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运动起因

义和团运动或称庚子事变、庚子国变、庚子拳乱,是公元1900年前后中国清末,中国甲午战败后,在西方列强对华渗透侵略日益加重、对清廷控制日益加深、华北遍布教案的情况下,在中国北方发生的以华北农民和部分清军为主体,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及华人基督徒的保国保种暴力运动及其引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义和拳本来与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省)一带的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宗教有关。在义和团运动中,阻止了各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时间_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

简介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原叫义和拳,是白莲教的一个支派,主要在山东西部秘密活动。义和拳信神练功,其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它的活动一直受清政府的查禁和镇压。1898年以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侵略势力。1900年6月13日,义和团运动揭开序幕,迅速发展壮大,势如燎原烈火,很快掀起了一场席卷中国北部,震撼全世界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继续和总和。从19世纪开始,随着列强势力向中国扩张,宗教成了他们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工具。外国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随着传教士日益专横跋扈,人民的反抗也愈来愈强烈。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夺中国沿海军港,并深入内地掠夺铁路、矿山权益,企图瓜分中国。外国传教士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他们收罗土豪劣绅、流氓恶棍入教,作为教民,霸占土地,欺压百姓。清朝官吏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庇护教士、教民,压制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老百姓纷纷加入义和团。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每坛25人,设有坛主。入坛的人都要焚香宣誓,并严格遵守“不扰民、不贪财”等戒条。他们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仇恨外国侵略势力带来的铁路、轮船、洋货、教堂,见到这些必毁之而后快。随着义和团反帝斗争声势日益壮大,帝国主义十分惊慌,不断催促清政府采取措施镇压义和团运动,还公然干涉清政府内政,责令清政府派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随后帝国主义又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义和团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奋起反抗,给了侵略者沉重打击。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义和团运动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来历前身


义和团战士

1、义和团的起源有多种说法1、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

2、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

3、乡团说,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组织。

4、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和拳、梅花拳等,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

组织

义和团的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后期也混杂进了不少流氓无赖,“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使得义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

据陈贵宗《义和团的组织和宗旨》所说,义和团的组织大致分为:

1.坛,是义和团的基层单位,又称坛口,也有“厂”、“炉”、“团”、“公所”等称呼。首领一般称大师兄。

2.总坛,设天津“坎”字总坛。为坛的上一级单位。

3.门或团,为总坛的上一级单位。义和团按照八卦方位分为八门(团),如“乾字门(团)”、“巽字门(团)”等。

4.义和团,是由所有义和团员共同组成的一个松散组织。

此外,义和团还有“红灯照”“蓝灯照”“黑灯照”(寡妇组成)花灯照(妓女组成)等妇女组织

义和团内部又可分为官团,私团与假团。

所谓官团是指接受清廷的招抚,向清政府挂号,接受清廷官员的统率,领取其粮饷。官团得到清政府的承认,听从其调遣。承认官团是清廷控制义和团的手段。

私团则大多系团民自发组织,带有很大的独立性。自行设坛或从事“灭洋”斗争。

假团则有其复杂性,一般说来,义和团是一个几乎人人可以加入的松散的组织,但实际上,有很多义和团组织被清政府以“伪团”,“假团”的名义镇压。“假团”分两种情况,一是不服从清政府的统治并对其构成威胁,因而被消灭,是其镇压和消灭义和团的借口。二是部分不良分子甚至教民假扮义和团横行不法,前者如“素不安分之徒,或投坛附和,或仿效装束,鱼肉良善。”(《天津一月记》)后者如“奉教者皆扮成假义和拳会,各处寻仇杀人,北京西城尤多”(《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直北一带,天主教民往往效拳匪服色,四出行劫。有被获者,自称义和团,则地方官即释之。”(《庚子记事》)

纪律


1900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有自己的一套纪律,既有官方颁发的十条团规,也有自己独特的规定,如“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犯朝廷法,杀洋人、灭赃官,行于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顾,遇同道则合十”等。这些戒规在初期得到了较好的遵守,当时有人的记载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看其连日由各处所来团民不下数万,多似乡愚务农之人,既无为首之人调遣,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况只仇杀洋人与奉教之人,并不伤害良民;以此而论,似是仗义”(《庚子记事》),有时义和团甚至担负起维持治安的责任,如“刻有聂军门所统之武卫军兵多人,皆持器械,向各处抢夺。经匪首曹福田拿获二十余人,皆杀死。”(《天津拳匪变乱纪事》)。义和团运动后期,由于成员日益复杂,出现了许多违法乱纪的现象,但连后来的清政府上谕也不得不承认“……涞涿拳匪既焚堂毁路,亟派直隶练军弹压。乃该军所至,漫无纪律,戕虐良民,而拳匪专持仇教之说,不扰乡里,以致百姓皆畏兵而爱匪,匪势由此大炽,匪党亦愈聚愈多”。

