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概述 菜籽油 菜籽油-概述,菜籽油-食品简述

菜籽油俗称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是中国主要食用油之一,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引叫作“青气味”。这种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戒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含油22%-49%,平均40%)。含蛋白质21%-27%,磷脂约1%,是中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菜籽油_菜籽油 -概述


油菜

菜籽油始见载于《天工开物》:“凡油供馔食用者……芸苔子次之。”《本草纲目》:则谓油菜籽“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油利,种植亦广云”。《食物本草》:并谓菜油“敷头,令发长黑。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菜籽油简称"菜油",主要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含油22%-49%,平均40%)。含蛋白质21%-27%,磷脂约1%,是中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中国油菜生产近年有很大发展,亩产量不断提高。菜籽油产量约占植物油产量的1/3以上。除主要产区长江和珠江流域外,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油菜种植,因为它可利用冬闲地种植,不与大田作物争地。菜籽毛油呈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辣味。碱炼、脱色、脱臭后的菜籽油澄清透明,颜色浅黄无异味。储藏时有风味回复的现象,但与原来(毛油)的风味不同。

菜籽油_菜籽油 -食品简述


菜籽油

食品名:菜籽油
别名:菜子油、菜油、油菜籽油、芸苔油、香菜油
性味:味甘、辛、性温。
功能: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
主治:临床用于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
用法用量:每天40克。
资源分布:中国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还有印度、日本、巴基斯坦、瑞典、波兰、德国、智利、法国及加拿大。
药材基源:主要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

菜籽油_菜籽油 -食用禁忌


菜籽油

1、油脂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
2、因为有一些“青气味”,所以不适合直接用于凉拌菜。
3、高温加热屑的油应避免反复使用。
4、由干菜籽油中缺少油酸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且构成也不平衡,营养价值要略低于一般植物油,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少食用菜籽油为宜。
5、菜籽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目前尚有争议,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少吃。
6、菜籽油中含有芥酸,动物实验证明,大量摄入含芥酸高的菜籽油,可致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肌病变;引起动物增重迟缓,发育不良;生殖力下降,经试验公鼠饲料中芥酸含量达10%时,即出现睾丸变小,无成熟精子等现象;引起血小板下降。

菜籽油_菜籽油 -分类

1、从制取工艺来分,可分为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
2、从原料是否为转基因来分,可分为转基因菜籽油和非转基因菜籽油。
3、从脂肪酸组成的芥酸含量来分,可分为一般菜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

菜籽油_菜籽油 -营养价值


菜籽油

营养成分

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酮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功效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的功效。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股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人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菜籽油的胆固醇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怕胆固醇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适合人群

一般人皆能食用。

菜籽油_菜籽油 -制作方法


菜籽油

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箩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块),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炒籽:采用夹层锅(也可用两个锅套起来用),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0.5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0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
3、磨碾: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或2%左右的3厘米长的草心混合,压出的坯厚度不超过0.2厘米,掺入规定的粗糠或草心后,就可直接蒸坯。
4、蒸坯:头坯蒸2分钟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钟。蒸时要不断往锅内加水,以补充损失。蒸腰不得漏气,烧火加煤要均匀。甑底上要加一层棕,既能保护甑底,又不粘坯。此时要勤换蒸锅水。
5、包饼、上榨:头道打双圈,二道打单圈,分散包饼,集中装榨,包饼要快,饼要踩紧踩平。包饼以散草为好。
6、压榨:轻打、勤打。使饼迅速压紧,出油后轻压、勤压,1小时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压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匀。头道打3小时,出油90%,二道打4小时,第二天早晨出榨。为防止冷风吹,用保温板或麻袋盖榨。

菜籽油_菜籽油 -压榨和浸出菜籽油

物理压榨工艺

将菜籽加水破碎(加水的目的是防止炒焦)→然后入锅炒熟(炒到115摄氏度)→再入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毛油(半成品油)→将毛油沉淀
→进行毛油精炼(传统工艺是将毛油加热到130-140摄氏度后,每100Kg毛油兑水3-5Kg进行提炼,脱磷脂、脱色、脱酸介)→最后制成食用油
传统物理压榨法整个榨油和炼油过程未使用任何化学剂,所以不存在化学残留。

化学浸出油工艺

先将菜籽压成碎薄片→用称为“六号抽提溶剂油”(俗称六号轻汽油)浸泡,使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形成混合油→然后对混合油进行加热,除去轻汽油,制成半成品油→菜籽毛油化学高温精炼脱胶、脱色、脱臭(用15波美度的碱液提炼;脱色用膨润白土,并适当加入活性炭)→最后制成食用油

