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院简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2005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广州业余大学、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四所市属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院简介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2005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前身分别是广州业余大学、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和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于2005年合并建校并更为现名。2009年5月,广州市政府批准学院加挂“广州社区学院”牌子,成为广州首家社区学院。

学院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是:立足广州,服务广州,辐射华南,以产业需要和市民需求为导向,服务产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民,使学院发展成为以社区职业教育为主、以岭南文化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互交融为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技术转化平台、社区教育与服务示范中心和市民终身学习园地。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徽

学院位于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现有5个校区。广园南校区、广园北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下、麓湖之畔,海珠、滨江及越秀3个校区分布在广州中心市区。学院建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宿舍楼、学生活动中心、室内外体育场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2年,几十年来为社会各界培养了30多万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2009年12月,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10月,学院通过省级示范校培育项目验收,确立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06年,学院率先在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中将招生批次从3B提高到3A,面向广东、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山西、内蒙古、河南、贵州、云南、甘肃等13个省、自治区招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和新生报到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平。学院围绕广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高端化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4个专业板块开设了10个专业群,设有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商贸系、财会金融系、旅游系、公共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城市建设工程系、食品系、应用外语系、社科部、国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13个教学单位,高职教育研究所和社区教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跨入“十二五”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学院正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以学院为核心,校企双主体,依托市、区、街三级教育网络,校企社政四方合作的“一核双体三级四方”社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通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有省市级精品课程15门,省市级示范专业12个,国家和省市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1个,获得多项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和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实施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课程体系,全面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在国家、省级和市级技能竞赛屡获优异成绩。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6.7%,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98%,位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毕业生社会评价满意率超过95%。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校企社政四方合作,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共建工程,共建实训基地,共育人才。学院建有集教学、技术开发、培训、考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顶岗实习基地194个,包括广州市动漫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广州市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珠江钢琴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碧桂园凤凰酒店管理学院。正在筹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远望谷物联网技术学院等。

学院注重培育校本文化根基,形成了“思诚贵和”的校风和“乐学善用”的学风。创建了国内高职院校中首个国学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培育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造就既具有娴熟的职业技能,又拥有良好品德与和谐人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发扬社区教育优良传统,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社区为中心、企业参与的社区教育与服务网络和工作体系,增强学院的社区教育与服务能力,彰显广州社区学院的功能。广州市正依托学院成立“广州社区教育与服务指导中心”,学院与白云区政府合作建成广州社区学院白云分院。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已与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多个国(境)外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选派大批骨干教师赴国(境)外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在选派教师出国培训的同时,也启动并成功实施了遴选学生出国进修实训工程,已有三批学生学成归来。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合作组建成立了“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东方国际学院”,与英国威尔士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专升本“3+1”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出国深造平台,并与国内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
今天,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正秉承“立人立业”校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社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进四方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创造新的辉煌,努力将学院建成体制机制改革“先行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校”、社区教育和社会服务“示范校”、高职文化建设“特色校”。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院领导

李训贵,院长。1958年出生,理学博士,二级教授,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历任广州师范学院物理系主任、教务处处长,新广州大学教务处处长,2002年始任广州大学校党委常委、广州大学副校长。是2000年国际核废料回收和利用大会的科学委员,历任两届中国高等科技中心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兼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教师职称学科评委,广东省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广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妇联第十届和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多年来一直在高等教育管理、社区教育、国学教育、大学文化建设和物理学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76篇(其中SCI收录12篇),出版学术专著、本科生教材等共15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厅局级教学科研奖励4项。先后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和荣誉称号共48项。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七次和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广州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

张平,副院长。1957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83年于华中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历任广州市职工大学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纪委书记;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现任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多年来一直在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兼任《职大学报》副主编。发表文章30多篇;近年来主持省、市(厅)级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7项,市级精品课程1门;总编、主编、副主编并出版高职教材、专著17部(册)。

刘范一,副院长。1962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1988年从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任教于广州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和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任系副主任、主任,培训部主任,院长助理,党委委员,副院长。现任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1992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1998年当选为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受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选派到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进修公共管理。多年来致力于农业经济问题和教育管理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校极相关课题10多项,在《光明日报》、《学术研究》、《广东社会科学》、《理论探讨》、《齐鲁学刊》、《高教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副)编、参编专著、教材多部。

