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元阳县 元阳县-行政区划,元阳县-历史沿革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南段,红河州西南部、红河南岸,地处东经102°27′―103°13′北纬22°49′―23°19′之间。东接金平县,南连绿春县,西邻红河县,北与蒙自市、个旧市、建水县隔红河相望,东西横跨74公里,南北纵距55公里,面积2189.88平方公里。土地全力为山地,无一平川,最低海拔144米,最高海拔2939.6米,相对高差2795.6米,年平均气温24.4℃,最高气温44.1℃(于2014年5月15日创造),最低气温3.7℃;年降雨量最高1189.1毫米、最低665.7毫米、平均899.5毫米。元阳县峰峦叠嶂,云海浩翰,是云南热带水果和云雾茶及黄金的重要产地之一;以哈尼族和万亩梯田为主体的六大文化景点,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秀美壮观的画卷,形成了元阳旅游业的优势和特色。

元阳县_元阳县 -行政区划

元阳县辖2个镇、12个乡:南沙镇、新街镇、牛角寨乡、沙拉托乡、嘎娘乡、上新城乡、小新街乡、逢春岭乡、大坪乡、攀枝花乡、黄茅岭乡、黄草岭乡、俄扎乡、马街乡。

元阳县_元阳县 -历史沿革


元阳县元阳县辖1个镇、14个乡:新街镇、南沙傣族乡、嘎娘乡、上新城乡、小新街乡、大坪乡、逢春岭乡、攀枝花乡、俄扎乡、黄茅岭乡、黄草岭乡、胜村乡、牛角寨乡、沙拉托乡、马街乡。0

2000年,元阳县辖2个镇、1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295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南沙镇20232 新街镇36207 胜村乡34770 牛角寨乡29999沙拉托乡20375 嘎娘乡17334上新城乡19661小新街乡22638 逢春岭乡29902 大坪乡23290 攀枝花乡15714 黄茅岭乡16214黄草岭乡31213 俄扎乡18036 马街乡27365

2005年,俄扎乡政府驻地从俄扎下寨迁移至哈播;撤销新街镇和胜村乡,设立新的新街镇。

元阳县_元阳县 -自然环境

位置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脉南段,红河南岸,东经102°27′~103°13′,北纬22°49′~23°19′之间。东接金平县,南邻绿春县,西与红河县毗邻,北与建水县、个旧市隔红河相望,东西最大横距7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55千米,全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千米。县城南沙距省会昆明284千米,距州府蒙自71千米。

地貌

元阳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境内
云南元阳的稻梯田
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地连绵,无一平川。最低海拔144米,最高海拔2939.6米,海拔差异明显。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红河、藤条江两干流自西向东逶迤而下,地貌呈中部突起,两侧低下,地形呈“V”形发育。鸟瞰全境“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构成了元阳特殊的地形地貌。[3]土地全力为山地,无一平川,最低海拔144米,最高海拔2939.6米,相对高差2795.6米。

气候

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3]年平均气温24.4℃,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3.7℃;年降雨量最高1189.1毫米、最低665.7毫米、平均899.5毫米。

水文

元阳县属于红河流域和藤条江流域,县内主要河流有红河(元江中游段)、藤条江、乌拉河、金子河等29条,其中分布在红河流域的支流18条,藤条江流域支流11条。全县水资源总量26.91亿立方米(其中:径流量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量6.1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1.47亿立方米。[4]县境内截至2005年9月28日尚无大中型水库,已建有小(一)型水库1座(呼山1#坝,库容142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3座(大鱼塘水库,库容14万立方米;呼山3#坝,库容60.5万立方米;胜村二合一坝塘,库容24.89万立方米),其它小坝塘10余座,总库容162.81万立方米。在建小(一)型水库1座(肥香村水库,库容429.4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2座(刺竹林水库,库容12.4万立方米;增益寨水库,库容44.5万立方米)。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8.08万亩,现已建成引水渠道共4653条(其中:过水流量在0.3m3/s以上的有45条),年总引水量1.38亿立方米,总控制灌溉面积15.03万亩(其中:水田14.91万亩,水浇地0.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42%。
全县已解决农村人畜饮水683个自然村共17.3277万人,占总自然村的69.84%,占农村总人口的50.02%。
境内除红河(元江)和藤条江两大干流外,其他有开发价值的支流有1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根据调查统计,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81万kW,可开发装机容量为21.38万kW。截止2004年底,全县拥有水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1.471万KW,仅占可开发装机容量的6.88%。地方电网内建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5座,累计变电总容量54300千伏安,建成128.2公里35千伏线路纵贯南北、横联东西,1046.9公里10千伏电网覆盖全县15个乡镇136个村委会,村民小组通电率达到89.78%,户通电率达到93.72%,
全县用电人口达到34.84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3.8%。
规划新建大中型水库3座(南沙水库,库容2.77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5万KW;黄茅岭水库,库容1.29亿立方米,装机容量0.76万KW;马龙河水库,库容100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1座(纸厂水库,库容548万立方米),小(二)水库2座(路那水库,库容14.67万立方米;告封碑水库,库容12万立方米)。规划新建小水电站19座,总装机容量14.246万KW,估算总投资77901万元。

