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蟒蛇生吞游客 蟒蛇 蟒蛇-动物简介,蟒蛇-物种特征

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蟒蛇还是世界上蛇类品种中最大的一种,长达5~11米,最大体重在50~160千克。属无毒蛇类。蟒蛇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

蚺蛇_蟒蛇 -动物简介


蟒蛇蟒蛇,蛇目蟒科,又名南蛇、黑为蟒、金花蟒蛇、印度锦蛇、琴蛇、蚺蛇、王字蛇、埋头蛇、黑斑蟒、金华大蟒等,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无毒蛇。蟒蛇长可达6-7米,活重可达50-60千克,背面浅黄、灰褐或棕色,具有成行排列,略呈方形、镶黑边的暗褐色大斑块,体侧有较小而略呈圆形的斑块。头颈背面有一暗褐色矛形斑,头侧有一纵纹穿过眼斜向口角,眼下方亦有一黑纹向后斜向唇缘。腹面浅黄色,两侧有深色斑点,头背都是小鳞片,眼小通体被覆小鳞,尾短。卵生,一次可产孵10~100枚 。雌蛇有蜷伏卵堆上孵卵的习性。蟒蛇的肉和卵均可食,皮可做琴膜或鼓皮,也可制革加工成提包、钱包等。野外生存数量极少,已列为中国国家I级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蚺蛇_蟒蛇 -物种特征

蟒蛇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蚺蛇_蟒蛇 -生活习性

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0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产完卵后,又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

生活环境


蟒蛇吞食白鼠有缠绕性,常用体后攀缠在树杆上,也善于游泳。喜热怕冷,最适宜温度25-35℃,20℃时少活动,15℃时开始麻木状态,如气温继续下降到5~6℃即死亡;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过久亦死亡。蟒取食在25℃以上,冬眠期4~5个月,春季出蛰后,日出后开始活动。夏季高温进常躲阴凉处,于夜间活动捕食。以突然袭击咬住猎获物,用身体紧紧缠住,将猎获物缢死,然后从猎获物的头部吞入。

食性

蟒蛇食性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如广西梧州外贸仓1960年收购一条10公斤重的蟒蛇,吞食了15公斤的家猪。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

进食方式

蟒蛇捕到猎物,无论其体型大小,都是不经咀嚼方就把猎物吞下。蟒蛇的这种吞食方式主要来源于它们下颌的特殊结构。它们的下骨由彼此独立的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交替运动,为了更好的进食,蟒蛇在竖起前身同时,将嘴张大,咬住猎物,然后再闭合上下颌,依次让每个上下颌交替的运动。如果这时有生物来进攻它,它便立即将已吞进肚的食物吐出后逃之夭夭。

蚺蛇_蟒蛇 -繁殖方式

蟒蛇繁殖

繁殖期短,为每年4~6月。繁殖率高峰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卵生,雌性每次产卵8~32枚,其卵白色,重80克左右。雌蟒有蜷伏卵堆上的习性,此时不食,体内发热,体温较平时升高几度,有利于卵的孵化。

