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工艺城简介,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地处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塘头,是中国最大的工艺品专业交易市场。该美术城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展销的形式、把木雕、玉雕、石雕、金银珠宝、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几大行业集聚起来,展现莆田传统工艺。由于其工艺美术城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格调优雅,享受政府赋予的各种优惠政策,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到目前为止一共举行了四次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

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工艺城简介,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城_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城简介

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城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工艺城,工艺美术城,莆田工艺美术城,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是中国最大的工艺品专业交易市场。

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是2006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地处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塘头,区位条件得天独厚,交通便捷,东临福厦高速公路黄石出口处及省道城港大道,南靠正在建设中的福厦铁路莆田站,是前往湄洲岛湄洲祖庙朝拜妈祖的必经之地。

工艺美术城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格调优雅,享受政府赋予的各种优惠政策,是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工艺美术城占地面积460亩,总投资6.248亿元,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由展示中心、展销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组成。其中展示中心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展销区建筑面积30.3万平方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商业旺铺约20多万平方米,可供10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玉雕、木雕、石雕区共有店面700多坎,分别为玉雕区300多坎,木雕区200多坎,石雕100多坎。

工艺美术城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展销的形式、把木雕、玉雕、石雕、金银珠宝、民族民间工艺品等几大行业集聚起来,展现莆田传统工艺。并通过提供环境保障,引导资源整合,力求做大做强,最终形成一个立足莆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艺品市场和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中心。

莆田工艺城_莆田工艺美术城 -首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

首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开幕现场2006年10月31日上午10:40,首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在刚刚落成的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展示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博览会的展馆面积为12800平方米,共设830个标准展位。参展作品共分为为七大类的近三十品种。木雕、石雕、玉雕、油画、陶瓷、仿古家具、金银首饰……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海峡两岸上千件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本次展会引起海内外参展商的广泛关注,韩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海内外工艺美术企业纷纷纷带着产品赴莆田参展。

莆田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向来以“精微透雕”著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传统风格。建国以来,莆田木雕业枯木逢春,重焕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大师级名人抓住机遇,创办木雕企业,促进了莆田木雕产业快速发展。现在,莆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销木雕工艺品的主产地和集散地。2003年莆田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联合授予“中国木雕之城”称号。莆田木雕产业集聚强大,也带动了仿古家具、宗教雕塑、玉雕、青石雕、寿山石雕、工艺编织、金银首饰、人造宝石、漆器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工艺美术成为莆田的一大特色产业。截至2005年底,全市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约20万人,技术人员5000多人(其中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7名、专家名人33名),企业3000多家,其中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数十家,创建品牌企业达20多家。2005年,全市工艺美术工业产值达80多亿元。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产业,展示莆田“中国木雕之城”品牌形象,宣传莆田,弘扬妈祖文化,提供两岸艺术家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促进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和经贸往来,今年莆田市决定举办“首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并将每年举办一届,力争把“海博会”品牌做大做响,从而有效带动莆田市工艺美术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首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得到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本届博览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莆田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工商联合会、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主办,由莆田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莆田市二轻工业联社、福建省工艺美术玩具行业协会、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策划展览部、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由莆田市各县区人民政府、湄洲岛管委会、台湾、香港、澳门的相关同业公会、北京华艺诚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莆田妈祖工艺城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本届博览会的展馆设在刚刚落成的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展示中心。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是2006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位于沈海高速公路莆田出口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交通极为便捷。该项目一期规划用地460亩,总投资6.3亿元,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由展示中心、展销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组成。其中,展示中心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木雕、玉雕、石雕、金银珠宝四个展销区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商业旺铺20多万平方米,可供1000多家企业入驻。工艺美术城将成为一个立足莆田、带动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艺品市场和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中心。目前,具有莆田地域建筑风格的展示中心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届博览会的展馆面积为12800平方米,共设830个标准展位(3×3平方米)。参展作品为七大类近三十个品种,包括雕刻类的木雕、玉雕、青石雕、汉白玉雕、寿山石雕、中式古典家具、欧式古典家具、艺术陶瓷、紫砂壶、漆艺、金银首饰、宝石、刺绣、油画等。

这次展会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参展商的广泛关注。韩国、台湾、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安徽、广东、山西、云南、湖南、江苏、江西、河南、河北、湖北等海内外工艺美术企业纷纷带着产品赴莆田参展,定了83个展位。其中,在展馆入口左侧最显眼处的“港澳台展区”有九家企业22个展位以特装展出,展馆入口右侧的“中国瓷都潮州展区”有十家企业8个展位也以特装展出。福建省内福州、厦门、泉州、南平、三明、宁德等8个地市的工艺美术企业和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也定了43个展位。莆田市工艺美术企业参加本次博览会的热情更为高涨,定了693个展位,并纷纷拿出精品,展示莆田工艺美术产业的风采。

莆田工艺城_莆田工艺美术城 -第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

2007年10月27日,上午9点58分,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在莆田工艺美术城隆重开幕。

第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开幕式本届艺博会为期5天,共设3大展厅16个展区700个展位,集中展出大师精品、新人新作、民间艺术、古玩字画、工艺礼品等参展作品一万多件。展品类型丰富,包括木雕、玉雕、青石雕、汉白玉雕、寿山石雕、根雕、竹雕、古典工艺家具、艺术陶瓷、紫砂壶、漆艺、金银首饰、珠宝、刺绣、油画、壁画、古玩、字画等数十个品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工艺品专业展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缅甸、越南和国内2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家企业和个人参展。