重要首领

阎书勤(1860―1900),冠县梨园屯(今属河北省威县)人,领导了冠县起义。

赵三多(1841―1902),领导过冠县起义,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义和团失败后参加景延宾起义而在此过程中殒命。

朱红灯(?―1899),领导过平原起义,击败县令蒋楷,在森罗殿战斗中战败,后被捕处死。林黑儿(?―1900?),自称“黄莲圣母”,是红灯照的领导者,天津失陷后被俘,不知所终。

王立言(?―1899),山东义和团主要首领之一,朱红灯死后在山东坚持战斗,后失败被杀。

倪赞清(1862―1902),字翼臣,组织和指挥了著名的廊坊大捷。

曹福田(?―1901),天津义和团首领。在老龙头火车站与八国联军激战。

张德成(1846―1900),在独流镇创建“天下第一团”,后率部赴天津与联军战斗。

刘呈祥(1881―1900),别号刘十九,1900年19岁时在天津西郊高家庄设乾字坛,后在天津打击八国联军,天津失陷后仍坚持战斗。

景廷宾(1861-1902),直隶广宗人,1902年4月同赵三多等在巨鹿厦头寺领导起义,改旗号为“扫清灭洋”,7月失败就义。

义和团运动时间_义和团运动 -运动起因

教案事件


义和团运动小儿书

教案一般指清朝末年中国境内牵涉基督宗教教会的社会事件(常引起争讼、暴力甚或演变为外交事件)。义和拳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国华北的山东和河北,正是教案频繁的地区,义和拳活动与教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被迫在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失败,再次引起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国的欧洲强国,对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要求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Niez)及理加略(RichardHeule)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今广东湛江)。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运动起因

外国的进占,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1898年3月,拳民活动在山汤加剧。1899年,捐官出身的汉裔旗人毓贤出任山东巡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对义和拳采用抚的办法,将其招安纳入民团。于是义和拳成了“义和团”,而口号亦由“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义和团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抵制所有外国事物和之前失败的“洋务运动”。在义和团的积极排外下,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时人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不忍割爱,途次被匪系于树下,过者辄斫,匪刀极钝,宛转不死,仰天大号,顾以为乐;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亦为所杀,独一马夫幸免。其痛恨洋物如此。”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仙

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

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发怒仙发怒一同下山把道传

非是邪非白莲念咒语法真言

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诸神仙

仙出洞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诗曰

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

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

―右传云山东圣府抄传

原因


被八国联军俘虏的一位英勇不屈的义和团团民教案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治外法权凌驾中国法律

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被准许在中国传教和成立教会。在治外法权之下,不单教会的西方神职人员不受清政府管辖,一般中国信徒也常获教会庇护。地方上,基督教教会每每因为文化、风俗差异等等各种原因,与地方民众发生冲突。部分不良教民欺压当地民众,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因为惧于教会的治外法权,不欲与洋人作对而未能持公处理,造成教案。

②仇外心态

清末华北地方经济破产,传统社会纲纪解体;在转变的时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会社纷起。总之,教会、教众和洋人、洋货,成为了仇视的对象。

③谣言

当时社会有许多诋毁西方人的谣言,如说洋人医院挖小孩眼睛制迷药、神父用特制器具吸男童阳精等等,而一般中国百姓一向迷信这类传言,从而人人自危,对西方人及中国教友恨之入骨。

④守旧势力煽动

教会除了传教之外也兴医办学、提倡破除陋习(如缠足纳妾)、传播新思想(如宪政、民主),与维新运动一样不可避免会引起守旧势力的仇恨。

⑤教会自身问题

这些国家的政府曾经侵略中国,传教士自然不受欢迎了。一般来说,这些中国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传教士是在侵略条约的保护下进入中国的。更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外国政府用保护传教士为借口,挑起争端。其实传教士来中国,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基督的爱带给中国人,这是传教士们积极传福音、翻译圣经、办学校、开医院从事社会服务等活动的唯一目的,可惜中国人还是不能饶恕传教士。1897年,在山东曹州教案中,就是德国首相命令天主教传教士,在山东曹州设立教堂,藉此引起中国乡民滋事,杀了两个传教士,造成德国政府威胁中国的借口。传教士就这么可怜的被利用了。以达到外国政府的卑鄙目的,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保持自己的利益。

