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简介,开国上将-级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上将”。上将军衔的授予条件和标准很是严格,在《军衔指示》、《服役条例》、《编制军衔》里都有明确的表述。从级别上讲,规定“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从职务上讲,规定兵团司令员的基准职务军衔为上将,兵团副司令员的军衔亦可为上将。从其他条件讲,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的服务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是军官授衔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1955年首批授予的55名上将,主要是1952年评定的正兵团级干部,也有部分德才兼备的副兵团级和个别准兵团级干部,还有个别已转入地方工作的级别相当于正兵团级的干部。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的一名上将,都是正兵团级干部。

甘泗淇_开国上将 -简介


开国上将萧克发展壮大成为由8大总部、4大军种、4大兵种、12大军区、志愿军和若干军事院校组成的革命化、正规化军队。

解放军作为一支全面发展的合成军队,如何走向正规化?实行军衔制就是其中的具体措施之一。所以,在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全面授衔,而且各军兵种在服装、服饰、军衔符号、军种符号、勤务符号等外在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分。

按规定,将官这一等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个级别,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如果说,大将是将军中的领军人物,那么上将就是将军中的骨干力量,中将可谓将军中的中坚力量,少将则是将军中的基础力量。

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上将55名,1956年1月和1958年7月又各补授1名,他们是王建安和李聚奎。这样,全军共授予上将57名,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开国上将。

甘泗淇_开国上将 -级别

正兵团级33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诚、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准兵团级1名:贺炳炎。

无军队级别者2名:乌兰夫、阎红彦。

甘泗淇_开国上将 -历史渊源


开国上将李克农及夫人57名开国上将,在1927年底以前入党的有27人,其中最早的是傅钟,1921年入党。其次是乌兰夫、阎红彦,同为1925年入党。其余有王震、王建安、邓华、甘泗淇、朱良才、许世友、李涛、李志民、李克农、杨至成、萧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钟期光、郭天民、黄永胜、赖传珠等24人。

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的有27人。南昌起义:萧克、赵尔陆、杨至成、周士第4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宋任穷、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黄永胜5人;广州起义:郭天民1人;平江起义:苏振华、李聚奎、傅秋涛、彭绍辉4人;湘南起义:萧克、邓华、朱良才、赵尔陆、杨至成、杨得志6人;黄麻起义:王宏坤、王建安、许世友、陈再道、周纯全5人;百色起义:李天佑、韦国清2人;宁都起义:李达1人;商城起义:洪学智1人;清涧起义:阎红彦1人。

12岁参加革命的有萧华1人,14岁参加革命的有叶飞、杨勇、杨成武、陈锡联、韩先楚等5人。

甘泗淇_开国上将 -职位介绍

萧克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达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宗逊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克农任副总参谋长

王震任副总参谋长兼铁道兵司令员、政治委员

许世友任副总参谋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

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简介,开国上将-级别

邓华任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

彭绍辉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爱萍任副总参谋长

杨成武任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兼防空军司令员

韩先楚任副总参谋长

李涛任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

傅秋涛任总参谋部队列部部长

王平任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

吕正操任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

傅钟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萧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甘泗淇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宋任穷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赖传珠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洪学智任总后勤部副部长

周士第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

郭天民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

周纯全任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

杨至成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陈再道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军区司令员

陈奇涵任军事法院院长

王宏坤任海军副司令员

苏振华任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刘亚楼任空军司令员

刘震任空军副司令员

陈锡联任炮兵司令员

韦国清任公安军副司令员和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

陈士榘任工程兵司令员

朱良才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

周桓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

乌兰夫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唐亮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叶飞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

杨得志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王新亭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代司令员

黄永胜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李天佑任广西军区司令员

贺炳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阎红彦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

谢富治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陶峙岳任新疆建设兵团司令员

杨勇任志愿军司令员

李志民任志愿军政治委员

陈伯钧任军事学院副院长

钟期光任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宋时轮任总高级步校校长

赵尔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

陈明仁任陆军第五十五军军长

董其武任陆军第六十九军军长

王建安任沈阳军区副司令

李聚奎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甘泗淇_开国上将 -革命历史

57名开国上将,在1927年底以前入党的有27人,其中最早的是傅钟,1921年入党。其次是乌兰夫、阎红彦,同为1925年入党。其余有王震、王建安、邓华、甘泗淇、朱良才、许世友、李涛、李志民、李克农、杨至成、萧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钟期光、郭天民、黄永胜、赖传珠等24人。

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的有27人。南昌起义:萧克、赵尔陆、杨至成、周士第4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宋任穷、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黄永胜5人;广州起义:郭天民1人;平江起义:苏振华、李聚奎、傅秋涛、彭绍辉4人;湘南起义:萧克、邓华、朱良才、赵尔陆、杨至成、杨得志6人;黄麻起义:王宏坤、王建安、许世友、陈再道、周纯全5人;百色起义:李天佑、韦国清2人;宁都起义:李达1人;商城起义:洪学智1人;清涧起义:阎红彦1人。

12岁参加革命的有萧华1人,14岁参加革命的有叶飞、杨勇、杨成武、陈锡联、韩先楚等5人。

入伍前参加赤卫队的有:王平、王震、王建安、朱良才、苏振华、李涛、李志民、周纯全、唐亮、傅秋涛、彭绍辉等11人。

入伍前参加党的秘密工作的有:叶飞、李克农2人。

在南昌起义前,参加过其他武装斗争的有:陶峙岳参加过武昌起义,萧克、张宗逊、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参加过北伐战争,陈明仁参加过东征战争、北伐战争。