蟒蛇养殖

蟒蛇在国内尚无专业的养殖场家,但有不少动物园和公园内养有蟒蛇。过去由于对蟒蛇的野外生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缺少全面的观察和了解,饲养管理工作未能满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当部分的蟒蛇未能被养活。有的养殖单位改善了饲养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养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长大的仍然很少,饲养工作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同时提醒欲养蟒蛇的单位和朋友,一定要学好扎实的养殖技术,在取得有关部门许可的条件下才能购进养殖,千万不要盲目引进,以免触犯法律。
新引进的蟒蛇有一个熟悉、适应环境的过程。刚入场的蟒蛇对活鸡、活兔、活鼠、鸟雀等完全拒食,此时不要急于强行人工填喂。对体质弱且日渐消瘦的蟒蛇,可在10~15天后采取人工填喂。体重在20~25千克的,每次可喂精牛肉1~1.5千克。填喂前,要先将瘦牛肉剔去筋骨和皮膜,然后切成小的条状或块状,肉块的具体大小应视蟒蛇形体大小而定。切好的肉块需投入沸水锅里滚一滚后捞出,可起到消毒去腥的作用。待肉块完全凉透后,就可以用来填喂蟒蛇。强行填喂会使蟒蛇经受很大的刺激,故填喂前可将2~3个鸡蛋涂抹于肉块上,使其润滑而顺利吞下。大部分蟒蛇会在1周后自行取食。蟒蛇体大性惰,行动迟缓。大多情况下,它是处以静止栖息的状态中捕食猎物的。一旦猎物靠近时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咬住,并用身体将其缠绕致死,然后从猎物的头部开始吞食。蟒蛇昼夜均有活动,但在饲养中大多见其夜间捕食,这可能与夜晚环境安静有关。另外,蟒蛇嗜食鼠类和蛇类,饲养时不妨投其所好。它以此可以吞食与自身体重相当或超过自身体重的大型动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和家禽、家畜等,应尽量满足供应,让其早日适应新环境。

蚺蛇_蟒蛇 -主要分布

中国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据笔者调查,广西的南宁、百色、玉林、梧州、钦州等地区各县广泛分布;柳州地区的忻城、融安、武宣、象州、金秀等县;河池地区的宜山、都安、巴马等县;梧州地区的贺县;桂林地区的平乐、阳朔、临桂等县均有。其中以南宁地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百色地区次之。云南红河州的金平、屏边、元阳等县;文山州的富宁、马关、西畴、文山、麻栗坡等县都有分布。贵州的望谟、罗甸等县也有分布。

世界分布: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蚺蛇_蟒蛇 -亚种分化

蟒蛇的种类与英文名称
蚺科
棘蚺Acrantophis属
A.dumerrili杜氏蚺
A.praelongus棘蚺
蚺Boa属
B.constrictor红尾蚺
B.modagscariensis马岛蚺
地蚺Candoia属
C.aspera新几内亚地蚺
C.carinata太平洋蚺
胶蚺Charina属
C.bottae钝尾双头蚺/胶蚺
美洲树蚺Corallua属
C.caninus翡翠树蚺
C.enhydris亚马孙树蚺
C.cooki加勒比树蚺
C.grenadensis委内瑞拉树蚺
虹蚺Epicrates属
E.angulifer古巴虹蚺
E.cenchria虹蚺
E.striatus海地蚺
E.inornatus波多利各虹蚺
E.subflavus舒氏虹蚺
沙蚺Eryx属
E.miliaris沙蚺
E.tataricus东方沙蟒/鞑靼沙蟒
E.conicus糙鳞沙蟒
E.colubrinus东非沙蟒
E.jaculus标枪沙蟒
E.johni约翰沙蟒
E.nogaiorum(未有中文种名或其它)
E.jayakri(未有中文种名或其它)
玫瑰蚺Lichanura属
L.trivirgate玫瑰蚺
马岛树蚺Sanzinia属
S.modagscariensis马岛树蚺
蟒科
侏蟒Antaresia属
A.childreni孩儿蟒
A.perthensis侏蟒
A.maculosa斑蟒
A.stimsoni斯氏蟒
环蟒Bothrochilus属
B.boa环蟒
盾蟒Aspidites属
A.melancephalus黑头盾蟒
A.ramsayi树盾蟒
地蟒Calabaria属
C.reinhardtii卡拉巴地蟒
花蟒Chondropython属
C.viridis绿树蟒
岩蟒Liasis属
L.albertisii白唇蟒
L.mackloti麦氏岩水蟒
L.fuscsus澳洲岩水蟒
L.papuanus巴布亚橄榄蟒
L.ovlivaceus(未有中文种名或其它)
L.stimsoni(未有中文种名或其它)
L.mdunni(未有中文种名或其它)
L.savuensis(未有中文种名或其它)
L.amethystinus(未有中文种名或其它)
树蟒Morelia属
M.amethistina紫晶蟒
M.spilota地毯蟒
M.bredli澳中蟒
M.carinata粗鳞蟒
M.oenpelliensis奥伯勒蟒
蟒Python属
P.curtus血蟒
P.molurus印度/缅甸蟒
P.regius球蟒[2]
P.timoriensis帝汶蟒
P.anchietae安哥拉蟒
P.reticulatus网斑蟒

