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白菊产地 杭白菊 杭白菊-植物概述,杭白菊-植物产地

杭白菊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很高药用价值,延年益寿的功效,《补农书》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元代《本草衍义补遗》说:“菊花能补阴”。李时珍《本草纲目》道:菊能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补;还记载一段神话:“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之皆以服菊成仙”。可见杭白菊的功效。练市杭白菊,还可代茶饮用,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经常饮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的作用。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怀菊,都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

杭白菊_杭白菊 -植物概述


杭白菊杭菊是宿根性草本植物,通常用播种法繁殖。秋季采搞。杭菊除茶用外,亦供药用。据清《本草从新》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按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黄菊列为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据医学分析,杭菊含有菊城、瞟吟、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症。如用杭白菊泡茶作饮料,微甘而香,更是佳品。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桐乡素有“杭白菊之乡”的美誉。
其所产杭白菊占全国饮用菊总量的十分之九,产品畅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名声远扬,无人不知。然而,桐乡产的白菊为何以“杭”字冠之?却鲜为人知。
杭白菊在每年的十月底开始采摘,前后可采摘五次左右。第一次在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为胎菊,前两次采摘的质量最好,经干燥加工出来后为特级花。此后采收的菊花加工后为一、二级杭白菊。越靠后采收品质越差。由于杭白菊植株的丰产期为第三次采摘以后,所以特级杭白菊的产量是有限的。市面上的杭白菊产品大部分为一、二级花。一般中国大超市内所售杭白菊均为二级花,花形不完整,花瓣发白,包装内经常出现花瓣粘连结块的情况,口感很差;一级杭白菊在一些兼营杭白菊的茶庄内较为常见,花形完整,夹杂有浅黄发白的霜打花、水煮花,饮用时口感一般;特级杭白菊只有在杭白菊专营店内或者厂家处才能买到。
杭白菊是清凉消火的佳品,口味甘甜、清香,其作用平缓。不像黄连等那般苦涩难闻,作用刚烈。很适合那些容易上火的人群。长期饮用对预防因上火引起的皮肤发干、眼睛肿胀、便秘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杭白菊_杭白菊 -植物产地


杭白菊桐乡是杭白菊的原产地,其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明末清初桐乡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在其著作《补农书》中曾写道:“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种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苦寒与苦菊同泡,有相济之服役期地种之数亩,其利视种豆自信。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但采摘费工,及适市贸易,耳目混乱耳。种植甚易,只要向阳脱水而无草,肥粪甚省,黄白两种,白者为胜。”可见,早在300多年以前,桐乡人即以种菊为业,不断积累种菊经验,并将白菊作为商品菊进行栽培。
既然白菊原产桐乡,为何冠以“杭”字而称?这是因为古代桐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桐产白菊花大都通过安徽茶商转手销往外地。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亦为保守独家经销之权益,常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久用则习以为常,慢慢便形成“杭白菊”之名。
桐乡杭白菊的祖先,本是我国最早的生长在野外的黄色小菊(园艺史上称其为原始野黄菊)。此菊经自生自长以种繁衍,芽条变异等发展阶段,再经人工种插、嫁接、驯化、诱变,以及远缘杂交等漫长过程,才发展成现在的体态。那些原始野菊的后代(青蒿和黄蒿),至今在桐乡仍遍地可见。
桐乡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根据有机体与外界环境条件统一的学说,杭白菊长期生长在桐乡这样的风土条件下,经过历代人工选优、精培,形成了它独特的品质和特性。其花朵比野菊稍大,比观赏菊略小,花形秀美,花色纯白,观之使人赏心悦目,闻之淡香沁人肺腑,泡茶饮之则味甘而醇郁,是一种食药兼用的优良品种。
桐乡地处江南水乡平原,又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传统农家住房宽敞,晒场广阔,燃料充足,为杭白菊的种植和加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和生产条件,再加上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故桐乡杭白菊自古一枝独秀,盛产不衰。解放前虽因战乱影响,产量很不稳定,但至1949年种植面积仍有14500余亩,年产384吨。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杭白菊生产不断发展。据1998年统计,全市杭白菊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全年总产量达3900多吨。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桐乡在种植杭白菊的同时,还培育出1100余种观赏菊,加之历史积淀形成的菊风菊情,构成了多姿多采的菊文化。为此,1999年5月,桐乡市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桐乡“凤鸣”牌杭白菊,也在’99中国国际农博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

杭白菊_杭白菊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花卉,株高15至25厘米,叶互生,一至两回羽裂。头状花序顶生,盘状,边缘舌状花银白色,中央筒状花金黄色,色彩分明、鲜艳,花径3至4厘米。株高长到15厘米即可开花
自然花期:花期从冬末至初夏,3至5月是其盛花期。花后结瘦果,5月下旬成熟。

