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儒 郭启儒 郭启儒-人物简介,郭启儒-?基本资料

郭启儒(1900年4月12日-1969年4月24日)满族,北京人。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相声第五代演员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郭启儒出身贫苦,幼时读过六年私塾,酷爱相声,二十三岁曾在北京鸿奎社学演文明戏,二十五岁拜刘德智为师学说相声。民国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925至1940),他曾与相声名家刘德智、焦德海、张寿臣、于俊波、焦少海等在北京天桥、先农市场、东安市场、隆福寺等处撂地演出,当时他常演的相声段子有《大保镖》、《文章会》、《贼说话》、《大相面》等。他晚年曾说:“那时候,甭管什么活,许我不使,不许我不会。”代表节目有《熬柿子》(单口)、《关公战秦琼》、《夜行记》、《戏剧与方言》、《改行》、《打电话》等。

郭启儒_郭启儒 -人物简介

郭启儒出身贫苦,幼时读过六年私塾,酷爱相声,二十三岁曾在北京鸿奎社学演文明戏,二十五岁拜刘德智为师学说相声。民国十四年至二十九年(1925至1940),他曾与相声名家刘德智、焦德海、张寿臣、于俊波、焦少海等在北京天桥、先农市场、东安市场、隆福寺等处撂地演出,当时他常演的相声段子有《大保镖》、《文章会》、《贼说话》、《大相面》等。他晚年曾说:“那时候,甭管什么活,许我不使,不许我不会。”

郭启儒_郭启儒 -?基本资料

郭启儒,北京人,满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00年7月13日出生,1969年逝世。

郭启儒_郭启儒 -生平经历


郭启儒

民国二十九年起,他与侯宝林合作,为侯捧哏,在天津

南市燕乐戏园首次联袂献艺,一鸣惊人。又经电台广播扩大了影响,声名大震,成为当时颇负盛名的五档相声之一。当时他常演的曲目有《戏剧杂谈》、《卖布头》、《闹公堂》、《改行》等,被天津知识界誉为“文明相声”。他与侯宝林自天津返北京后,在西单游艺社、上海游艺社和凤凰厅演出,每天日夜两场,上座极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他参加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致力于相声的改旧创新,并讲课教学,培养青年相声演员。1951年,他与侯宝林参加了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在朝鲜前线编演了《杜鲁门画像》、《狗腿子》等新相声。1952年起,他俩加入北京曲艺三团,1954年曾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赴西藏作慰问演出,1955年又一起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在广播说唱团工作的十多年间,他与侯宝林一起加工表演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夜行记》、《离婚前奏曲》、《砍白菜》、《妙手成患》、《打百分》、《服务态度》、《买猴》、《美蒋劳军记》、《醉酒》等。同时,对一批旧有传统节目如《关公战秦琼》、《改行》、《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空城计》、《卖布头》、《三棒鼓》、《阴阳五行》等进行了重新整理加工,翻旧出新,成为他们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其中《关公战秦琼》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成为传世精品。他与侯宝林还参加过电影《方珍珠》、《游园惊梦》的拍摄,串演角色。他们合说的相声大部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存有录音。

郭启儒_郭启儒 -捧哏艺术


郭启儒

郭启儒在与侯宝林合作的二十来年间,专事捧哏。他一贯主张“捧哏要蔫,逗哏要欢”。他为侯宝林捧哏一丝不苟、严丝合缝,尺寸、火候恰到好处,既起到了烘托作用,又不喧宾夺主,以自己的“蔫”反衬出侯的“欢”,以自己的“冷面”托出侯的“火爆”,以自己声调的低沉浑厚来显示侯的高亢激越,以自己“云遮月”的嗓音与侯金石般的歌喉形成强烈对比,以自己憨直朴实的表演风格来突出侯机智幽默的艺术特色。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为对口相声表演艺术中不可多得的黄金搭档。后辈相声演员马季尊崇他为“捧哏巨匠”。在具体捧哏技巧的运用上,郭启儒除很好地继承了递火点鞭、烘云托月、火上浇油、穿针引线等传统技法外,还创造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等新技法,丰富了捧哏艺术的表现手段。

郭启儒_郭启儒 -表演经验


郭启儒与爱人

郭启儒有时也说单口相声,以说《熬柿子》、《求一毛》等段子最为拿手。郭启儒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从事相声表演的八条经验:

一、说相声首先得让人听得懂;

二、相声艺术要从多方面来丰富;

三、只有热爱自己的艺术,你才能被观众热爱;

四、使好垫活,先把观众的精神领过来;

五、相声演员的舞台形象必须给人一种美感和亲切感;


相声老照片

六、捧哏的要掌握好包袱儿的节骨眼儿,既要聚精会神,又随机应变;

七、捧哏的要运用好蹬、踹、说、卖和迟、急、顿、挫这八个字的表演技巧;

