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章含之 章含之-人物简介,章含之-主要经历

章含之,女,1935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研究生部。1971年调入外交部,曾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副代表。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外交部亚洲司处长、副司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部主任、译审。20世纪70年代参与中美建交会谈、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2008年1月26日上午8时25分,在北京朝阳医院病故,终年73岁。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章含之 章含之-人物简介,章含之-主要经历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人物简介


章含之

章含之,女,1935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研究生部。1971年调入外交部,曾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副代表。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外交部亚洲司处长、副司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部主任、译审。

20世纪70年代参与中美建交会谈、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2008年1月26日上午8时25分,在北京朝阳医院病故,终年73岁。

80年代以来,章含之积极投身于促进中国农村发展和宏观经济研究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著有《我与乔冠华》《那随风飘去的岁月》《风雨情―――忆父亲、忆主席、忆冠华》《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等著作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主要经历

章含之1935年生于上海,襁褓之中便遭亲生父母抛弃,幸被中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收养。然而在父女相处的三十年中,未能与父亲进行良好沟通,未能真正了解父亲,成为章含之的“终身憾事”。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年轻的她因“幼稚的革命热情”,对章士钊产生了深刻的芥蒂和偏见,甚至曾作出离家出走,“与剥削阶级父亲划清界线”的“壮举”。当意识到对父亲的误解和不公时,章含之又因自身处于政治风浪的沉浮中,“顾不上与父亲深谈”,始终“未能向他打开心灵的窗扉”,直到章士钊的突然离世,章含之只能以泪水来表达对父亲的歉疚、追悔和哀思。

1949年11月,章含之和母亲按父亲的吩咐迁居北京,章含之进北京贝满中学读书。


年轻时的章含之

1953年高考前夕,章含之想报考水利专业,将来投入到经济建设第一线。临近高考时,学校党组织找她谈话,希望她报考外语专业。她征求父亲的意见,章士钊说:“我看你学工科不一定合适,说不定学外语倒是蛮好的呢!”既然如此,那就报考外语专业吧。尽管她的考分很高,足以考入清华,却因第一志愿而“优先”被北京外国语学院录取。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班。

1971年,章含之结束了14年的教书生涯,由毛泽东亲自指派到外交部工作。他说:“中国需要女外交家,我看你就可以,能说能写,还很有勇气。”

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界,章含之的名字可谓十分响亮。她从科员起步,经科长、副处长、处长拾阶而上,一直攀援到亚洲司副司长――这是章含之在外交部担任的最高、也是最后的一个职务。

整个20世纪70年代中期,活跃异常的章含之在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被圈内人士誉为中国外交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名噪一时。历任亚洲司处长、副司长,曾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代表团副代表。

1973年年底章含之与乔冠华终成眷属,那年乔冠华60岁,章含之38岁。

据章含之回忆文集《跨过厚厚大红门》记述,她是70年代中国杰出外交官之一,70年代初曾参加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会谈,并参与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是1971年中国首次参加联大会议的代表团成员,1973-1975年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副代表之一。章含之同丈夫乔冠华一起曾活跃在联合国外交舞台上。

1983年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

1987年调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

1990年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

2008年1月26日上午8时25分,在北京朝阳医院病故,终年73岁。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爱情婚姻


乔冠华与章含之

在与乔冠华结婚之前,章含之有一场失败的婚姻。这场失败的婚姻:一个是初中的15岁的小姑娘,一个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洪君彦,相恋8年结合。

章含之的这一段婚姻并不幸福,却一直拖着没离婚。在代表团赴纽约联合国大会之前一天,毛主席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让章含之要作出明智的选择。

乔冠华比章含之大足足22岁,而且是外交部部长,这段悬殊的爱情让章含之走得分外艰难。1973,乔冠华60岁,身为部长;章含之38岁,身为处长。即使抛开名誉地位的差距不论,年龄上的差距足以让人侧目。章含之虽经过犹豫,还是坦然地接受了。章含之放弃了当大使的机遇,把所有的感情倾注在乔冠华身上。在度过了不愿回忆的1976年以后,她和乔冠华过上了平民的生活。史家胡同51号记录了两人心心相印的一切。