蚺蛇_蟒蛇 -驯养繁殖

现状
蟒蛇目前在国内尚无专业的养殖场家,但又不少动物园和公园内养有蟒蛇。过去由于对蟒蛇的野外生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缺少全面的观察和了解,饲养管理工作未能满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当部分的蟒蛇未能被养活。近年来,有的养殖单位改善了饲养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养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长大的仍然很少,饲养工作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同时提醒欲养蟒蛇的单位和朋友,一定要学好扎实的养殖技术,在取得有关部门许可的条件下才能购进养殖,千万不要盲目引进,以免触犯法律。
饲养
新引进的蟒蛇有一个熟悉、适应环境的过程。刚入场的蟒蛇对活鸡、活兔、活鼠、鸟雀等完全拒食,此时不要急于强行人工填喂。对体质弱且日渐消瘦的蟒蛇,可在10~15天后采取人工填喂。体重在20~25千克的,每次可喂精牛肉1~1.5千克。填喂前,要先将瘦牛肉剔去筋骨和皮膜,然后切成小的条状或块状,肉块的具体大小应视蟒蛇形体大小而定。切好的肉块需投入沸水锅里滚一滚后捞出,可起到消毒去腥的作用。待肉块完全凉透后,就可以用来填喂蟒蛇。

强行填喂会使蟒蛇经受很大的刺激,故填喂前可将2~3个鸡蛋涂抹于肉块上,使其润滑而顺利吞下。 大部分蟒蛇会在1周后自行取食。蟒蛇体大性惰,行动迟缓。大多情况下,它是处以静止栖息的状态中捕食猎物的。一旦猎物靠近时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咬住,并用身体将其缠绕致死,然后从猎物的头部开始吞食。蟒蛇昼夜均有活动,但在饲养中大多见其夜间捕食,这可能与夜晚环境安静有关。另外,蟒蛇嗜食鼠类和蛇类,饲养时不妨投其所好。它以此可以吞食与自身体重相当或超过自身体重的大型动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和家禽、家畜等,应尽量满足供应,让其早日适应新环境。
管理
蟒蛇喜热怕冷,尤喜在湿热交加的环境中生存。一般说来,活动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饲养最佳温度是25~28℃;韩国相对湿度为50%~80%。若温度过低,蟒蛇不愿活动;温度过高,又易造成死亡。因此,在盛夏季节来临之前,要提前落实好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因蟒蛇有在树荫下盘成一团或横躺在阴凉处静止不动的习惯,所以要给予满足。此外,蛇场、蛇窝的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蟒蛇周身性水疱疹和局部皮肤溃烂,应加以预防;但也不能过于干燥,使之不能正常蜕皮,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增重。

蚺蛇_蟒蛇 -种群现状

蟒蛇之最

最大巨蟒
印度尼西亚捕获一条长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属东南亚本地物种网纹蟒。到目前为止,这条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这条大蛇取名为“桂花”。虽然名字听起来比较温柔,但据说“桂花”的大口一旦张开非常吓人,可以很轻松地吞下整整一个人。


