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经典语录 冯仑 冯仑-人物档案,冯仑-经典语录

冯仑,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文革后第二届正式大学生。1991年,冯仑开始领导并参与万通集团的全过程创建及发展工作;1993年,领导创立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冯仑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领导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一间上市公司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2015年1月26日,湖畔大学成立,冯仑担任湖畔大学首批校董会成员。

冯仑简介_冯仑 -人物档案

冯仑,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万通控股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四任会长;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常务理事;华本地产俱乐部荣誉董事长;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中城联盟”的发起人和“新住宅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个人简介

1、他是一位学者:中央党校法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

2、他是一位国家干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海南省改革发展研究所创始人。


冯仑

3、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自1991年开始,冯仑领导了万通的企业创建及发展工作。1993年,领导创立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已更名为“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参与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

4、他是一位大师级的领袖:万通控股董事长,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创新者和开拓者,他在国内首倡房地产的“美国模式”(即由全能开发商转化为以投资能力见长的专业的地产投资公司),积极推动行业进步。

教育背景

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中央党校法学硕士、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

人物履历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4年毕业于中央党校、1984年至1991年期间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

1991年创建万通集团,1993年在北京组建万通地产,参与创建了中国民生银行并出任该行的创业董事。策划并领导了对陕西省证券公司、武汉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东北华联等企业的收购及重组,使万通集团在几年内总资产增长逾30亿元人民币 于1999年与深圳万科的王石、河南建业的胡葆森等联合发起并成立了中国首家房地产策略联盟机构――中城房网,发起“新住宅运动”

1999年冯仑推出“新新家园”品牌――中国第一个实施注册的高档住宅品牌,开创了地产品牌建设的“第三条道路”

2002年冯仑当选为第二任轮值主席。上任后逐步完善了中城房网的组织运作框架,进一步增强了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同时加强中城房网与海外同业协会的交流与协作。成立“联盟投资公司”,进行成员共同开发“联盟新城”的尝试,使联合开发、联合采购、联合融资的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冯仑是中国首家房地产策略联盟机构――“中城联盟”的发起人和“新住宅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在“中城联盟”轮值主席任职期间,积极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努力提升房地产道德形象。在民营企业发展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方面造诣很深,在公司战略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2003年获得社科院法学博士学位

2003年,冯仑先生策划并积极推动大型电视专题片《居住改变中国》的拍摄,本着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传播中国新兴地产文化理念为宗旨

2003年10月,冯仑先生倡导发起《绿色生活论坛》,在中城房网内部提倡企业责任与社会价值,率领万通地产扛起绿色环保大旗

冯仑先生以《万通的精神就两个字:学好》为题,率先在行业内倡导企业责任与社会价值;万通地产在“非典”期间首创“万通地产非典百万预防与救助基金”;在央行房贷新政面前提出“以‘大我’的立场”;在“第二届万通地产生活节”中倡导与实践“绿色环保事业”;在万通反省日提出“万通要成为5%的杰出公司”。

作为中国房地产的风云人物,在业界一直享有“地产思想家”的美誉。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冯仑先生首倡由“香港模式”变为“美国模式”。

冯仑擅长领域为企业战略、综合管理、策划咨询、公司战略、公司治理。

2015年1月26日,由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8人启动的湖畔大学成立,马云担任湖畔大学第一任校长,马云、冯仑、郭广昌、史玉柱、沈国军、钱颖一、蔡洪滨、邵晓锋成为首批校董会成员。

冯仑简介_冯仑 -经典语录

人到底能走多远?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谁知道呢?心知道,脚知道。


冯仑

人之所以受限制,是因为内心太小,行走、阅读、交往…能增长内心,内心大了,才能坦然、通泰、豁达。

人不能成为神,但可以努力成为在神隔壁的人;人很难成为伟人,但至少可以努力去成为伟人的朋友。

四十岁前,多研究多学;四十岁后,多经历困难,去体会各种未知,去实现年青时的梦想。

能坚持一个信念几十年,时间本身就是一种业绩、一种成功,那时结果就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的理想就是靠时间来折腾。

