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采收年限 皂角刺 皂角刺-分布采收,皂角刺-植物形态

皂角刺,又称皂角针,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树的棘刺。本品性味辛,温,功专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长披针形,药材多纵切成为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以片薄、纯净、无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间棕红色、慷心者为佳。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分布采收


皂角刺【生态环境】:
1.生于路边、沟旁、住宅附近。
2.生于山地林中。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间为宜,切片晒干。
【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植物形态

皂荚乔木

高达15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荚果条形,不扭转,长12-30,宽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山皂荚乔木

高可达25m。刺略扁,长5-10cm,常有分枝。幼枝淡紫色。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25-30cm;小叶8-12对,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l-4cm,全缘或有疏圆齿,上面有光泽,中助上有短柔毛,下面无毛;长枝上为二回偶数现状复叶,有3-6对羽片;小叶5-10对,狭卵形、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轴有短柔毛。细长总状花序;花有短梗;杂性异株,花黄绿色;雄蕊花瓣椭圆形,雄蕊8;两性花的雄蕊较小。荚果长25-30cm,宽2-3.5cm,扭曲,并有泡状隆起,种子靠近中部;种子卵状椭形,稍扁,栗褐色。花、果期6-11月。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药材

完整的棘刺有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15厘米,基部粗约8~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
药材多纵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
以片薄、纯净,整齐者为佳。
主产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此外,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亦产。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药理作用

抗癌作用

1.体外试验,热水浸出物对JTC-26抑制率为50-70%。
2.体内实验,对浊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60g/kg灌胃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2.8%。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中药化学成分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为黄颜木素(fustin即3,7,3,4-四羟基双氢黄酮)、非瑟素(fisetin即3,7,3,4-四羟基黄酮),并含有无色花青素。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完整的棘刺为主刺及l-2次分枝;扁圆柱状,长5-18cm,基部粗8-12mm,末端尖锐;分枝刺螺旋形排列,与主刺成60°-80°角,向周围伸出,一般长约1-7cm;于次分枝上又常有更小的刺,分枝刺基部内侧常呈小阜状隆起;全体紫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长披针形,长2-6cm,宽3-7mm,厚l-3m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切面木质部黄白色,中心髓部松软,呈淡红色。质脆,易折断,无臭。味谈。以片薄、纯净、无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间棕红色、慷心者为佳。

显微鉴别

刺的横切面:最外一层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皮层薄,有的薄壁细胞合少量淀粉粒。中柱鞘处有厚壁纤维和厚壁细胞断续环列。薄壁细胞常合草酸钙方晶或簇晶。韧皮部呈新月形,极小。木质部发达,由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纤维和导管组成。髓宽广,占整个断面的一半以上,髓细胞大形,不规则,常合少量棕色物质。

粉末特征

棕褐色,纤维性。
①表皮细胞有棕色内含物及小颗粒状晶体,表面观可见气孔。
②中柱鞘纤维多碎断,徽黄色,壁厚,胞腔不明显,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17-22μm,簇晶直径6-8μm,形成晶鞘纤维。纤维束厚壁性,分隔纤维,薄壁性纤维有的具单纹孔。
③木薄壁细胞方形或类多角形,具纹孔。
④有螺纹导管及具缘纹孔导管碎片散在。
⑤髓细胞大形,具众多单纹孔。

药物应用鉴别

1.皂荚为攻散峻厉之品,无坚不破,无痰不散,能开关导滞,对痰闭症用之,可以救急。2.外疡头已突出,将溃未溃之时,利用皂角攻破其头,以代刀切,溃散之力颇强。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l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功用主治


皂角刺《医学入门》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已破者能引药达疮所
《本草纲目》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
《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沈氏曰,皂荚刺宜用头刺极尖锐者佳,刺下节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继元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
《本经逢原》角刺治痘疹气滞,不能起顶灌脓者,功效最捷,而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若血滞不能起顶灌脓,叉需鲮鲤,当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风恶疾,眉落鼻崩,用皂角刺三斤烧灰为末,食后煎大黄汤,调一匕服之,不终剂而愈。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泄也。
《本草图经》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本草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选方

