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思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思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赏析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马疾驰,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是不能“看尽”的。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当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60103/137798.html

更多阅读

一朝看尽长安花 一夜忘尽长安花

本打算近几天去上海,询问机票价格,恰逢学生放假,机票比往日贵了三四百块钱。还不如花这三四百,到峨眉山走一遭,再去会会乐山大佛。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道地四川人,可是学生时代没时间游山玩水,毕业后为了生计跑到南方去工作,四川的名胜风景,

登科后 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陈阳“咣!”梆子就像敲在父亲的心里,我看到饱受风疾煎熬的父亲从病榻上撑起身子向外张望。 “西头墙上,天子放榜。相公小民,分所应当。”咣!村里的梆子手常跑扯着嗓子吆喝。我赶忙走到父亲榻前扶着父亲的身子,父亲颤

品牌形象护理十招

  随着市场竞争的程度日益激烈,国内企业开始高举品牌竞争之矛,然创品牌不易,保品牌更难,今个还是“春风得意马蹄轻”,转眼“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有的企业仿佛“驻颜有术”,百年过去了,依然容光焕发,活力十足。试问,谁不愿做象可口可乐这样

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 梦想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

梦想不是一日看尽长安花文/猪小浅有10级的小学妹给我挂电话,她说飞天文学社要周年庆了,问我有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看。扣了电话,一种莫名的感情就一发不可收拾起来。我找不到准确的语方来描叙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以及在那些或明或暗的

带“成”字的诗句 带有成语的诗句

带有成语的诗句1、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吴象之《少年行》2、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崔颢《江畔老人愁》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4、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

声明:《一日看尽长安花意思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为网友凉月流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