牺牲一个人,让一群人受益。

在中国做事,根本就不可能抛弃传统。

生活的偶然性,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高深的东西,就像你偶然嫁给了谁,一生就跟了谁,这就是命运。

人的差别不在于他经历不经历很多事情,关键在于他的坚强和意志力,所以为什么说伟大是熬出来的,伟大从来就不设计出来的。

必须要志向非常远大,毅力才会顽强。过去常讲“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一个伟大的人一生选择一次,一个平凡的人每天都在选择。记得毛主席曾说过:“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所以,有时你不仅是要坚持正确的,也要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但别人认为是错误的东西。

人的事业是个马拉松,在一个弯道处,前后的次序都会有所变化,但最终跑到底的是最有毅力的人,而不是某一段跑得最快的人。最后的胜利正是发球跑得最有毅力而又不跑错方向的人。

一件事,一个公司,其价值往往并不取决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它所存在的时间,生命力越久就越有价值。例如有人去夜总会找小姐,当时给钱是嫖,一星期给是礼品,一个月给是友谊,一年后还给是爱情,一辈子都给那就叫婚姻。显然,时间不同,不仅算账的方式不同,道德评价的尺度也完全不同。所以,一个伟大的人或者杰出的企业家,你要想拥有未来的事业,首先要对准备付出的时间在内心有一个承诺:一生一世,还是半辈子、三五年。

历史就是要委屈一些人,它让你死,你就死了,这就是历史的代价。对于历史的进步来说,个人不能有公平不公平的情节,如果牺牲你,就牺牲你了,对于历史的进步来说,这是太小的一件事。如果剩下来了,也不是个人的能力,而是大时代的选择,所以要惜福感恩。


冯仑

人一生有四个必修课(大家不一定要去做),一是坐牢一年无罪释放,千万别埋怨政府,这一年让你想清楚了是非;二是癌症误诊,知生死;三是离异无子女,知爱恨;四是SARS误诊,知人心不古,世态炎凉。人必须要有特别的经历才明白道理,才不紧张。

对男人来说,承认失败,主动收缩的决心是很难下的。而很多时候男人张狂、征服的本性和想要成为一世英雄的虚荣心把事业的方向给误导了。

四种钱以外赚钱能力:

一、将自己的姿态放低

钱以外的第一种能力是做人的能力,特别是做人的姿态。

二、价值观

钱以外的第二种能力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判断是非善恶的简单标准。

三、毅力和耐心

钱以外的第三种能力是毅力、时间。为什么坚持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如果你没有理想,就不可能有毅力。

四、正确判断未来

钱以外的第四种能力是正确判断未来。发现我能干的工作并不多,但是很费神。因为我就干三件事情: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这其实非常难。

冯仑简介_冯仑 -主要作品

文章

决胜未来商业的四种力量

公司的四种死法

冯仑自述经营之道:专业但不垄断

冯仑:在思想的跑道上左右逢源

书籍

主编

《理想丰满》

《风马牛》

《野蛮生长》

《中国国情报告》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冯仑

着作简述

《决胜未来的力量―东方名家》

目录

第1集 战略力量

第2集 专业力量

第3集 制度和组织力量

第4集 执行力量

第5集 价值观力量

第6集 使命力量

《企业领导常犯的10大错误》

第一讲

错误1:让别人做自己的上帝(上)

1. 谁是你的上帝

2. 替你做决定的五种人

第二讲

错误

1:让别人做自己的上帝(下)

1. 在学习中创新

2. 对自己负责任

第三讲

错误2:盲目相信下属忠诚(上)

1. 迷信忠诚的代价

2. 为什么需要忠诚

3. 忠诚抑制公司进步

第四讲

错误2:盲目相信下属忠诚(下)

1. 为什么要对老板忠诚

2. 跳出忠诚的陷阱

第五讲

错误3:董事长缺位(上)

1. 领袖重要吗?

