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地坛医院 (原名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 )始建于 1946年,是北京市卫生局直属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国家肝病、艾滋病临床药物验证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设在这里。医院主要承担除结核病以外的 39种法定传染病的诊治、研究和培训任务。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临床医疗机构。建设现代化、数字化、人文化、花园式,以传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医院新的追求目标。 2008年9月医院迁址落户北京市朝阳区北皋。其建筑面积 7.5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设有床位 600张。 医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梯队。现有职工 95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 92%,高级职称 10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 170人,博导、硕导 1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高层次技术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0余人。 医院坚持“专科特色综合发展”的办院理念,形成肝病、感染性疾病诊疗、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治疗四个中心的优势学科,加....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_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医院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成立于1946年01月;是一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_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发展历程

医院成就

在科研工作上医院又有新突破,牵头十一五、 86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北京科技一、二、三等奖等 7个奖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 121项,位列市属三甲医院第一名,其中独立承担项目 71项,在研科研经费超过 7000万元,位列市属医院第二名。五年来发表 SCI论文 21篇、核心杂志发表论文 134篇。

医院荣誉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_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医院设备

&nbsp

拥有国内首家引进的智能小车运输系统及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1.5T核磁共振、64排CT、全自动化检测系统等一系列国际一流的高精尖设备,为高水平的临床诊疗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保证。以HIS、PACS、PDA为主导的高效的信息系统,构筑了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平台,为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提供了保障。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_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医院科室

肝病中心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是集医疗优势、科研实力、教学基地为一体的新型肝病医教研防重点学科。是北京大学批准的博士、硕士授权学科,卫生部肝病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肝病临床教育基地及中日联合病毒耐药研究中心。现有医生36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徐道振教授、成军教授均为国内外知名专家。

医疗优势 肝病中心由3个病区组成,共有床位112张,已形成先进的慢性肝病(病毒性和非病毒性肝病)的系统、综合、规范的治疗体系。

收治病种 各种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等。

科研实力 肝病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卫生部、北京市科研基金课题20项。发表论文近300篇,主编专著10部,参编专著25部。

肝病中心现在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①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的研究;②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机制的研究;③非病毒性肝炎:AIH、HASH、ALD、PBC、PSC、DILD等的临床流行病学、治疗学、行为干预、发病机制的综合研究;④HBV、HCV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对于本中心课题组发现的100余条新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生物学意义、医学意义,以及在慢性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北京地坛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耐药检测的单位之一。2007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联合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感染病参考实验室,以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及肝病中心为依托,创建了地坛医院乙肝病毒耐药检测与研究中心。本中心建有国际规范的抗病毒耐药检测实验室,建立了包括临床一线专业医师和基础研究人员在内的合理人才梯队,面向地坛医院以及100家联合医院进行针对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现有核苷类药物的乙肝病毒耐药检测。本中心建有功能强大的Database数据库及完善的患者随访系统,从而实现对临床资料、检测数据、随访结果等的规范化管理。本中心拥有包括分子成像系统(Typhoon Trio)、质谱仪(LC-MS-MS UPLC Acquity/TQD、2D Nano UPLC Acquity/Q-Tof Micro Mass/美国Waters)、荧光定量PCR系统(7500/美国ABI,I Cycler/美国Bio-Rad,Light Cycler/美国ROCHE)、病毒载量仪(COBAS/美国ROCHE)、PCR仪(PE9700、Mastercycler gradient 5331/德国Eppendorf,Terad 2/美国MJ)、微流体芯片仪(Calipev1000/美国Lifescience)、全自动遗传分析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本中心可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克隆测序、PCR-RFLP、INNO-LIPA、基因芯片、Taqman探针及实时PCR等多种基因耐药检测技术,并可进行表型耐药检测。本中心与澳大利亚Evivar公司的合作使北京地坛医院成为中国大陆唯一获准使用SeqHepB系统进行虚拟表型分析并指导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单位,从而使得地坛医院的乙肝病毒耐药检测与研究工作具有了国际视角和水平。截至目前,已检测患者样品2000余份,收集入选条件严谨、临床资料完备的患者血清样本近1000份。

