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 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概述,社会化媒体-发展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是具体的实例。正文从社会化媒体的概念、重要性、具体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2009年12月9日,2009年第三届中国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社会化媒体_社会化媒体 -概述


CIC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

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是一个近来出现的概念,大致上指的是“能互动的”媒体,或者说,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上就毫无内容的媒体。按照网络大百科字典WIKIpedia的说法,社会化媒体改变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为多对多的“对话”。在社会化媒体领域,有两个关键词:UGC(用户创造内容)和CGM(消费者产生的媒体)。[1]

“网络的社会化不会朝生暮死,也不会昙花一现。网络的社会化将逐渐地影响到每个人,每家公司,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社会化媒体有多重要?如果只看数字的话,它真的是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人们可以看到这些数字:
・Technorati(一个专门的博客搜索引擎)索引了超过6300万的博客。同样是来自Technorati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博客的数目每六个月就翻一番。每天人们在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观看超过1亿个视频。・社交网络MySpace拥有1亿零700万用户。

社会化媒体_社会化媒体 -发展

从文字分享的Blog,到图片分享的相册网站(比如Flickr.com),到视频分享的视频网站(比如Youtube.com),到SNS(比如估值高达百亿元美元的Facebook.com),再到Miniblog(比如美国极其热门的网站Twitter.com),社会化媒体从2003年以来,就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点。社会化媒体对用户的黏着度是传统的网络媒体很难比拟的。而那种多对多形式的“对话”所造成的N级传播,也是传统媒体的一级或者两级传播所相形见绌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些事情,在社会化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传播的速度令人惊讶―几乎达到了一夜之间传遍天下的地步。

多对多的对话,其实是一种传播链条。从信息源到N个张三到N个李四到N个王五到N个赵六,这根链条,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并且理论上可以呈现出倍数的病毒式传播效应。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消耗在从信息源到N个张三上,之后的传播链,可以让用户们自行完成。

随着互联网的一轮又一轮火热,中国的网络平台不仅是产品与服务的平台,更成为社会话题承载与讨论的平台,很多社区类网站,正朝着社会化媒体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论坛、博客、社交网络、视频分享网站、微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形式之间相互组合,使得消费者不仅仅是信息接收者的角色,更是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从而使消费者第一次在媒体环境里变成了主人,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变。与此同时,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不再仅仅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

社会化媒体_社会化媒体 -特征


社会化媒体的构成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他们估计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受保护的内容除外;
・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广播”的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
・对话:传统媒体以“广播”的形式,将内容单向传递给受众。而社会化媒体则多被认为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
・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并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
・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社会化媒体_社会化媒体 -基本形式

据国内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唐兴通的观点,社会化媒体可以分为几类,
1.Social Networking Sites/社会关系网络
2. Video SharingSites/视频分享网络
3. Photo Sharing/照片分享网络
4. Collaborative Directories/合作词条网络
5.News SharingSites/新知共享网络
6. Content Voting Sites/内容推选媒体
7, Business Networking Sites/商务关系网络
8. Social (Collaborative)Bookmarking Sites/社会化书签

社会化媒体_社会化媒体 -具体形式


社会化媒体的广告营销

・博客:可能是社会化媒体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形式。博客是在线的刊物,最近发布的将显示在最前面。
・维基:维基站点就像一个公共数据库,人们可以在上面添加内容,或对现有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增补。最著名的维基站点是维基百科――一本在线的百科全书,仅英文资料就超过150万篇文章。
・播客:可以通过Apple iTunes等软件来订阅的视频和音频内容。
・论坛:用来进行在线的讨论平台,通常围绕着特定的话题。论坛是最早出现的社会化媒体,同时也是最强大,最流行的在线社区平台。
・社交网络:人们可以在这类站点上建立个人主页,在朋友之间分享内容并进行交流。最著名的社交网络是MySpace,它拥有1亿零700万用户。
・内容社区:组织和共享某个特定主题内容的社区。最流行的社区一般集中于照片(Flickr)、数千(del.icio.us)和视频(YouTube)等相关内容。

・微博: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社会化媒体面前还在变化更新中,更多的业态有待进一步更新。

社会化媒体_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四大趋势分析

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 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概述,社会化媒体-发展

短视频兴起可视化故事热
vine的6秒视频、及instagram的15秒视频成为国外社会化媒体抢占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全新阵地,国内社会化媒体也在悄然抢占短视频市场――新浪微博推出“秒拍”功能,而腾讯也推出了8秒视频应用微视。

“短小精悍的视频不占损流量,同时有生动多元的内容承载,极易激发用户的创作与传播热情。”赵黎女士解析短视频兴起背后的原因:“趣味内容创作和用户内容分享是社会化媒体的竞争据点,短视频图文音像并茂的介质形式能点燃用户热情,是社会化媒体竞争分割市场的又一利器。我们可以预见,2014年短视频将掀起可视化故事内容创作的热潮。”

粉丝经济的进一步强化

微博卖煎饼锋芒初露时,尚有不少传统营销人士对其粉丝经济嗤之以鼻,而当微博卖煎饼已成为互联网思维颠覆营销的经典案例,打通支付渠道的微信公众号贩卖会员特权又成为新的营销奇迹。

粉丝经济的核心是拥趸的粉丝文化!企业如能精准识别抓取潜在粉丝,就有进一步转化创造消费的可能性。”同时赵黎女士也特别提到:“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成为小米,粗暴的文化模式只会过度消费既有粉丝。企业通过寻求专业团队的咨询,制定科学的数字互动战略,才能正确把握粉丝文化、创造粉丝经济。”

社会化媒体成SEO战略重要版块:
消费主力军的80、90一代的生活、消费习惯:“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成为新生代消费军撷取企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企业将把社会化媒体进一步纳入SEO优化战略体系,才能在扩大品牌传播率、提升品牌影响度方面快人一步、旗开得胜!”

情境营销大行其道内容为王
企业重视社会化媒体,也易于陷入将传统营销推广模式生搬硬套至社会化媒体的误区。社会化媒体时代,消费者对情境营销的接受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社会化媒体运维必将内容为王。专业的团队、科学的战略、创意美学的结合才是企业的制胜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90103/146237.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 展示设计发展趋势

摘要:展示设计属于跨越多学科,涉及多领域,立足于策划和传播的艺术设计专业范畴,相对于其他设计门类来说,它具有更强的市场操作性,包含了广泛的视觉形象设计领域,是一切展示活动的形象策划者和实施者。不仅包括设计创意的策划,还包括使用更现

原创 王之泉:金属矿产行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展望

  作者简介王之泉,男,1985年12月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五矿集团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研究,并长期跟踪金属矿产行业发展趋势,为五矿集团经营分析与战略制定提供大量输入。作者联系方式:邮箱:wang_zq@minmet

当前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太阳能光伏

当前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作者:张永赞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几年,德国Q-Cells、无锡尚德、江西赛维LDK等太阳能光伏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发展

家用视频监控系统面临问题及发展趋势 家用无线监控系统

2012/11/5 9:27:00慧聪安防关键字:家用视频监控系统,入室盗窃 浏览量: 67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财产安全,民用安防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本文将重点讲述家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利用和发展趋势!虽然社会在进步,但是犯罪分子

声明:《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 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概述,社会化媒体-发展》为网友天涯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