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里子女 余秋里 余秋里-人物生平,余秋里-来源

余秋里(1914-1999),江西庐陵(今吉安)县人。中将军衔,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原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余秋里_余秋里 -人物生平


青年余秋里

1914年11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坪里村。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参加江西省吉安县农民暴动,后任吉安赤卫队大队战士、分队长、

193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吉安永阳军事部工作。

1933年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委员会委员,曾在红军大学第四分校学习,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二连指导员。

1934年任红六军团政治保卫队队长。

1935年任红二军团六师十八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其间,率部任红二军团前卫。

1936年11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转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军委委总政治部直属政治处副主任。

1938年起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一二○师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

1939年1月,率一二○师独立第三支队开赴平、津、保三角地带,开展游击战争。


余秋里

1940年5月,参加百团大战。同年11月,任一二○师三五八旅八团政治委员、团长。

1941年5月,率一二○师三五八旅八团开进宁武地区,开辟创建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革命根据地。

1944年起任一二○师三五八旅政治部主任。

1945年任晋绥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一二○师三五八旅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纵队政治委员。

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一师政治委员,6月起任第一军副政治委员,后兼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青海军区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起任中共川西区党委委员、常委。

1950年10月起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

1951年起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1952年2月起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区党委常委。

1954年12月至1955年9月任解放军总财务部第一副部长。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5年9月至1957年5月任总财务部部长。

1955年1月至1957年5月任总财务部党委书记。

1957年5月至1958年3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党委第二书记。

1958年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1958年5月至1965年2月任部党组书记。

1959年9月,在大庆地区发现石油资源以后,兼任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工委书记。

1964年12月至1970年6月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领导中央“小计委”工作。

1966年9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决定由他和谷牧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抓经济工作。

1970年6月至1975年1月任国家计委革委会主任、国家计委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5年1月至1982年5月任国务院副总理。

1975年1月至1980年3月兼任国家计委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党组书记。

1977年8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9年3月起任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

1980年2月至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980年3月至1982年5月兼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任国务委员。

1982年9月至1987年11月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其间:1982年10月起任总政治部党委第一书记、书记。

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9年2月3日在北京逝世。

余秋里_余秋里 -来源

卫士长轻轻地进来给俩人沏茶,又轻轻地退出。他听到身后毛泽东爽朗的自言自答:“秋里秋里,你这个名字很有诗意啊!”

“主席,我这个名字其实很土。小时候家里穷,请不起先生起雅名,所以家里人就把我叫狗娃子。后来参加了红军,领导问我叫啥名字,我说不上来,又问我是啥年月日出生的,我回答说我妈说我是割谷子后的秋里生的。领导一听就说,那你就叫余秋里吧。”

将军的话引来毛泽东一阵爽笑:“好嘛!秋里这名字蛮好的,秋天总是个丰收的季节,又是火红的岁月……”