2. 没有董事会就没有董事长

第六讲

错误3:董事长缺位(下)

1. 董事长只能做的事――看别人看不见的事情

2. 董事长只能做的事――算别人算不清的账

3. 董事长只能做的事――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冯仑

第七讲

错误4:靠行贿谋利益(上)

1. 行贿害人又害己

2. 安分守己成本低

第八讲

错误4:靠行贿谋利益(下)

1. 行贿是赔本买卖

2. 阳光下的过事之道

第九讲

错误5:迷信政商关系(上)

1. 虞洽卿的故事

2. 荣毅仁的故事

3. 辜振甫的故事

第十讲

错误5:迷信政商关系(下)

1. 政商关系的三个层面

2. 私人资本与国有资本

第十一讲

错误6: 忽视钱以外的东西(一)

1.钱真的不重要

2. 钱以外的东西重要

第十二讲

错误6: 忽视钱以外的东西(二)

1. 解读价值观

2. 价值观的作用――让不确定的事确定

3. 价值观的作用――让算不清的帐算清(上)

第十三讲

错误6: 忽视钱以外的东西(三)

1. 价值观的作用――让算不清的帐算清(下)

2. 价值观的作用――让忙变得不忙

第十四讲

错误6: 忽视钱以外的东西(四)

1. 价值观的作用――让人坚强和有毅力

2. 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

第十五讲

错误7: 不会分钱(上)

1. 谁会分苹果?

2. 人分钱?还是制度分钱?

第十六讲

错误7: 不会分钱(下)

1. 不同阶段的分钱方法

2. 每个人的三个钱包

第十七讲

错误8:放纵自己(上)

1. 王石的自律与苛刻

2. 柳传志的纪律与脾气

3. 承认失败,放下虚荣

第十八讲

错误8:放纵自己(下)

1. 管理好个人生活及家人


冯仑著作

2. 管理好社会关系及时间

3. 管理好个人财富

第十九讲

错误9:漠视组织变革

1. 企业组组变革的过程

2. 企业组织变革的方向

第二十讲

错误10:不会潇洒退场(上)

1. 金菩萨与泥菩萨

2. 企业家的角色管理

第二十一讲

错误10:不会潇洒退场(下)

1. 完美的转身

2. 潇洒的退场 ……

《野蛮生长》

《野蛮生长》

目录

第一章 原罪

原罪是怎样炼城的

征服:男人愉悦的冒险游戏

了犹未了与不了了之

历史的天空

第二章 合伙人

江湖聚义

常务董事会

打死不做“太平天国”

江湖方式进入,商人方式退出

第三章 流变

小倒爷与大企业家

商贩、工匠与流寇

汇流与融合

筑梦踏实

第四章 投资

玩时间于股掌之中

当人成为投资品的时候

站在未来投资今天

第五章 管理

和尚与庙

五大悖论

人的管理与管理的人

特种部队与基地组织

第六章 金钱

什么是钱?

钱的是非

人一生中的三个钱包

人心与钱心

钱心跟着人心走

老钱与新钱

花钱的艺术

第七章 政商关系

“离不开,靠不住”

世贸重建的美国故事

虞洽卿与辜振甫

“混搭”是王

认养“立法委员”

第八章 关系

什么是面子?

“成本”与“收入”

熟人的成本

忠诚的代价

关系网的经济规模

第九章 伟大

志大才必高

伟大的状态

伟大的基因

伟大是管理自己

伟大的力量

伟大的魅力

第十章 企业公民

责任边界

企业公民与公司治理

阿拉善的故事

第十一章 企业家(上)王石

不当老板

一招鲜,吃遍天

大公有私

君子三态

永远做自己的管理者

第十二章 企业家(下)牟其中

擦肩而过

范哈儿与张少杰

倒飞机与放卫星

“钱是无限的”

“一生爱错放你的手”

你不懂什么是饥饿

第十三章 历史

伟大的阴面

冯仑经典语录 冯仑 冯仑-人物档案,冯仑-经典语录

历史现场

镌刻人生

历史的基因和密码

第十四章 幸福

幸福和欲望

幸福和自由

幸福和道德

幸福和信仰

第十五章 女人

内当家与合伙人

贪官的泡妞模式

第十六章 死亡

公司的四种死法

与死亡为友

死亡的困境

救援机制

生命钻石

《伟大是熬出来的》

80后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年轻人如何快意人生

朋友决定视野

软实力,硬道理

2020,房子与梦想

冯言冯语论台湾

冯言冯语论美国

冯言冯语论时事

译着

《狂飙突进――马克思的心路历程》

电影


冯仑

冯仑在电影行业的处女作《你行我素》发布会正在筹备中,此部电影还有马云、唐骏、俞敏洪、王石、李开复、潘石屹、张朝阳、李彦宏等企业家参与。以下是企业家出演名单:

