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故事简介 谢和赓 谢和赓-人物简介,谢和赓-人物故事

谢和赓(1912-2006),广西桂林人;1933年在秘密加入中共,旋奉命打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先后任冯玉祥和吉鸿昌的秘书;后投奔白崇禧,成为其机要秘书;1942年,被国民政府派往美国留学,替中共从事情报和统一战线工作;1954年底,在麦卡锡主义风潮中被美国移民军逮捕,后被驱逐出境回国。任《世界知识》高级编辑兼欧美组组长等职;1957年被打为右派,流放黑龙江,次年在周恩来等人的营救下回到北京;1967年再次被捕,后被营救出狱,在外交部工作直至离休;其夫人是演员、作家王莹。

赓_谢和赓 -人物简介


谢和赓

谢和赓,男,1912年12月25日生,广西桂林人。笔名张诚、张春熙等。作家、中共著名地下工作者。被称为中国共产党16名卧底英雄之一。

谢毕业于桂林中学,1933年在北平中国大学求学时经宣侠父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奉命打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先后任冯玉祥和吉鸿昌的秘书。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谢持冯玉祥和李济深的推荐信投奔白崇禧,又由于谢父谢顺慈与白崇禧的岳父马健卿同是清末秀才,为世交,谢很快得到白崇禧的信任,成为其机要秘书。

1942年,被国民政府派往美国留学,地下替中共从事情报和统一战线工作,并先后就读于美国国际事务研究所和西北大学。妻子王莹也一同随往。1954年底,在麦卡锡主义风潮中被美国移民军逮捕,后被驱逐出境回国。任《世界知识》高级编辑兼欧美组组长等职。

红楼梦人物故事简介 谢和赓 谢和赓-人物简介,谢和赓-人物故事

1957年,谢在反右运动中因提了“中南海应向老百姓开放”的意见被打为右派,流放黑龙江省,次年在周恩来等人的营救下回到北京。1967年,谢在文化大革命中再次被逮捕,1974年获知妻子被迫害致死消息而精神失常,1975年在周恩来的营救下出狱。后在外交部工作。

其夫人是演员、作家王莹。两人于1937年结婚,1942年一同赴美。

赓_谢和赓 -人物故事


谢和赓

1933年至1942年,谢和赓曾担任过吉鸿昌的秘书、国民党军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秘书、蒋介石大本营国防会议秘书、国民党中央军委秘书、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秘书……但自始至终,他都是一名共产党员。

连升八级的吉鸿昌秘书
谢和赓1912年12月出生在桂林一个书香门第。但他受二哥谢铁民的影响更深。1927年,谢铁民不幸被捕就义,新中国学社被迫解散。1932年秋,一封西北军爱国分子的油印信打破了谢和赓平静的求学生活,谢和赓奔赴察哈尔抗日前线,参加了西北军。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5月,抗日同盟军成立。当了3天三等兵后,谢和赓被吉鸿昌委任为上尉秘书兼司令部教导队教员,成了一个连升八级的“火箭炮”式的军官。由于抗日同盟军实力太薄弱,在日、蒋的夹击下,于9月宣告失败。

随着日军侵华步伐的加紧,共产党的战略方针由过去的“反蒋抗日”逐渐发展为“逼蒋抗日”,并决定利用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矛盾,借力打力,达到“逼蒋”之目的。中共派宣侠父、谢和赓参与到对桂系上层的统战工作中。

随意出入李宗仁、白崇禧住处
1934年元月,冯玉祥照吉鸿昌的意思给谢和赓开了封介绍信,又答应请李济深向李宗仁、白崇禧推荐谢、宣二人。由于桂系在崛起过程中得到过李济深的支持和帮助,李、白留下了宣侠父和谢和赓。

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如何能展现自己,在桂系内部站稳脚跟?谢和赓决定从文入手,用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去打动人。他很快撰写了《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概观》―书,以自己和同学马仲孚(白崇禧内弟)合著的名义出版,又请白崇禧的高参刘斐作序。之后,谢和赓又接连写了《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谈广西的对外贸易》等几篇文章,分别呈给李宗仁、白崇禧加以指正,受到二人的欣赏和器重。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很爱读书,谢和赓就依靠自己的读书经验,再根据白崇禧的喜好,每周精心选择三五本书放在白崇禧的床头柜上供他阅读,深得白崇禧的欢心。

