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文学院 西南大学文学院 西南大学文学院-学院简介,西南大学文学院-科研

西南大学文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风优良,享有盛誉。其前身为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50年10月,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学院,两个学院的国文系随之合并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重庆大学中文系并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56年更名为汉语言文学系,2003年7月成立文学院。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伴随着西南大学的诞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揭开了文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西南大学文学院_西南大学文学院 -学院简介

西南大学文学院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和“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几代人薪火传承,文学院已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齐全、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内高校文学院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在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文学院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99人,其中有专任教师9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50人,获博士学位者30人,有研究生学历者占教师人数的68.9%。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现有重庆市学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1人、二层次人才2人,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1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担当起新世纪文学院再铸辉煌的历史重任。
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学科发展观,学院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凝炼方向、搭建平台、形成特色、突出创新,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融合、队伍建设与学术环境建设等纳入学科建设大系统。在学科建设方面,原有的两个博士点:美学、汉语言文字学(与文献所共建),现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招收文艺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学科和电影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美术学等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美学四个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学院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截止2007年9月,在校本科生1781人、硕士研究生362人、博士研究生4人,外国留学生3人。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影视艺术三个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三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教师,在教师教育上具有专业优势;戏剧影视文学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电影、电视戏剧工作者及其他新闻出版工作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7个研究机构:吴宓研究中心、重庆市文科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新诗所共建)、美学研究所、西南影视文化教育与研究中心、叙事文学研究所、中国书法研究所,语文教育研究所。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教学资源丰富。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6项,其中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1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2项,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重庆市纵横向项目33项,校级项目53项。在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7部、教材44 部、编著21部、古籍整理16部,公开发表论文62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79篇,学科级论文69篇。
2001年以来,学院共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赵伶俐教授主持的《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2门重庆市精品课程(2004年刘明华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和2005年王本朝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3门校级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字学、美学原理、电影学概论)。
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30余项,2005年熊宪光教授(排名第二)的《整体建构多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教材》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学院教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李怡教授《“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项(何宗美教授《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在教育部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奖评选中获奖5项,在重庆市第一至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22项,1人获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人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学三等奖。
学院汇聚了众多学术先贤和大师:吴宓、高亨、赖以庄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秉承他们的文化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已培养了8000余名毕业生,很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全国著名学者(如南开大学文学院曾晓渝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陈保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泉根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龙泉明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导冯宪光教授),有的成为省厅级干部(如原重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中纪委、中组部国有企业巡视组组长滕久明,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童小平,原市委常委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罗淑芳,重庆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长何事忠,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赵健,四川省广安市市长王建军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如西藏拉萨中学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刘树群,四川省平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杨廷茂,四川西充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杨明,重庆巴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特级教师欧平等),培养了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张鲁、《南方周末》驻京记者张者以及钟鸣、范稳、钱滨、高江、王康等著名作家,为重庆和全国的社会发展及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院先后与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汉语教学关系。学院每年选派3―5人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年接收留学生及访问学者5人左右前来留学和访学。近期,有望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学院与泰国孔敬大学合办的孔子学院,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办成为泰国示范性孔子学院。学院与泰国三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每年选拔20余名学生到海外实习。随着文学院开放办学的发展,学院的国际声誉不断提升。

西南大学文学院_西南大学文学院 -科研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书法研究所
语文教育研究所
重庆国学院

西南大学文学院_西南大学文学院 -学院党委

党委下属20个支部,其中教工支部3个,研究生支部12个,本科支部6个
书记:张勇 副研究员兼统战委员
副 书 记:杨涛 助理研究员兼组织委员
何定龙 讲师兼青年委员
保密委员:张显成 教授
宣传委员:黄大宏 教授
政保委员: 田义贵 教授
纪检委员:魏小娜 副教授
组织委员:刘志华 副教授
青年委员: 曾 馨 助教
党委秘书:占如默 讲师
党支部书记:刘志华、王广福、苏文英、杨忠辉、赵晟兰
黄楠竹、牛勇军、朱文婉、徐 江、乔素英
黎海燕、漆振羽、李 霞、王春晓、梅胜利
李晓丹、李晓娟、杨晓河、刘 明、曾 馨
研究生辅导员、班主任:杨 涛、梅 琳、王 飞
本科生辅导员:曾 馨、李晓娟、杨晓河、梅胜利
成教、自考学生班主任:杜振东、李昌芬