杭白菊_杭白菊 -生态习性

1.温度:耐寒,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15℃至25℃,花坛露地栽培-5℃以上能安全越冬,-5℃以下长时间低温,叶片受冻,干枯变黄,当温度升高后仍能萌叶,孕蕾开花。
2.土壤:小白菊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但以种植在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3.水分:平时培养土保持湿润,切忌长期过湿,造成烂根,影响生长发育。4.施肥:生长期内每半个月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比例为2∶1∶2。5.光照:小白菊喜阳光充足而凉爽的环境,光照不足开花不良。

杭白菊_杭白菊 -繁殖方法

小白菊可用播种繁殖,通常在秋季9至10月播种,发芽适宜温度为15℃至20℃。播种时,将种子与少量的细沙或培养土混匀后撒播于苗床或育苗盘中,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保持湿润,5至8天发芽。成苗后略施追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长出4至5片真叶后移入苗床或营养钵中培育。

小白菊可采用无性繁殖,待花季结束,在12月中旬地上植株经霜打枯死后,即将植株齐地剪掉,根部培土筑5cm高的土垄,待第二年初春浇水肥,使其发芽,逐步长出菊苗。到4月15日左右,幼苗长到10~15cm高时,把苗连嫩根挖出,剔除弱小苗,既可移栽到大田。

品种
杭白菊,有小白菊与大白菊之分。
(1)小白菊。植株茎梗较细,液芽带紫色。发枝分叉力强,为匍匐型生长,适应性强,叶片较小,微带紫色。花蕾多、花型小,花瓣短而厚实,色泽洁白,蒸青晒干后呈玉色,花香浓郁,冲泡后滋味甜润爽口,质地优异,但开花期较迟,从栽种到盛花期需200天左右。

(2)大白菊。株型直立,茎干粗,分枝少,植株嫩茎带紫色。花型大,花色洁白,花瓣薄,蒸青后易晒干。成品化冲泡后香气较平和,总体品质略低于小白菊。开花时间比小白菊提前5天左右。

杭白菊_杭白菊 -栽培要点

1.发芽适度:15-23℃;生长适度:20-35℃。2.播种期:1-3月;开花期:5-7月。3.种子细子7-10发芽;叶4片可移栽,株距20公分。

杭白菊_杭白菊 -治虫要点

杭白菊产地 杭白菊 杭白菊-植物概述,杭白菊-植物产地
菊花植株的嫩茎很易受蚜虫侵害,如发现有蚜虫,应及时防治。1.2.5%鱼藤酮,每亩150ml,用水稀释500倍喷洒,7-10天后可采花。2.吡虫啉10~15g,兑水5000~7500倍喷洒,7-10天后采花。

杭白菊_杭白菊 -历史来历


杭白菊原来“杭白菊”称谓的来历,竟与一则徽帮茶商与南洋老板斗智的传说有关。

早在二十年代,桐乡的白菊花就以其色、香、味、形“四绝”,成为饮用菊花之佳品,被当时的一位安徽茶商汪裕泰转手销往新加坡等南洋国家。而桐乡本地的菊花经销商是朱金伦办的一家烟菊收购行。晒红烟和白菊花都是桐乡的著名土特产,朱金伦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火红,并通过徽帮茶商汪裕泰的口岸关系,出口南洋。朱金伦从农民手里把晒干的菊花收购进来后,要经过精心的处理、加工和包装。菊花是一种极易霉变和虫蛀的物品,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包装储存是个难题。朱金伦把菊花用牛皮纸手工封包,每一市斤一包,并按茶商汪裕泰的吩咐,贴上商标和使用说明。然后,拿来一只只肚大口小的甏,先放在炭火上烤一烤,驱赶掉甏里的潮气,再把一包包菊花一层一层地放进甏里,每层之间放上一些包裹好的生石灰,用于吸潮,最后密封甏口。

于是一甏甏桐乡产的菊花便千里迢迢运往南洋。
南洋商人梁老板收到徽帮茶商汪裕泰发出的第一批桐乡菊花,仔细验收。一打开甏的封口,菊花的阵阵清香飘逸而出。拿出来一看,一包包方方正在,干干燥燥。只见每个封包上都贴着一张绿色的招贴纸,“蝴蝶牌杭白菊”几个字跃然纸上,下面是一段介绍产品的文字:“杭白菊者,冬苗、春叶、夏蕊、秋花,被受日月之精华,四时之灵气。常饮菊花茶,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炎,耐老延年。”产家落款是“杭州西湖金伦茶菊庄”。有趣的是在落款下面还有一段引人注目的文字:“本庄不惜巨大工本,在西子湖畔购地数千亩,聘请工匠,精心栽培,所产茶菊,非同一般,欲买正宗杭白菊,请认准蝴蝶牌商标。”梁老板一脸惊喜,忙打开封包,撮了几朵菊花,放进茶杯,沏上开水。只见朵朵菊花在水中竞相开放,花瓣层层叠叠,花色洁白晶莹,花香清馨扑鼻。梁老板不禁拍手叫绝:怪不得古人称之谓“千叶玉玲珑”!