一次,白崇禧岳父在桂林出意外骨折了,他走不开,问谢和赓能不能帮他跑一趟。此时只有用日本零件组装起来的教练机可用,可靠性不高。谢和赓不管这些,马上在当地找了一位名医飞往桂林。白崇禧的岳父得到了紧急救治。白崇禧非常感谢,硬要塞给谢和赓200元聊表心意,谢和赓坚决不要。这件事让白崇禧对谢和赓的好感急剧上升。

1934年冬,谢和赓被派任广西工商局研究员及建设厅工商科一等科员。他起草了一些计划和章程,迎合了当时桂系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受到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嘉许。当差4个月之后,谢和赓即被授予一枚第五路军总部的“特别出入证章”,凭这个证章,无须岗哨通报,可随意出入李和白的住处。

长信直呈白崇禧
1937年8月2日,蒋介石邀白崇禧赴南京共商抗日大计。李宗仁一方面对形势判断错误,认为日本人不可能行动太快;另一方面十分倚仗白崇禧的足智多谋,担心蒋介石搞阴谋诡计。白崇禧也举棋不定,一时难以抉择。

谢和赓十分着急。他担心过多的猜测最终会导致合作的搁浅,于是连夜写了一封长信直呈白崇禧,表示抗日救亡必将成为国家生活中的主题,在这种时候蒋介石不会也不可能一意孤行。建议白崇禧以民族利益为重,迅速赴京。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抗战,而桂系才能借机打出广西,把自己的力量深入到蒋介石的统治区,从而提高桂系在全国民众中的声望。李宗仁、白崇禧才会成为广大人民拥护的英雄。

8月4日,白崇禧飞赴南京,临行前要求谢和赓一同前往。

自8月5日起,谢和赓开始在白崇禧办公室中处理日常的文件和函电,成为白崇禧的机要秘书。9月,在白崇禧的推荐下,蒋介石又委任谢和赓为大本营国防会议的唯一秘书,在秘书长张群的指导下,作国防会议的记录和会议需办的事务工作。

进入10月,日本人步步向首都南京靠近。谢和赓总结抗战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写成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建议书――《全民性全国军事总动员纲要》。此时已成为蒋介石头号智囊的国民政府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对此文大加赞赏,采纳了其中的一些意见,将其归纳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一时成为抗日名言。

后来李宗仁知道了,也说:“和赓很行!”也许是对他过去当众批评过谢和赓的补偿,谢和赓被破格提升为上校。


谢和赓

白副总长麾下“八级文官”
1938年2月,韦永成和程思远极为郑重地向李宗仁和白崇禧提出了一个要求:“白副总长身边的参议刘仲容和机要秘书谢和赓应该加入国民党了,这是委座的意思……”

谢和赓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周恩来。周恩来要求谢和赓照李宗仁、白崇禧的意思办理。不过谢和赓发现国民党入党手续不严密,有空子可钻。他办理完入党的手续之后,按理要寄送表格到中央党部存档的,但这些事一概由谢和赓负责,所以他将自己的扣下,只寄出了刘仲容的。当时时局紧张,所有人都想当然地以为谢和赓是国民党员了。谢和赓就这样瞒天过海,最终也没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在武汉失陷之前,下发了军事部门高级人员填报文官登记合格证的通知。在李宗仁、白崇禧的“关怀下”,谢和赓成为这次登记中唯一获得八级的军官,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军官。周恩来获悉此事后称赞道:“和赓,你这一招走得很对,让他们(指李宗仁、白崇禧)深信你有升官发财的愿望哩!太妙了……”

周恩来改稿
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组织师长以上将领在武昌集训,白祟禧要到会发表演讲。他把讲话稿交给了谢和赓和另外两名秘书,限他们各自完稿,一周内呈阅。明显带有考察部下之意。

