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学校概况,河海大学-历史沿革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以水利科学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其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为中国水利科学的最高学府。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15年由中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张謇先生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融合吸纳了南大、同济、交大、浙大等校水利相关学院(系、组),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更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河海大学现为国家“211工程”、“1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全球水循环与国家水安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国家56所研究生院高校之一、国家“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60所高校之一。截止2014年,学校有教职工340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79名,博士生导师364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15名。

河海大学校长_河海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于1986年2月在江苏省常州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校区,于2001年9月正式启用新建的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校园建设及教学、生活设施更趋现代化。
1995年以来,在水利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特别是通过“九五”“211工程建设”,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层次、优化了学科结构、增强了科研实力、提高了培养质量,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河海大学校长_河海大学 -历史沿革


河海大学的历史沿革

1915年,时任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的张謇主持创立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由黄炎培任学校筹备主任,3月15日正式开学,由许肇南任第一任校长,被中国水利界公认是理论和实践上贡献最大的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任学校教务主任。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隶属于全国水利局并报教育部备案。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并入的国立东南大学工科成立河海工科大学,仍隶属于全国水利局,茅以升任首届校长。
1927年6月,河海工科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等校合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称国立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河海工科大学全部学生以及图书器材并入工学院土木科(1928年改为土木系),部分教师继续应聘任教,其中卢恩绪为工学院院长,张谟实为土木系主任。中央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下设水利组,1937年6月成立水利系,但此后土木系水利组仍继续存在。1939年中央大学成立工学研究所,其中土木工程部下设水利工程组。1941年水利组划归水利系。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建院初设水文、水利土壤改良、水利发电和水工结构等4系。1953年,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业、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修科并入。1955年,华东水利学院的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与武汉水利学院的水道及港口水工专业对调。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85年,即河海学校建校70周年时,华东水利学院更名为河海大学,恢复了“河海”传统校名,邓小平亲笔题写校名。
1995年,河海大学80周年校庆时,江泽民为学校题词:“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李鹏、李岚清、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学校题词,对学校的事业发展予以肯定、寄予厚望。
2005年10月23日,学校90周年大庆,温家宝总理视察河海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献身,求实,负责”六字要求,对学校寄予了殷切期望。
2009年11月24日,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河海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海大学隆重举行,河海大学成为江苏省第四所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
2014年5月22日,河海大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事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13家单位获得“人才理论研究基地”称号。
河海大学曾长期是水利部所属高校,2000年划归教育部管理,2001年、2005年、2011年,教育部与水利部三次签订共建河海大学协议。

河海大学校长_河海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河海大学下设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学院(常州)、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商学院(常州)、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
饮水思源。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博士点,124个硕士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48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

师资力量


图书馆

河海大学拥有教职工340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079名;博士生导师36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14名。“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名、讲座教授1名,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者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1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名,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131名,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27名,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奖”6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8月,河海大学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0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5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2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1个本科专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众多。2013年,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46921名,其中研究生14750名,普通本科生19871名,成人教育学生11998名,留学生302名。

教学建设

1997年至2007年,学校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重点课程奖、优秀教材奖等60多项;学校被评为全国以及江苏省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多次被评为水利部、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12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国际交流

河海大学具有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首批授权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与美、英、法、俄、德、荷、澳、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截至2014年8月)

河海大学校长_河海大学 -校区环境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设有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

校本部

河海大学校本部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占地8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参天法桐夹道而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部门绿化“三百佳”和江苏省“花园式高校”、“园林式单位”称号。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其中工程馆建成后成为江苏省当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9年入选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建筑十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1949-1959)》图册,为华东水利学院时期老建筑之一。

常州校区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以及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于1986年建立,地处江苏省苏锡常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位于国家级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占地436亩。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商学院(常州)和人文社科部、数理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四个公共课教学部,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14个本科专业,具有机械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材料加工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培养机械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等5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现有教职工54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10多人。在校学生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5500多人,研究生330多人。

江宁校区


江宁校区美景

河海大学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东临机场高速公路,南傍牛首河,西接牛首山风景区,北靠将军山、翠屏山,教学区占地面积863亩,学生生活区占地面积134亩,教职工住宅占地80亩,总面积1077亩。校区距禄口国际机场18公里,距南京本部20公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2001年9月,江宁校区第一期建设工程竣工,并开始接纳学生入住,目前有近万名学生。江宁校区将建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水利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以及资源水利的研发基地;建成以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教学与培训、展示与示范、试验与推广为主要任务的节水园,使江宁校区成为节水型和生态型校园的典范。

校区与校本部之间建立了24芯专用高速光纤信息通道,与校本部电话实现虚拟网连通,全部教室都设有网络、电话、TV插口,建有功能齐全的语音教室,为校区利用现代化手段提供了基础条件。

江宁校区奉行学以致高、教以致用、管以致远的办学理念,即要培养学生的高尚人品和人文精神,也要传授实用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

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学校概况,河海大学-历史沿革

江宁校区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而不失自然。

文天学院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河海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在安徽省举办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
校园建筑

图书馆

河海大学图书馆由3个校区图书馆组成,总面积约41000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及江宁校区图书馆面积约31000平方米,常州校区图书馆面积约9000平方米,另有资料室1000平方米,生均图书馆舍面积为1.76平方米。

河海大学校长_河海大学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朱拓校长徐辉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副校长鞠平、朱跃龙、唐洪武、王超、陈星莺