菜籽油_菜籽油 -市场展望

2013 年国内油菜籽、菜籽油市场展望

2013 年,在政策明朗前,国产油菜籽价格将在5000~5200元/ 吨间运行;政策出台后,价格会上一个台阶,但全年多数时间走势以稳为主。2008年以来,我国油菜籽市场政策市明显,预期2013 年也不会例外。从政策连续性、国家惠农利农精神看,2013年继续实施菜籽(油)临时收储政策可能性较大。从与小麦种植效益和大豆临时收储价格相比,2013年菜籽(油)临时收储价格在5300~5600元/ 吨间可能性较大。由于国家已储备大量菜籽油,菜籽油价格政策风险较大:若油菜籽价格上升,将加大油菜籽制油企业收购风险,因此,在油菜籽价格明显高于政策指导价时,油菜籽加工企业收购时应需谨慎。此外,出于对2013 年南美大豆产量增加、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下降、国内大豆粕价格整体震荡下行预期,2013年国内菜籽粕价格可能不会再出现类似2012 年行情,2013年国内油菜籽制油利润将低于2012年。出于对2013 年南美、北美大豆种植面积增大、产量相应增长,及油菜籽主要出口国油菜种植面积及产量将相应增加预期,预估2013年全球油菜籽价格重心将低于 2012 年。在国产油菜籽价格在政策支持下向上、而进口油菜籽到港成本因全球油料供给增加而停滞不前或回落时,进口油菜籽竞价优势将凸现;加之华南地区加工油菜籽产能提高,预测2013 年我国油菜籽和菜籽油进口量将继续增长,中国需求将成为支撑国际市场油菜籽和菜籽油价格重要因素。虽经连续三年油菜种植面积下降,但在传统种植习惯和气候条件下,2012年秋冬播油菜种植面积将较稳定。从农业部发布秋冬播情况看,2012年秋冬播油菜种植面积约为700万公顷,与2011年 705万公顷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由于2012年湖北、江西、湖南等主产省因天气因素使油菜籽减产、降质较为严重;因此,2013 年只要天气正常、预计2013年油菜籽产量和质量将高于2012年。且由于国内产量和进口量增加,2013 年油菜籽总供给量将增加。国产油菜籽价格在比价劣势和政策支持下,在政策期内将以政策价运行;在政策收储期之外时期,则将在政策价偏下运行。

2013年我国菜籽油价格运行区间将继续小于大豆油和棕榈油,菜籽油与大豆油价差扩大至历史新高后将开始缩小,存在套利机会。在不考虑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情况下,预计2013年我国四级菜籽油价格运行区间集中在10400~11500元/吨。


1990年-201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图利空因素:一是2012年我国植物油供应量增加,而需求却十年来首次呈零增长甚至可能是负增长,2012 年底国内植物油结转库存处五年来历史最高水平;在去库存化前,国内植物油现货价格将受压制,国内菜籽油价格和需求也将受连累。二是2013 年南美大豆大幅增产可能性较大,全球大豆阶段性基本面偏松,CBOT大豆价格在2013年上半年将延续2012年9 月上旬以来震荡下行走势,将拖累国际市场油菜籽和菜籽油价格,并传递至国内。三是国内菜籽油与大豆油价差长期处历史高位,菜籽油处于竞价劣势,不利于对菜籽油需求。四是截至2012年年底,国家手中有260万吨以上临储菜籽油储备,且有近130万吨储备油到2013 年到期需轮出;若这批菜籽油进入流通和消费,必将增大国内菜籽油阶段性供应,从而抑制国内菜籽油价格。

利多因素:一是政策出台前,资金出于对2013年将继续出台菜籽(油)临时收储政策,并继续调高收购价格预期,在菜籽油期价远低于现货价格,也远低于2013 年新菜籽油收储成本情况下,资金将逢低陆续进入菜籽油期货市场,推动菜籽油期货价格向上,并传递至现货市场,使国内菜籽油价格较大豆油抗跌。二是虽国家掌握大量临储菜籽油,但2011年收储临时储备菜籽油成本在10800元/吨、2012年收储临时储备菜油成本预计在11500元/ 吨,均高于2012 年底国内四级菜籽油市场价格;在非政策性收购期、国内四级菜籽油价格长时间明显超过临储菜籽油成本前,国内菜籽油市场受到政策油打压可能性较小。三是如 2013年国家继续出台菜籽(油)临时收储政策,并上调收储价格,使国产菜籽油出厂成本相应大幅提高,国内菜籽油市场会出现一波政策市行情。四是预期 2013年上半年,我国CPI将在低位俳

简述 概述 菜籽油 菜籽油-概述,菜籽油-食品简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1046.html

更多阅读

简述 概述 藤三七 藤三七-概述,藤三七-药品简述

藤三七,是落葵科落葵属多年生蔓生植物。又称洋落葵,属于落葵科多年蔓生植物,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Va和V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

简述 概述 玳玳花 玳玳花-概述,玳玳花-药品简述

玳玳花,别名回青橙、枳壳花、酸橙花,拉丁文名Citrus aurantium常绿灌木,枝楞、细长,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春夏(4~5)月开白花,香气浓郁,果实扁球形,当年冬季为橙红色,翌年夏季又变青,故称:"回青橙",因有果实数代同生一树习性,亦称"公孙桔"。玳玳花是香

简述 概述 雷丸 雷丸-概述,雷丸-药品简述

雷丸,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含水分6.5%,灰分4.0%,醚浸出物0.6%,醇浸出物22%。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含量约3%,为驱绦虫有效成分,加热失效。此酶在

简述 概述 吴茱萸 吴茱萸-概述,吴茱萸-药品简述

吴茱萸(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性热味苦寒,有

简述 概述 瘪桃干 瘪桃干-概述,瘪桃干-药品简述

瘪_瘪桃干 -概述桃树瘪桃干出自《饮片新参》;《雷公炮炙论》:用鬼髑髅勿使干桃子,其鬼髑髅只是千叶桃花结子在树上不落者,于十一月内采得,妙。《别录》:桃枭是(桃)实著树不落,实中者。正月采之。1、桃落叶小乔木,高达3-8m。小枝绿色或半边

声明:《简述 概述 菜籽油 菜籽油-概述,菜籽油-食品简述》为网友隐匿在梦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