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章吉仁简介 如姬 如姬-人物简介,如姬-历史情况

如姬,是关乎成败的关键人物之一。“如姬之欲公子死,无所辞”,她甘愿去窃符,说明她两点:一是对父孝,二是知恩图报。然而,如果仅仅认识到这些,恐怕不够全面。恐怕是低估了如姬的志向胸襟。

如姬_如姬 -人物简介


如姬窃符救赵,如姬是关乎成败的关键人物之一。文中交代说,如姬三年欲求报其父仇,结果没有实现,最终公子实现了她的夙愿,所以,有人就说,“如姬之欲公子死,无所辞”,她甘愿去窃符,说明她两点:一是对父孝,二是知恩图报。然而,如果仅仅认识到这些,恐怕不够全面。恐怕是低估了如姬的志向胸襟。

历史人物章吉仁简介 如姬 如姬-人物简介,如姬-历史情况

如姬_如姬 -历史情况


如姬东周列国志》中写道,当魏王怒责如姬时,如姬是这么说的:“妾父为人所杀,大王为一国之主,不能为妾报仇,而公子能报之。妾感公子深恩,恨无地自效!今见公子念姊之故,日夜哀泣,贱妾不忍,故擅窃虎符,使发晋鄙之军,以成其志。妾闻‘同室相斗者,被发冠缨而往救之。’赵与魏犹同室也。大王忘昔日之义,而公子赴同室之急,倘幸而却秦全赵,大王威名扬于远近,义声胜于四海,妾虽碎尸万段,亦何所恨乎?若收信陵君家属,诛其宾客,信陵兵败,甘服其罪。倘其得胜,将何以处之?”除了上段提到的两点外,这段话至少还说明,如姬是忠心的,窃符救赵是不使魏王失义,而是扬其名。

有人说,如姬的话似乎有些狡辩。这不对。是否狡辩,还要看客观现实。当时,强秦有虎狼之心,诸位各国只有“合纵”抗秦方能保全,而如姬应该是充分认识到,赵魏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直接资料还未查到,但信陵君是主张“合纵抗秦”的,而如姬素来佩服公子,似乎可说明)。郭沫若五幕剧《虎符》似乎可佐证。

综上所说,如姬乃一大孝(后来在父亲墓前自杀)、大义(窃符报恩,后被打入冷宫)、大忠(维护了“合纵抗秦”的政治主张)。如此一奇女子,太史公未单独为她立传,实在是一大憾事。
文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30103/128102.html

更多阅读

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历史人物的典故成语

成语相关历史人物鞠躬尽瘁—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 不知所云—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 虎踞龙盘—诸葛亮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 集思广益—诸葛亮 才高八斗—曹植三顾茅庐—刘 备 髀肉复生—刘备 后患无穷—刘备陈陈相因—司马

王守仁—一个"三不朽"的历史人物 孙豹 三不朽

王守仁—一个“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历史人物===========================================================王守仁算得上一个“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历史人物,但是王守仁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哲学家,构造了一个主观唯心主

李卫康熙年间历史人物 清朝康熙年间人物花瓶

李卫(康熙年间历史人物)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李卫康熙年间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浙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1人物简介李卫(1687年2月2日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对左宗棠的历史评价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方面全面评价。(2)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在纵的关系方面,历史人物有阶段上的划分,从不从阶段上作出不

有关历史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的成语 神话寓言故事

有关历史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的成语历史故事: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 颇)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yi gu zuoqi)(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

声明:《历史人物章吉仁简介 如姬 如姬-人物简介,如姬-历史情况》为网友薄荷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