公司保安/唐骏(最高大魁梧且让人有安全感的保安);

人力资源总监/马云(最可能是外星人派来的卧底,旨在控制人类精英);

办公室副主任/李开复(智商最高的管闲事儿的);

建筑工人/潘石屹(最本色出演);

送盒饭/俞敏洪(最励志的送饭人,随饭赠送励志演讲一小段)

冯仑简介_冯仑 -个人语录

1、对20 来岁的年轻人来说,重要的事情是:用理想来鼓舞自己,用时间来检验自己,用些许的成功来安慰自己。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也是80后。我有两个80后的头衔:一个是硕士毕业在80后――1984年;另一个是生于1880年后,所以我永远都是80后的新一代。

2、理想就是把墙上美人变成炕上媳妇。理想如同墙上的美人,不付诸于努力永远只能驻足观赏,只有把墙上的美人变成炕上的媳妇,生了孩子,才算是筑梦踏实。

3、很多年轻人追求梦想,但是不好意思说,老是偷偷找一个青年导师私下聊,这样没用。找青年导师都是误人的,也有人追捧我为青年导师,我最烦做这个,我也有一 大堆问题要找人呢。有梦想要大声说出来,这样可以检验到底靠不靠谱,你一说出来就会有很多批评,你需要一个个问题来解答。

4、凡是有理想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都是善于管理自己的人。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责备别人。凡是伟大的人都有包容心、善于教化、指导引领未来,而不是责备别人。我们今天讲追求理想,顺便赚钱,我们要做长期的承诺,用常人不能企及的毅力去坚持。

5、大家自觉做品牌有两种做法:一种天生就是斑马,另一种把白马画成斑马。万通需要变成一匹真正的斑马,即内在与外在的自然统一。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聚集和发挥内在的核心竞争力,有耐心,积极奋斗,这才是根本。

6、中国的经济是靠从上到下的强大外力来推,内部产生动力的机制远不如美国。民营企业是有动力的,更多的国企其实没动力,或者说有动力,但是方向会远离市场。而美国人的作风非常务实、直接,如果在全球找生意伙伴,我喜欢跟美国人做生意,他们进取,面对现实,拥有超级竞争的精神。

7、你要走哪条路,你以为自己有很多选择。其实你只有一个选择,在每一个特定时期的条件下,决定你道路时,表面看是你在选择。其实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你的选择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外部条件不支持,你只能过独木桥。而当路呈现在你的面前时,你必须勇敢地走下去,忠于你的信仰,积小事而成大事。

8、有使命感,我们才去创业。所以我们这个体制对这种使命感要给予尊重,对于“没事儿找事”要给予尊重,更要对那些把别人的事当自己事的人给予鼓励,最后对勇于奉献把自己的事不当事的人给予嘉奖。

10、我的理想就是改造中国,让中国变得更好。我觉得中国还不够好。当初我是因为这个原因入了党,我又因为这个原因从了商。不论是坐在中央机关的办公室里居庙堂之高,还是戴着安全帽在建筑工地上处江湖之远。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男人一旦相信了这个,就和女人相信了爱情一样,拦都拦不住。

11、年轻人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不太相信毅力;喜欢把大道理留给别人,把小道理留给自己。如果你能反过来,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留给别人,你试试看,你一定会了不起。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12、人类历史由傻子创造。十个聪明人最先看到,于是就有十个聪明人挤进去竞争,原先看似容易的事,刹那间就变成最难的了。而被聪明人讥讽为“傻”的事,正因为聪明人和他的追随者都不愿加入进来竞争,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13、中国需要很多作家、运动员、明星、政治家,但我觉得更需要很好的企业家,企业家对中国社会形成主流的商业文明有很多责任,所以我的理想做一个令人尊重的民营企业。如果民营企业不能够令人尊重,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对商业文明的判断。

