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县简介 鹿邑县 鹿邑县-介绍,鹿邑县-简介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临安徽省亳州市。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万亩,辖24个乡镇(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其中8个镇,12个乡,4个办事处,546个村(居委会),2163个自然村,116万人。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介绍


鹿邑县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临安徽省亳州市。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万亩,辖24个乡镇(办事外),1个工业园区,其中8个镇,12个乡,4个办事处,546个村(居委会),2163个自然村,116万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 47个扩权县、50个对外开放重点县、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县、18个粮食生产基地县和10个棉纺织工业重点县之一。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简介


鹿邑县

鹿邑县文化底蕴深厚。鹿邑历史悠久,从春秋始建县制,先后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称鹿邑县,沿用至今。 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老君台、太清宫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子故里旅游景区是国家级4A级景区。常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160万亩左右,全年粮食总产在6.5亿公斤以上。黄牛存栏达21.8万头,年生猪存栏50万头,出栏65万头;尾毛加工业拥有大小加工厂1600多个,年加工各类尾毛1500吨以上,占全国尾毛加工出口量的70%以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69万人,富余劳动力 33万人。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历史沿革


鹿邑县历史

春秋时,今县城名“苦”,县境西部另有鸣鹿城。鸣鹿城传说即是因麇鹿众多,以常有鹿鸣为名的。北朝省“鸣”宇,为鹿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在“故鹿城地”置县,名鹿邑。

2000年,鹿邑县辖9个镇、13个乡:城关镇、马铺镇、试量镇、辛集镇、太清宫镇、王皮溜镇、玄武镇、涡北镇、枣集镇、城郊乡、生铁冢乡、邱集乡、郑家集乡、观堂乡、高集乡、穆店乡、唐集乡、张店乡、贾滩乡、赵村乡、杨湖口乡、任集乡。

2005年11月16日,原属于太康县的4个行政村(张集乡陈老家村、陈小庄、太康寺村、中营子村)和原属于鹿邑县的2个行政村(辛集乡孔集村和唐集乡张老一村)正式归属淮阳县四通镇所管辖,四通镇新增土地8平方千米、人口10000多人。截至2005年12月31日,鹿邑县辖9个镇、13个乡:城关镇、枣集镇、玄武镇、试量镇、辛集镇、马铺镇、王皮溜镇、太清宫镇、涡北镇;高集乡、穆店乡、贾滩乡、邱集乡、观堂乡、任集乡、杨湖口乡、唐集乡、赵村乡、郑家集乡、生铁冢乡、张店乡、城郊乡。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行政区划

鹿邑县辖24个乡镇(办事外),1个工业园区,其中8个镇,12个乡,4个办事处,即太清宫镇、王皮溜镇、试量镇、辛集镇、玄武镇、枣集镇、马铺镇、涡北镇;郑家集乡、观堂乡、生铁冢乡、张店乡、赵村乡、任集乡、唐集乡、高集乡、邱集乡、穆店乡、杨湖口乡、贾滩乡;真源办事处、谷阳办事处、鸣鹿办事处、卫真办事处;工业园区管委会。546个村(居委会),2163个自然村,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万亩。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气候资源

鹿邑县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南缘,具有明显的过渡带气候特征: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常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2252.5小时,日照百分率51%,太阳辐射年总量每平方厘米121.6千卡,无霜期222天。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交通资源


鹿邑县旅游

鹿邑县交通条件便利,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4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达到106公里,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3.7个百分点,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投资1000万元、全长145米的县涡河大桥建设工程即将竣工,投资20.8亿元的永(城)登(封)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境内有涡河、惠济河等13条较大河流。东临京九线,北近陇海线;永登高速、311国道贯穿东西、省道206、207、210、214与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193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经济发展


鹿邑县文化

鹿邑县共有民营企业870家、个体工商户13254家,其中国家级民营企业集团2个,大中型民营企业四个,26个市级全面质量达标企业,5个省级民营企业出口基地。

区域布局

形成“一城四区”:“一城”就是立足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玄武镇,以鞋城皮革集团、辅仁药业、宜居家具为依托的玄武民营经济城。“四区”就是以志元食业、恒丰纺织、涡北高科技棉纺织厂为依托的城北工业区;以太清护理佳实业、金鹰日化、城郊赛潮鞋业为依托的城东工业区;以宋河酒业、宋贡酒业、老子酒业、仙源酒业为依托的枣集工业区;以东方刷料、顺达利化妆用具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张店工业区。

