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简介,贵州大学外国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 1942年的国立贵州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简称英语系(又叫外文系)。 外国语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以外语教学为中心,以教学研究为支撑,自身特色明显、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院。现有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四个系和一个大学外语教学部;有英语语言文学、经贸英语、科技英语、英语翻译4个本科专业方向;有英语语言文学、外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二级硕士点;开设有俄语、法语、德语、韩语4个语种供学生选修。有外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214人,其中专任教师184人;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78人、讲师97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每年均有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外籍教师在我院任教。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硕士研究生近200人。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办学条件

学院拥有独立的办公和教学楼,先进完备的教学科研设备和语音室、图书资料室,有网络数字语言实验室、模拟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3500多平方米、4000多座。学院还拥有独立的外文图书资料室,面积3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外语藏书3万余册,中外文期刊87种,以及各种音像资料300多种。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国际交流

学院着力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与日本JTB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美国蒙克莱尔大学建立了学生海外实习基地,每年派遣学生到日本、美国参加研修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面广,择业余地大,就职部门层次高,区域分布好。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外交家、企事业单位领导人。

学院加强国际化合作办学力度,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联合培养MPA硕士研究生,与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佐贺大学、山口大学、创价大学、鸟取大学等国外十多所大学和境外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每年派遣学生前往日本山口大学、鸟取大学留学或短期访问。学院是贵州省唯一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和商贸英语专业的主考单位,全省唯一的国家级BEC考点、雅思考点和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考点。已成为立足贵州、面向世界的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历史沿革

1942年5月国立贵州大学成立,在文理学院设立了“英国语言文学系”,简称英语系(又叫外文系),这是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其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2――1966)

国立贵州大学时期,正值抗日战争艰苦阶段,不少学者和名人从沦陷区迁移到西南大后方,其中一部分人到贵州大学任教。在英语语言系任教的有全国知名学者、翻译家杨宪仪,中国第一个翻译易卜生作品的译者潘家训,美国加洲大学留学回国人员宋子霞、谌志远,美国哈佛大学博士任泰等。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许多名人相继离黔返乡,但是外语系却留下了不少名人继续任教,他们的继续留任对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调整,国立贵州大学停办,外语系师生调整并调入四川大学。1958年9月20日贵州大学恢复重建。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压缩招生规模,调整合并专业,外语系俄语专业撤销,并入贵阳师院,贵阳师院英语专业并入贵州大学。

(二)第二阶段(1972――1998)

1972年,外语系开始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1977年恢复高考,外语系恢复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成立了英语高年级教研室、英语低年级教研室、公共外语教研室;购置了现代化的语言实验设备,增加了外文图书资料的购置;聘请了英、美、日、澳等国籍的教师到外语系任教,选派教师出国深造或访问交流,并与国内外大学开展了各种学术交流活动。1979年外语系开始招收日语专业学生。1983年申报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1993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授予权。1984年贵州省高等学校外语培训中心在贵州大学外语系挂牌,外语系开始承担全省高校教师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

(三)第三阶段(1998――)

1998年9月,贵州大学进行院系调整,成立了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农学院、生物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六个学院。外语系隶属人文学院;2002年9月,外语系从人文学院分离,与大学外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2003年申报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04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授予权。2004年8月,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和贵州工业大学经济贸易与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大学外语教学一部、二部、三部;2006年8月,重组大学外语教学部和外国语学院。2008年11月,随着学校的学科调整,大外部重新并入外国语学院,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大学外语教学部。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简介,贵州大学外国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院领导

院党委书记白 震

全面主持学院党委工作,具体分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组织人事、统战、离退休、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网络建设。

院 长王健芳

全面主持学院行政工作,具体分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教学、财务工作、对外交流、培训中心工作;联系商务英语系。

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周 杰

分管学生党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共青团、工会、纪检工作、安全保密、学生管理科工作。

副院长谭丽华

分管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教学实验室;联系翻译系。

副院长 洪 云

分管大学外语教学部工作。

副院长 宁 梅

分管科研工作、协助王健芳院长分管研究生教学工作、协助谭丽华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联系英语系。

副院长王晓梅

分管学院行政工作、办公室工作、办公设备、资料室、油印室、协助王健芳院长分管对外交流工作、培训中心工作;联系日语系。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院系介绍