【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医鉴初集》)
【治癌瘭恶疮】皂角刺(烧存性,研)、白及少许,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治妇人乳痈】皂角刺(烧存性)一两,蚌粉一钱。和研,每服一钱,温酒下。(《仁斋直指方》)
【治疮无头者】皂角刺(阴干烧灰),为末,每服三钱,酒调,嚼葵菜子三、五个,前药送下。(《儒门事亲》)
【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臭樗皮一两(微炙),防风一两(去芦头),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荚刺丸)
【治腹内生疮在肠脏】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温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蔺氏经验方》)
【治大风疠疮】体废肢损,形残貌变者:皂角刺飞尖一斤(微炒,研为极细末),赤链蛇一条(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两,生半夏二两,真铅粉一两。俱炒燥,研为末,和皂荚刺末,一总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晒干,入净磁瓶内。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烧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妇人良方补遗》)
【治小便淋闭】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分。为末,无灰酒服。(《圣济总录》)
【治小儿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脑子少许,漱口,掺入舌下,涎出自消。(《圣惠方》)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_皂角刺 -临床应用

皂角刺采收年限 皂角刺 皂角刺-分布采收,皂角刺-植物形态
【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各20克,草鞋跟、雷公根、玉米须各15克,王不留行、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周。
【泌尿系结石】皂角刺9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20克,马蹄金、石苇、玉米须、车前草、滑石各15克,桃仁10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3次服。
【肝脓肿】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肺痈】皂角刺9克,广地丁、蒲公英、芦根、白芨各15克,鱼腥草30克,桔梗、苡仁、古山龙、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3次服。
【冠心病】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升参、穿破石、八角莲各15克,五指毛桃根、黄花倒水莲各20克,川楝、延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大肠癌】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白花蛇舌草、龙葵、白英、半枝莲、半边莲、凤尾草、土茯苓、蒲公英、八角莲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皂角刺9克,藤当归、路路通、鸡血藤各15克,五指毛桃根、黄花倒水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慢性盆腔灸】皂角刺9克,鱼腥草、广地丁、夏枯草、败酱草、鸭跖革、蒲公英各20克,红藤、野菊花各15克,延胡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乳腺增生】皂角刺9克,丹参、王不留行、半枝莲、半边莲、夏枯草、千斤拔各15克,土鳖虫、地龙、橘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胎衣不下】皂角刺9克,虎杖、当归藤各15克,五指毛桃根、黄花倒水蓬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骨结核】皂角刺9克,山甲片6克,十大功劳叶30克,古山龙、矛瓜根、百部、鱼腥草、白芨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结合玉五丹药线提脓去腐,脓尽用生肌散收口。
【骨质增生】皂角刺、山甲片各9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4896.html

更多阅读

瘦身餐 桃胶皂角米炖银耳 桃胶皂角米银耳的好处

阅读原文功效:美容养颜原料:桃胶40克;皂角米40克;银耳两朵;调料:冰糖100克;水适量;步骤与做法:1、桃胶、皂角米、银耳、冰糖备用;将桃胶置于大碗中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中途需换水,将表面杂质清除;2、同时将皂角米浸泡2小时以上;银耳同样浸泡至涨发

中药皂角的介绍 中药皂角刺的作用

皂角味辛咸,性温,属温热药。为强烈的祛痰药。并有开窍搜风的作用。皂角内服,有消痰积、症结、下风秘(中风病人大便秘结)的作用。对痰多阻塞气道、咳嗽多痰、痰白粘难出者,可以皂角配合苏子,半夏,橘红,茯苓,莱菔子、杏仁等同用。对腹中痰积结聚

鹿角霜的功效作用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Lù Jiǎo Shuānɡ【别名】鹿角白霜(《本草蒙筌》)。【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生境分布】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北京等地。【制法】现在所用的鹿角霜,均是提制鹿角胶后剩下的

皂角洗发? 皂角洗发水制作

怎样用皂角洗发?皂角怎么洗头?皂角洗头好吗?皂角洗头好用吗?皂角首乌密发液怎样?皂荚洗头怎么洗 2011-11-15 19:38提问者:匿名 | 浏览次数:441次市售洗发用品用了头发掉得凶越洗越干越洗越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说用皂角洗头对头发

绿化 皂角树·造刺树 皂角树

题记:大约是2010年,和老李在葛家王平庄拆迁的过程中的村西转悠的时候,于一老汉家发现过一棵长满大刺的树,高20余米,米径约20多公分,周身上下长满了长刺(从根部),刺长有的10多公分,部分刺是黑紫色,树上结满皂荚,甚是好看.地上掉落很多, 当时问大爷

声明:《皂角刺采收年限 皂角刺 皂角刺-分布采收,皂角刺-植物形态》为网友哥依旧颓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