历任领导

校名职务姓名任职时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校长(主任)许肇南1915.1.~1921.9.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代校长严善坊1921.12.~1922.3.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副校长、校长沈祖伟1922.2~1924.7.河海工科大学校长茅以升1924.7.~1925.8.河海工科大学校长杨孝述1925.8.~1927.6.华东水利学院筹委会主任刘宠光(兼)1952.8.~1952.12.华东水利学院院长钱正英(兼)1952.12.~1955.3.华东水利学院院长冯仲云(兼)1955.3.~1958.3.华东水利学院院长严 恺1958.3.~“文革”华东水利学院革委会主任梅 冰1969.10.~1972. (军宣队)华东水利学院革委会主任胡畏1972.5.~1973.11.华东水利学院革委会主任严恺1973.11.~1979.7.华东水利学院院长严恺1979.7.~1983.12.华东水利学院名誉院长严恺1983.12.~1985.9.华东水利学院院长左东启1983.12.~1985.9.河海大学名誉校长严恺1985.9.~ -河海大学校长左东启1985.9.~1986.12.河海大学校长梁瑞驹1986.12.~1993.8.河海大学校长姜弘道1993.8.~2003.3.河海大学校长张长宽2003.3.~2009.2河海大学校长王乘2009.2~2013.9河海大学校长徐辉2013.9~

河海大学校长_河海大学 -学术研究


情系河海

1995~2006年,学校承接的科研项目经费逾16亿元,其中纵向和各类基金项目占总经费的40%。近年来,承接的科研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承担了一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前期专项、948项目等国家层面科技计划项目;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长江口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滩、溪洛渡、龙滩、小湾、糯扎渡、万家寨、向家坝、锦屏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南京地铁、沪宁高速公路、广东汕汾高速公路、南京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其中一批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以来,学校已有27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奖21项,省部级奖224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3820篇,出版各类科学专著282部,授权专利141项。

为增强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活力,加大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和广度,拓展社会参与办学的渠道,于2001年12月成立了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华东水利学院首任院长钱正英同志出席成立大会,并出任委员会名誉主任。24名海内外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担任个人委员,130家单位委员来自各级政府、部门和水利、电力、交通、环保、教育、金融、部队等系统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展委员会以“面向未来、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宗旨,与国内外各界建立稳定、全面、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河海大学利用高校在知识、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形式。

河海大学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可授予外国留学生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学校,已为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百名博士、硕士与学士,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

近十年来,学校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重点课程奖、优秀教材奖等60多项;学校被评为全国以及江苏省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多次被评为水利部、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12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河海大学公开出版的刊物有《河海大学学报》、《水利经济》、《水资源保护》、《河海大学科技情报》等,并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合编《高等教育研究》期刊。

经过几代河海人的艰苦奋斗,河海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河海人将牢记江泽.民同志的重托和厚望:“面向未来,开拓进取,进一步发展水利教育事业”,在新世纪实现新的跨越,为把河海大学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与若干优势学科、多学科综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河海大学校长_河海大学 -知名校友

代表人物

姓 名出生年月籍贯在校时间及身份曾任或现任职务钱正英1923上海1952-1955年第一任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严恺1912.8福建闽侯1952年至今,副院长、院长、教授、博导,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名誉校长黄文熙1903.1江苏吴江1924-1929学生,1952-1956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汪闻韶1919.3江苏苏州1938-1943学生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水利水电科学院高工文伏波1925.8湖南桃江1944-1949年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沈珠江1933.1浙江慈溪1948-1953年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博导陆佑楣1933.11江苏太仓1951-1956年学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熹能1938.12江苏嘉定1957-1962年学生海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朱尔明1935.10江苏泰县1958-1963年学生水利部总工程师、俄罗斯科学工程院外籍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黎安田1939.5江苏扬州1958-1963年学生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郑守仁1939安徽颖上1958-1963年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吴中如1937江苏宜兴1958-1963年学生,1979年至今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张烨1939.11江苏金坛1959-1964年学生南京市政协主席李京武1939.8山东沂水1961-1966年学生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局长,大校金忠青1945.9江苏南京1962-1967年学生,1978-1997年研究生、教授、博导、副校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基尧1945.5山东济南1962-1967年学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水利部副部长兼黄河水浪底工程建管局局长翟浩辉1946.9江苏常州1965-1970年学生水利部副部长左东启1925.4江苏镇江1955年至今,教授、系主任、副院长、院长、校长、校长咨询校长咨询梁瑞驹1934广东中山1950-1993年,学生、教授、博导、副校长、校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姜弘道1940.11浙江吴兴1956年至今,学生、教授、博导、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校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教育界

姓名简述河海渊源茅以升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河海工科大学校长、教授汪胡桢建国后任华东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顾问;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1915年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获美国硕士学位后回“河海”任教徐芝纶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弹性力学》教材在国内被广泛采用华东水利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墨西哥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东水利学院院长,河海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黄文熙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教授1924-1929学生,1952-1956教授汪闻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水利水电科学院高工1938-1943学生文伏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任1944-1949年学生茆智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水利系(1952年并入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195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沈珠江中国科学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博导1951-1953年学生陆佑楣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能源部副部长;1948-1956年学生吴中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导1979年至今教授、博导郑守仁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1958-1963年学生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本科、1987年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毕业钮新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现任长江委设计院院长,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于1983年毕业于原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1989年7月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王超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河海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于1984年,1990年,1995年分获河海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王思敬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理事长(1999-200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2001年5月正式受聘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任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卢耀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应辰中国工程院院士,水道与港口工程专家,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博导汪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423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学校概况,河海大学-历史沿革》为网友颤抖的芳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