14、公司是个是非地,商场是个是非地,商人是个是非人,挣钱是个是非事,变革的年代是是非的年代,怎么样在这么多是非里面无是非,这就要求人有非常好非常稳定的价值观。是非取于心,很多是非是心不平产生的。

15、所谓起点公平就像运动会跑步,枪一响,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但有快有慢,要不刘翔也不能当冠军。强调起点公平暗含着终点上是有差距的、不公平的。邓小平讲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这句话讲的时候,起点是公平的,但今天看,所谓收入差距大,是在看跑的终点,一部分是先富起来,但是差距有些大。

16、领导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沟通,说服别人理解自己、影响别人跟随自己、团结大家战胜对手,这就是沟通。但是沟通不是勾结,在沟通中公司保持文化的明朗、简单,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承诺的事情兑现,大家容易跟随。

17、历史就是要委屈一些人,它让你死,你就死了,这就是历史的代价。对于历史的进步来说,个人不能有公平不公平的情节,如果牺牲你,就牺牲你了,对于历史的进步来说,这是太小的一件事。如果剩下来了,也不是个人的能力,而是大时代的选择,所以要惜福感恩。

18、我总想什么时候给自己办一个葬礼,然后给自己写一份悼词看看,免得别人胡说八道。我还真写过几句话:资本家的工作岗位,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士大夫的精神享受。我想,我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19、职业董事长的三件大事:第一,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第二,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第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20、学好要有行动力,这是成事的基础。共产党在延安,行动能力是很强的。延安历史博物馆中陈列了大量的外文书籍,说明他们对外部信息的捕捉、对大趋势的掌握是一流的,干的很多事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他们的行动能力极强。

21、起点公平就像运动会上跑步,枪一响,大家都从同一起跑线出发,但速度总会有快有慢,否则刘翔也当不了冠军。强调起点公平暗含着终点上是有差距的、不 公平的。邓小平讲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这句话讲的时候,起点是公平的。但今天看,人们所关注的所谓收入差距大,是直接看向了终点。

23、必须要志向非常远大,毅力才会顽强。过去常讲“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一个伟大的人一生选择一次,一个平凡的人每天都在选择。记得毛主席曾经说 过:“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所以,有时你不仅是要坚持正确的,也要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但别人认为是错误的东西。

24、一件事、一个公司,其价值往往并不取决于它本身,而是取决于它所存在的时间,生命力越久就越有价值。所以,一个伟大的人或者杰出的企业家,你要想拥有未来的事业,首先要对准备付出的时间在内心有一个承诺:一生一世,还是半辈子、三五年。

25、无论企业如何发展壮大,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记创业的艰辛,不能忘记做人的准则,不能忘记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这就是要艰苦奋斗、刻苦忍耐、不断进步。这是万通企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26、管理者和创业者要有适度的区分,创业者可以作为股东代表,管理者发挥管理作用,这就是我们说的“经理职业化”。……我们要使股东安于股东地位,经理安于经理地位,让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很好地结合。

27、创业之初,我们就讲守正出奇,所谓守正就是要遵守各项法律政策,70%要做正,30%可以变通。所有企业在成长中都面临很多灰色的东西,我只能这样 说,万通在这些企业里面是做的最少的,而且是能不做就不做,所以,我们一直没有出事。我们很少靠个别官员支持我们,我们没有什么所谓的后台。

28、伟大是熬出来的,“熬”就是看你能否坚持得住。不是指每一个细节都想到了,而是在特别痛苦的时候坚持住了,并把痛苦当营养来享受。

29、李嘉诚讲追求无我,王石取名不取利,柳传志讲拐大弯……这些东西恰恰就是他们的成功之道。……大家在抓钱的时候,他们刻意或者自然地与钱保持距离。他们对中国社会有一种看法,知道在中国社会应该跟外部世界保持距离,也就是你的存在最好能够让大家舒服。

30、钱是有腿、有性格的,也是有气味的。全球钱的80%是在美国和欧洲之间跑,20%往新兴市场跑,这20%里的50%在中国。想要运作资金,想要懂得 如何让别人支持你,让钱到你的公司创造效益,就得懂人心。钱心跟着人心走。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最终都是先研究人心和制度,反过来才能驾驭金钱。