有一些流氓假装信主加入了教会,宣教士因为不了解底蕴,于是接受了他们,并为他们施洗。后来这些流氓打架,滋事还得到宣教士的保护,使中国人大大反感。后来传教士明白了,不再甘心为虎作伥,但已经惹起中国人不少误会,难以解除。此外,基督教传教士和天主教传教士吵架一事,也带来很坏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根本不分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这实在是很不好的见证。

⑥民族主义的刺激

从1860至1899年间,共有三次的反教高潮:光绪十年(1884)有48宗,光绪廿一年(1895)有60宗,光绪廿四年(1898)有77宗。主要是受当时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列强瓜分等事件的影响。

义和团运动时间_义和团运动 -运动过程

扶清灭洋


天津的义和拳民众

1897年,山东冠县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并明确说义和拳就是“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同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遭清军镇压而失败。次年(1899年),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当地义和拳首领李长水请求荏平、高唐等地的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支援,朱红灯在杠子李庄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10月11日,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来镇压,被义和拳打败。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平原起义”。后来清廷加派袁世敦等人前来镇压,在森罗殿战斗中击败义和拳。其后清军游击马金叙活捉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心诚和尚等人。当时的山东巡抚是毓贤,他仇视外国侵略者,对民众反洋教斗争比较同情。他罢免了蒋楷、袁世敦等,对义和拳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措施,有说法指出正是毓贤改拳为团,还向朝廷上奏将民教矛盾的责任归结于教会一方。其态度遭到外国敌视,在列强交涉下毓贤被革去职务。但毓贤对义和拳也进行了镇压,在其离职前下令将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义和团首领杀害。1899年12月,袁世凯代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

转入直隶

1899年,袁世凯在济南就任山东巡抚后,对义和团始终持敌对态度,在其任山东巡抚后严格限制义和团的活动,并从1900年6月开始血腥镇压复起的义和团。在山东遭遇不利情况后,义和团开始向直隶等地转移。清政府严禁义和团,先后派出多批军队参与镇压。1900年5月12日,涞水县高洛村发生教案,练军分统杨福同前往弹压。5月22日,数千义和团在石亭设伏击毙杨福同,被称为“涞水大捷”。这次戕官事件使清廷大为震惊。随后的1900年5月27日,直隶中部芦保铁路沿线约3万义和团占据了涿州城,知州龚荫培无计可施,便绝食坐以待毙,这是义和团占据和控制的第一个州城。在此之后,清政府又派出聂士成等参与镇压,与义和团多次交战。但此时直隶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已呈现出“诛不胜诛”的局面。

列强介入

1899年冬,山东肥城发生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卜克斯被杀案件,在西方各国连续抗议后,毓贤被清廷免职。新任巡抚袁世凯带领北洋新军在山东大力镇压义和团。毓贤离职后到北京觐见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义和团;之后获得调任山西巡抚(他在后来的任期内先后亲自下令诱杀、捕杀了超过150名传教士和他们的家眷,参见中华书局1983年版《中国近代史》)。戊戌政变后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对西方反对她废黜光绪感到十分不满。

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直隶总督裕禄于是由本来剿灭义和团,转变成扶助义和团。除了向团民发放饷银外,裕禄还邀请义和团的首领大师兄到天津开坛聚众。于是山东的拳民涌入直隶。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涿州知府更被三万名拳民占据。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结果刚毅回京后,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亦主抚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5月28日,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ClaudeMaxwellMacDonald有感使馆区有危险,要求泊在大沽附近的17艘外国战船增援。337名外国水手及陆战队员在1900年5月31日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京,防卫使馆区另外89名德国及奥国陆战队员在1900年6月3日抵京。

6月9日,慈禧调董福祥的武卫后军进城,驻扎在天坛和先农坛附近。董军中不少士兵参加了义和团。

6月10日,端郡王载漪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义和团拳民于同时开始大举入京。最多时北京的拳民超过十万。是日起,北京外国使馆对外通讯断绝。

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被开腹剖心。驻天津的各国领使组织二千人的联军,由英国的海军司令西摩尔(EdwardSeymour)带领,乘火车增援北京十一国公使馆。因为铁路被拳民破坏,西摩尔受阻于天津城外的杨村、廊坊一带,与清兵及义和团展开战斗不利,退回城中,致使第一次试图解除清兵和义和拳民对公使馆的围困失败。该战事被清政府及义和团认为是一次抗击外敌的重大胜利,并被命名为“廊坊大捷”。

6月13日,义和团进入内城,当天烧毁孝顺胡同亚斯立堂、双旗竿(今外交部街西口外)伦敦会、八面槽(王府井)天主教东堂、灯市口公理会、东四五条西口的美国福音堂、交道口二条长老会、鼓楼西鸦儿胡同长老会、西直门内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胡同基督教堂、石驸马桥安立甘会、宣武门内天主教南堂共11所教堂。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有42名法兵占据)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东交民巷的使馆区。拳民在北京放火烧掉教堂和一切与西洋有关的事物。

