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形态特征,喜玛拉雅白头蛇-栖息

喜马拉雅白头蛇是中国27种毒蛇中毒性较强的一种,在青藏高原一带曾经出现过。首位发现喜玛拉雅白头蛇的是一名欧洲探险家李奥拿度・费亚,直至1888年生物学者保兰格(George Albert Boulenger)正式将白头蝰属命名为(Azemiops)。喜玛拉雅白头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它们主要出没于东南亚的一些山脉之中。另外,在中国境内的西藏东南部以及越南均能发现喜玛拉雅白头蛇。毒性是神经毒,在人体内会引致痛苦、肿胀、高血压、反胃、腹痛、困倦、四肢麻痹、不省人事,最终死亡。而没有立即使用药物治疗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喜玛拉雅白头蛇_喜玛拉雅白头蛇 -形态特征



喜玛拉雅白头蛇全长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眶前鳞3(2),眶后鳞2;颞鳞2+3(2);上唇鳞6,2-1-3式;下唇鳞8(7-9),前3(4)枚切前颔片。背鳞平滑,17-17-15行;腹鳞168-205,肛鳞完整,尾下鳞39~53对。

栖息于海拔100~1600m的丘陵山区,见于路边、碎石地、稻田、草堆、耕作地旁草丛中,亦见于住宅附近,甚至进入室内。晨昏活动。捕食小型啮齿动物和食虫目动物。繁殖习性不详。

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形态特征,喜玛拉雅白头蛇-栖息

喜玛拉雅白头蛇_喜玛拉雅白头蛇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100~1600m的丘陵山区,见于路边、碎石地、稻田、草堆、耕作地旁草丛中,亦见于住宅附近,甚至进入室内。晨昏活动。捕食小型啮齿动物和食虫目动物。
蛇目蝰科白头蝰亚科唯一的一种。世界罕见,最早发现于缅甸克钦山。管牙类毒蛇,一般长500毫米左右,最长达770毫米。躯干圆柱形,头部白色有浅褐色斑纹,躯尾背面紫蓝色,有朱红色横斑,头背具9枚大鳞。背鳞平滑。主要发现于路边、稻田、耕地、草堆;也出没于住宅附近。属晨昏活动类型。以小
型啮齿动物或食虫目动物为食。人被咬伤时,除局部剧痛、肿胀、少量出血外,还出现头昏、眼花、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等症状。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广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其他国家分布于缅甸与越南北部。

喜玛拉雅白头蛇_喜玛拉雅白头蛇 -生活习性


喜玛拉雅白头蛇白头蝰多栖息于山区(约至海拔1000米),喜欢较清凉的气候(约摄氏20至25度。有时在路旁、丛林、灌木林、农地里亦会发现它们的踪影,它们甚至会接近民居。在越南,白头蝰比较偏好栖息于竹林间,并活跃于有广泛植被分布与及山涧充足的地区。白头蝰是夜行性的,最喜欢于潮湿的晚上,温度约在摄氏18至25度间时出没。繁殖习性不详。
圣路易斯动物公园里的白头蝰在遇到外来威胁时,会作出特殊的反应。当它们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然后它们的两颚会向外扩开,令它们本呈椭圆形的头部看起来像变成三角形。有时候,它们又会摇动自己的尾巴以威吓对手。情况危急时,它们亦会作出咬击,不过它们不一定会运用其毒牙来展开攻势。另外,学者Zhao于1981年提出白头蝰主要活跃于黄昏时段,而并非如奥罗夫所说般属于夜行性的蛇类,尤其多出没于3月至11月的时候。
白头蝰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白头蝰的幼蛇亦曾被发现会进食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20103/124925.html

更多阅读

独爱私房黑拉皮——白府一块豆腐 白府

FB卷子,交得不理想,本着一种状况外的神游和凡事慢半拍的秉性,许多食物没有品尝到,只能以图片交差了。先从尝到的说起吧……招牌一块豆腐老豆腐带着北方的粗犷,块儿大,口感也较为浑朴,细品之下的老豆腐有股淡淡的豆香,配以蛋黄酱、牛肉酱、

《捕蛇者说》中考题集锦 捕蛇者说中考题及答案

《捕蛇者说》中考题集锦一.2004年浙江省上虞市柳宗元笔下的“永之人”为何要争着去捕蛇呢?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 4题。(9分)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

关于蛇的恐怖片推荐 白娘子传奇全集50全集

亚洲关于蛇的恐怖片1、《欲蛇》剧情简介:大约4000年前,印度北部的人民将半人半眼镜蛇的雕像供奉在神庙中,关于生存在村林深处令人恐惧的“蛇女神”的故事代代相传着,直到今天。2008年,一位美国科学家的闯入将神话的禁忌打破。深入丛林腹

一瓶豪华精美的“永州异蛇鞭酒” 修正蛇鞭粉正品官网

一瓶豪华精美的“永州异蛇鞭酒”——“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

声明:《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形态特征,喜玛拉雅白头蛇-栖息》为网友浅畔浅酌浅西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