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蟒蛇:桂花据英国媒体报道,这条大蛇是在印尼和马来西亚交界的婆罗洲一个原始森林中被发现的,当地人将它捕获后卖给了公园,公园的管理人员将这条大蛇取名为“桂花”。
印尼当地媒体报道说,印尼的国家科学研究所、农业研究所等学术机构都对这条蛇进行了检验,确认了其身长、体重以及品种。很多动物学家都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这么长的蛇。
据说,要制服这么大的蛇,至少需要8到10个壮年男子。此前,吉尼斯世界记录中所记载和公认的世界最长蛇是一条身上花纹呈网状的大蟒,身长10米,已于1912年在印尼被射杀。
网纹蟒可以长成世界上最大的蛇。无疑,它们长到巨大体型的情况比森蚺更常见。很多人对于在家里养上一条30英尺长(约9.1米)、比任何两个家庭成员加在一起还要重的巨蛇持保留态度。网纹显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宠物,巨型蛇,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蛇,都只应该由那些能够安置好并照顾好他们的人来饲养。
网纹的体型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体型巨大的群体繁衍的后代通常也会长得很大,反之亦然。年老的蛇一般比年轻的大;雌蛇通常比雄蛇大;生活在环境适宜、食物充足条件下的蛇比生活在不适宜条件下的蛇长得大。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此前世界上被人捉到的最长的一条蟒蛇长9.75米;最重的是饲养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格尼的一条缅甸蟒蛇,重182.76公斤。
最长的圈养巨蟒
美国堪萨斯城有一条名为“美杜莎”的食人巨蟒,体长25英尺(约7.6米),体重超300磅(约136公斤),要15个人一起才能将其抬起。虽然它还在继续长大,但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圈养蛇。

蟒蛇地位

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古代皇帝穿的是龙袍,其亲兄弟及其他诸王穿的是蟒袍。在古人心目中,蟒仅比龙低一个等级。在古代,蟒袍加身,是大夫们的最高理想,即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
在印度乡村有饲养蟒蛇的习俗,从小到大的蟒性情温顺,能听懂主人的笛声。家里有蟒,其他毒蛇便不敢靠近,一般野兽也不会光临,经过训练,蟒还会帮主人照看婴儿。
在现代有些家庭,还将蟒蛇当宠物饲养。

常见病

人工饲养蟒蛇时,要注意寄生虫给它带来的危害。如在蟒蛇鳞片的缝隙中常寄生有扁虱,它对蟒蛇的危害极大,可使蟒蛇患痘疮性疾病。寄生有扁虱的蟒蛇,常表现为无精神、不爱活动、经常吐食,蜕皮时不呈片状。因此要经常给蟒蛇洗浴,保持其身体的洁爽。并经常检查,一旦发现应立即人工摘除,再涂抹些植物油以防止蔓延扩散。
蟒蛇的胃和肠道里常寄生有蛔虫,蟒蛇可引起肺炎、肺脓肿和呼吸道感染,这些均会导致蟒蛇相继死亡。有蛔虫的病蟒常表现为进食不正常,即使勉强进食也会把食物吐出来。蛔虫残食的高峰期,会发现蟒蛇不停的点头,有时还会从气管里喷出带有泡沫的痰或黏液等。已经发现蟒蛇有蛔虫寄生时,要立即对其进行驱虫治疗。驱虫方法可参照后章的蛇类驱虫疗法,用药剂量须根据蟒蛇的体重及病情而定。驱虫预防最好每年2次,春季和秋季各进行一次。亦有人认为,蟒蛇驱虫的最佳时机在盛夏。
肺炎是引起蟒蛇死亡的主要疾病,对蟒蛇的危害较大,常易引发大批死亡。蟒蛇得此病后,有气喘、流泪、口吐白沫、不停地饮水等迹象。一经发现应立即抓住隔离治疗,治疗时最好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菌必治等进行肌肉治疗注射,每天1~2次,10~15天可望治愈。如发现较早,则治愈的可能性较大。
蟒蛇体内有多种寄生虫。寄生虫病轻的会削弱体质,引起其它疾病,严重的常直接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①裂头蚴是绦虫的幼虫,蛇类是孟氏裂头绦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裂头蚴多在皮下寄生,一般对蛇类危害不大。
若裂头蚴寄生在蛇体表皮下,可用利刀剖开皮肤取出,然后在伤口涂1%~2%碘酊。裂头蚴寄生在其它部位,不用专门治疗,可在治其它寄生虫时附带治疗。
②鞭节舌虫寄生于蛇的肺部和气管中,危害很大,能使蛇窒息致死。
对此种寄生虫可用兽用敌百虫溶液灌入胃中,按每千克体重0.01克给药,连续灌胃3天。
③棒线虫寄生于肺泡腔内,多时密布患部,使蛇肺部糜烂而死。
治疗用四咪唑,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灌服。
④异双盘吸虫寄生于蛇的胆囊中。
⑤蜱虱蜱虱是由笼舍及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雌雄鉴别