元阳县_元阳县 -经济

综合

全县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逐年扩大。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4854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722万元,年均增长13.4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9.23%,第二产业增长19.11%,第三产业增长15.75%,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47.57:14.91:37.52调整为2007年的39.42:19.04:41.54,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农业总产值和农村经济总收入分别由2002年的37506万元和39784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65051万元和66348万元,年均增长11.64%和10.77%;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464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6000万元,年均增长12.1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在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农特税的政策下,实现快速增长,由2002年的2820万元和224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8022万元和5209万元,年均增长23.26%和18.3%,增长了2.84倍和2.3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086元增加到2007年的1750元,年均增长10.0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由2002年的47305万元和3341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145万元和44190万元,年均增长17.32%和5.75%。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亿元,完成200473万元,同比增长11.8%,是“十五”末的2.1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57元,同比增长14.81%,是“十五”末的2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到66269万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完成49375万元,增长26.9%;第三产业完成84829万元,增长17.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36.09∶24.70∶39.21调整为33.06∶24.63∶42.31。

农业

2008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8%。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发展良好,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
全年实现牧业产值34486万元,比上年增长32.1%,渔业产值23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肉类总产量达25057吨,比上年增长25.1%,其中:猪肉增长27.8%,牛肉增长4.2%,羊肉增长10.6%,禽肉增长6.8%。禽蛋产量达1018吨,比上年增长9.3%。水产品产量达2820吨,比上年增长12.8%。
2010年,元阳县投资852.85万元实施8996亩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全年共发放综合补贴2366.53万元,惠及全县37万农民。完成农业总产值95609万元,增长6.03%;农村经济总收入112934.14万元,增长14.5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448元,比上年增长13.54%

工业

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7860万元,比上年的28367万元增长33.4%。其中:轻工业产值完成12604万元,比上年的13342万元下降5.53%;重工业产值完成25256万元,比上年的15034万元增长6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5835.7万元,比上年的29547.7万元增长21.28%。实现利润6847.2万元,比上年的5312万元增长28.9%。[6]
2010年,元阳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8287.2万元,同比增长36.94%。其中:重工业53947.5万元,比上年增长51.8%;轻工业14339.7万元,比上年增长34.9%。

元阳县_元阳县 -人口民族


元阳县2002年全县总人口365321人,其中农业人口345646人,占总人口的94.6%。;非农业人口19675人,占总人口的5.39%。少数民族人口321328人,占总人口的87.96%;其中,哈尼族194472人,占总人口的53.23%;彝族85290人,占总人口的23.35%;傣族17950人,占总人口的4.9%;苗族12004人,占总人口的3.29%;瑶族8127人,占总人口的2.23%;壮族3369人,占总人口的0.92%。

元阳县_元阳县 -地理地貌

元阳县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属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由于长期受红河、藤条江水系的侵蚀、切割,地貌呈现出中部突起,南北两侧低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面山地多为羽状横向峡谷,南面坡形多为箕状,全县地形可概括为“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土地全力为山地,无一平川,最低海拔144米,最高海拔2939.6米,相对高差2795.6米,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43.5℃,最低气温3.7℃;年降雨量最高1189.1毫米、最低665.7毫米、平均899.5毫米。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元阳县 元阳县-行政区划,元阳县-历史沿革

元阳县_元阳县 -经济产值

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842万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215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65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248方元,粮食总产量11846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708元,农民人均有粮318千克。

元阳县_元阳县 -旅游景观


元阳县县内有观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由观音山片、麻栗寨河片、胜村――多依树游览线,两片一线41个景点组成,总面积97平方公里。

景观以林海梯田、云雾、民族风情为特征。这里,原始森林茫茫,珍稀植物荟萃,立体气候万千,生物区系明显。尤其是36万亩梯田层层入云霄,不是画卷胜似画卷。“元阳梯田甲天下”的赞誉,是到过元阳的中外游客的共识。

元阳梯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这些景区就是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从滇西北到滇南,随着海拔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降雨量也越来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降雨量竟达到年均1397.6mm,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减少。这就使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

