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地理沿革表 上岳村 上岳村-地理位置,上岳村-历史沿革

上岳村委会位于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西面,距镇政府约12公里,人口5652人,耕地面积3925.3亩。该村是一个有着720年历史的古村落。它始建于宋代,于清朝达到鼎盛时期。古建筑物,古村古迹保留比较完好,是目前广东省乃至全国古建筑物群保留比较具规模的地方之一。

上岳村_上岳村 -地理位置

历代地理沿革表 上岳村 上岳村-地理位置,上岳村-历史沿革

上岳村位于广东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受佛冈县管辖、邻村有关前村、办镇村、从化围村、浮良村,交通便利,地处要塞,社会和谐稳定,气候宜人

上岳村_上岳村 -历史沿革

起源――西晋


上岳村

早在西晋,上岳村处便已有人居住。那时村落可能只是散落的宅居地形成的聚划落,没有明确的道路、组团的区分,民居之间也相距比较远,民居的建筑形式可以是以土屋、泥屋或草屋为主。

定居――元末明初

最初朱氏在此居住,是为了重节守孝。后到地末明初,因躲避战乱,朱文焕第六代孙子英公迁徙到上岳村,在上下岳买了大量的屋宇田地,过着桃源隐居式的生活。这时期的上岳村仍然是以散落的宅居为主,但由于朱氏是大户,并不与从前的居民为伍,于是开始了以朱氏为主和以原有居民为主两个宅居聚落的形成。

发展――明末清初

明朝初期,朱壁和朱莹在上下岳购买了大量的田地,并建立屋场,兄弟二人在上下岳并行发展。时至明末清初,在外的朱氏家族绝大部分重回上下岳居住。上下岳两村得以大力的发展,使得原来属于一种自然状态发展的乡村变得井井有序,由于朱低家庭的增多,上岳村的建设开始以“里”为单位由山脚下向西南方向逐步发展。

劫难――明末


上岳村

明末,盗贼四起。村内仆人有不法行为,被主人警责之后,反串同强盗劫杀主人,焚烧房屋,大量房屋田地也由此被毁。

鼎盛――清

发展到清末,上岳村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居住片。街道串联里式院落的格局,并在村中心的地带衍生出许同职能的中心:商铺、当铺、祖祠、泗吉堂等。由于上岳村富庶,时遭歹人觊觎,上后村分别在村外围、山上各处建立起防御工事、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00103/150479.html

更多阅读

历代地理沿革表 桃源 桃源-地理位置,桃源-历史沿革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历来被誉为“世外仙境”。桃源县人文景观极为独特,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桃源域内生活着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侗族、壮族、瑶族等13个民族。自

历代地理沿革表 铜山区 铜山区-建制沿革,铜山区-地理环境

铜山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环抱徐州市区,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铜山区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徐州东北八十里曾产铜,岩石

历代地理沿革表 邓州市 邓州市-历史沿革,邓州市-地理状况

邓州市古称“邓”或“穰”,是河南省辖的县级市,豫西南门户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邓州在历史上曾是上郡据区和军事重镇。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于花洲书院,邓州也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

历代地理沿革表 荔波县 荔波县-历史沿革,荔波县-地理

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面积2431.8平方千米,人口17.28万人(2010年)。荔波

历代地理沿革表 永新县 永新县-建制沿革,永新县-地理环境

永新县,江西省吉安市辖县,地处江西西部边境,罗霄山脉中段。县境东与吉安县毗邻,东南部与泰和县交界,南与井冈山市相连,西与莲花县和湖南省茶陵县为邻,北与安福县接壤,总面积为2187平方千米。辖10个镇、13个乡、2个场,总人口51万余。永新是井

声明:《历代地理沿革表 上岳村 上岳村-地理位置,上岳村-历史沿革》为网友明若轻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