蟒蛇体重达5千克以上实际达到性成熟。可以从外形上进行雌雄鉴别。雄蟒靠近肛门对那段尾巴较为膨大,尾巴自前往后渐渐变细;雌蟒则肛门后尾部膨大不明显,尾巴在肛门之后突然变细。另外,雄蟒在肛门两侧有明显的后肢残余痕迹,雌蟒则无;雄蟒的肛门后数厘米处若用手指挤压,由后往前平摊,会从泄殖肛腔内露出两条有肉汁倒刺的交配器,雌蟒则没有。在人工饲养状况下,雌、雄蟒的比例搭配为1:3较为适宜。

认识误区

误区一小蛇不毒虽然一般情况下被大蛇咬伤症状更严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刚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妈妈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频繁,咬人时注毒量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刚刚孵化的小蛇较少捕食,因此咬人时注毒量相对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人凶狠。许多养蛇专业户甚至蛇类专家都吃过这个教训。


仙游山洞藏一窝一级保护动物金花蟒另外蛇的种类不同,毒性强弱也不同,如银环蛇的个头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却极强。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轻心。相信每个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面:几个男生拿着大棒石头追打一只拼命逃窜的小蛇。应该知道,这也不仅不好玩,而且比较危险。况且,蛇类本身是对人类极其有益的一种动物,我们应该尽量保护野外的每一种生物。
误区二被蛇咬后几十分钟内无不适感就是无毒蛇。
这是极其常见的认识谬误,甚至在许多网页的“野外教室”栏中也有类似误人子弟的地方。实际上,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比如1997年福建附一医院就收治了一个8岁大的小孩,他被银环蛇咬伤后4小时才出现症状,耽误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来经各方全力抢救,仍然昏迷了一个多星期才苏醒。医院收治的这类蛇伤病人不在少数。
误区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首先必须清楚的是,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即便是有毒蛇咬伤,大多数也因为多种因素的关系,毒蛇咬人时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够量的毒液注入人体,被毒蛇咬伤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个别人有生命危险。