谢和赓不敢怠慢,奋战了二天三夜,拿出了一份初稿。之后请李克农转交给周恩来斧正。次日,谢和赓过江去取稿,到家打开一看,周先生已用红笔删去了千多字。

谢和赓喜愧交加,愧的是自己作文、做人经验确实有限;喜的则是经周恩来一改后文章的确明晰不少。李克农也说:“讲稿改得很好,这才完全体现了白崇禧军训部长的地位、立场和口气,避免使用指责国民党中央军脱离群众的语气,也避免使用指责政治部工作缺点的字眼……原稿所提出的政治训练原则、方法,与我党的太相似了,应当改一改。”

训话当天,白崇禧并没有照稿子念,但训话的内容与谢和赓所起草的完全一样。谁能想到,一个国民党高级将领对国民党军官的训话稿,竟然是由一个共产党员起草,又由另一个共产党员修改完成的。

赓_谢和赓 -人物生活


谢和赓和王莹

谢和赓是中共秘密党员,长期在白崇禧身边工作,成就突出。谢与白同为广西人,并且与白崇禧的岳父家是世交,因此,深得白崇禧重用。白的夫人马佩璋将她唯一的表妹杜荣嫁给谢和赓。这样,谢和赓这位秘密的青年共产党员,便进入白家的亲戚圈子。这桩婚姻使谢博得了白崇禧的更深信任,却牺牲了谢和赓的感情。不料,谢杜两人结婚不到一年就分居了。

谢和赓后来与著名女演员王莹认识并相爱,两人是自由恋爱,彼此只知道对方是进步青年,并未透露各自的共产党员身份。直到李克农的一次失误,王莹才知道她热恋的“国民党军官”竟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

一天,谢和赓坐小汽车上街,见李克农和演员金山、王莹一起在路边交谈。李克农看见车里坐的是谢和赓,一时高兴,竟迎着汽车招手,连声喊叫谢的名字。谢和赓和李克农一直是单线联系,有第三人在场,是绝不允许交往的。

李克农事后为此后悔不已,如果因为他一时大意暴露了谢和赓的身份,后果不堪设想。然而,王莹却是另一番心境。见李克农与谢和赓关系非同一般,王莹立刻猜出谢是共产党员,激动不已。

当时,包括田汉、范长江等大多数进步文化人都极力反对王莹与“国民党军官”的爱情关系。国民党方面也有人向白崇禧告状,要他警惕共产党对谢和赓施美人计。王莹与“中国救亡剧团”到南洋演出为桂系募集到大量抗战资金,白崇禧因此纵容了谢王的关系。王莹与谢和赓婚后夫妻恩爱,还曾经一起赴美留学。

然而,在上世纪30年代的演艺界,王莹大红过一阵,遭到江青嫉恨。“文革”中,王莹与谢和赓成了重点调查对象,一起入狱,王莹的罪名是三十年代的黑明星及美国特务。两人在不能相见的日子里,各自苦熬。谢和赓强撑着备受摧残的身体,终于熬到重见天日,但王莹没能挺过来。谢和赓拿到王莹的死亡通知单,昏了过去。再醒来时,他已无法思维,目光呆滞。

赓_谢和赓 -人物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集《永远在初恋》,专著《半殖民的中国经济概观》、《全民总动员纲领及发动全国游击战争方案》、《玉莹、谢和赓诗文选集》、《国共关系中的我》,电视连续剧剧本《王莹谢和赓》(20集),论文《论美国倾销政策对中国经济之影响》、《论广西的出入口贸易》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7391.html

更多阅读

红楼梦人物故事简介 利智 利智-人物简介,利智-成长故事

利智(Nina Li Chi,1961年12月31日―),女,俗称“利美人”,香港演员。1961年12月31日出生于上海,1981年随父移居香港。1983年赴美国旧金山大学攻读商业经济学,开始了留学生涯。后回港参加1986年度亚洲小姐选举获冠军,1989年因《龙在天涯》与李

声明:《红楼梦人物故事简介 谢和赓 谢和赓-人物简介,谢和赓-人物故事》为网友她们似懂非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