展示平台 协助医院承办北京地坛感染病学术会议以及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肝脏病杂志》,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在医院老专家的指导下,为100家合作医院,提供肝脏疾病的远程会诊服务。利用医院的“中日联合病毒耐药研究中心”,配合研究所工作,为100家合作医院,提供HBV、HCV耐药检测与临床研究的服务,建立起国际化的肝病研究队伍,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

利用肝病中心3个病区的整合优势,做好肝病领域新药临床验证工作,在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中更好的发挥已有的骨干作用。在教学方面,除完成各层次北京大学医学部各层次教学外,已举办全国性各类技术学习班多期,培养及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0人,硕士研究生35余人及进修医生数百人,已成为中国肝病专业人员的培养基地。

肝病中心专家门诊 全年无休,天天均有专家出诊。

感染中心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成立于2004年,中心下辖感染一科、感染二科(共有病床68张)和皮肤、性病门诊。该中心收治除单纯结核病以外的所有传染性疾病。中心共有医护人员68名,其中正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8名,主管护师5名。

该中心在各种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尤其是发热待查、腹泻待查、皮疹待查、黄疸待查、肝功异常原因待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重症传染病,如暴发性流脑、乙脑、重症流行性出血热、SARS等传染病的抢救治疗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在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在承担着北京市急性传染病收治任务的同时,中心还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教学、实习任务,全国传染病专科医师的进修任务,本医院年轻医师的传染病临床教学任务以及北京市重大传染病的培训任务。

中心的艾滋病专业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国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国家级艾滋病药物验证基地,在艾滋病的诊断、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治疗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支气管镜对肺部疾病的诊断、肠镜、胃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眼科口腔科的加盟将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优良的服务。中心具有判断治疗失败、合理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能力,同时对新开展的抗病毒治疗患者具有强大的依从性支持,包括医生的指导和护士的咨询,在此治疗可以得到家庭式的关爱。该专业还承担着国内艾滋病专科医师的培训工作。

皮肤性病门诊是皮肤病、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筛查及抗病毒治疗的综合诊疗科室,其中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为其专科特色,同时诊疗各种皮肤疾病,特别是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相关皮肤表现有相当丰富经验。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治疗性传播疾病的专业医疗机构,开设有皮肤病门诊,性传播疾病及泌尿生殖道感染专科门诊、艾滋病专科门诊、以及性病艾滋病心里咨询门诊等专科医疗服务。

作为北京市主要的收治急性传染病的收治医院,中心还多次参与了卫生部和北京市重大传染病预案的制定,承担了国家和北京市的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多次圆满完成了北京市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收容任务。

多年来,该中心还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北京市课题,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目前尚未完成的国家和北京市课题5项。近十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了学术专著3部,科普读物5本,传染病教材4本。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

危重症救治中心

北京地坛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始建于1997年,是国内传染病医院的首家重症监护室(ICU)。2008年,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健康的需要,使我院在传染病危重病救治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医院在原ICU基础上扩建成立危重症救治中心,下设内科部(MICU)和外科部(SICU)。

五年发展目标 建成以感染病为主、包括内、外、妇、儿科ICU和急诊复苏室在内的危重症监护中心,危重医学学科综合实力达到亚洲一流水平。

人才队伍建设 中心经过10年的不断求索,形成了以病毒性重型肝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的内科治疗、人工肝支持、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监护治疗为特色,涵盖各种传染病危重症的重症监护、外科大手术后的监护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ICU,成功救治了大批危重病患者,培养和造了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危重病学医护队伍。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其中1人为北京医学会危重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

中心不仅在传染病危重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北京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一环。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参加SARS危重症的抢救,圆满完成任务。历年来被指定为本市突发“禽流感”、“SARS”的首家启动病房。曾荣获“首都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单位”等称号。

收治病种

病毒性重型肝炎、药物中毒性肝衰竭、急性妊娠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衰竭、肝脏手术后肝衰竭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重度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肝脏移植等大手术围手术期监护治疗等。

特色医疗

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变化多端,需要多种抢救技术进行支持。本中心能熟练开展危重病监护技术、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血液净化技术等技术。医护人员技术过硬,能够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间。能够为重型肝炎患者提供优质的内科治疗、人工肝支持及肝移植后监护。中心人工肝支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种新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下设中西医结合一科、二科两个科室,床位共68张

共有医生13名,护士23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生3名。其中中医博士2人、硕士4人。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