产业分布

形成“四大龙头”:鞋城皮革、辅仁药业、宋河酒业、志元食业。

梯次结构

形成“七个骨干”:涡北恒丰棉业有限公司、马铺清川棉业有限公司、太清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观堂金盾日化有限公司、张店东方刷料有限公司、张店顺达利化妆用具有限公司、唐集鹿松防水卷材有限公司。

鹿邑县简介 鹿邑县 鹿邑县-介绍,鹿邑县-简介

产品优势

形成“九大品牌”:“宋河”粮液、“赛潮”皮鞋、“辅仁”药品、“龙凤”皮革、“志元”食品、“博玛”旅游鞋、“护理佳”卫生用品、“宜居”家具、“鹿松”防水卷材。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农业发展


鹿邑县人民

鹿邑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烟叶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全国产棉大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河南省供港活牛出口基地县”。通过打造基地、拉长链条,全县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特色农业拉动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保障力量。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旅游资源


鹿邑县旅游

鹿邑太清宫遗址,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由隐山、前宫、后宫三部分组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隐山遗址位于太清宫西500米,为一龙山文化至汉代的大型遗址。前宫,即太清宫,东汉时桓帝就在此建老子庙,唐天宝二年改名太清宫,现仍存太极殿等建筑。后宫位于太清宫北500米,是祭祀老子母亲的场所。太清宫遗址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老子故里。

太清官西侧发掘的隐山遗址,出土有龙山文化及商代、西周、东周、汉代的陶器。其中以东周时期的大面积夯土遗迹和马坑的发现最为重要。夯土分布于遗址的东部和东南部,可能为当时的夯土墙基址。50年代该墙还保存较为完好,现仅存残迹。此次发掘,在东侧已发现该墙40余米,在东南侧也有发现。在东侧夯土内侧30米处发现有同时期的马坑,坑呈东北一西南向,发现2坑,每坑长3米,宽2.5米,内有马骨架4匹,两两相向,排列整齐有序,完全按照古代一驷的方式排列。马头及颈部有铜环等马饰和革带残迹,每两马头之间放置一个陶盆,其祭祝作用很明显。以往在该遗址区也曾零星出土一些祭祀物品,如铜碗、玉圭、玉龙等。其中铜碗、玉圭多是以12个为一单位放在一起,较有规律。由以上的夯土基址、马坑、祭祀物品可知,该遗址在东周时期不是普通的村落遗址,应为都邑或祭祀场所。清代王夫之考释厉应在今河南鹿邑县东,近现代学者多以此说为是。厉通砺,音通赖,是商代晚期的小国,武王灭殷后曾被征讨,昭公四年为楚所灭。汉代、北魏时期太清宫一带仍称赖城或赖乡沟。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产业特色


鹿邑县

鹿邑县形成了皮革、粮食、医药、肉食、尾毛、草编、板材、纺织八大产业特色:

皮革皮鞋业

共有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年加工黄牛皮200万张,成品革5000多平方英尺,生产皮鞋、旅游鞋近400万双,总产值达20亿元。

粮食加工业

拥有一定规模的酒厂、面粉厂、饲料厂、食品加工厂120多家,年消化粮食1.1亿公斤,产值达3亿元。

医药化工业

拥有医药化工企业9家,年创产值4亿元以上。

肉食加工业

鹿邑县共有肉食加工企业19家,库容量5000多吨,年生猪屠宰量100多万头,产值5亿多元。

尾毛加工业

鹿邑县尾毛加工辐射六个乡镇,大小加工厂1600多个,其中总投资50万元以上尾毛加工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4.6万人,年加工各类尾毛2200吨以上,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2亿元,占全国尾毛加工出口量的70%以上。

草编加工业

鹿邑县共有50万元以上草编加工企业300多家,其中城郊乡年产值在30万元以上的私营草编经营大户46家。全县年产草辫10万包,工艺草帽1500多万顶,工艺提篮、座垫等100余种900多万件,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近2亿元。

板材家具业

鹿邑县共有人造板、胶合板、桐木板、家具厂90多家,年可消化规格材6万立方米,生产各类家具10万余套。宜居豪华家具厂固定资产达600万元,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100多万元,产品荣获河南省名优、名牌产品称号。

服装纺织加工业

鹿邑县共有服装纺织加工骨干企业7个,其中纺织业4家,服装加工业3家。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年加工皮棉1300吨,就业人员达500多人,目前正在实施第二、三期扩建程,工程完成后年产值将达4000多万元,安排就业人员400余人。清川纺织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第一期工程已经投产,2003年加工皮棉1200吨,安排200多人就业。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城市建设


