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制沿革历史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学校简介,广西大学-历史沿革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GXU),简称“西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中国南方著名高校,也是广西办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中国大学百强高校。学校是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之一,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之一。1928年,广西大学由中国早期革命家、教育家、有“北蔡南马”之誉的马君武先生创建。1939年,广西大学被民国政府确立为国立大学。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广西大学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1958年,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8年,广西大学获批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广西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行列。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计划。

广西大学_广西大学 -学校简介

广西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办于1928年,现设有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博士。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07.19公顷 。有20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85个本科专业,143个硕士学位点,10个博士学位点;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211工程” 国家重点建设学科,1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1个科研所(中心),1个大学科技园,1个现代化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马君武题词

广西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创办于1928年,现设有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博士。

广西大学_广西大学 -历史沿革


首任校长马君武博士(右)与孙中山先生

1928年,广西大学诞生于广西梧州市蝴蝶山,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学校以马君武先生提倡的"复兴中华,发达广西"为立校宗旨,建校初设理、工、农三个学院。1936年增设文学院和医学院(1937年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军医学校)。
1939年,广西大学被民国政府确立为国立大学。20世纪30、40年代,竺可桢、李四光、李达、陈望道、王力、刘仙洲、陈寅恪、盛成、陈焕庸、千家驹、施汝为、卢鹤绂、纪育沣、文圣常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到校任教,学校综合实力得到提高,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抗战期间,广西作为中国大后方,大批专家学者及有志青年荟萃于桂林文化城,广西大学师资队伍更由此得以充实发展,使学校跃居为当时国内重要大学之一,学术力量位居全国前列。
1944年夏,日寇南侵,长沙、衡阳相继沦陷,广西告急,西大提前放假疏散。九月,学校迁至融县。十一月,柳州进入战时状态,学校再迁至贵州榕江。
1945年9月,日本法西斯投降,西大由贵州榕江迁回广西,暂栖柳州鹧鸪江。
1946年春,由学生发起“返梧运动”,迁回梧州蝴蝶山。九月再迁回桂林,校本部设在将军桥。
1949年,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文教、法商、理、工、农等5个学院,下设22个系和4个专修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1951年11月3日至9日,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会议拟定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其中决定将广西大学矿冶系、武汉大学矿冶工程系,湖南大学矿冶系、南昌大学采矿系、中山大学地质系、北京工业学院冶金专修科调整出来,在湖南长沙成立中南矿冶学院;将广西大学土木系及农田水利专修科与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武昌中华大学等院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武汉大学水利学院。

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1月24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转发中央教育部关于第一次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定的工学院调整方案,要求有关院校贯彻执行。9月4日,广西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及农田水利专修科教师5人,其中有教授叶守泽、王鸿儒、尹政及学生59人赴武汉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0月23日,农学院召开了民主建设代表大会,宣布广西农学院正式成立。院长孙仲逸。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为了广西农学院,是1952年7月4日至11日中央高教部召开的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根据中央关于院系调整的指示,讨论了农学院的调整方案,其中决定:广西农学院保留农学、林学两个系,独立成立广西农学院,其余园艺,畜牧、兽医、植保等四个系的师生及设备,分别并入华南、华中、江西、湖南、河南农学院。
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广西大学被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经1952年5月29日政务院第180次会议通过的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的计划,决定撤销广西大学,其所有的院系进行统一调整到华南区各高校。
1953年10月17日,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的中文、外文史地、数学、物理、化学、教育等系教师共53人,师范专科学生258人并入广西师范学院。其中成立最早,师资最强的机械系、电机系(电力部分)并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电机系(部分)和化工系并入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历史悠久的土木系并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矿冶系并入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农学院并入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
195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强烈要求下,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校长由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韦国清上将兼任,学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97年,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原广西大学与原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1998年,七十周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题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团结奋斗,努力办好广西大学”。并获批博博士和硕士学委授权单位。
1999年,广西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项目建设学校行列。
2000年,广西大学经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第四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点之一,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早具有MBA专业学位授权的高校。
2004年,广西大学被批准为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2005年,广西大学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9年,广西大学商学院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批准成为具有EMBA培养资格的院校,成为广西唯一一所具有EMBA培养资格的高校。
2012年,广西大学被确定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14所高校之一。
2013年,广西大学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同年7月,广西大学与山西大学、南昌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成立“中西部高校联盟”,并成为14个成员单位之一,该联盟的成立打破了中国教育联盟由高端大学垄断的局面。

广西大学_广西大学 -办学条件

办学理念

学校把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根本目标, 根据 “ 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 ” 的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压缩长线专业,保护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合并相近专业,发展应用型专业,创建交叉型专业,对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专业规模效益与社会适应性,使学校的专业布局和结构能较好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对广西的支柱产业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途径,构建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英语 + 专业”分段培养,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主辅修制、产学研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目标

用15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成为解决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思想库和科技源;在建校100周年时,建设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广西建制沿革历史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学校简介,广西大学-历史沿革

院系设置


广西大学学校下设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加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1个体育教研部、1个独立学院――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大学_广西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722人,其中专任教师1,824人,专任教师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广西大学特聘教授1人,教授261人,副教授535人,博士生导师5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34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2人,广西优秀专家11人,广西先进工作者9人,广西优秀教师15人,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有正高职称人员235人,副高职称人员716人,博士132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进入国家百千万跨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骨干教师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工程27人;学校聘请了160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和中国工程副院长潘家铮院士等。

