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卖身节 卖身节-概述,卖身节-历史起源

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卖身节 卖身节-概述,卖身节-历史起源

卖身节又称遇仙节,是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的汉族民俗和民间宗教节日。起源于明末清初。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传说神仙降临要视察百姓、考察民情并顺道救苦救难,大行善事,所以人们往往在农历二月初二聚集在广场上,展现自己,让神仙更真切地观察到世间真善美从而“问诊下药”,久而久之成了一个节日,被命名为“卖身节”,又被人们称为“遇仙节”,后又名为“翻身节”,再后来人们竞相在街上泼水射水作乐,又和“泼水节”合二为一,从此在广东东莞延续了几百年的“卖身节”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并成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民众的喜爱。

东莞卖身节_卖身节 -概述


卖身节泼水大战

卖身节,传说神仙降临要视察百姓、考察民情并顺道救苦救难,大行善事,所以人们往往在农历二月初二聚集在广场上,展现自己,让神仙更真切地观察到世间真善美从而“问诊下药”,久而久之成了一个节日,被命名为“卖身节”,又被人们称为“遇仙节”,后又名为“翻身节”,再后来人们竞相在街上泼水射水作乐,又和“泼水节”合而为一,从此在广东东莞延续了几百年的“卖身节”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遗产,并成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民众的喜爱。

东莞卖身节_卖身节 -历史起源

1、卖身节的最古老来由,传说,“卖身节”是出自东坑塘唇村, 有一姓卢的大户, 赶着清明之前开耕,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 在塘唇村前, 贴出雇请农耕长工启事。自此之后, 形成习惯, 没有田地的青壮年都在“二月初二”这天, 坐在塘唇村前的围篱上, 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 以示“卖身”,出卖劳力, 等待财主雇请。有田地的财主, 就在这天, 到塘唇村前, 挑选“卖身”的青壮年、放牛仔, 一雇就是一年, 这就叫 “卖身”。

2、在东坑有“卢家地、谢家田”的著称。连接寒溪江畔,一条青鹤小河得天独厚地成为当时贯通省城的运输大动脉。广州、东莞、石龙、惠州等货船常到东坑。东坑麻石街卖糖墩成为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的中转码头。蚕桑种养、庶糖加工、谷米加工、榨油加工相继兴起。尤其夏收夏种之后, 一河两岸斗蟋蟀的蟀寮,连绵一片。其赌馆、烟馆、妓馆昌盛,省港粤剧红伶濒临东坑闹市, 载歌载舞, 灯红酒绿, 人称为“小澳门” 。特定的运输环境, 特定的农耕需求, 谱写成了一曲“ 二月初二”的颂歌。

3、几度沧桑, 东坑“二月初二”名为“卖身节”,又名“遇仙节”,后改为“翻身节”。近年来, 改名为“欢乐节”,游人爱在大街上用玩具水枪射水作乐, 故又名“射水节”。“二月初二”来过欢乐节的人们, 都希望在这一天, 让东坑之水洒一身吉祥, 带回去一身好运。

东莞卖身节_卖身节 -故事传奇

东仔故事
话说增城仙村,有一户姓丁的人家,主人叫丁传宗,父亲丁财寿,由祖上传至他这代已经是九代单传了。娶妻王氏,性情刚烈,却也夫妻恩爱。结婚九年,还没见妻子有怀胎迹象。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旧中国,不孕妇女遭夫家抛弃的情况屡见不鲜。王氏受不了公公的数落,也不和家里打个招呼,径直投奔东坑岭贝塘村的亲戚家。丁传宗见四处打探妻子的下落,正月底,传宗踏上了寻妻的路途。农历二月初二这天正是东坑的卖身节。丁传宗抖擞精神,随着赶墟的人流到了东坑,在亲戚处寻着妻子,一个月后,在那年的十一月底,产下男孩。将孩子取名“东仔”。意即是由东坑那边得到的。这件事便慢慢地传播开去,故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卖身节