有这么好的货,还怕打不开销路?杭白菊在南洋的需求量日增,精明的梁老板心里打起了小算盘。既然知道杭白菊产于西子湖畔,何不甩掉汪裕泰这个中间商,直接去杭州找金伦茶菊庄,这样一来,获利不是更丰厚了吗?于是,他带了几个伙计,漂洋过海,来到杭州,四处打听金伦茶菊庄。可寻遍了西子湖畔,竟然丝毫不见杭白菊踪影。无奈之下,只得悻悻而归。

原来,徽帮茶商汪裕泰熟谙商界竞争之道,与南洋梁老板在茶叶生意上曾打过数年交道,知道梁老板是个贪心十足的人,与其交往,必须处处设防。于是就虚晃一枪,把白菊花的产地说成是“杭州西子湖畔”。在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环境下,汪裕泰的“张冠李戴”之计,还确实起了很好的自我保护作用,使梁老板“过河拆桥”的梦想化为泡影。然而,桐乡特产白菊花,却从此冠以“杭”字而扬名海内外。

杭白菊_杭白菊 -品牌故事

在人们的印象中,“杭白菊”顾名思义是杭州出产的白菊花。但是,真正的“杭白菊”原产地并不在杭州,而是在浙江桐乡。桐乡自古就是菊乡,所产的菊花被命为“杭白菊”,千百年来享有盛名。

然而,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桐乡的杭白菊却屡受周边江苏、安徽等地冒牌杭白菊的侵袭。桐乡当地知名的杭白菊企业――春发杭白菊公司副总经理陈坤荣曾对《羊城晚报》的记者说,由于天气的原因,杭白菊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单是广州市场交易的杭白菊,一年大概为5000~6000吨。但是,在这些杭白菊中,正宗的桐乡杭白菊只占了10%,而另外90%的所谓“杭白菊”则来自安徽、江苏等地,它们大部分都打上杭白菊的牌子。

更糟糕的是,由于苏北菊的价格比较低,因此,一部分桐乡的企业冒着自己砸自己招牌的风险,从江苏等地采购原料菊,打上杭白菊的牌子出售。这不仅冲击了桐乡当地的杭白菊生产,还使真正的桐乡杭白菊的声誉受到很大的损害。

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效益,在1999年8月国家出台《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后,桐乡人就开始积极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到了2002年11月8日,终于获得批准并且正式实施。桐乡市质检局副局长朱建平说,获得保护后,打上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的杭白菊,就必须在桐乡生产,而且采用的必须是桐乡的菊花。外地冒牌的企业或者个人,将受到法律的惩罚。为了保证杭白菊的品质,使用该商标的企业,必须向杭白菊管理委员会申请,并且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到2002年11月为止,已经有8家企业获得了批准。

杭白菊_杭白菊 -作用功效


杭白菊

含量及功效

杭白菊为菊科植物菊,花中含挥发油0.13%、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及微量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氨基酸及刺槐树等。

经祖国中医和西医学的共同研究表明,杭白菊泡茶饮用,具有以下功效:
1.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2.有解热作用;

3.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4.有抑菌作用,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PR3株)均有抑制作用。

胎菊的作用

胎菊,性微寒;味辛甘苦,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常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以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热毒疮肿等病的治疗。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用胎菊泡的菊花茶,味纯正,浓冽,色泽金黄,含有花蜜的清香,而且泡久了也不会散开。放入适量枸杞混合泡饮,清爽润口(可放冰糖调味),特别有利於常用电脑的人。
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日清火、养颜美容、补血提神、增强生命活力、延缓衰老,使老年人延年益寿等功效。

杭白菊药用价值: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杭州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邓菊,都是国内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

它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杭菊含有菊甘、氨基酸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风散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同时也是解暑降温、清肝明目、提神、利尿的作用。杭白菊的品种有湖菊、小洋菊、大洋菊、小白菊、小湖黄等。杭白菊的原产地在桐乡,那里种植历史源远流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昔日桐乡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延用至今。

杭菊是宿根性草本植物,通常用打擂法繁殖。秋季采搞。杭菊除茶用外,亦供药用。据清《本草从新》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