熊军,副院长。1965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副教授,1991年从上海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历任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国际贸易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处长、院长助理、副院长,现任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兼任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市场营销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市场学会会员等。多年来一直在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李晓明,副院长。1959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毕业,历任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培训部副主任,基础部副主任、主任,金融证券系主任,副院长。现任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财经委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院系专业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现有10个专业群,开设32个专科专业。
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机电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商贸系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
财会金融系会计、财务管理、金融保险
旅游系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
公共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文秘、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
艺术设计系网络新闻与编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城市建设工程系市政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城市园林
食品系食品营养与检测、餐饮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
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师资力量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师资力量

根据学院高等职业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73人,其中专任教师431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75.22%,生师比20.45:1。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占地面积

学院占地面积202391.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7553.44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04558.71平方米,实训室面积46613平方米。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生数量

截止至2014年8月31日,学院全日制在校生9288人,其中高中起点学生8769人,中职起点学生519人,成高业余学生3973人,另外,短期培训16718人次。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院沿革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由原广州业余大学、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和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成,校本部设在原广州大学广园校区。原四校都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

原广州业余大学,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62年创办、广州市教育局主管的综合性成人高等院校。学校原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副教授25人,讲师30人,助教35人。拥有与全国各高校互联的千兆以太网,有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物理实验室、机械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电化教学室、多媒体教学室、艺术设计室、中文图书资料室。综合性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设有理工、文史、外语、艺术四类学科专业。辖属12个教学系、部: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应用系、应用数学系、应用化学系、经济系、中文系、文化传播系、外语系、社科部和培训部。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更新专业设置,先后开设综合性、实用性的各类专业50多个。原有普通高职专科生347人,成人专科生4,573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造就更多的新型人才,开设了第二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本、专科)、成人升大补习班、预科班,以及会计、秘书、推销员等岗位培训,年均培训1万多人次。建校40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各行业的业务骨干,深受社会各界赞誉。1991年被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国家教委、人事部等单位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92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称号,1997年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厅主持的全省成人高校评估中,被评委“广东省优秀成人高校”,并被评委五所“广东省示范性成人高校”之一,1998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优秀学校”称号。

原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州市经委主办的成人高等院校。建院20年来,学院按省政府“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经济管理干部”的规定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办出特色”的指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为宗旨,以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己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以教学为中心,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多形式、多学科、多层次、多功能的有特色的成人高校。多年来,通过择优引进和在职培养等多种渠道,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职工队伍已由建院初期的23人发展到153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具有副高职称的25人,中级职称的38人,初级职称的1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含双学士)的占48%。学院原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29人专业。建院以来共培养企业领导人以及各类各层次的经济管理干部71,609名,其中:大专学历(含普高)6,451名;专业证书班2,037名;联办研究生学历班(含进修课程)124名;厂长经理统考、岗位资格培训、工商管理培训、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等共62,961名。根据扩招形势的需要,2001年学院自筹资金6,600万元,购买了相邻的有线电厂(关闭企业)的土地和物业,使学院的占地面积由3.6万平方米扩展到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3.8万平方米增加到6.5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条件。学院建有教学楼12,694平方米,办公楼4,218平方米,饭堂2,026平方米,餐厅921平方米(可供1,500人同时进餐),学生宿舍14,775平方米(可容纳全脱产住宿生2,500人),教室57个(其中多媒体教室41个多功能学术报告厅2间),实验室10多个,接待楼1,218平方米(以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体育运动场地19,980平方米。学院建有图书馆3,000平方米,藏书16万册,中外报刊资料1,000多种。学报公开出版发行。综合档案室被评为省特级档案室。1996年,在广东省成人高校综合评估中,学院被评为省级优秀成人高校。2001年被省经贸委评为工商管理优秀学院。2003年被省教育厅、省劳动厅、省经贸委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原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是198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州市商业委员会主办的财经类成人高等院校。学院前身为广州市财贸干部学校(创建于1962年)。学院同时又挂中共广州市财贸战线党校的牌子。建院以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走规模、效益、质量相统一的办学之路,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建院以来,已培养大专以上学员8,000人,大专毕业证书生5,000多人,各类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达10多万人次。近几年学院还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培养了近千名大学函授本科毕业生。学院编制160人,原有教职工128人。在61名专职教师中,有高级职称的23人,讲师25人,助教13人。学院设经济管理系、财务会计系、国际贸易系、行政管理系、旅游经济系、信息系,设商业经济研究所(兼学报编辑部、科研处、广州市商业经济学会秘书处)、图书馆、电化教学中心。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承担了商业系统许多课题。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电子期刊。学院设有9个多媒体教室,1个语言室,4个电脑实习机房,7个实验客房及2个电化教学室,2个文体室等,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学院开设大专学历的专业有:企业管理、金融、会计学、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经济信息管理、网络媒体制作与管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物业管理、商务英语、英语(外贸)、q与酒店管理、现代文秘、行政管理、法律、会计电算化等19个专业。学院先后获得“全国企业管理培训先进单位”、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州市“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环境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原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原名广州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是1985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广州市农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所农业类成人高等院校。1994年6月更名为广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经原广东省高教厅和国家教育部审核,批准作为“新机制新模式”的高职教育试点院校。2001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培养计算机“软件蓝领”人才的试点院校。学院占地面积65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已建成25个实验实训室、18个多媒体课室、5个语言室以及71个校外实习基地,开通了千兆校园宽带网。现有计算机600多台,各类图书10万册,报刊、杂志330多种。学院原有有教职工156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高级职称的有19人,中级职称的有34人,初级职称的有32人),学院设乡镇企业管理系、经济贸易系、信息技术系、农业技术系、培训部、基础部、图书馆。学院现开设的专业有17个,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农产品产业经营与管理、园艺、农业工程技术、绿色食品开发与管理、经济动物养殖、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物业管理、物流技术与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商务英语、风景园林、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在校生近3,000人。学院除担负大专学历教育和农业高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任务外,还有“中共广州市农业战线党校”和“广州市农业专业继续教育基地”,负责对广州地区农业干部、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同时还是广州市财政局设立的会计电算化培训点。1997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广州市编委批准,设立“中国绿色食品广州培训中心”,作为广州和中南地区绿色食品专门培训基地。设在学院的“广州市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农业类职业技能等级考证培训基地。建院近20年来,共培养了大专学历学生5,000多人,培训各类专业人员近2万人。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校训、校风、学风和校歌