31、一个管理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在于,弄不清楚管理自己还是管理别人。公司领导者管理自己永远比管理别人重要,行为管理、行为矫正的关键是校正自己的行为。伟大的人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32、一个好的企业就是一座好的庙,一个好的企业家就是一个好的大和尚,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就是一个好的小和尚。我们给客户的永远是1%的使用价值和 99%的希望。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不仅能把明确的规则搞清楚,而且也能把潜规则搞清楚,最后办好自己的庙,成为一个伟大的大和尚。

33、过去,我们老以为伟大是领导别人,这其实是错的。当你不能管理自己的时候,你便失去了所有领导别人的资格和能力……伟大首先在于管理自己,而不在于领导别人。

34、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在价值观的培养上下工夫。在价值观上的投资相当于给人生装上一个GPS,人生观就是人一生的卫星定位导航仪,有了它,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了方向,一个人就有了生存能力。

冯仑简介_冯仑 -个人观点


冯仑

“你就这么低”

我刚创业那会儿,在地铺上睡了11 年,起初是给自己下了个狠,说如果我折腾不起这个公司我就不睡到床上去,后来意外发现睡在地上有很多好处,什么东西都扔在地上,贴着地面,人就特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你就这么低。

所谓“熬”

“熬”是直面问题,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我特别烦那种装孙子的状态,忒怂。如果有一个问题,去解决它,最坏还剩半个问题没解决完,但是如果躲就变成两个问题了,所以什么问题出现我都迎着上,让它变成半个问题,如果有能力再进一步处理一下,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年轻的资本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表达方式太过骄傲、自我和张扬,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甚至自我崇拜――其实自打改革开放以来,每一个人都落架了,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精英,也不存在绝对需要服从的权威,谁都可以一夜之间脸掉地上。所以只要法律范围容许,你愿意怎么强调自己都成。

理想的高度

给梦想插上翅膀,飞的越高,尿的越远!

理想就是把墙上美人变成炕上媳妇。理想如同墙上的美人,不付诸于努力永远只能驻足观赏,只有把墙上的美人变成炕上的媳妇,生了孩子,才算是筑梦踏实。

使命

有使命感,我们才去创业。所以我们这个体制对这种使命感要给予尊重,对于“没事儿找事”要给予尊重,更要对那些把别人的事当自己事的人给予鼓励,最后对勇于奉献把自己的事不当事的人给予嘉奖。

“求人”不如“靠己”

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这样,求人之事大,求己之事小;求人之事慢,求己之事快;求人之事难,求己之事易,我们把求人之事改为求己之事,结果变容易了。

以主妇的热情管理企业

过去十年中,没有一个企业靠土地的储备竞争排在前面成了大爷,反倒有很多最后被套死了,这跟结婚一样,老婆多了不见得是个幸福的事。所以,土地多了也不一定赚钱。

冯仑简介_冯仑 -社会评论


冯仑

冯仑的公众形象有点紊乱。在冯仑满是线装书的办公室里,冯仑一会儿发出房地产革命的号召,一会儿又大谈新经济如何带来新思想。除丰富多彩的言语外,冯仑还忙着发起“新住宅运动”,构筑“中城房网”。在老部下潘石屹的眼里,冯仑就像个导演,一点没有地产商必备的脚踏实地的气质,在网民们的嘴里,“冯主席是个思想家”,冯仑自己坦承:我是个职业董事长,信奉老庄,不善理财,说话写字比较专业,万通需要我这样具有前瞻性的人。以冯仑的个性及其在万通的作用而论,把冯仑比作房地产思想家倒也恰如其分。当我们捧读“冯仑语录”、“元旦社论”等冯仑着作时,跃然纸上的口号宏论,使房地产思想家冯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清晰起来,从中央党校毕业后,冯仑先是当教师,这也就是他说的“说话写字受过专业训练”的时期。冯仑曾经当着记者的面说:“做生意的人都特别能‘说’,而且你会发现,尤其是创业者,他们会就一件事情不停地说,说过之后,当着你的面还可以重新讲给别人听,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要没有心理障碍地对某一件事情反复地讲,讲到最后连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你才能让别人相信。我原来当过老师,老师就是在不停地讲一些重复的内容。”

