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

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6841.html

更多阅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国风筝 天籁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在北方,春天最好的见证,除了缓缓抽出新芽的树,那大概就是风筝了。现在是一个适合放风筝的季节,抬头斜斜的看着天空,飞来的风筝,在一片嫩绿中起起落落,像是看到了

薛法根清平乐村居 薛法根教学视频

《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浏览人次:512 发表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出处:校长室《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执教: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一师:你们还记得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吗?生:(齐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

儿童散学归来早 村居 古诗

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专心上课、愉快放学,古代学童如此、我辈儿时如此、今日小学生也当如此。上个周末奇奇放学较早,在校门外接到他后,决定带着他先出去转转再回家。去哪儿转呢?“昙华林”历史文化老街声名遐

声明:《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为网友魅力男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