英语系

英语系是外国语学院历史最悠久的系,可追溯到1942年的贵州大学外语系。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系统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概况,有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教学、科研、文秘等方面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该系开设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课程如下:

英语词汇学、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语言测试、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作品选读

商务英语系

商务英语系是根据英语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系。开设经贸英语方向。培养学生要全面、扎实地掌握英语语言基础和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具有扎实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系统地掌握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国际民法上法律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的规则和惯例,能够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中从事相关业务外,在教学和科研单位胜任有关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具备开放性知识结构和可持续性职业发展前景,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该系开设经贸英语方向,主干课程如下:

国际商务英语、商务研读、西方经济学、世界科技前沿

翻译系

翻译系是随外语教学改革适应社会需求而新建的系。该系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系统学习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科技、经贸、管理等与翻译相关的知识,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有较强的英、汉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旅游、外贸、外事等部门从事翻译工作的专门人才。该系设翻译实践方向,主干课程如下:

视听说、英汉口译、文体与翻译、专题口译

日语系

日语系的前身是贵州大学外语系日语教研室,每两年招生一次。从1998年起,改为每年招生一次,该系一直得到日本、JICA组织的支持,每年有1-2名日籍老师任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日语专业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科技、经贸、管理等知识,并熟练地运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 该系主干课程如下:

基础日语、听力、口语、语法、泛读、写作、日本国家概况、高级日语、日汉互译、学术论文写作

该专业开设日本语言文学和旅游方向,主要开设课程:日本语言文学方向、日本历史与文化、日本文学史、日本语概论、日语词汇学、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旅游方向:饭店管理、导游学概论、日语导游实务、出境导游实务、导游日语情景教学。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业培养

英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经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科技、经贸、管理等知识,并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下: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语音、语法、基础写作、高级英语、笔译、口译、高级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语言学导论、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等,设置有英语系、翻译系和商务英语系:

1、英语系

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系统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英美等主要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概况,有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教学、科研、文秘等方面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该系开设英语语言文学方向,课程如下:

英语词汇学、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语言测试、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作品选读

2、翻译系

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系统学习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科技、经贸、管理等与翻译相关的知识,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有较强的英、汉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旅游、外贸、外事等部门从事翻译工作的专门人才。该系设翻译实践方向,主干课程如下:

视听说、英汉口译、文体与翻译、专题口译

3、商务英语系

培养能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发展需要的人才。以外语为核心,低年级以学习专业基础课为主,在高年级学习经贸和科技方向的相关专业知识,既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又掌握经济贸易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务,并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培养新时期“精英语、懂经贸、知科技”的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该系开设经贸方向,主干课程如下:

国际商务英语、商务研读、西方经济学、世界科技前沿

日语专业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日语专业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科技、经贸、管理等知识,并熟练地运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本专业主干课程如下:

基础日语、听力、口语、语法、泛读、写作、日本国家概况、高级日语、日汉互译、学术论文写作。

本专业开设日本语言文学和旅游方向,主要开设课程:日本语言文学方向、日本历史与文化、日本文学史、日本语概论、日语词汇学、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旅游方向:饭店管理、导游学概论、日语导游实务、出境导游实务、导游日语情景教学。

研究生教育

硕士点简况: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于1983年开始招生。最初与中文系汉语语言文学联合招生。1993年获得国家教育部学位办的批准,具有独立授予资格。

2000年学院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下面增设应用语言学方向。2004年申报的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获国家教育部学位办批准,具有独立授予资格。至今已培养三届毕业生。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英语语言文学:通过三年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或具备:(1)系统的西方文学理论知识与文学知识;(2)进行科学研究能力;(3)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面、规范地用准确的文字表述出来的能力;(4)能用流畅、自如的英语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学术观点讲述出来的能力。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通过三年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和翻译研究的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的教学和其他部门的实际工作,并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做到能阅读有关材料,并具备很好的听说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及掌握二语习得理论。

多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两个硕士点有了较快的发展。无论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和教学设备方面,都已成为贵州省重要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基地。

主要体现有四大优势:

一是有稳定而雄厚的师资队伍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7人。

二是有稳定而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

在长期的研究生培养和教学科研活动中,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形成了五个富有成效的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语用学、英汉双语对比、英语教育法研究、西方修词学。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形成了四个富有成效的研究方向: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英国古典诗歌研究、英美当代诗歌研究(含中外文学关系)、英美现当代小说比较研究。

三是教学设备先进,图书资料丰富

外国语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楼,有藏书丰富的资料室、阅览室,备有各种期刊1,000余册。有较为先进的语言实验室17套、多媒体教室3间、网络教室4间、同声传译系统1套。

四是有面向社会的外语基地

外国语学院是贵州省教委批准建立的全省唯一的出国留学人员培训基地---贵州省高等学校外语培训中心,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BEC考点、IELTS考点和JLPT 考点。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_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硕士教育

硕士点学科介绍:

(一)硕士点学科发展简介: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于1983年开设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专业,是贵州大学招收研究生较早的学科点之一,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1994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外语系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2002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硕士点成立了,贵州省教育厅将该硕士点列入重点扶植的学科之一。

2010年,成功申报“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开启了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崭新的宏伟篇章。本学科点的建立将会更好地推动该学科各领域的交叉研究以及纵深发展,为贵州省外语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奠定基础。

2010年,成功申报“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再次开启外国语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篇章。

(二)“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介绍

第一、本一级学科点的特色、优势

特色:

1. 西方修辞学研究:西部高校中唯一开设该方向的学科点,对该领域有较扎实的研究基础,已有较多研究成果。

2. 二语习得研究:于2000年率先在我省开展该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已成为我省的一个亮点。

3. 欧美生态批评与贵州生态文化对比研究:立足国内及贵州本土优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创欧美生态批评与贵州生态文化的对比研究及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文化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对比研究。

4. 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研究:用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方法论进行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优势:

1. 拥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渊源背景:该硕士点导师周汉林、刘治良、董洪川、费小平等教授的专著及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反响,为学科点奠定了深厚的学术渊源和坚实的学术基础。

2. 拥有扎实的学术积淀和年富力强的青年学术骨干:本学科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名、15个博士和在读博士,师从国内外著名英美文学、语言学研究专家,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治学目标将为该学科点注入新鲜的血液。

3. 创建全国第一个中西语言哲学研究基地,国内最具权威的专家为本学科点客座教授。

4. 拥有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该方向有十几项科研课题,出版了《语言输入和第二语言习得》等数部专著。

5. 拥有省内最为成熟的日语语言文学研究团队,近五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5篇,出版译著2部,主持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得贵州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

英语语言文学

1-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

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在借鉴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力求对英美文学的经典作家、文学文本等做出切实的评价,尤其重在对文学文体的重新解读以及对重要的文学现象的重新反思。本方向拥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渊源背景,较为扎实的学术积淀和年富力强的青年学术骨干以及鲜明的学科方向。

一、特色

本学科点立足“贵州本土”、“生态”和“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今生态批评的热潮中,立足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设“欧美生态批评与贵州生态文化”和“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文化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研究。宁梅副教授师从我国英美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王守仁教授,学术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其博士论文《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研究》致力于对当前英美文学界处于热门研究的生态批评领域进行探索,并对中国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怎样影响了当前国外生态批评的发展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二、优势

1. 悠久的学术传统,深厚的学术渊源

从1983年到现在,该方向已有27年培养历史,周汉林、刘治良、董洪川、费小平等教授发表的有关英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专著及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一定反响,为该学科方向奠定了深厚的学术渊源和坚实的学术基础。

2.扎实的学术积淀,鲜活的后备力量

近年来,该方向相继开设了英美现当代小说与中国现当代小说比较、英美当代诗歌、英美当代小说、英美生态批评等课程,积淀了扎实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奋斗方向。该硕士点还拥有一批年轻的在读博士生,师从我国著名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学有专攻,学有特长,她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治学目标将为该学科方向注入新鲜的血液。

该学科方向制定了鲜明的指导方针,密切关注英美现当代文学创作现状和研究成果、紧跟英美现当代文学潮流和文学批评思潮、走文本细读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路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宽阔的学科视野和学术积淀以及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

本学科立足贵州,兼顾全国,以修辞学为突破口,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关键,以专业结构优化为建设出发点,形成了三大特色和两大优势。