主要业务:中西医结合科分为门诊和病房两部分,以治疗肝病为主,呼吸道疾病、艾滋病为次。肝病病房收治各种原因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病等。以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为特色。医护人员以“精湛的医疗技术、热情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信赖。

科研项目及成果:中西医结合科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临床。在研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项目8个,院级课题2个,进行中的新药试验若干,科研经费充足。主要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肝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阻断治疗,慢性肝炎的免疫学特点与中医药治疗的切入点。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综合症肝病、移植后肝病、药物性肝病等。

2、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治疗机理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切入点和方案研究,中医药改善艾滋病人生活质量观察等。

3、中医药应对重大传染病预案制定

2004年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医

2004年获得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色业务: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

妇产科

一.妇产科概况

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是专门收治传染病合并妇产科疾病的科室,设有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多种专业。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母婴阻断是我院妇产科的特点和亮点。

科室有正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多名。可以开展各种妇产科手术,包括开腹手术、阴式手术、产科手术等,有先进的宫腔镜和腹腔镜设备,独立开展微创手术,使许多妇科手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女性绝育等)不用开刀在微创下完成,减少了手术的痛苦和伤害;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出血、常规手术取环失败的取环术、疑难清宫、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等,痛苦小,效果好。无痛技术在我科已普遍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术后阵痛为更多的妇女解除了痛苦。对于乙肝的母婴阻断,我科不断研究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阻断率达95%以上,使更多的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生出了健康的宝宝。我科实行人性化服务,孕妇可选择陪伴分娩,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全程负责,对新生儿进行各种筛查,并对新生儿进行生后一年的追踪随访。我科在妊娠急性脂肪肝、重度妊高征,急性重症肝炎合并妊娠等妊娠危重症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抢救成功率高,挽救了众多危重产妇的生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二.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感染地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特征是慢性化,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形成持续性感染。感染年龄愈小,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机会愈大。围产期感染的婴儿,80%形成HBsAg持续携带者;幼儿期感染,30%成为HBsAg持续性携带者;正常成人感染HVB后,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在5%以下。因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是最危险的,而HBsAg携带者中35-50%是在母婴围产期感染的,所以阻断HBV母婴传播对控制HBV流行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产科在妊娠合并HBV(乙肝)感染的母婴传播的阻断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根据不同孕妇肝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阻断方案,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的成功率,成功率达95%以上。目前我科常用的阻断方法是孕期阻断和产时阻断同时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丙肝(HC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

对血源进行的有效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基本杜绝了新发的输血相关的丙型肝炎,母婴传播从而成为儿童期感染HCV最重要途径。因为有关HCV母婴传播的研究样本量有限,检测方法、研究设计和母婴传播的定义各异,目前尚难以确定HCV母婴传播的几率,与母婴传播发生及慢性感染有关的因素也有待阐明。

我院对丙肝感染孕妇采取剖宫产加人工喂养的方法进行母婴传播的阻断,目前未发现新生儿的感染。有待进一步总结经验和研究。

四.HIV母婴传播的阻断

近年来,艾滋病妊娠患者也逐渐增多。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果不进行母亲和婴儿的围产期干预,有1/4~1/3的婴儿可能会从母亲那里感染艾滋病,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产科干预+抗病毒药物干预+人工喂养。应用此综合措施,可使母婴垂直传播率降低为1-2%。近几年来,我院已对多名艾滋病母亲实行了母婴传播阻断,并获得成功。

皮肤性病科
介入科
骨科
神经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消化内科
心血管内科
肿瘤微创科
五官科
内分泌科
儿科
急诊科
泌尿外科
药剂科
病理科
心理科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_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治医生

成军肝病中心
擅长: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成军,男。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4.12:北京地坛医院院长助理,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02.12-2004.11:解放军第302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军医进修学院内科传染病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四科副主任;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首席专家。

2002.09-2002.12: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三长(院长、校长、所长)”后备干部学习班(第四期)。

2002.07-2002.08:解放军第302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军医进修学院内科传染病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四科副主任;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首席专家。

1997.12-2002.06:解放军第302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感染病临床四科副主任;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第302医院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首席专家;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军医进修学院传染病教研室副教授、内科传染病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1994.11-1997.11: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系临床免疫与传染病科,博士后研究,导师:Norman Talal和Peter C. Melby教授。

