夜间机体能力状态使变化的。每天8时-12时,14时-17时是鸡肉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若在此时间里进行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而3时-5时,12时-14时则处于

药流和人流哪个伤害小 药流最佳时间

药流最佳时间――简介药流的最佳时间什么时候?药物流产就是指怀孕在7周以内的终止妊娠者,药物流产是女性受孕后常选用的一种方法,药流是指在怀孕早期不用手术、而用服药的方法而使妊娠终止的一种流产方式。药流最佳时间――方法/步骤

妊娠糖尿检查最佳时间 妊娠糖尿病筛查时间

妊娠糖尿病筛查时间――简介随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系因:1、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2、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

nt检查最佳时间 NT检查 NT检查-基本简介,NT检查-最佳时间

胎儿颈项透明层简称NT,是指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内液体积聚的厚度。目前在我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专家获得了该技术的国际认证.在医学界这是唯一一项需要通过国际考试才可以检查病人的检测。近10来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利用超声测定颈项透

声明:《性激素检查最佳时间 性激素 性激素-基本术语,性激素-性激素检查时间》为网友雪夜圣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