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润泉生平概述 孙更俊 孙更俊-概述,孙更俊-生平

孙更俊,1958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专业从事书画创作多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界》主编。出版文学专著多部及孙更俊美术作品集。

孙更俊_孙更俊 -概述


孙更俊

孙更俊,别号老孙。1958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已印行的文学著作有新诗集《神人神诗》《不归路》《断裂的激情》、诗词集《镣铐吟》、小说集《兄妹岛》和杂文集《好了堂随笔》。绘画以山水人物为主,并以笔墨细致见工,自称焦墨繁笔,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意境深奥,或称神秘主义画风。

孙更俊_孙更俊 -生平

出身于“历史反革命+右派”的家庭并出生在1958年的孙更俊,经历了上个世纪许多苦难,文学和艺术曾是他的避难所,也是他摆脱社会歧视和赢得他人尊重的唯一途经。所以他十五岁才立志,使自己在文学和艺术上的努力成为自觉。考大学对于曾经过于自卑的他只是一种无奈,否则他就在一个小工厂里做工。上大学对于他无疑应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喜悦只是一时的,他很快便发现学校里所给的并不是自己所要的。从大学第二年开始,他不再把按步就班的学习当成重要的事,他开始读自己喜欢的书,陶醉在这个或那个的诗意中。他开始用各种腔调写诗,也开始用各种方式画画,但最终的结果是让自己坠入到了找不到自我的苦闷里。他的在画中找到自我是大学毕业之后的1983年,其标志是创作完成了《河岸上的树》。一排奇形怪状的树拥挤地生长在河岸上,没有枝叶,只有歪歪扭扭的干和裸露在泥土之外的根。干上的洞是张着的口,断余的叉是伸着的臂,构成的景象是奇特的,带着几分阴森。

有人把画分为数品,最高级的一品为“魔鬼”,也许孙更俊最初的作品就已属这一类。有很多人喜欢人家称自己为“鬼才”或“怪才”,也有人这样称道过孙更俊,但孙更俊却不满意这样的称道,尤其是当他将所喜爱的神话题材注入到自己的绘画中来之后。他在自己的绘画中感觉到了“神奇”。他不是“魔鬼”,而是超越于魔鬼之上的“神圣”。带着这种“神奇”的感觉,他开始步入画坛,所谓一次出山。八十年代末的几年中,他以“神人”为号自命,参加画展,举办个展,在美术界有了些名气。但很快,他便又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自称“神人”他觉得有点心虚,一些解释又成许多麻烦。有人赠外号“小神仙”他觉得耻辱,他感到里面带着几许讽刺。他感觉到自己的画虽然有了“神奇”的感觉,但也只还是有了感觉而已。要使之成为真正的“神奇”,还有很多的路要走。于是他消失了。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涯,这一隐就是十年。200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隐者孙更俊》就是从孙更俊的“隐居十年”入手来对他进行报道的。

对于“隐居”,有些人会误解为什么都不做,孙更俊的“隐居”却是忙得很。除了为生计不得不每星期教几节课之外,其余的时间全是不停止的创作。他把画画得极为细致,细致到有时一幅几平尺的作品也要用上一两个星期的时间,更不用说他画的更多是宏幅巨制了。为了与传统的工笔相区别,他称自己的画为繁笔。有人说绘画如同数学,最高境界是“简洁漂亮”,他却不厌其繁地去画那些石与树,不将画面画满不罢休。将山水和人物结合在一起构成山水人物画或许并不是孙更俊的发明。但在已往的人们笔下往往山水是重点,人物是点缀;到了他的画里,那些繁冗复杂的山水和简简单单的人物却有了同样重要的意义。那些人物或闭目沉思,或瞠目凝视,比起所寄身的世界来一点也不渺小,他们总有一天会将这世界思穿看透并主宰这个世界。有人说中国的山水画体现的是所谓“天人合一”之境界,但所有的“合”都该是以“分”为前提的,而所谓的“分”也就意谓着相互之间的对抗,而“合”的实现也不意谓着永恒。“合”是相对的,“分”是绝对的。如果说在已往的回合中是天主宰了人,那在未来的回合中人就要主宰天,这才是人类存在的意义。因此孙更俊画面中的人是抽象的,是他,当你理解了这个“他”之后也是你,是真正的人――大自然的精灵。