余秋里_余秋里 -重要着作

余秋里子女 余秋里 余秋里-人物生平,余秋里-来源

余秋里

《余秋里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曾庆红作序。

余秋里_余秋里 -主要事迹

抗击日寇


余秋里相册

抗日战争爆发后,余秋里又走上了新的征程,

先后任军委总政治部直属政治处副主任、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120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等职。1938年9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围攻后,又以重兵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扫荡”。1939年1月,正当冀中形势严峻之时,余秋里奉命率领独立第3支队开赴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开展游击战争。这一带村庄稠密,民风强悍,自古就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但自从日军侵入华北以后,国民党军队闻风南撤,使得这里的局势处于无政府状态,混乱不堪。一些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群众,纷纷自发举起抗日义旗,在大清河北岸建立游击武装。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地方乡绅武装、会道门武装和土匪汉奸武装队伍。这些武装队伍都打着抗日的旗帜,虽然兵力不多,但牌子却不小,到处是“司令”、“主任”,正如老百姓戏称的:“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有的武装队伍甚至打着抗日的幌子鱼肉、欺压百姓,引起群众不满。一天,余秋里率部刚驻进新城县板家窝村,侦察员就来报告,发现300多日军分乘7辆汽车向蛮子营开来,已离板家窝不远了。余秋里一听非常高兴,决定好好打一仗,壮一壮老百姓的胆,让地方游击武装看一看。于是他马上命令部队做好准备,抢挖工事,占领房顶等有利地形。双方交火后,日军不知道对方是八路军,妄图从村西、村西南打开缺口,用迫击炮、机枪、步枪一齐朝村里开火。八路军顽强阻击,敌人进展缓慢。黄昏时,敌人疯狂发动第五次攻击,余秋里指挥战士节约弹药,等敌人靠近以后再打。日军见八路军阵地一点动静也没有,便大着胆子冲上来,只听余秋里一声令下,子弹便像暴雨一样射向敌人,敌人应声倒下了一片,但大群的敌人依旧朝村里冲来。余秋里见形势危急,果断命令战士们:“上刺刀,肉搏!”。战士们冲上去了,板家窝村的群众也纷纷冲出家门,有的挥动铁锹、棍棒,有的举着火把,抬着门板,呐喊着为八路军助威。战士们越战越勇,直杀得敌人哭爹喊娘,四散奔逃。板家窝首战告捷,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人们奔走相告,欢庆胜利。附近各路武装首领段克全、翟跃宗、尚玉峰等纷纷要求第3支队将其队伍收编。不久,江东生、左清臣领导的河北游击军也自愿接受了第3支队的收编。队伍扩大后,余秋里为了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高战斗力,在部队开展了整顿活动。他先是将收编部队编为第3支队第7、第8、第9团,然后利用战斗间隙对部队进行政治培训,发展党员,建立建全基层组织。另外,他还放手发动群众,在雄县、霸县、固安、新城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就这样,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余秋里的部队就由刚组建的三个连300多人发展到三个团5000余人的规模,成为冀中有名的抗日支队,多次受到120师领导的表扬。贺龙高兴地说:“第3支队刚来冀中时没几百人,可是你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这个队伍打得很硬嘛!敌人一听见‘一把手’的队伍,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

1940年5月,余秋里奉命率独立第3支队开赴晋西北,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11月,他主动要求将第3支队缩编为第358旅第8团,将多余人员补充到兄弟部队,自己任政治委员。1941年5月,余秋里率领第8团开赴宁武地区,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开辟和创建了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革命根据地。1943年5日,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延安。余秋里又率部回师陕北,守卫延安南大门。在驻防期间,第8团与其他部队一起开展大生产和大练兵运动。余秋里经常深入连队,了解情况,注意发现典型,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取得了很好成绩。在大练兵活动中,他提倡能者为师,选拔战士中的射击能手、投弹能手、刺杀能手担任教员,开展了“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的群众性练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训练质量,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一练兵方法“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余秋里升任第358旅政治委员。1945年8月,余秋里和黄新廷同志率358旅挺进晋西北,参加对日军的大反攻,连续攻克孟门、柳林、离石等城镇,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就这样,余秋里抗战八年,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随后,他原所在的第8团部队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第1团。贺龙高兴地说:“八年抗战,余秋里打出了个天下第一团。”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余秋里所部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部队连续攻城略地,取得了不少胜利。然而,在随后对陕北重镇榆林的战斗中却两攻不克,遭遇失败。原因除了轻敌以外,最主要的还是部队经过三个多月的反攻作战,由原来的两个纵队扩编为五个纵队,俘虏成分增多,有的连队竟达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加上战斗频繁,教育时间短,部队思想不稳定,有的俘虏阶级界线不清,不知为谁而战。更为恶劣的是,有的“解放战士”破坏纪律,随便拿老百姓的东西,打骂群众的事也时有发生。最严重的是有个战士竟然让一位没过门的大姑娘怀了孕,造成极坏的影响。彭德怀司令员非常生气,亲笔签字批准,把那个战士枪毙了。随后,在野司党委会上,彭德怀决定从严整顿部队。会后,余秋里便下到了连队,希望从基层多了解一些情况。一天,文工团为战士们演《白毛女》,当战士们看见黄世仁逼迫杨白劳在喜儿的卖身契上摁手印时,都禁不住流下眼泪,一时群情激愤。余秋里正在抹眼泪时,一位同志告诉他,他们团也有一个战士受过这样的苦。原来该团第6连有一名刚“解放”过来的四川籍战士,晚上一个人独自跑到荒郊野地痛哭,边哭边诉说其母如何惨死、本人又如何被抓壮丁,并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他的哭诉感动了一旁悄悄跟来的指导员,他们都有类似的苦难,于是两人抱头痛哭起来。余秋里听完,右手一挥:“好!太典型了。不但要请这个战士在全营讲,全团讲,还要在全旅里讲。”随后,余秋里又继续在战士们中间了解情况,逐渐有了底,找到了好办法。于是,余秋里带着工作组又去了第6连,引导大家开展诉苦运动。大多数战士都出生于穷苦人家,都有一本血泪账,一旦打开思想的闸门,就像决了堤的河水,滔滔不绝,忆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随后,余秋里又组织巡回诉苦团,到各团去诉苦,效果同样不错。余秋里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认真写了一份报告,提出以阶级教育为龙头,以巩固部队士气为目的,在全旅展开一次思想上、组织上的彻底整顿。彭德怀看完报告后连连赞扬,又转送毛泽东过目,受到毛泽东的大力赞许。于是,一场以“诉苦”和“三查”方法进行的新式整军运动便在西北野战军第358旅全面展开了。经过“诉苦”“三查”,增强了解放军的军内外团结,干部战士的立场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旺盛,进一步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为此,西北野战军表扬了358旅的做法和余秋里同志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并向各部队介绍了他们的经验。1948年1月,毛泽东同志详细听取了余秋里的汇报,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这一创造性做法和新鲜经验。1948年1月,经过新式整军运动的西北野战军取得了著名的宜川大捷,歼灭胡宗南集团主力第29军,毙伤俘敌近3万人。不久,余秋里升任第1纵队副政委,率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多次重大战役。