广西大学_广西大学 -科研教学

基础设施


广西大学

为适应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学校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大教学投入, 打造全校实验共享平台。 按全校公共基础课实验平台和学院专业基础课、专业实验平台两个层次构建实验中心,形成了“规模化、平台式”的实验中心建制模式。学校现有实验中心25个,其中全校共享的校级实验中心5个,院级实验中心20个。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5亿元。
学校现有大学路和邕武路2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307.19公顷(3,073,387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20.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92亿元;学校图书馆及各院、部、所资料室藏书252.77万册,电子图书123.8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4,102种,全文电子期刊16,981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已初具规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地区南宁主节点设在我校。
广西大学校园绿树成荫,芳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占地307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2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1个现代化农业教学科研示范基地,48个科研所(中心),67个校、院二级管理的实验室。

科研交流


广西大学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所高校或研
广西大学

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建立友好往来关系。迄今,学校已选派了500多名教师和科技人员赴国外学习、开展科技合作、担任客座研究员等;同时邀请一大批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及进行合作研究等。广西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最早确定的全国对外开放接受外国留学生的66所大学之一,自1962年起已为近40个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利用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地带、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各国的高等教育合作,东南亚国家到校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多。目前,学校有留学生200多人,其中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占70%。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211工程”建设为载体,不断加 大学科建设的力度,通过学科建设聚合人才,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经过多年建设,学科的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国家立项建设的5个重点学科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学科方向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重点学科和学科基地建设水平的提高,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不断增强,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增多,科研经费快速增长,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逐年增加,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和产品已经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校在“野油菜黄单胞菌致病变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水牛体细胞克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纯度蔗果低聚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并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应用于仅次于三峡电站的龙滩电站等一批水电站建设中,“物权法”研究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400多项,其中承担国家“863”、“973”(子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科研课题149项;科研经费达到2.6亿元;发表学术论文8,856篇 , 进入SCI、EI、ISTP三大索引580篇;获专利授权53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成果126项。 学校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和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数连年位居广西第一。转化了一批对地方经济建设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精品成果


广西大学学校以精品(重点)专业、精品(重点)课程、精品(重点)教材为载体,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实施专业责 任 教授制和主要课 程责任 教授制,立项建设了一批专业、课程、教材,获得广西精品专业4个、重点专业3个,广西精品课程7门、重点课程5门,广西精品教材5种、重点教材7种、优秀教材14 种。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立项建设了一批多媒体课件,在2005年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奖级别和数量居参赛高校之首。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十五”期间 立项了273项教改项目和教育科研项目,近两届获教学成果奖11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校合作)、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为三校合作),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

广西大学_广西大学 -校园文化


广西大学学校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师德工程、校园文明工程、校园文化工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文明示范窗口工程”等五大校园文明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校风。学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首批绿色大学”等称号。

广西大学_广西大学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广西大学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梁颖校长赵艳林党委副书记唐平秋纪委书记燕柳斌副校长毛汉领、魏远安、张协奎、罗廷荣、韦化、陈保善、商娜红总会计师梁家斌

历任校长

姓名职务任期姓名职务任期马君武校长1928.6-1929.6韦国清校长1958.12-1968.11马君武校长1931.5-1936.6黎炎怀校长1968.11-1971.4黄旭初校长1936.6-1938.2陈秉德校长1971.5-1973.10白鹏飞校长1938.2-1939.8黄传林校长1973.10-1978.12马君武校长1939.8-1940.8覃应机校长1978.12-1982.3雷沛鸿校长1940.8-1941.8侯德彭校长1982.3-1986.9高阳校长1941.9-1942.10王奇浩校长1986.9-1990.1李运华校长1943.9-1946.3陈光旨校长1990.1-1995.2陈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0616.html

更多阅读

广西大学图书馆工作简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广西大学图书馆工作简报——君武图苑(2015年第1期)请点击以下链接获取PDF文件格式的全文版!君武图苑2015年第1期本期主要内容:1、卷首语2、2014年图书馆党政领导换届情况3、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召开2014年年会4、针对校图工委2014年年会

广西大学中加国际学院 有中加国际学院的大学

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广西大学2008年艺术类区外单独考试成绩/名次查询已全面开通,考生可点击查询。 ☆☆广西大学普通本科招生事宜由广西...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农学院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林学院

广西大学普通本科学费收费标准表 广西学费代偿

附件广西大学普通本科学费收费标准表序号专业(大类)名称大类包含专业专业类别专业代码(2012版国家标准)学制(年)毕业收费总学分(个)学分收费标准(元/学分)学分制收费总额(元/生)一、按专业招生学费标准1动物科学 农学类

广西大学附中2015年元旦晚会学生篇 广西民大附中

广西大学附中2015年元旦晚会(学生篇)图/文:老生常谈2014年12月30日晚上,广西大学附中的操场舞台上灯火通明,这里正在举行该校每年重大活动“两会一节”(元旦晚会、校运会、科技文化艺术节)的——2015年元旦文艺晚会。与往年元旦晚会一样

声明:《广西建制沿革历史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学校简介,广西大学-历史沿革》为网友当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