到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吃腻了思想盛宴的国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一批批思想者下海变成了实业家,冯仑也从纸上谈兵进入前沿阵地。冯仑、王功权、王启富、刘军会合海南体改所的易小迪、潘石屹成立了海南万通。从那时起,冯仑就成了万通的精神领袖,为万通立下了一系列“军规”,什么正派执着啦,有责任感啦,追求理想啦,倡导牺牲精神啦,有点以天下为己任的意思。冯仑说:“你境界高,大家都高,合作空间才大。”

在海南,“万通”的全称叫“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做的是“农业开发”的买卖。其实,1992年时的海南,所谓“农业开发”不过是地产开发的代名词。冯承认这第一单生意是他亲自设计操作的,他说:“我现在不拼刺刀,那是因为我拼过刺刀。”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万通不讲‘第一桶金’的故事?”,冯的答复很巧妙:“我们认为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有很多事情拿捏得也不准,如果讲得不适当,通过媒体可能会放大我们的错误,如果讲一些创业中折射出来的理性思考,会留下一些思想性的资料。”理性思考的结果,就是冯仑经常念叨的民营企业的“原罪”说,以及从梁山模式到现代商业组织的发展路径。

万通六雄们从海南的农地里刨出了“第一桶金”,1993年,有先智者提醒万通,海南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潘石屹带着一小笔钱到了北京,找到华远,通过运作,拿下了阜城门地铁上盖那块地。潘事后承认自己不太懂房地产,邓智仁是他请的老师,正是潘邓的合作,成就了万通新世界商城的辉煌,揭开了北京房地产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序幕。从万通新世界商城走出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两大主力:以“万通系”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队伍,和以“利达行”为代表的房地产营销队伍。

在万通完成原始积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后,被经济学家张维迎称作“朋友型”企业的万通,一方面极度繁荣,一方面分崩离析,到1995年,万通的触角已伸进房地产、通信、服装、商业、信息咨询、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领域,地盘广及北京、海南、西安、沈阳、武汉。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时,万通就在美国投资了亚信(1995年退出,据说总收益达80%),这是万通与网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就在万通总资产达到70亿元时,万通经历了一次剧变,北京万通的法人代表潘石屹黯然离开万通。之后,万通进入多事之秋,开始收缩,易小迪留在了广西万通,王功权远赴美国从事风险投资,潘石屹还要等三年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冯仑则开始了他称之为“四化”的革命。1997年,万通完成了“资本的革命”,成为股份制公司。

万通沉默了。在此期间,先是潘石屹在现代城一炮打红,接着易小迪又把阳光100做成了楼市新星,加上其他万通人开发的项目,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上,“万通系”声名鹊起,万通本身竟被笼罩在“万通系”光环的阴影下,市场上开始流行起万通不行了的说法。

如何看待万通的分化和后来者居上的现象?冯仑解释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化一开始就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政府垄断,一方面民营企业规模也很大,万通1997年成立股份公司时,定向募集了8亿元资金,“万通系”由此而来。国营企业也走出了不少开发人才,但营销没有万通人做得有声色,因而不被人注意。

冯仑说,“万通系”引人注目,与万通的历史、企业文化大有关系。不同于万科培养了一批职业经理人,万通培养了一批老板。冯仑自豪地说:“万通人有做老板的遗传基因。”

1995年以来,万通一直在吃老本,1999年,尽管有万泉新新家园的热销,尽管冯仑已在董事长报告中宣布:“在完成内部一系列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整之后,各方面的业务发展持续向好,令人鼓舞”,但万通的每股盈利仅为0.0033元。

万通的出路在哪里?冯仑思前想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房地产拖了万通的后腿,若要轻装前进,非终结传统房地产不可。

明明是北京房地产市场如日中天,冯仑硬说传统房地产没有出路!是冯仑的思想出轨了,还是冯仑对房地产开发失去信心了。看起来,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