在红军时期担任过正军职领导职务的开国上将有:王平、王震、王宏坤、甘泗淇、许世友、李达、杨至成、萧克、宋时轮、宋任穷、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周士第、周纯全、郭天民、阎红彦、彭绍辉、傅钟等19人。

开国上将中许多人既懂军事,又会做政治工作,可谓军政全能。其中,以早年做政治工作见长,后来军事功绩突出的有:王震、王建安、王新亭、邓华、叶飞、刘震、刘亚楼、杨勇、杨成武、张爱萍、陈锡联、洪学智、傅秋涛、谢富治等;还有做军事工作很长时间,以后主要当政治委员的,有韦国清、阎红彦、赖传珠等。

有些上将专做军事主官,如王宏坤、吕正操、许世友、李天佑、杨得志、萧克、宋时轮、陈再道、陈伯钧、贺炳炎、黄永胜、韩先楚、彭绍辉等。

有些上将早年当参谋长,以后转任军事主官,如李达、张宗逊、陈士榘、陈奇涵、周士第、郭天民、赖传珠等。

有些专做政治主官,如王平、苏振华、宋任穷等。

有些当政治部主任,以后转任政治主官,如甘泗淇、朱良才、李志民、萧华等。

有些专当政治部主任,如周桓、钟期光、唐亮、傅钟等。

有些在统帅部做高参工作,如李涛、李克农。

有少数上将早年是军事或政治主官,后来转任后勤主官,如李聚奎由纵队司令员转任,周纯全由军政治委员转任;杨至成、赵尔陆早年由营团军事主官转任,几乎做了一辈子后勤工作。

甘泗淇_开国上将 -上将名单

详细的列表如下:

(1955年授衔上将55人,1956年补授王建安上将,1958年补授李聚奎上将。)

萧克(1908-2008.10.24 )

李达(1905-1993.07.12)

张宗逊(1908-1998.07.14)

李克农(1899-1962.02.09)

王震(1908-1993.03.12)

许世友(1905-1985.10.22)

邓华(1910-1980.07.03)

彭绍辉(1906-1978.04.25)

张爱萍(1910-2003.07.05)

杨成武(1914-2004.02.14)

韩先楚(1913-1986.10.03)

李涛(1905-1970.12.20)

傅秋涛(1907-1981.08.25)

王平(1907-1998.02.08)

吕正操(1905-2009.10.13 )

傅钟(1900-1989.07.28)

肖华(1916-1985.08.12)

甘泗淇(1903-1964.02.05)

宋任穷(1909-2005.01.08)

赖传珠(1910-1965.12.24)

洪学智(1913-2006.11.20)

周士第(1900-1979.06.30)

郭天民(1905-1970.05.26)

周纯全(1905-1985.07.28)

杨至成(1903-1967.02.03)

陈再道(1909-1993.04.06)

陈奇涵(1897-1981.06.19)

王宏坤(1909-1993.08.20)

苏振华(1912-1979.02.07)

刘亚楼(1911-1965.05.07)

刘震(1915-1992.08.20)

陈锡联(1915-1999.06.10)

韦国清(1913-1989.06.15)

陈士榘(1909-1995.07.22)

陈伯钧(1910-1974.02.06)

钟期光(1908-1991.05.22)

宋时轮(1907-1997.09.17)

朱良才(1900-1989.02.22)

董其武(1899-1989.03.03)

唐亮(1910-1986.11.20)

叶飞(1914-1999.04.18)

杨得志(1910-1994.10.25)

王新亭(1908-1984.12.11)

黄永胜(1910-1983.04.26)

李天佑(1914-1970.09.27)

陈明仁(1903-1974.05.21)

贺炳炎(1913-1960.07.01)

阎红彦(1909-1967.01.08)

谢富治(1909-1972.04.26)

陶峙岳(1892-1988.12.26)

乌兰夫(1906-1988.12.08)

周桓(1909-1993.10.27)

杨勇(1912-1983.01.06)

李志民(1906-1987.11.16)

赵尔陆(1905-1967.02.02)

王建安(1907-1980.07.25)

李聚奎(1904-1995.6.2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80103/142731.html

更多阅读

王新兰:开国上将肖华健在的妻子

肖华,原名肖以尊,贫苦农民出身,早年积极投身革命,担当送信工作。1928年,12岁的肖华加入了共青团,1930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一生戎马,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25000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命运多舛的开国十大将 中国开国十大将军子女

无论是元帅还是上将抑或中将、少将,他们当中进入政治局的不乏其人,其中十大元帅悉数进入政治局,中将、少将进入的也颇有一些,而以少将而言,他们中间一共出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二人(李德生、汪东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二人(李德生、刘华清)、中

开国上将张宗逊没有进入中顾委 薄一波要是晚死几年

上世纪80年代,中顾委成立的时候,委员的资历是很关键的,地方上的,是65文革前担任副部长,副省长的中共干部,才有资格当。军队出任中顾委委员的资格,应该是65年前的正军职干部,甚至更高。 筭?$裳?7?-十二大党章规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条件:“必

开国上将李达 蒋介石炸黄河看到蛟龙

开国上将李达 1陕北红军.宁都起义 2009-11-13 15:37:31 阅读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立志为国为民,投身国民军李达,原名李德三,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眉县横渠区崖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终年辛勤劳作,除种地之外,还在农闲时卖些油盐,但

悦读肖克---走近开国第一上将 开国上将故居被拆

悦读肖克---走近开国第一上将---糊时明月贵为八路军3个主力师之一120师的副师长,更是喧赫一时的红六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55年授勋时肖克只被授予上将,而八路军3个主力师其它的正副师长全为元帅,旅级的陈赓、黄克诚、徐海东等都

声明:《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简介,开国上将-级别》为网友站在高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