石油部长


老年余秋里

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先后任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

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西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总财务部第一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政治委员。1955年,余秋里被授予中将军衔。解放后新中国的石油供应十分匮乏,以至严重影响到中国国计民生。1958年初,不少汽车被迫抛锚,军队中有的部队取消演习,连首都街头也出现了背负沉重煤气包的公共汽车。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开会研究石油问题,国务院也开会研究石油问题,石油成了亟待解决的国家大事。为此,中共中央决定派一员得力领导同志去寻找石油,以解燃眉之急。彭德怀同志等力荐余秋里担纲负责,于是毛泽东亲自召见他,让他脱下军装,去当石油部长。会谈中,毛泽东叮嘱托余秋里:“我过去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余秋里脱下穿了几十年的军装,担任了中国政府刚组建不久的石油部部长,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1964年1月,经中央批准,石油部组织了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先后发现并建成了胜利油田、大港油田、辽河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等一批油田,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第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石油,不论在数量或者品种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自给了!”

1964年12月,余秋里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兼秘书长。1965年1月,中央决定成立由余秋里等同志组成的小计委,主持编制了第三个五年计划,被称为“一个有骨有肉的好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刚开始执行不久,“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文革”初期,余秋里被造反派从四川揪斗回北京,让他交待彭德怀和贺龙的问题,遭到了他的严厉驳斥。造反派恼羞成怒,将余秋里非法监禁在卫戍区,逼迫他写交待材料,给他戴高帽游斗。1968年5月的一天,在首都十多万人的游行批斗会上,余秋里仅剩的一只右手被反翦着,脖子上吊着一个硕大的铁牌,两名彪形大汉按住他的头,让他接受声势浩大的群众批判。避居西山的贺龙得知后,更是痛惜地说:“秋里同志革命几十年,出生入死,九死一生,剩了一条胳膊,因为我遭这个罪哟。”所幸的是,“文革”中期,余秋里被解放出来,先后任国家计委副主任、主任。在他主持计委工作期间,协助周恩来总理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使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能够继续运转。1975年1月,余秋里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1982年9月,党中央、中央军委任命余秋里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在离开军队二十四年之久后,余秋里又重新穿上了军装。邓小平亲自约见他,对他说:“秋里同志,经过‘文革’十年的折腾,军队的现状大不如从前,一些传统被破坏了,政治工作遭到了削弱。军队内部问题很多,派性、文革余毒……编制不合理、机构重叠。你去了总政,要放手干,下大力气,当然,这还得有个过程。”上任后,余秋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新时期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在全面否定“文革”、部队专业化建设、百万大裁军等重大工作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协助邓小平同志再次进行了新时期军队的整顿工作。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军队实行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余秋里与许多老同志一样,开风气之先,主动从总政治部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1999年2月3日,余秋里在北京病逝。