八、捧逗演员之间要搞好团结

他的表演经验,经蔡兴林整理成《相声表演心得》一文,1964年和1981年先后发表在《戏剧报》和《曲艺》杂志上,1984年收入中国曲艺出版社《中国曲艺论集》(一)中。

郭启儒_郭启儒 -德高望重


郭启儒

郭启儒为人宽厚朴实,平易近人,提携晚辈,诲人不倦。1956年马季初到中央广播说唱团,他主动向马季传授训练基本功常用的相声段子《对春联》,录音演出时,还为马季捧哏。后来他为马季捧哏表演的相声《打电话》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1962年李文华到广播说唱团后,他承担了培养任务,与李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使李受益匪浅。其亲传弟子有全长保、佟大方、于连仲、李福增等人。 郭启儒在曲艺界德高望重,同行尊称“老郭爷”,他提携晚辈,言传身教,马季、李文华等都受益匪浅。同行都说老郭爷忠诚厚道,从不追逐名利,在金钱和荣誉面前肯吃亏。他勤俭持家,谦虚谨慎,人品杰出,圈里圈外有口皆碑。相声界将郭启儒的人品、作风归纳为“绿叶精神”。

郭启儒_郭启儒 -代表作


郭启儒

郭启儒重视传统相声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1961年他亲自口述了即将失传的稀见传统相声《熬柿子》、《抢三本》等共十三段,被作为资料记录和保存了下来。 代表节目有:《熬柿子》(单口)、《关公战秦琼》、《夜行记》、《戏剧与方言》、《改行》、《打电话》等。

郭启儒_郭启儒 -作品


郭启儒

77号(侯宝林、郭启儒)、北京话(侯宝林、郭启儒)、猜字(侯宝林、郭启儒)、串调(侯宝林 郭启儒 )、打百分(侯宝林、郭启儒)、打灯谜(侯宝林、郭启儒)、方言(侯宝林、郭启儒)、汾河湾(侯宝林、郭启儒)、服务态度(侯宝林、郭启儒)、改行(侯宝林、郭启儒)、关公战秦琼(侯宝林、郭启儒)、规矩套子 (侯宝林、郭启儒)、交地租(侯宝林、郭启儒)、酒鬼(侯宝林、郭启儒)、开场小唱(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郭启儒)、砍白菜(侯宝林、郭启儒)、空城计(侯宝林、郭启儒)、宽打窄用(侯宝林、郭启儒)、离婚前奏曲(侯宝林、郭启儒)、买佛龛(侯宝林、郭启儒)、卖布头(侯宝林、郭启儒)、妙手成患(侯宝林、郭启儒)、南来北往(侯宝林、郭启儒)、南腔北调(侯宝林、郭启儒)、批三国(侯宝林、郭启儒)、普通话与方言(侯宝林、郭启儒)、谦虚[又名《打呼噜》、《打不好瞎打》]、(侯宝林、郭启儒)、全家福(侯宝林、郭全宝)、三棒鼓(侯宝林、郭启儒)、似是而非(侯宝林、郭启儒)、抬杠(侯宝林、郭启儒)、体育与广告(侯宝林、郭启儒)、跳舞迷(侯宝林、郭启儒)、文昭关(侯宝林、郭全宝)、我是家长(侯宝林、郭启儒)、武松打虎(侯宝林、郭全宝)、戏剧杂谈(侯宝林、郭启儒)、戏迷(侯宝林、郭启儒)、戏与歌(侯宝林、郭启儒)、相面(侯宝林、郭启儒)、橡皮膏(侯宝林、郭启儒)、笑的研究(侯宝林、郭启儒)、新式马甲(侯宝林、郭启儒)、阳平关(侯宝林、郭启儒)、夜行记(侯宝林、郭启儒)、一等于几(侯宝林、郭启儒)、一贯道(侯宝林、郭启儒)、阴阳五行(侯宝林、郭启儒)、贼说话(侯宝林、郭启儒)

郭启儒 郭启儒 郭启儒-人物简介,郭启儒-?基本资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90103/146286.html

更多阅读

郭宜品 郭宜品-人物介绍,郭宜品-人物履历

郭宜品,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河南洛宁人,1983年5月入党,1982年9月参加工作,河南省中等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研究生。曾任洛阳市政府副市长、伊川县委书记。 2014年8月5日郭宜品失联,一起失联的据信还有当地房地产商

郭彦均 郭彦均-人物简介,郭彦均-早年经历

郭彦均Anthony,1979年12月31日生于台湾,台北市立体育学院毕业。2005年4月与SHE合演偶像剧《真命天女》担任第一男主角。并与双胞胎弟弟郭彦甫合组团体2moro,于2006年1月第一张音乐作品‘双胞胎初回盘’发行,2006年11月推出第一张专辑“

声明:《郭启儒 郭启儒 郭启儒-人物简介,郭启儒-?基本资料》为网友威猛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