金润泉生平概述 孙更俊 孙更俊-概述,孙更俊-生平

孙更俊的人物画就更为直截了当地来表达他的这一思想了。他的以神话为题材的作品(如女娲补天)将气氛营造得轰轰烈烈,是对人要胜天这一伟大精神的肯定,而有时之所以要将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有些怪异(如奔月),则是要告诉人们要实现人定胜天不能只靠想象。而孙更俊艺术的美丽就在这一思想的表达中产生了。诗与书与画是以道为基础的,孙更俊在绘画上的成功除了他的“有得于道”之外,还得力于他在诗与书两方面又都有着足够深的造诣。

孙更俊的文学天赋和他在美术方面的天赋一样也是在少年时便展现出来了。据说他在小学时就是学校里的文章高手,中学时便写诗并办过诗刊,到了大学时便以诗人自命了。到了上个世纪结束时,他不仅完成了数部新诗集,而且还完成了一部包括一部长篇和三个中篇的小说集,并发誓封笔不再写作一心画画了。但在他二次出山不久的2001年,一个非常偶然的原因又让他放下画笔写起诗来。

开个人画廊是他二次出山后做的第一件事。画廊取名双头鸟,那是与他重名的神话传说中东方天帝――帝俊的形象,双头鸟首人身的怪物,他觉得与自己很相像。那是蛇年正月初一,他一个人在画廊中画画。进来一个人,是他的老相识,自称是“玩”旧体诗词的。看了看他题在画面上的诗之后说那些诗不是韵不合就是律不对,是很“臭”的。这对某些人来说可以不当回事,他却不行,因为他是一个已经自命为诗人许多年的人。他便一气之下关了画廊,回到家中写起了旧体诗。近一年半的时间,他除了写诗几乎什么也没做。1800首,一气呵成,这就是后来由于风格独特给他在诗词界带来极大声誉的诗词集《镣铐吟》。很快,这些诗便又成了他美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他的书法也因此被带动起来而成了著名的“孙体”。从此,诗、书、画一体在他的绘画创作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这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是极为少见的。

孙更俊在画焦墨繁笔的同时也画水墨简笔(亦自称也),近年来又变水墨简笔人物为彩墨大写意人物,给他由于以墨色为主而略显沉闷的画风带来了几许鲜活的生气。以色彩为主来描绘,以墨色为辅来点缀,五彩缤纷的画面构成了一种崭新的风格,为已往的中国绘画所无有。这些被称之为彩墨大写意的人物画可分为神话、宗教、诗意、体育、时尚等诸多系列,内容极为丰富。有些系列如体育、时尚等系列还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中国画在表现当代生活上的空白。

孙更俊之所以又号了老孙,除了是因为他本姓孙之外,一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比起藐姑射山中那个可以“餐风饮露,不食五谷”的“神人”(见《庄子》)来更像是可以七十二变的孙大圣。他的艺术内含丰富且善于变化堪称博大精深。他的画风所创造出的神奇境界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气象,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孙更俊_孙更俊 -从艺历程

自幼习诗、书、画。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6年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其后相继举办6届,并多次参加各级别联展。

199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出版长篇新诗集《神人神诗》。

1994年作品参加台湾宸涛居首席大陆名家画展。

1999年出版《孙更俊美术作品集》,完成长篇小说《大黑洞》。

2000年出版新诗集《不归路》。

2002年出版诗词集《镣铐吟》。

2004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5年获“中国艺术品投资交易市场上市艺术家”资格。

2005年出任中国绘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并主编《中国书画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1290.html

更多阅读

金润泉生平概述 汪丁丁 汪丁丁-个人概述,汪丁丁-生平

汪丁丁,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学院数学学士(1982年),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1984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年)。1997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学哲学。汪丁丁_

金润泉生平概述 王明义 王明义-概述,王明义-生平

王明义,男,1945年7月生,汉族,河南鹿邑人。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警衔为副总警监,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理工大学兼

金润泉生平概述 羊献容 羊献容-人物概述,羊献容-生平经历

羊献容(?-322年),泰山南城人,尚书右仆射羊瑾孙女,侍中羊玄之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第二任皇后,也是前赵末帝刘曜的皇后。八王之乱中,羊献容几经废立。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尊为惠帝皇后,居于弘训宫。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军队攻陷洛阳,羊献容被俘,刘曜将她

金润泉生平概述 熊彼特 熊彼特-概述,熊彼特-生平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或译为熊彼德,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美籍奥国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其终生与凯恩斯间的瑜亮情节是经济学研究者中的一个热门讨论题目,虽然他的经济学说并不如

声明:《金润泉生平概述 孙更俊 孙更俊-概述,孙更俊-生平》为网友诛心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