余秋里_余秋里 -个人荣誉

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余秋里_余秋里 -相关电视剧

《奠基者》

新中国诞生后,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但结果是唯有石油没有完成计划,而此时,一些西方国家企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数万大军克服无路、无粮、无房以及天灾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地区展开了艰苦卓绝、历时3年的石油大会战,一举扭转我国石油的被动局面。

故事背景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 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 康洪雷新近执导的全面反映我国冲破石油封锁搞石油会战的30集电视连续剧《奠基者》,正在北京中南海热拍。这是康洪雷为建国60周年拍摄的一部献礼片。

演员表

侯 勇 饰 余秋里

郑晓宁康世恩

杨树泉饰 安 江

王新军王 超 饰 王进喜

洪剑涛闫 妮 饰 刘素阁

殷 桃 饰 张小晶

王 磊 饰 王 强

李欣伶 饰 白 莉

刘思言王丽娜

王宇饰 饰 保 成

张 浩 饰 马厚生

张衡平武山宝

山 鹰 饰 邱可夫

由立平刘一民

王 往 饰 沈 霖

田小洁韩 莺 饰 陈亚新

郭旭新 饰 欧阳钦

白志迪何长工

王大治卢奇 饰 邓小平

谢钢 饰 陈云

郭伟华 饰 周恩来

何明志 饰 毛泽东

郭连文 饰 刘少奇

王伍福 饰 朱德

盖吉利 饰 斯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00103/148008.html

更多阅读

梦想灰·爱情沙漏,原是剪辑错了的故事 原是昭阳宫里人

下了一阵小雨,天色显得有点阴沉,或许是狂雨的先兆,晚饭后在宿舍明亮灯光之下,不禁记起昔人“雨夜闭门读禁书”之句。由此复联带地想到“高斋风雨记论文”一语,更引起我对于夜读的向往。可惜我所记得的都是片言只句,近乎断章取义了。然而反

沟里人 什么是沟里人

昨天看四集电视连续剧“沟里人”,看的很晚,我特喜欢反映农村的影视,也许是曾在农村生活8年的缘故。连续剧“沟里人”是讲述了山西晋城县深山中的西涯乡,由于交通运输的不便而无法发展,村民非常贫困。从六十年代开始,两代村支书的带领村民

乳腺 中巴里人 里约奥运中巴女排录像

乳腺增生自我保健(转至中里巴人)2010-03-11 14:42乳腺增生 那是因为有情感的困扰已有很久时间,是可以消除的,但前提是原来的问题必须放下,那是中医讲的气滞现象,在右边的块是脾脏造成,脾在左气右旋,是闷气,思 虑多;小叶增生在左边是舒泄肝气为

中巴里人——病例51-72 中巴经济走廊

50、高血压——刮心包经、大肠经、肺经,按摩降压穴位,膀胱经走罐几分钟,再按摩太溪穴、太冲穴、足底心脏反射区。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坚持三个月方见效果。51、心脑血管疾病——“心包经”专治心脑血管疾患。52、大肠经清体内热毒淤血。

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 知乎

犹是春闺梦里人张全民有些文字,是注定为一个人的后半生准备的。年轻的时候,读那些文字,尽管你也会读出其间的美丽或忧伤,但你往往不一定真往心里去,就像暮春的那些落花,风轻轻一吹,便又从心际飘远了。只有一个人在度过了漫漫时光,或是人

声明:《余秋里子女 余秋里 余秋里-人物生平,余秋里-来源》为网友踽踽独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