鹿邑县

鹿邑县城规划区面积35平方公里,可容纳30万人,已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万人,城镇化率达12.9%。加快了旧城改造,拓宽整修了人民路、新华路等10多条街道,对县城主干道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大南环,规划了大北环,新建了金鹿商城、陈抟公园和国际迎君酒店,增强了县城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完成了行政新区规划,整个规划突出超前性和地方特色,设计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通过努力,将把新城区建设成一街一景点、一路一特色、一区一功能,高品位、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河南的新兴城、豫皖边界的明星城。实施了城网改造,共改造城网台区15处、10千伏线路10公里,县城供电质量明显提高,2万多居民得到城网改造的实惠。2003年,全县工业用电达到4774万度,居民生活用电6164万度。推进了小城镇建设,2003年玄武镇被国家体改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特色小吃


鹿邑县经济

观堂麻片

观堂麻片是鹿邑特产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片薄,酥脆香甜、爽口而成为名牌产品。

高集烧饼

高集烧饼,上等小麦粉烧制而成,香酥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风味独特,可谓“豫东一绝”!

鹿邑卤鸡
鹿邑卤鸡,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以骨酥肉烂、色鲜味美、肥而不腻远近闻名。

试量狗肉
鹿邑试量狗肉,是豫东著名风味小吃。它以肉烂味美闻名全国。

辛集麻花

辛集麻花,全麻油制作,通体晶透,香酥可口而不腻,老少皆宜,风味独特。

鹿邑妈糊
为国内独有。以地产黄豆、小米,浸泡膨胀后磨碎为沫,取汁煮成。色白如乳,细腻无渣,滑润如脂,香甜爽口,不亚乳汁,故名妈(俗指奶水)糊。

鹿邑县邮编_鹿邑县 -特产

柘丝:为特产之一,从古至今一直畅销国内外。

酥制培乳: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都以“柘邑三园斋”、“豫东味和酱园”和“柘城三兴酱菜园”著称。

泡桐:柘城栽种泡桐,相传始于前汉,目前县境以内不论县城、集镇、村头、田间、门庭院落、路旁河岸都有桐树种植。泡桐是一种速生的优质树种。

柘桑:为柘城特产之一,也是全国稀有树种。

胡芹:是古今闻名的蔬菜之一,因盛产于胡襄集附近,故得其名。

柘城千头椿:是柘城县特有的速生绿化和速生用材树种。具有树型美观、枝叶稠密、病虫害少、抗污染性强等优点。

烟叶:烟叶为柘城主要经济作物。种植烟叶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县重要的财政支柱。

粉皮粉条:柘城粉皮粉条可谓历史悠久,质地纯良,工艺精湛,全县村落均能生产。

柘城甜柿:柿树素称“铁杆庄稼”,百年盛产不衰。柘城甜柿皮薄肉细、味甜如蜜,深受人们喜爱。

花生:柘城盛产花生,特别是胡襄、远襄、尚寨、马集等乡种植更多。

柘蒜:柘城的四、六瓣大蒜,具有很长的栽培历史。

三樱椒:从日本引进的新品种。特点是:棵密果稠,色如樱桃,椒小味辣,醇香可口,有健胃消食的功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0014.html

更多阅读

思南县教育局组团考察兴义市第八中学 鹿邑县教育局王兴稳

2015年7月7日,县教育局组团考察兴义市第八中学。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应华率全县六间高中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共24人到兴义市第八中学考察,学习该校先进管理经验。 兴义八中是贵州省第四批省级示范性高中,曾获得国家基础教育外语示

中國名勝古跡簡介三 組圖 湖北的名胜古迹的简介

中國名勝古跡簡介(三)开平碉楼开平县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开平碉楼是中国民居中土洋结合的一种形式,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现存1833座,分布在全市15个镇一千

大中至正,其介如石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大中至正”一词,出自明·王守仁(阳明)《传习录》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其介如石”一词,出自《易》,豫卦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本义》

严介和恩施演讲 严介和简介

1960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的严介和,是家里9个兄妹中最小的一个。6岁时因文化大革命的浪潮,随父母来到农村,一直到20岁重回城市。他说,其间受了各种苦,干过各种活,练就肩挑300公斤的体魄;更因严家历代是“臭老九”,被划为富农成分,没有机会被推荐

严介和自述:我没有原罪

像我这种最优秀的人也是最悲哀的,因为智商、才华、能力、体魄都非常人能及,就得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委屈,承担常人不能承担的责任。我是一个典型的追名逐利的人,名比利看得更重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我是不崇尚的,这只是自我安慰。   -

声明:《鹿邑县简介 鹿邑县 鹿邑县-介绍,鹿邑县-简介》为网友说慌眼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