西南大学文学院_西南大学文学院 -现任领导

西南大学文学院 西南大学文学院 西南大学文学院-学院简介,西南大学文学院-科研

党委领导

党委书记张勇党委副书记杨涛
党委副书记 何定龙

行政领导

院长王本朝
副院长 张勇
副院长黄大宏
副院长肖伟胜

西南大学文学院_西南大学文学院 -历任领导

历届系主任、院长

何剑薰
(1910年~)男,汉族,四川阆中人,九三学社社员。上海私立大夏大学教育系毕业。曾任四川及重庆各地中学教员,重庆大学教授。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兼职教授。1952年正式调入。
1952年至1955年任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魏兴南
(1910年9月~1986年4月)曾名魏烈忱,男,汉族,山东禹城人, 中共党员。 1935年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山东和四川的中学作国文教员,1942年起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讲师,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文系副教授、教授,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到西南师范学院任汉语言文学系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汉语言文学系《语文》月刊编委会副主任。《光明日报》副刊、《文学遗产》编委。《汉语大字典》编委、四川领导小组成员,第三编写组(西南师范大学) 组长。
1957年至1966年,1977年至1983年任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彭维金
(1928年3月~)笔名老彭,男,汉族,重庆奉节人。195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1957年教育部语音研究班结业。1992年评聘为教授,曾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文科副主任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科组组长、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语文》杂志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及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联常委等职。1992年9月退休。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及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1984年至1985年任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翟时雨
(1930年~)男,汉族,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195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音研究班。1992年评聘为教授。曾任汉语言文学系主任、校对外汉语教学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校学位委员、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校工会副主任。重庆大学顾问教授、重庆联合职业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四川省语委委员、四川省语言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社科联理事、重庆市语言学会会长。
1986年至1988年任汉语言文学系系主任。
曹廷华
(1939年3月~)四川省天全县人。1961年秋考入西南师院中文系,1965年毕业并留校从事文艺学的教学与科研至今。1979年评为讲师,1987年破格评为教授。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1987年任西南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1988―1997年8月任系主任,1997年9月至2001年3月任西南师大图书馆馆长。1989年起任影视文学及文艺思潮与批评理论研两个方向的研究生导师。1997年至2001年受聘担任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
1988―1997年8月任汉语言文学系主任。
刘明华
男,1956年生。四川省平昌县人。1975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1977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考取唐宋文学研究生,师从曹慕樊教授。1985年1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1990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师从郭预衡教授。1992年1月晋升副教授,1993年任研究生导师,1996年9月晋升教授。1996年3月任中文系副主任。1997年8月任中文系主任。1998年在职攻读四川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志烈教授,2001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2003年7月任文学院院长。西南大学校务委员、学位委员、教授职称评委、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席、《西南师大学报》编委。中国诗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
1997年8月任中文系主任
2003年7月任西南师大文学院院长
2006年4月任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王本朝
男,1965年生,梁平县人。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1997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1990年后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西南大学文学院工作至今。1993年破格评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任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美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问题而享誉学界。现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著作、教材6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复印和转载30多篇,被学术界评论和引用150篇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和重庆市规划项目6项。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学三等奖、重庆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师、西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入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重庆市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
2011年12月任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历届党委书记

苏鸿昌
男,1931年生,汉族,四川宜宾人。中共党员。笔名苏芒。1952年肄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中共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总支书记、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四川省分会第二届理事,四川省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1957年至1960年,1962年至1964年中文系总支书记。
唐正康
1961年-1964年担任中共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总支书记。
李世溶
1965-1966年担任中共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总支书记,1977年西南师范学院复学之后,仍为中文系党总支书记。
王运章
1978-1980年担任中共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总支书记,后担任中共西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西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高教老协西师分会副会长、重庆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杨秀
1984年-1992年担任中共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总支书记。
许子清
(1935年7月~)男,汉族,四川盐亭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留校任教,1996年评聘为教授。从事党政管理和教学工作,曾任美术系党总支副书记,1993年至1996年汉语言文学系党总支书记,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理事。
梁光志
(1962-),男,四川人,1997年-1998年担任中共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总支书记,现任西南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茂康
男,1948年生。四川西充人。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3月考取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刘又辛教授。1985年1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2月至今,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2002晋升为教授。1993年任研究生导师。1988年任中文系副主任,1999年-2004年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
邓力
(1955-),男,四川富顺人,曾任西南师范大学校报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曾兼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5年-2006年4月任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现任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张勇
男,汉族,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198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留校工作。1992年5月任西南师范大学人事处干部科科长,1995年3月任西南师范大学师资办副主任,1999年5月担任人事处副处长,1997年6月评聘为副研究员。2004年6月任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06年4月起至今担任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西南大学文学院_西南大学文学院 -组织机构