1983年乔冠华去世后,48岁的章含之一直沉浸在对乔的怀念中不能自拔。又过了10年,她才从这种失落的情感中逐渐走出来。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个人轶事

1963年对于章含之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她成了毛泽东的英文老师。章含之获得如此幸运的机遇,完全根源于她父亲和毛泽东的关系。诚如章士钊所说,他和毛泽东是几十年的朋友了。196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七十寿辰。除了亲属,毛泽东又请了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和章士钊四位湖南老乡去赴家宴。邀请时特意说明,不带夫人但可带一名子女。章士钊便带了章含之去。

毛泽东问了她的工作情况后说:“章老师,你愿不愿当我的老师啊?我跟你学英语。”章含之以为毛泽东是在说玩笑话:“主席,我哪敢当您的老师,您是我们大家的老师。”毛泽东却很认真:“教英语我就当不了老师了,还要拜你为师啊!”

于是,从1964年元旦后的那个星期日开始,章含之到毛泽东那里教英语,每次一个多小时,持续了半年。每次读完英语,毛泽东都要和章含之谈论一会儿别的事情。

1971年3月末,章含之走进了外交部。先在亚洲司四处做一般工作,后是副处长,不久又提升为副司长。但她经常性的工作是在各种外事场合担任英文翻译。特殊的工作岗位,使她见到毛泽东的机会又像在中南海教英语那样多起来了,但时过境迁,她再也找不到60年代那种坦诚、宁静的气氛。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遭受迫害


青年时代的章含之风采迷人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捕,外交部反对乔冠华的人马上贴出大字报,说乔冠华“秉承‘四人帮’旨意,替‘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舆论”。

事情源自逮捕“四人帮”时,从王洪文家中抄出了一份组阁名单,是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拟定的,上面有王洪文批改的笔迹。而这份“四人帮”组阁名单上有乔冠华,且名列“副总理”。

于是,乔冠华成了“上‘四人帮’贼船的人”,乔和章含之理所当然受到中央专案组的审查。乔冠华和章含之到底是不是"四人帮"的骨干,审查了两年多,并没有结论。

1982年1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委托习仲勋、陈丕显,在中南海约见乔冠华和章含之,最后习仲勋代表中央说:“过去的事情一风吹了,一笔勾销。你是党内老同志,受点委屈要想得开。”后来乔冠华被安排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担任顾问,章含之任对外友协常务理事。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女儿洪晃

和前夫洪彦君所生的女儿洪晃是章含之惟一的孩子,是她的精神支柱。虽然洪晃12岁时就被章含之送去美国读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母女俩的感情,她们更像是朋友,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尽管出自名门,洪晃并没有被培养成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而是成了一个个性张扬、“离经叛道”的时尚女性。对此,章含之以“求同存异”的观点视之,当洪晃被外人称为“红门痞女”时,章含之又凭母性的慈爱和悟透世事的超脱为其辩护。在洪晃的引领下,章含之有时候也做做美容,烫烫头发,买一些名牌时装,成了“北京的时尚老太”。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相关评价

历史评价

章含之的生活(11张)关于章含之,除了一致认同的漂亮聪颖之外,加在她头上的称谓也一直都那么引人注目:民国时代,她是大律师章士钊的养女;共和国时代,她是国家主席毛泽东的英语老师;再后来,她成了当时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妻子。十年春秋,相濡以沫,章乔之爱,难舍难分。
2008年1月26日上午8点20分,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色的女外交官章含之因肺部感染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
72岁。一批文学界、艺术界名家扼腕悲痛。他们说:「章含之带着一部历史走了,她把一个老上海的经典形象、一段与乔冠华的生死之恋、一幕幕中南海奇闻逸事
统统带了去。」

挚友评价

陈钢:她是标准的上海大女人

作曲家陈钢与章含之相识,是在10年前文汇报副刊的一次笔会上,陈钢拿自己的《黑色浪漫曲》交换了章含之《那随风飘去的岁月》。


章含之(左)与白杨被誉为“中国最有气质的两位女性”

“她是标准的上海女人。就像《花样年华》里的房东太太,说的上海话比我们都要纯。虽然我们同年,但她像是长我一辈的老上海。”陈钢回忆道,“她的风姿、风度完全是一个‘上海大女人’的形象,她打扮入时但很有分寸,熟谙国际事务,操一口纯正牛津腔英语,但同时又是性情中人。”