冯仑认为,传统房地产业的特点是“五高”,即高负债、高存货、高资产、高风险、高回报。“五高”之外,还有几大麻烦:一是高负债来押项目,买地;二是项目周期长,资金回收太慢;三是现金流量不稳定;四是开发的项目值钱,公司不值钱;五是经营本地化,很难跨地区经营。一句话,“这些麻烦在资本市场上都是致命的。”

如果冯仑的眼睛没有盯在资本市场上,冯仑对传统房地产纵有千种烦恼也只能是徒唤奈何,问题是他看到了资本市场,确切地说,他看到了风险资本在网络经济中呼风唤雨的无限风光。

怎么摆脱传统房地产的束缚,在资本市场上再挣一桶金?早在1994年万通就在美国投资亚信,就撒开了中国第一家房地产网―――北京房地产联合网。1999年,冯仑又和王石等人鼓捣出另一张网―――“中城房网”。起先冯仑很是积极,以为一网不捞鱼、二网总能捞上些虾米来,但不久他就说,中城房网“就像一个假肢装在了一个人的腿上,其他的腿插进来有什么意思?”万通是网络经济的早起者,总不能赶个晚集,眼巴巴地看人家捞上大鱼走人吧!何况,传统房地产有那么多“不愉快因素”。

2000年4月,像所有民营企业的决策者一样,冯仑弄了个“创新业务小组”,在怀柔山区,闭门两个月,“用信息社会的思考模式和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房地产业务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

两个月后,冯仑开门宣布:要做房地产业的戴尔,在网上攒房。“我不花钱圈地了,土地只是我在网上按需建房的集成要素。”冯仑把自己定位为网上房屋集成商,万通将通过网络,实现全球采购,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独立住宅,为此,他在网上给未来的客户筑了一个巢,希望以此引来无数的金凤凰。

为了证实他的思想并不虚妄,冯仑把万通的业务方向调整到“为富人服务”,同时,又请清华大学做全球房地产模式分析报告,为他的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冯仑为万通筑巢网定下了5年后100亿的销售目标,到目前为止,万通方面宣称已有10亿元的订单。10亿元也许不假,但有多少是通过网上定制卖出去的独立住宅恐怕只有冯仑清楚。

在这场被业界称为“知识分子的美好想象”的革命中,冯仑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确有不少地主找上门来,要万通去做房地产开发。冯仑对网络前景的信心不容置疑,通过网络实现与资本亲密接触的计划还要托付给遥远的未来。他兜了个大圈子,最终又回到了房地产开发这一令他不愉快的事业中。

其实,如果冯仑真的像他所说,不再圈地,只做独立住宅供应商,冯仑就把自己从全能的房地产开发商变成了纯粹的木匠泥瓦匠(建筑商兼材料供应商)。截止2010年,万通的利润未必比有地有房时更高。

因此,冯仑所说的房地产商业模式革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革命是嘴上说的,圈钱是心里想的,只不过晚了一步。

借用“冯式语言”,我们忍不住要说:“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场迟早要来的房地产革命还看不到开始的日子,万通注定还要在传统房地产的地里刨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90103/147408.html

更多阅读

冯润 冯润-人物生平,冯润-私通之事

孝文幽皇后(469年-499年),名不详,野史上说其名为冯润,字妙莲,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二任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枣强县东北)人,谥号为幽皇后。冯熙_冯润 -人物生平幽皇后是太师冯熙的庶出女儿,母为妾常氏。太和七年(483年),当时冯太后为十七岁的元

冯胜 冯胜-人物简介,冯胜-人物生平

冯胜(?―1395),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

简爱作品人物简介 冯骥 冯骥-人物简介,冯骥-主要作品

冯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电视艺术中心编剧,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硕士,80后军旅文学领军者,著名军旅青年编剧、作家。冯骥所写的这样一个故事就是不可重复,这些神犬和奇兵就是不可重复,这样的人犬

冯远明简介 天津大学 冯远 冯远-人物简介,冯远-主要经历

冯远,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冯远_冯远 -人物简介冯远冯远,著名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

声明:《冯仑经典语录 冯仑 冯仑-人物档案,冯仑-经典语录》为网友资本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