6月15日,军机处曾一度传旨,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及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

6月16日,前门一带约千家(一说四千家)商铺因老德记西药房大火而被烧成废墟,正阳门楼、北京24家铸银厂也遭烧毁。拳民同时四处破坏教堂攻击教民,庄王府前大院被当成集体大屠杀的刑场。除了屠杀教民外,义和团更滥杀无辜,诬指许多市民(包括许多妇女小童)为白莲教而烧死戮死,如据当时目击者记载:“乡民适趋市集,七十余人悉絷以来;伪饰优伶冠服儿童戏物,指为白莲教;下刑部一夕,未讯供,骈斩西市。有妇人宁家,亦陷其中,杂诛之,儿犹在抱也”;也有被公报私仇而杀者,如扶持义和团的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的好友副都统神机营翼长庆恒一家大小十三口因被寻仇于七月初被全部杀害。而义和团民的不同派别也互相武斗残杀。义和团、京师禁军和甘军也肆意奸杀妇女,不计其数。除了屠杀奸淫外,义和团及清军也掳掠洗劫商户平民,并将赃物公开拍卖。当时的权贵之家也不能幸免,如吏部尚书孙家鼐、大学士徐桐的家都被抢掠,徐桐(时年八十)更被义和团民拖出批斗。是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一度发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谕。

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时,得到虚假情报,以为外国的要求她归政于光绪。慈禧态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转变,转为支持义和团及向洋人开战。命刚毅、载漪、载勋、载濂、载澜统领义和团,载勋任步军统领九门提督。

对外宣战

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KlemensFreiherrvonKetteler)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由于克林德曾经枪杀义和团众,此次行为被认为是报复);酿成战争的导火线。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使馆区内被围人数约3000人,当中约2000为寻求保护之华人;400人为外国男性平民,147名妇女及76名小童。另有士兵、水兵及陆战队共409人,武装有3挺机枪及四门小口径火炮。各国在准备以武力解救使馆的同时,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

6月25日,清廷当权派载漪、载勋、载濂、载滢四兄弟率义和团六十多人直奔瀛台欲弑光绪,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采取设立神坛的方式发展组织,操练拳术,吸引群众。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参加者绝大部分是农民,其次是手工业者、旧式交通运输工人、和尚道士、散兵游勇,也有少数封建知识分子、中小地主和官吏,还有地痞、流氓卷入。义和团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用画符念咒、请神附身等“术法”动员群众,广泛宣传持符念咒、神灵附体来鼓舞斗志。信奉的神祗除佛、道以外,还有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中的神怪的人物。义和团散发各种传单、揭帖,进行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宣传,还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1899年在美国示意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山东义和团实力遭到重大摧残。清政府官员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主剿和主抚两种不同意见。两派意见交互影响清政府,使它举棋不定,对义和团的镇压忽松忽紧。1900年5月27日义和团进驻涿州城,接着又破坏涿州到长辛店铁路沿线的车站、桥梁,逼近北京。

6月10日八国联军2000余人,从天津直趋北京。6月13日下午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落垡、廊坊交锋。八国联军狼狈逃回租界。接着,英、俄、日、德等海军组织突击队向大沽炮台发起猛攻,天津的门户被打开。21日,清政府发布对外宣战的谕旨。义和团和清军开始围攻使馆和西什库教堂。义和团运动的大爆发,特别是义和团进入北京和清政府对外宣战,促使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很快席卷全国。各地群众拆毁教堂,破坏铁路,开场练拳,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下的上海租界内也谣言繁兴,人心惶惑,大沽失陷的消息传到天津,聂士成所部武卫前军参加战斗,炮击天津租界。大沽各国军队急速组织力量反扑,对天津城外围发起攻击。7月初,清军与义和团组织了一次联合作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90103/144879.html

更多阅读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气压和空气密度的关系

  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流。    相对于地表面的空气运动,风通常指它的水平分量,以风向、风速或风力表示。风向指气流的来向,常按16方位记录

傅作义经典战役之大同集宁战役 傅作义和聂荣臻

2010年06月09日 星期三 下午 10:54_-光华之声-_百度空间傅作义守涿州之后,声名鹊起,抗日战争中,守太原,袭击包头,会战绥西,收复五原,为国为民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战争开始后,傅作义有4个经典战役:1、绥远战役2、大同集宁战役3、张家口战役

唐宋古文运动 苏轼和古文运动之一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

声明:《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运动起因》为网友揪你小辫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