按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黄菊列为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据医学分析,杭菊含有菊城、瞟吟、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症。如用杭白菊泡茶作饮料,微甘而香,更是佳品。

杭白菊_杭白菊 -分类标准

特级:花型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蒸制时间不到,造成不熟晒后边黑的花)、汤花(蒸制时锅中水过多,造成水烫花,晒后成褐色的花);入水泡开后花瓣玉白,花蕊深黄色泽均匀;汤色澄清,浅黄鲜亮清香,甘醇微苦。一级:花型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5%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白,花蕊呈黄色;汤色澄清,浅黄清香,甘微苦。
二级: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7%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灰白,花蕊浅黄;汤色澄清、浅黄较清香,甘微苦。

杭白菊_杭白菊 -繁殖栽培

1.品种杭白菊有小白菊与大白菊之分。

(1)小白菊。植株茎梗较细,液芽带紫色。发枝分叉力强,为匍匐型生长,适应性强,叶片较小,微带紫色。花蕾多、花型小,花瓣短而厚实,色泽洁白,蒸青晒干后呈玉色,花香浓郁,冲泡后滋味甜润爽口,质地优异,但开花期较迟,从栽种到盛花期需200天左右。
(2)大白菊。株型直立,茎干粗,分枝少,植株嫩茎带紫色。花型大,花色洁白,花瓣薄,蒸青后易晒干。成品化冲泡后香气较平和,总体品质略低于小白菊。开花时间比小白菊提前5天左右。

2.菊苗培养

菊花只开花不结籽,在中都靠母本无性繁殖。待花季结束,在12月中旬地上植株经霜打枯死后,即将植株齐地剪掉,根部培土筑5cm高的土垄,待第二年初春浇水肥,使其发芽,逐步长出菊苗。到4月15日左右,幼苗长到10~15cm高时,把苗连嫩根挖出,剔除弱小苗,既可移栽到大田。

3.地块选择与栽种

杭白菊是喜光喜肥植物,应选择土层肥厚软松,土壤弱酸性,无树木遮挡的地块,切忌在低洼潮湿地段栽种。在平原地区栽种应开沟条栽,便于管理,沟深8~10cm,株距25~30cm,行距150cm,行与行之间植株不封行为好,这样便于田间管理与采花作业。在小丘陵地区,是地形采用条载或丛栽。菊苗种植后,当天就应浇施水肥,这样苗的成活率可在95%以上。在菊苗生长阶段,每隔10~15天应施水肥,带菊苗长到30cm高时,应摘去顶芽,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这时应开沟施足羊栏肥或鸡粪农家有机肥,养大养壮植株,才能提高产量。

4.治虫要点菊花植株的嫩茎很易受蚜虫侵害,如发现有蚜虫,应及时防治。
(1)2.5%鱼藤酮,每亩150ml,用水稀释500倍喷洒,7-10天后可采花。

(2)吡虫啉10~15g,兑水5000~7500倍喷洒,7-10天后采花。

杭白菊_杭白菊 -茶叶采制


杭白菊采摘1.采花11月上旬(立冬后)开始采花,开采至花季结束,只有10天左右时间。第一次采摘的已开放成熟的花朵为头轮花,品质好;隔3~5天后,在采二轮花,品质稍次于头轮花。采花应一朵一朵地采,切忌捋采,勿采散花瓣,也不能带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00103/149291.html

更多阅读

杭白菊海骑行--桐乡石门镇桂花村 桐乡石门桂花村

桐乡的杭白菊闻名全国,它的产量占全国杭白菊产量的三分之二,而其在饮茶上与西湖龙井齐名。10月底11月初,是桐乡杭白菊盛开收获的季节,如果要观赏杭白菊海,桐乡石门镇桂花村是一个好去处。经过京杭运河嘉桐大道进入桐乡,路边已经可以看到种

杭白菊 杭白菊和贡菊的区别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杭白菊杭白菊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杭州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邓菊,都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中文学名: 杭白菊二名

杭白菊的功效与作用 玫瑰花茶的功效与禁忌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

金钱之味 金钱之味-剧情介绍,金钱之味-演职员表

《金钱的味道》(朝鲜语:?? ?,英语:The Taste Of Money),2012年上映的韩国电影,是韩国情色名导林常树继《下女》后又一部揭露上流社会糜烂生活的作品,由金刚于,白允植,尹汝贞,金孝珍,温朱莞,葛素媛等人主演。影片以金钱和情欲为核心,揭露人们在物质

声明:《杭白菊产地 杭白菊 杭白菊-植物概述,杭白菊-植物产地》为网友死亡如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