直鱼钩
寮步两头塘村有个温老汉,为人忠厚善良。与东坑塘唇村的卢老二交情甚好,每年的卖身节,都到卢老二家住上几天。道光二年(壬午)二月初一,温老汉携带九岁的孙儿温小牛又到卢老二家作客,准备参赴明天的盛会。爷孙俩掏钱买下了一根特别的直直的鱼钩。这件事,传到村中恶棍李大麻子耳里,李大麻子强行将小牛的神钩抢去了。李大麻子把神钩放下河中,一看钓上来的是一条四五斤重的潜水过基硖毒蛇,这蛇咬断绳子,向李大麻子猛扑过去,狠狠地咬了李大麻子一口,然后游下河里去了。李大麻子被蛇咬后,不到一个时辰,便一命归西去了。

金色锄头
东坑水围的主人卢龙广,是个大名鼎鼎的大财主。他未发财以前,有一年的卖身节,他到墟中买把缺口的锄头。第二天,他就扛着刚买的锄头下地干活,一锄下去,可达尺余,象不用出力似的,锄地比平时快了几倍,凡是锄头翻过的地方,均成了肥沃的泥土,地里的杂草一碰到他的锄头,自然枯萎。龙广心花怒放,认定这锄头是神仙赐给他的宝贝,起早摸黑地干得更欢了。那一年,到处闹着水灾,由于发大水的缘故,作物多数失收,灾荒的年头,人群很容易罹患起水肿病。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姜是唯一医治水肿病的特效药。经走南闯北的姜贩证实:查到老隆(龙川)无两姜,足见当时姜的珍贵。卢龙广把姜收获,用船载往闹水肿病的地方贩卖,一船船姜去,换成了一船船银子回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

东莞卖身节_卖身节 -民俗发展


卖身节

1、东莞“卖身节”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卖身节”已经在东莞一些镇区延续了数百年,虽然有些传统的节目仍然保留,但“卖身节”的意义已经今非昔比,从当年的“卖身”,到今天的创业,东莞人用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自己的勇气。

2、二月初二的“卖身节”活动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风情东莞”、“激情东坑”、“商情东坑”、“艺情东坑”。

3、“风情东莞”以“我和东坑有个约会”为主题,木鱼歌演唱大赛及东坑风情一日游等节目;“激情东坑”以“激情射福水”、“相约二月二,燃情之春”――东莞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见面会为主;“商情东坑”以大型现场招聘会、“美食竟芳华”、“创业梦・英雄会”及名优商品展销为主;“艺情东坑”则以“祈福购物得吉祥”――东坑吉祥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50103/135370.html

更多阅读

世界管线钢发展历史概述 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早期的管道管径小、压力低以及冶金技术的限制,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管道用钢一直采用C、Mn、Si型的普通碳素钢,其中包括1926ianAPI(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发布的API5L标准的三种碳素钢(屈服强度分别为173MPa、206MPa、235MPa)。一般

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交口 交口-概述,交口-历史起源

交口,是一个娱乐圈流行的新词,每当一部电影出来,领了观影费或被导演托付了伟大友谊的达人们,就开始在报刊、博客和微博上交口称赞,简称交口。交口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吕梁市南端,东接孝义、灵石、南连隰县、汾西,西靠石楼,北界中阳。县人民

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银票 银票-概述,银票-起源

银票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四种。北宋的“银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银票北

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浮潜 浮潜-概述,浮潜-起源技能

浮潜,不仅是漂浮于水面的流览,更融合了多项技巧与知识的开发,浮潜不仅是漂浮在水面的活动,它包含了漂浮、下潜、上升、排水、换气、呼吸、自救与器材选择使用等等的技巧串连,除了个人的运动神经的协调外,更需要一个教练和一系列课程的教育

声明:《回族起源和历史概述 卖身节 卖身节-概述,卖身节-历史起源》为网友塔罗南丁格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