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亩梯田在养育着336971个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顷森林提供着全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这就是元阳哈尼族梯田奇观的突出特点。它不像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已失去功能的古迹,也不像泰山、黄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单纯的自然景观,也不像曲阜孔庙、拉萨布达拉宫、北京颐和园等单纯的人文创造,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元阳县_元阳县 -旅游攻略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如春,皆可出行。

交通

1.从昆明汽车客运站有日班和夜班班车到元阳,日班车是高快客车。夜班车是卧铺车,发车时间大约是晚上8点左右,第二天早上5:30左右到元阳新县城(南沙),7:00到元阳老县城新街镇。
2.建水到元阳早晚有很多班次,2小时就到了。坐昆明汽车客运站到建水的车,时间充裕还可以顺便到建水古城去看看,如果直接走。2个半小时到元阳新城南沙镇,都是盘山公路,有点让人晕头转向,但司机的技术特别好,在这样的公路上也能开得飞快,乘客的担心有些多余。南沙镇到老城新街镇还有28公里,大约需要一小时。元阳老县城(新街)――开远(南站)每天早上6:40途径南沙时会停留半小时,基本在山下走,比去建水的路好。元阳新县城(南沙)到建水的首末班车分别是7:10和18:40,基本上是20分钟一班。元阳新县城(南沙)到个旧的首末班车分别是7:50和18:00,也是20分钟一班。元阳新县城(南沙)有直接到昆明的车,时间是10:12,16:40,17:40。
3.到元阳的其他地方包车游较好,在县招待所门口租车,一天的费用大概是120元~200元,如果你能讲价的话,还可以拿到更便宜的。去哈播可坐到金平的公共汽车,中巴车也有。也有中巴车可以到老勐。

住宿

老县城有县政府招待所,就在汽车站对面。大约25-40元/床。还有一家“三叔客栈”,老板是香港人,房间是民房改成,非常干净,随时可以洗澡,30元/床,但老板一般不接待外人(除了他朋友外),可以去试试。客栈二楼的大露台是拍元阳县城,云雾和梯田的绝佳之地,同时也是喝茶聊天,睡午觉的好地方。三叔本人是当地通,凡是有关梯田,民族,节日,赶街等都可向他咨询。客栈还有上网设施和免费小吃。新县城有更多宾馆饭店可供选择,但游览不太方便。

美食

最近几年,到元阳旅行的人一般都在小余的饭馆吃饭,这里是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饭菜可口卫生,小余人非常热情,很快就能成为朋友。她那里还有留言本,是新浪斑竹狡兔发起的。早餐一般是米线,面条。在三叔客栈附近有一家肥肠米线很好吃。

节日

节日太多,如火把节,三月街等。但最有特色的是哈播等地的长街宴,村子里每家每户准备好丰盛的食品,然后摆上沿街摆放的长桌,全村一起分享,外来的客人也可以一起吃。长度可达几百米的大宴会,场面非常壮观,这是在正月间的节日。

实用信息

穿衣提示摄影提示元阳处在北回归线上,但海拔仍有1600多米,所以气候很好,不冷不热,但早晚较凉,

元阳中午的阳光很毒,注意防晒。衣物以轻便为主,T-恤,短裤,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还需要备一件外套。

摄影提示

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就要深入到比较偏远的乡村了。团结乡金竹寨的梯田线条细密清晰,极具装饰的美感。从县城徒步到此处,不过40分钟。
1.最佳拍摄时间在每年11月~次年4月,其中又以1、2月最好,不过这个时候正好是春节放假,人特别多,住宿很紧张,如果要去最好提前联系好住处。
2.龙树坝和多依树的日出可算是元阳梯田中非常精彩的部分;老虎嘴更有航拍的感觉;另外,老勐星期天有赶集,傣、苗、哈尼、彝、瑶等民族风情浓厚,特别衣饰上色彩斑斓,建议提早前去,看赶集的同时可抽时间逛逛周边的寨子。
3.如果不是摄影发烧友,只是随心看看,大可不必赶着人流去那些拍摄点去凑热闹,随意选一块地方都可以体味到元阳梯田的恬静优美。
4.专程去元阳摄影最好是带上28-70广角的镜头,三角架和遮光罩这些配置也应该带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6821.html

更多阅读

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三门县 三门县-历史沿革,三门县-行政区划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地,东部为滨海平原,河道纵横,土壤肥沃,盛产青蟹。三门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近年来,三门县充

声明:《武汉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元阳县 元阳县-行政区划,元阳县-历史沿革》为网友享受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