药用价值


菲律宾动物园推出蟒蛇按摩蟒蛇的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但从蟒蛇的利用情况来看,除蟒蛇皮可作为二胡、手鼓等民族乐器制作必不可少的原料外,其他部位的价值尚未被开发利用。随着对蟒蛇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工养殖蟒蛇的药用价值将重新被人们认识和利用。
蟒蛇胆
蛇胆是我国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名贵中药材,蟒蛇胆入药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在《本草纲目》中也被收载于蛇胆项下。其中记载“蚺蛇胆,味甘、苦、寒,有小毒。主心匿痛,下腹匿疮,目肿痛。”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蛇胆汁中的牛磺胆酸(taurocholicacid,TCA)及牛磺去氧胆酸(taurodeoxycholicacid。TDcA)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5.6j。蟒蛇胆中除含有TCA及TDCA外,还含有蟒蛇科类动物特有成分蟒胆酸(pythochol―icacid,PCA)和牛磺蟒胆酸(tauropythocholate,TPCA)[。杨健等通过药理研究发现,牛磺蟒胆酸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蟒蛇胆在南北朝时期就用于皮肤风毒,妇人产后腹痛余疾。历代本草记载,蟒蛇胆多用于目赤肿痛、内外翳障.xl,JD疳痢,痔疮肿痛等症。此外,贺廷超提出,蟒蛇主治疟疾,功在截疟、杀虫,此为汉本草所不载.是彝医独特的传统经验。关于蟒蛇胆入药,有诸多验方流传至今。治疗tJ,JL疳痢,以胆灌鼻中及下部1;小儿急疳疮,水调蚺蛇胆,傅之;,JD疳痢赢瘦多睡。坐则闭目,食不下,用蚺蛇胆豆许2枚,煮通草汁研化,随意饮之,并涂五心并部下。熊胆、朱砂、麝香、蚺蛇胆、炒蜣螂、瓜蒂各半两,研为细粉.用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每服3丸,先用桃柳汤浴儿,后用粥饮送下,治小儿五疳…。治小儿发烧,胆汁冲开水服,1次用量1/4羹匙。用于齿匿宣露出脓血,用蚺蛇胆3钱,枯白矾1钱.仁47枚(汤浸.去皮、尖。研),研匀,以布揩龈,嗍令血尽,日三掺之,愈乃止[1。治疗痔疮肿痛.蚺蛇胆研,香油调涂.立效I蚺蛇胆豆许3枚,黄矾、白矾灰、芦荟、麝香各1钱,上药细研为散,用于治疗头面身上生疮.口齿生疮和小儿急疳痒 。
蟒蛇胆在民间常有运用,人们在杀死蟒蛇后,取蟒蛇胆保存在5O(V/V)以上的白酒中,饮用蛇胆酒,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疾病。此外,兑过白酒的蟒蛇胆汁.经一定调配后,制成蟒蛇胆护肤水,喷于面部。对治疗粉刺、痤疮等具有显著疗效。
蟒蛇油
蟒蛇油又名蟒蛇脂、蟒蛇膏,取蟒蛇的脂肪加工而成。《名医别录》谓:“蟒蛇油,主皮肤风毒、妇人产后腹痛余疾”。《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蟒蛇脂功效描述为“蛇脂绵裹塞耳聋,亦傅肿痛,摩着物,皆透也”。
蛇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黏膜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渗透性,易被皮肤吸收。蟒蛇油中除了含量高的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外,还含有14种氨基酸和非皂化部分鲨烯[z]。蛇油治疗冻疮210例临床研究表明,以混合蛇油为原料研制的蛇油冻疮膏对冻疮有很好的疗效[1。蟒蛇油具有抗炎、抗菌等功效。用于漏疮,取蟒油,铜锅内熬熟,将黄醋入油内搅匀,油纸摊膏,贴患处十余日[1;治冻伤、烫伤、火伤,取蟒蛇腹中脂肪炼成油,加冰片少许,涂患处。
在民间有将蟒蛇油及其他蛇油作为护肤药使用,用于治冻疮、烫伤、皮肤皲裂、慢性湿疹及诸多无名肿毒、疮痈疖肿。在海南蟒蛇养殖场,工人收集蟒蛇油通过初步处理后灌封于小瓶中,用于治疗粉刺、冻伤、烫伤、火伤、蚊虫叮咬、小儿疳疮胆热等,均疗效显著,且不留疤痕。因此,以蟒蛇油为主要原料可开发制成治疗皮肤疾病的外用药品及各类护肤品等。
蟒蛇肉
