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地理沿革表 农六师 农六师-建制沿革,农六师-地理气候

六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老部队。1949年10月进驻新疆,1954年10月改编为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常驻人口30万人。五家渠市域面积710平方公里,人口11.6万人,规划区25平方公里。

农六师_农六师 -建制沿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六师,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老部队。1949年10月进驻新疆,1954年10月改编为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常驻人口30万人。是一个工农商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商建交服综合经营的农工商联合体,简称农六师,对外称中国新疆五家渠集团。

农六师_农六师 -地理气候

地理位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全师东起北塔山,西至玛纳斯河,南抵天山,北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总面积8324平方公里。气候条件
农六师具有独特的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为2743~3226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为11.3℃。晴天多,云雾少,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垦区内山脉融雪形成天山水系的15条内陆河,拥有17座水库及湖泊,地下水可采量5.4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50多毫米。

农六师_农六师 -人口状况

历代地理沿革表 农六师 农六师-建制沿革,农六师-地理气候

人口现状
2006年,全师总人口29.56万人,其中,男性15.49万人,占总人口的52.4%;汉族27.21万人,占92%。农业人口17.39万人,占58.8%;一年内流动人口1.63万人,占5.5%。
农牧团场人口25.10万人,占总人口89.4%。其中居住在团部人口7.39万人,占团场人口的29.4%。年末总户数9.98万户,户均2.96人,农牧团场户数8.37万户,占83.9%。其中,农业户5.21万户,占总户数的52.2%;牧业户0.29万户,占5.6%。人口增长2006年,出生人口1596人,人口出生率5.4‰,人口自然增长率1.5‰。就业人员
劳动报酬
2006年,全社会就业人数10.05万人,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5.6万人,增长2.9%,占55.8%;第二产业1.38万人,下降8.0%,占13.7%;其中第三产业3.07万人,增长23.4%,占30.5%。

2006年,全师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3928万元,同比增长10.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12814元,增长16.3%。
师市概况农六师部位于五家渠市,距乌鲁木齐市市区34公里。五家渠市域面积711平方公里,规划区25平方公里。农六师成立于1954年6月5日。

农六师_农六师 -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39.23亿元,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增加值7.11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增加值13.25亿元,增长11.8%。农业产值和增长率
2006年,全师完成农业总产值38.69亿元,增长10.8%。种植棉花62.33千公顷,下降0.6%;棉花总产14.18万吨,增长10.9%;粮食作物27.77千公顷,下降1.6%,总产量22.52万吨,增长8.5%;年末,全师大小牲畜存栏数120.65万头(只)增长13.7%。工业产值和增长率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09亿元,增长29.5%。其中,轻工业产值82192万元,增长47.0%;重工业产值98092万元,增长17.8%。工业产品销售率99.1%。固定资产投资2006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2亿元,增长20.1%。其中,房地产投资0.23亿元,下降20.7%。在投资总额中,国有经济11.89亿元,增长7.2%;私营及个体经济3.35亿元,增长101.8%;其他经济1.19亿元,增长17.9。

农六师_农六师 -科技与教育

科技

2006年,师市科技公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申报国家和兵团各类项目17项,已列入兵团科技计划9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扶贫强县1项。争取国家和兵团科技经费180万元。师各类科技项目41项,配套科技经费171万元。全年获兵团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年获师市科技进步奖2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
教育

2006年末,全师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206人。普通中学32所,有教职工1855人,增长1.4%。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792人,增长4.5%;招生2287人,下降4.4%;毕业学生1814人,增长18.6%。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3808人,下降1.9%;招生4830人,增长2.0%;毕业学生4320人增长5.8%。普通小学39所,教学点7个,有教职工1799人,下降2.1%;在校学生27618人,下降0.2%;招生4562人,增长21.2%;毕业学生5077人,下降0.6%。幼儿园20所,有教职工240人,增长3.4%,入幼儿园1756人,下降0.5%。

农六师_农六师 -文化卫生与体育

文化
全师拥有广播电视台(站)21座,有线电视转播站19座。广播电视覆盖率98%。《准噶尔时报》全年发行量200万份。卫生
师市有医疗卫生机构48个,其中医院2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个,卫生所1个。现拥有病床151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83人,其中,职业医师579人,职业助理医师212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30103/127950.html

更多阅读

历代地理沿革表 桃源 桃源-地理位置,桃源-历史沿革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桃源县人文景观极为独特,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桃源域内生活着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自

历代地理沿革表 武宣县 武宣县-建制沿革,武宣县-地理环境

武宣县(壮文:Vujsenh Yen),又称仙城,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位于自治区中部,东邻桂平市,南靠贵港市,西接来宾市兴宾区,北连柳州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武宣县历史悠久,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始置中留县,武宣县名建制始于宣德六年(1431年)。

历代地理沿革表 荔波县 荔波县-历史沿革,荔波县-地理

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面积2431.8平方千米,人口17.28万人(2010年)。荔波

历代地理沿革表 永新县 永新县-建制沿革,永新县-地理环境

永新县,江西省吉安市辖县,地处江西西部边境,罗霄山脉中段。县境东与吉安县毗邻,东南部与泰和县交界,南与井冈山市相连,西与莲花县和湖南省茶陵县为邻,北与安福县接壤,总面积为2187平方千米。辖10个镇、13个乡、2个场,总人口51万余。永新是井

声明:《历代地理沿革表 农六师 农六师-建制沿革,农六师-地理气候》为网友飘渺的姿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