教学系

中 文 系 主 任:刘明华教授
影视艺术系主任:余纪教授
对外汉语系主任:孙琳副教授
语文教育系主任:黄大宏教授

教研室

1.文艺学教研室
代迅,男,教授,博士,博导,教研室主任
张兴成,男,副教授,硕士 ,硕导
寇鹏程,男,教授,博士,硕导
曹建,男,教授,博士,博导
邵薇,女,副教授,博士
崔树强,男,特聘教授,硕士,硕导
刘建平,男,特聘副教授,博士
黎杨全,男,讲师,博士
2.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
方有国,男,教授,硕士,教研室主任
杨怀源,男,副教授,博士
杨波,女,讲师,博士
王春玲,女,副教授,博士
廖强,男,副教授,博士
沈祖春,男,讲师,博士
3.古代文学教研室
杨理论,男,副教授,博士,硕导,教研室主任
刘明华,男,教授,博士,博导
胥洪泉,男,教授,硕导
韩云波,男,教授,博士,硕导
王明辉,男,副教授,博士
骆晓倩,女,副教授,博士,硕导
王春冰,女,讲师,硕士
黄大宏,男,特聘教授,博士,硕导
赵章超,男,特聘教授,博士,硕导
何宗美,男,教授,博士,博导
何涛,男,副教授,博士,硕导
张桂萍,女,特聘教授,博士,硕导
王广福,男,讲师,硕士
陈明,女,讲师,硕士
周睿,男,副教授,博士,硕导
黄湘金,男,讲师,博士
夏志颖,男,讲师,博士
占如默,男,讲师,硕士
赵天一,男,讲师,博士
4.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曾利君,女,教授,博士,硕导,教研室主任
李永东,男,特聘教授,博士,硕导
王本朝,男,教授,博士,博导
何圣伦,男,副教授、硕士,硕导
刘志华,男,副教授,博士
徐茜,女,讲师、博士
王倩予,女,副教授、硕士
胡安定,女,副教授,博士
杨亭,男,副教授,硕士,硕导
王晓冬,女,讲师,博士
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
李应志,男,副教授,博士,硕导,教研室主任
肖伟胜,男,教授,博士,博导
张武军,男,副教授,博士,硕导
任小娟,女,讲师,博士
刘俐,女,副教授
邝明艳,女,讲师,博士
6.影视文学教研室
余纪,男,教授,硕士,博导,教研室主任
黎光容,女,副教授,硕士,硕导
田义贵,男,教授,博士,硕导
陈红梅,女,讲师,硕士
刘宇清,男,讲师,硕士,硕导
黎萌,女,副教授,博士,硕导
刘帆,男,副教授,硕士
曹怡平,男,讲师,博士
7.语文教育教研室
魏小娜,女,副教授,博士,硕导,教研室主任
赵伶俐,女,教授,博士,博导
余立新,女,特聘教授,硕导
荣维东,男,副教授,博士 ,硕导
8.对外汉语教研室
孙琳,女,副教授,硕导,教研室主任
李子荣,男,教授,博士,硕导
高廉平,男,特聘教授,硕导
金小梅,女,副教授,硕士,硕导
胡爱东,男,讲师,硕士
李娟,女,副教授,博士
胡琳,女,讲师,硕士
徐平,女,副教授
张旭东,男,副教授
孙红举,男,讲师,硕士
徐海英,女,讲师,硕士
龙玫,女,讲师,硕士
毛志萍,女,讲师,硕士
董宪臣,男,讲师,硕士
姜永琢,女,讲师,博士

学院工会

院工会有委员3人,小组长4人。
寇鹏程:工会主席,副教授
姚斌:工会委员,助理研究员
程恩英:工会委员
付云辉:工会小组长
曾馨:工会小组长, 讲师
黎光容:工会小组长, 副教授
孙红举:工会小组长, 讲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30103/12857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什么是校训?_lhg 哈佛校训是什么

原文地址:什么是校训?作者:王天纲什么是校训?什么是校训?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较早为校训作了如下释义:“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袁贵仁同志在《加强大学文

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曼德拉 南非黑人总统

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曼德拉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Mandela)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

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怎样讲课的

1946年5月3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唐兰,游国恩,罗庸,许骏斋,余冠英,王力,沈从文今天是教师节,小史祝那些关注反观的辛勤园丁们,节日快乐!---------------------------------沈从文先生在西

2014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16独立游戏排行榜

2013年12月30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12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7年蝉联中国第一,问鼎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榜首;清华大学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学

声明:《西南大学文学院 西南大学文学院 西南大学文学院-学院简介,西南大学文学院-科研》为网友扮作英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