一、特色

1. 合璧式的研究取向和学科贯通,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形成了“西方修辞学”、“语用学及认知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三个研究方向,注重基础研究,涉及语言哲学、修辞学、认知学、心理学、思维学,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教育研究体系,其中,西方修辞学在国内只有少数几个大学有此方向。

2. 以理论体系为发展基础,不断地探讨本学科方向的理论体系。

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论来建立研究对象,并依据研究对象的约定来确立学科的多维度、多向性学科理论框架,提倡跨学科研究,使本学科更具丰富的内涵,更具规范性、稳定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特点,并建立共享空间,研究多学科的共性和异性,使学科体系较客观地反映科学研究的现状,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预测科学发展的趋势。

3. 以科研带动学科发展,打造学术平台,构筑人才高地。

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教促研,以研带教,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良性循环。本学科方向近五年有两个国家课题,两个省级课题,6个厅级课题,形成了“国家级项目→省级项目→厅级项目”项目链,带动本学科的发展,并邀请部分本科生和硕士生参加项目研究。

二、优势

1. 学术实力强大,成果丰硕。

学科带头人李炳林教授长期从事西方修辞学和英语作文研究,曾三次造访新西兰梅西大学,作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学者、客座教授,著有《英语修辞与论文写作》和《英语写作技巧》两本专著,编著了《跨学科的中国英语教学与研究》和《影响二语写作的主要因素研究》。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承担两个国家级项目、一个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和一个省长资金项目。

2. 学术梯队合理。

本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年轻有为、视野开阔、思想开明、擅于把握学术研究的最新发展潮流,不仅为本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更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充沛的后备力量。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3-1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优势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对外国语言学理论的系统研究,结合中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探讨语言学理论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原则和科学方法。主要包括: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和策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语言测试理论和实践;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一、特色

本方向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正教授3人,博士5名,在读博士2人,研究队伍年龄结构及学历结构合理。该方向的研究强调语言教学理论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把教与学的双边理论确定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开展实验研究;强调语言教学的跨学科特点,建设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论相结合的课程架构;强调语言与教育的双重特点,突出以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学科理念,关注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与教学行为研究能力。

二、优势

1. 开阔的学术视野,丰硕的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其成员具有长期从事英语教师教育和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学术背景,研究范围涉及语言理论与教育实践,且与所设课程构成一定的对应性, 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对象与内容跨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级英语教学,涵盖面广,呈现出英语教育的延续性和整体感。该方向已为改善我省高校英语教师学历层次,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培育了近百名高校教师。近五年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教育厅项目4项,拥有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个,二等奖1个,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已受到省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学术意义日益扩大和凸显。

2. 先进的培养理念,合理的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注重研究与实用并重、提倡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较好,论文深度和广度兼具,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的交叉性与前沿性,既有强调英语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反思能力的专业知识课程,又有强调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课程。

日语语言文学一、特色:

1.日语语言学与日本语教育

本方向主要分析考察日语语言学的发展与现状,跟踪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前沿,将理论探讨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语言学研究领域里建立起具有独创性、实证性和体系性的研究,同时从外语教育理论入手,使学生了解、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用的方式探讨适应其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语言教学模式,切实推动日语教育的稳步发展。

2.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本研究方向旨在从比较的角度,通过在时间坐标上的纵向对比探寻日本文化的演变轨迹,同时从空间的横向比较上,尤其是与中国的比较上,探究日本文化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与传统的日本文化专业不同,本方向着重从中日文化关系的视角以及中日跨文化的视角、从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上将日本的“自画像”与“他画像”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挖掘认识的深度,拓展思考的广度,使学生树立起一种平等的文化观和国际化意识,理解并掌握中日比较研究所需要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方法论,推进中日文学文化比较研究的发展。

二、优势

1.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研究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

日语系创建于1979年,目前有专职教师15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拥有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70%,所有教师均有赴日本学习的经历。近五年来,日语系教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5篇,出版译著2部,主持各类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2项,获得贵州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

2.图书资料丰富。

我校于2007年9月建立起藏书量20万册的日文文献馆,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

3.对外交流与合作频繁。

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起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机制,著名学者每年定期前来集中授课,为把握学科前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30103/127691.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简介,贵州大学外国》为网友闭眼听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