校训:立人 立业

校风:思诚 贵和

学风:乐学 善用

校歌:我与羊城同辉煌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社团组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院简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生组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简称院团委)、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联合会(简称院学生会)、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院社联)、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自律委员会(简称院自律会)和各系团总支学生会(简称系团学)。

学生社团:截止至2013年9月,登记在册的学生社团有48个,其中广园南北校区分布有40个学生社团,海珠校区分布有20个学生社团。
按学生社团的不同性质,可分为六大类,包括公益类、文学类、文艺类、体育类、学术类、国学院。
1、公益类: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扬光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环保协会、社工协会、心理健康促进会、励志社;
2、文学类:校报学生记者团、图书协会、风雅文学社;
3、文艺类:广角摄影协会、电影协会、森・深・心话剧社、街舞协会、音乐协会、学院学生电视台、广播台、广播站;
4、体育类:篮球协会、小球协会、排球俱乐部、轮滑协会、健身协会、定向越野协会、跆拳道协会、裁判团;
5、学术类:英语协会、插花艺术协会、汽车协会、动漫社、计算机协会、食品协会、会计学会、金融学会、市场营销学会、电子协会、创意服装社、ERP沙盘创业学会、魔方社、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IT服务协会、魔术协会;
6、国学院:国学经典讲习团、清心茶艺社、国乐社、鹿鸣文社、艺翔棋艺社、墨阁社、中华武术协会。

城市职业学院_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校区地址及交通情况

广园南校区(地址:广州市广园中路248号)

1、广园客运站、广园购物中心所有车(走约40米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175、179、181、182、199、240、241、24、257、257快、265、273、298快线、298、36、38、46、540、60、63、805、大学城1线、旅游3线、夜35

2、大金钟路站所有车(走约660米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127、223、245、265、304、36、522、834、891、旅游3线、885

3、广园客运站所有车(走约460米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175、179、181、182、199、241、24、273、257、257快、265、298快线、298、38、46、540、60、63、805、885、大学城1线、旅游3线、夜35

4、柯子岭站所有车(走约620米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36、529、544、546、547、561、66、76A、76、805、810、864、885、大学城1线、夜32、夜9

5、市交控中心站所有车(走约560米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189、278、36、544、546、547、561、66、76A、76、810、864、夜32、夜9

广园北校区(广州市广园中路511号 邮政编码:510405 )

1、景泰坑站所有车:175、179、182、189、199、240、241、24、257、265、273、298、298快线、38、46、540、60、63、885、大学城1线、旅游3线、夜35

海珠校区(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207号 邮政编码:510300)

1、地铁二号线鹭江站A出口:(往左走约50米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海珠校区)

2、客村站(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海珠校区门口)

滨江校区(地址:广州市滨江中路远安路75号)

越秀校区(地址:广州市越秀北路80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6709.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院简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网友骚年先锋队队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