蟒蛇肉在《名医别录》就有记载,其味甘,性温,有小毒。除手足风痛.杀三虫,去死肌,皮肤风毒疠风,疥辟恶疮。具祛风活络,杀虫止痒功效,用于风痹.瘫痪,疠风,疥廨。恶疮。
传统医学记载,蟒蛇肉多用于除疳疮,辟瘟疫瘴气。用蚺蛇肉1斤,羌活1两,绢袋盛之,糯米二斗蒸熟,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乃下饭密盖,待熟取酒,以蛇焙研和药,其酒每随量温饮数杯,急疳蚀烂,蚺蛇肉作脍食之i狂犬啮人,蛇脯为末,水服5分,日3服。治疗狂犬咬伤,取蛇脯1枚,炙,去头,捣末,服五分匕,日三
蛇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肉类,具有治疗风湿、舒筋活络、滋补身体、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可供人们食用的蛇大约有2O多种,其中有毒蛇如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以及各种海蛇和微毒的水蛇I无毒蛇有蟒蛇、王锦蛇、三索锦蛇、黑眉锦蛇、百花蛇、滑鼠蛇、灰鼠蛇、乌梢蛇、赤链蛇等”。新鲜的蟒蛇肉中含肌酸、甲基胍、腺嘌呤、肌肽、7一丁酸甜菜碱、腺嘌呤碱、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等[。远在汉代的《淮南子》及唐代的《酉阳杂俎》等书中都提到广东、海南等省用蛇肉做佳肴之说。
蟒蛇的食用方法有煮食,浸酒,熬制成蟒蛇膏兑酒或蜂蜜食用,或焙干研末等。在海南蟒蛇养殖场,工人将蟒蛇肉熬制成蟒蛇膏,食用时兑酒或蜂蜜,每日早晚服用。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翁常年患风湿病,且有高血压.在坚持服用蟒膏酒1个月后,风湿有明显改善,血压也趋于正常。提示蟒蛇膏可能具有降血压功效,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蟒蛇血
在宰杀蟒蛇时获得蟒蛇血,鲜品冲酒服用,能祛风除湿,主治风湿骨痛,手足麻木,对各类风湿病有独到的疗效。用鲜蟒蛇血冲酒服,每日1次,每次25ml,连服数次,能治疗风湿骨痛,手足麻木。研究证明,蛇血不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促进人体细胞的活化及养颜美容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蟒蛇血产量较小,收集难度大,海南蟒蛇养殖基地的工人将宰杀蟒蛇时收集的蛇血兑于白酒中,供日常保健饮用。
蟒蛇蟒蛇皮
蟒蛇皮有独特的构造特点及质量特性,用于制作二胡、手鼓等民族乐器,音质出色,性能稳定。是一种珍贵、稀有的乐器制作原料。仅用于二胡、手鼓等乐器的制作原料,蟒蛇皮的开发就有极为可观的经济利润,这也是带动蟒蛇人工养殖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制作二胡后余下的蟒蛇皮边角料亦有深度开发的价值。蟒蛇皮能治疥癣,恶疮,杀虫,牙痛]。治疗牙痛。将蟒蛇皮煨焦,研末,调茶油点患牙此外.蟒蛇皮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等成分,可以熬制成蟒蛇胶,开发成为相关美容护肤、抗衰老类产品。
蟒蛇蜕
蛇蜕,又名龙子衣、蛇符、龙子单衣、弓皮等.指蛇蜕下的皮膜。蛇蜕具有祛风湿,定惊,消肿,杀虫,明目的功效。王彩芳[2用蛇蜕治疗小儿风痫惊热,咽喉肿痛,疥癣,疔疮.目翳等症,有一定疗效。郑艳青等认为蛇蜕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麦粒肿、中耳炎、乳腺增生、湿疹、脑囊虫病、皮肤感染性炎症、淋巴结核、腰腿痛等病症。
蟒蛇蜕用于治疗疟疾,取正发日,以蜕皮塞病人两耳,临发又以手持少许,并服一合盐、醋汁,令吐也I治蛊毒。辟恶,止呕逆・治小儿惊悸,客忤,催生;治疠疡,白癜风,煎汁傅,入药并炙用I治小儿吐血,烧蛇蜕末,以乳汁调服I治d,Jh生诸疮,烧末,和猪脂傅上I治诸肿失治,有脓,烧蛇蜕皮,水和,封肿上,即虫出。在海南当地。人们收集蟒蛇蜕,晒干,捣碎成粉末.并用蟒蛇油调敷.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病。药用蛇蜕的来源不择蛇种,多种蛇蜕均可入药。蟒蛇体型大,生长快,蟒蛇蜕的产量比一般蛇蜕大,将是蛇蜕药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供应全国蛇蜕市场的需要。

