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全文注音及解释 鸡肋 鸡肋-注音,鸡肋-解释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鸡肋_鸡肋 -注音

jī lèi/lē

鸡肋_鸡肋 -解释

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无多大意味、但又不忍舍弃之事物。

千字文全文注音及解释 鸡肋 鸡肋-注音,鸡肋-解释

鸡肋:鸡的肋骨,一般为7对,个别为8对。肋骨间破 内有肋间肌,并有血管和神经沿肋骨后沿下行。


鸡的骨架结构图

鸡肋_鸡肋 -概述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鸡肋!”敦传令众官,都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侯敦。敦大惊,遂请杨修至帐中问曰:“公何收拾行装?”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

鸡肋一词出自《三国演义》,曹操进兵不取胜,进退两难之际,一日食鸡肋,谋士杨修见之,认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酉年话“鸡”祝吉祥便传言主公要退兵了,结果被曹所杀。“鸡犬不宁”出自柳永《捕蛇者说》指封建社会官府苛捐杂税严重,使民不聊生,连鸡犬都不得安宁。民间吉语有“一只雄鸡带五只小鸡在窝里斗”为五子登科(巢)。斗鸡图“英雄斗志”,画四只柿子,三只雄鸡叫“四世三公”;一只雄鸡立石上叫“室上大吉”。鸡冠花下卧鸡“官上加官”。因鸡为吉禽,所以才会借鸡汇编成这样多的吉语。古代人重吉,以鸡与“吉”谐音,视鸡为吉祥之禽。在我国造型艺术中,以鸡作为题材,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在遗址出土物中时有陶塑鸡出现。在玉文化、青铜文化、陶瓷文化中,往往有鸡的造型器物和文饰,不过统称为“瑞鸟”纹,这可能与艺术夸张有关。李白诗曰:“楚人不识凤,高价求山鸡。”战国时的尹文子也说过:“楚人以鸡为凤。”时届秦汉造型艺术,真正以鸡为题材逐渐增多。唐、五代、宋墓中有红陶、灰陶、青釉鸡塑作陪葬冥器。还有十二生肖俑,如人俑带生肖,人身生肖首,人俑捧生肖,这当与厚葬之风有关。延至明清,连民间艺术作品中,如年画、剪纸以鸡为题材的图案更为多见。鸡这一吉祥瑞禽,在画家的创作渲染下,逐步登上了大雅之堂。近现代不少画鸡名家中,已故国画家陈大羽先生的“鸡”最为著名,刻下一副鸡图,在六万元之谱。

鸡肋_鸡肋 -释义

1.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0868.html

更多阅读

千字文全文解释 千字文全文诵读并解释

千字文全文解释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Zèxiù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

千字文全文诵读 千字文全文诵读全文哦

正在播放 17:47 17:47 千字文全文诵读 05:18 05:18 田蕴章千字文-田蕴章书法欣赏-田蕴章工作室 05:22 05:22 田蕴章楷书千字文-田蕴章书法讲座365下载-田蕴章博客 17:17 17:17 千字文朗读 17:47 17:47 千字文全文诵读 17:47 17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带解释 千字文带拼音注释

标签: 文全文 拼音 解释 2010-06-10 10:10千字文全文带拼音天地玄黄 (tiān dì xuán huáng),宇宙洪荒 (yǔ zhòu hóng huāng)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张 (chén xiǔ liè zhāng)。寒来暑往 (hánl ái shǔ wǎn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 解释 朗读 千字文全文诵读朗读

2013-03-03 18:31【千字文全文带拼音解释朗读】点击→千字文原文朗读千字文简介《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南朝人周兴嗣所作。它是四言长文,句句押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朗朗上口,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

声明:《千字文全文注音及解释 鸡肋 鸡肋-注音,鸡肋-解释》为网友爱笑的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