白桦:她无法用英语完成自传了

“文革”后,章含之很寂寞地住在北京史家胡同51号,白桦经常去看她。“虽然没事可做,但她还是带了几个学生。那么落寞时,她还是要寻找一些生活的意义。心态好,才能经得起跌宕。”白桦说。他回忆章含之的家里摆满了乔冠华的照片,“她始终沉浸在爱情当中。但与我们聊天时她从不提悲伤往事,而是嘻嘻哈哈,乐观得很。”

1985年,日本演员中野良子来访时说她在中国发现了很高贵的女人,一个是白杨,另一个就是章含之。几年前,章含之曾在针对大学生的一次演讲中袒露自己文化不足,不是“才女”。白桦则叹道:“越是见多识广的人,越是感到不足。比如,她经常能滔滔不绝地以既风趣又通俗的语言讲解国际事件,我认为现如今中国女性很少有能像她这样的。她所涉猎的人、事与历史,都是她的亲历,不用学就能娓娓道来。不久前她跟我说,中国的文学、纪实性作品很好,但为什么不能在国际上普及,就是因为不能用英文写作。所以她正在用英文写自传,看来,现在也无法完成了,实在是很大的遗憾。”

沙叶新:她是个生动的人

章含之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被剧作家沙叶新评价为“缠绵而不失之蕴藉,哀怨而又不失之高贵,实为难得之佳作”,而章含之本人在沙叶新眼中也是难得的“生动真实”。沙叶新不断重复章含之与其聊天时的叙述,“很有感情,又充满细节,她一说话所有的人全被吸引”。他们讨论国家大事,也谈红墙逸事,“这些从未见诸任何杂志报章,我劝她应该写一写。”沙叶新说,“章含之是很真实的人,也是个大而化之的人,没什么心眼儿。她是个让人难忘的生动的朋友,也是个真正的美女。”沙叶新说,他想写写与含之聊天时的那些事,以此为祭。

章含之与乔冠华_章含之 -个人作品

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长篇小说《寻欢作乐》([英]毛姆著),散文集《我与乔冠华》、《风雨情》、《我与父亲章士钊》、《那随风飘去的岁月》、《故乡行》、《谁说草木不通情》、《十年风雨情》等。曾经被人误以为是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的母亲。2002年,章含之的回忆录《跨过厚厚的大红门》在上海出版,引起不小的反响,时人称她为“末代名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0809.html

更多阅读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程丹彤 程丹彤-简介,程丹彤-经历

程丹彤,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年轻时曾是优秀的体操运动员。程丹彤在不遗余力的推广健身运动,在各种媒体中时常会看到她健康美丽的身影,她同时还在经营自己创办的秋彤健身顾问有限公司,推广“秋彤”健身服饰及相关的健身产品,自身健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GWALLET GWALLET-简介,GWALLET-经历

查哈尔于2009年创办了社交媒体交易平台Gwallet,同年晚些时候就获得了超过1200万美元的融资。在Gwallet之前,查哈尔还分别以4000万美元和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两家广告网络。GWALLET_GWALLET -简介GWallet:虚拟货币平台古尔巴克什・查哈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黄浩量 黄浩量-简介,黄浩量-从业经历

黄浩量,学生,编剧,导演,代表作品《爱在鹭岛》《迷雾青境》《诺》黄浩_黄浩量 -简介黄浩量,厦门松柏中学学生,95后新生代导演,因拍摄微电影《迷雾青境》被厦门日报作为专题人物采访,厦门网,东南快报,网易新闻,福建新浪网也有相关采访,并参与了

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惜儿 惜儿-人物简介,惜儿-人物经历

?【惜儿】--张诚菡 昵称:惜儿 企鹅 小惜惜 Cia 性别:女 生日: 1991年11月8日 血型: A型 身高: 165cm 体重: 41kg 兴趣 :唱歌听音乐跳舞惜儿_惜儿 -人物简介【惜儿】-- 张诚菡昵称:惜儿 企鹅 小惜惜 Cia性别:女血型: A型身高: 165cm体重:

声明:《汤丹松 简介职业经历 章含之 章含之-人物简介,章含之-主要经历》为网友短发郁夏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