1991.09-1994.10: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传染病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斯崇文教授、王勤环教授。

1989.09-1991.08:解放军第302医院小儿肝脏病科,医师、主治医师。

1986.09-1989.08:军医进修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传染病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陈菊梅教授。

1981.09-1986.08:第一军医大学军医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学士学位。


陈京龙肿瘤微创科
擅长:肝炎、原发性肝癌、艾滋病、乙型脑炎、流脑、伤寒、出血热等的临床诊治

陈京龙,男,主任医师,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8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于北京地坛医院一直从事临床治疗工作,不断提高了临床工作能力,丰富了临床理论知识,在临床工作的前5年,接受严格的临床培训和学习,为肝炎、原发性肝癌、艾滋病、乙型脑炎、流脑、伤寒、出血热等的临床诊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晋升为主治医师后分别于肝病科、加强监护病房(ICU)、高干外宾科任主管主治医,在疑难病症及重症疾病的抢救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抗病毒及抗感染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于200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后继续于综合科或肝炎一科任该职务,并接受肿瘤微创治疗的培训,于2006年担任肝炎一科副主任医师,并出任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在丰富的保肝护肝的基础上,致力于微创治疗“癌中之王”肝癌的临床工作,肿瘤微创治疗中心集中了我院放射介入科、放射科、B超室、外科、内科多可室的综合能力,具有了三代射频、介入热疗、高频热疗等6种微创治疗设备,实现了肝癌综合序贯治疗的先进治疗方法。曾完成了首发基金课题《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变异的干预与对策》的研究,为第二负责人。参加了自然基金课题《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等并为重要的课题组成员。 历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会会员,北大医学部授课教师等,近期著有《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分析》、《TIPS手术临床分析》、《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现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治疗综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转阴因素研究》、《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隐源性肝炎血清蛋白结合蛋白》、《传染病临床教案-布氏杆菌病及鼠疫章节》等。于2003年曾参加抗击“非典”的临床一线抢救工作,同年被评为院级优秀党员,培养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临床知识面广,对患者耐心细致,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


陈宝敏肝病中心
擅长:各型肝病、艾滋病、发热/皮疹/黄疸/腹泻/昏迷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

1990年首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和感染科工作。1996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9-2000年在美国Dartmouth大学医学院作为访问学者; 2000-2004年在德国Essen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曾于2002、2003 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国际呼吸年会进行了大会学术交流。每年承担数批北京大学医学部5年制、8年制医学生的教学及见习传染病临床带教工作及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承担全国艾滋病培训班大量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和/或北京市级继续教育工作任务:承担北京市健康大课堂的授课工作;承担来院进修医师、全科医师、院外的讲课任务;积极参与医院的多项科研项目及药物验证工作。


邢卉春肝病中心
擅长: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及相关肝病(包括脂肪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的诊治

邢卉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及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于山西医科大学传染病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于北京大学内科感染疾病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于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内科从事博士后工作。

多年来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及有关基础研究工作。熟悉常见传染病的诊疗及预防,具有全面扎实的传染病学基础及临床知识。尤其擅长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及相关肝病(包括脂肪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承担大学本、专科传染病学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及临床见习、实习等教学任务。并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包括肝病微生态基础及临床应用)、抗病毒基因治疗。曾从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项目等课题的研究。近年来在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The Japa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和《中华医学杂志》等国际、国内著名杂志、会议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4篇为英文论文, 2篇被SCI收录, 10篇在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并参加了《实用临床胃肠病学》、《传染病危重症现代治疗》及《医院感染病学》等7部医学专著的编写工作。现任《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编委。


王凤水肝病中心
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治疗,肝移植术后内科随访治疗

王凤水,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199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8余年,专业理论和内科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终末期肝病的治疗,肝移植术后内科随访治疗。曾从事国家《八五》、《九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天津市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目前主要从事的:慢性肝病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肝细胞癌相关基因及其早期诊断的研究;肝移植术后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防治研究;肝移植术前后免疫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研究。社会兼职:中华病理学分会肝胆肿瘤及肝移植病理学组委员。


段雪飞肝病中心
擅长: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尤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治,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也颇具经验,对慢性肝病合并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有较深入的研究。

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70103/14130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医》为网友要屁股不要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