蚺蛇_蟒蛇 -保护级别

亚洲岩蟒是国家1级保护野生动物。我国的野生蟒蛇只有亚洲岩蟒这一种。

蚺蛇_蟒蛇 -种类

世界上的49种蟒蛇

古巴小林蚺

圆岛棱鳞蟒

巨蚺

哥伦比亚巨蚺

霍格岛蟒

安第斯蟒

迪氏地蟒

马达加斯加树蟒

新几内亚地蟒

太平洋(树/地)蟒

胶蟒

绿玉树蟒

亚马孙树蟒

动物园蟒蛇生吞游客 蟒蛇 蟒蛇-动物简介,蟒蛇-物种特征

彩虹蟒蛇

牙买加蟒蛇

东非沙蚺

粗鳞沙蚺

绿水蚺

黄水蚺

玫瑰蟒

小蟒

巴布亚橄榄蟒

黑头蟒

环蟒

加拉巴地蚺

白唇蟒

棕色水蟒

水晶蟒

毡蟒

帕氏蟒

绿树蟒

短尾蟒

印度岩蟒

皇蟒

网纹蟒蛇

非洲岩蟒

红尾巨蚺

黄水蚺

绿水蚺

网纹蟒

球蟒

紫水晶蟒

岩蟒

库克树蚺

绿树蚺

彩虹蟒

血蟒

黑尾蟒

橡皮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90103/145855.html

更多阅读

南非野生长颈鹿生宝宝游客目睹全程(组图) 南非长颈鹿

趣看天下精品博客杂志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31日报道,近日,在南非伊丽莎白港禁猎区的公园,数十名游客有幸目睹了野生长颈鹿宝宝从出生到站立的全过程。  据悉,在禁猎区内,一头雌性长颈鹿耗费近2个小时终于产下了一头1.8米高的宝宝。

谢典谷,我很怀念你。 怀念你

谢典谷其实挺漂亮的,虽然在台上不算数一数二的美女,但整体上还算不错。但是谢典谷给人的感觉总是很不舒服,尤其是但凡有个长的稍微人模狗样的男的上台,谢典谷的表现,尤其是她的面部表情,实在是让人有点忍俊不禁。总觉得谢典谷属于那种在无

网曝李代沫为瘦身生吞八条减肥虫 郑多燕减肥瘦身操

文/长春国贸7月22日,长春国贸看到有知情人在某论坛爆料称李代沫为塑形象瘦身竟然生吞八条减肥虫。爆料贴称:一年前,李代沫刚刚出道时候,其实看起来并不胖。后来唱《我的歌声里》红遍了大江南北后,天天都有朋友同学及圈内人请他吃饭,他有

走近斑鬣狗 非洲斑鬣狗

看过迪斯尼影片《狮子王》的人,一定对那三只丑陋、贪婪、愚蠢的土狼印象深刻。其实,土狼是另一种性情温和、主要以白蚁为食的中型犬科。影片中的“土狼”,学名叫“斑点鬣狗”,俗称“海乙那”,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地区,是一种嗜血成性的

惊人抓拍:非洲巨蛙生吞活鼠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摄影师日前拍摄到一幅非洲牛蛙吞食老鼠的图片。图中的这只老鼠在经过一只贪婪的非洲牛蛙时,遭遇了不愉快的结局,生命垂危。两双眼睛,一狂霸一惊弱,典型的自然界弱肉强食写照。据纽基动物园热带馆高级

声明:《动物园蟒蛇生吞游客 蟒蛇 蟒蛇-动物简介,蟒蛇-物种特征》为网友祸害苍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