艺博会期间,还将举办“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授牌仪式、中国海峡工艺美术交流与发展策略高峰论坛、国画大师李耕真迹展、书画拍卖作品展、海峡两岸摄影展、海峡两岸中国书画展、海峡两岸民间特色美食节、海峡两岸工艺品项目推介和莆仙戏会演等系列活动。

莆田工艺城_莆田工艺美术城 -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

2008年10月29日上午,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在福建莆田开幕。

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本届艺博会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以“舞动的艺术、世界的商机”为主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原副主任王富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志海,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川等中直、省直有关部门领导、相关协会成员;以及原台湾省警政厅厅长王一飞,台湾台中县县长黄仲生,中国国民党台中县委员会主任委员颜世一,台湾工艺发展协会理事长黄安福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是一个工艺品企业云集的专业展会,是为海峡两岸的工业品生产企业和国内外工艺品买家搭建的进行交易、展示、发布和收集信息的平台,为参展商创造价值和利益,推进工艺美术产业繁荣与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一个盛会。

随着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参展企业积极性逐年提高,本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的展位由第一届的830个,增加到1018个。共展出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500多家企业精湛的工艺产品上万件,参展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台湾展区从上届的66个展位增加到近100个展位。

开幕式上,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顾正先生授予莆田市秀屿区“中国银饰之乡”牌匾。

本届艺博会为期5天,展馆总面积达14.5万平方米,展出500多家知名企业做工精湛的工艺品上万件,期间将举行工艺品、书画、收藏品拍卖会,海峡两岸工艺品合作与交流研讨会,2008“华邦杯”首届中国传统家具设计大奖赛,组织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等。

莆田工艺城_莆田工艺美术城 -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

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2009年4月30日10:30 ,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福建省政府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30日在福建莆田市举行,数万件工艺精品吸引了大量观众。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郑立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士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锦贵,副省长李川,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李祖可、郭振家,以及海内外工艺品参展商、采购商、收藏家等15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本届“艺博会”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产业合作发展”为主题,将持续至5月3日。

莆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工艺美术已成为福建省重点产区,最有代表性的莆田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具有独特的传统风格。从有作品传世的年代算起,最早可溯及明朝。在莆田各地寺庙和老民居,至今尚存有许多工艺传世之作。改革开放以来,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品种类众多、品种齐全,包括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宗教雕塑、金银首饰、石雕、油画框业、工艺编织、铜雕、漆器等十大门类1000多个品种。一大批民间艺人纷纷走上了办厂创业之路,民间手工艺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其中木雕、玉雕和古典工艺家具的产值、产量及出口额均占全国同业首位。截止2008年,莆田全市共有工艺美术企业3700多家,从业人员16.5万人,年产值60多亿元,预计2010年产值可达200亿元。

第四届艺博会以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工艺品专业展会为目标,设7个展区,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其中1号馆设标准展位700个,展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等全国20多个省份(市、自治区)的500多家知名企业做工精湛的工艺产品上万件;2、3、4、5号馆以莆田工艺美术城店铺为展区,700多个商铺展出金银珠宝、木雕、玉雕、石雕等展品;6号馆为艺术长廊书画展区,7号馆为广场综合展区。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国外的工艺品生产企业参展,展出木雕、根雕、陶瓷、玉雕、石雕、首饰、漆器、编织、刺绣、绘画、竹雕、剪纸、古玩收藏等26大类工艺品。

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开幕本届“艺博会”是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外经贸厅、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福建省贸促会、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承办。展会期间,将举办大师工艺精品拍卖会、两岸工艺品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工艺品重点企业订货会,以及工艺品特色生产基地参观考察等活动。本届“艺博会”仍将举办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出金、银、铜、优秀奖并授予获奖证书。

莆田工艺城_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概况

综合篇

一、快速发展中的莆田工艺美术产业

工艺美术是莆田市十大产业之一。2008年,全市共有工艺美术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2家;全行业工业产值7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5亿元。近年来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2004年至2008年五年间平均同比增长速度达55%以上,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增长更为迅猛,五年内增长了6倍,位列莆田市八大产业发展之首。全行业从业人员达25万人,是莆田人民的主要就业领域之一。技术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支由高、中、初级人才组成的技术骨干队伍,分别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9名,省竹编专家1名及省工艺美术名人33名,工艺美术师职称以上人员500多名,中高级技工、技师4000名以上。

二、四大特色经济品牌奠定莆田工艺产业在业界的地位

莆田市是福建省工艺美术重点产区。工艺美术产业包括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雕、宗教雕塑、金银首饰、石雕(含寿山石雕)、油画框业、工艺编织、铜雕、漆器等十大门类。其中木雕、银饰、古典家具和珠宝玉石等四大品种的产值、产量及美誉度在全国同业有较大影响力。继2003年莆田市首次荣获“中国木雕之城”第一个全国性的专业荣誉称号后,在2006年、2007年2008年先后又获得“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仙游)、“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莆田市)、“中国银饰之乡”(秀屿)等专业荣誉称号。这四个称号的取得使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更上了一层楼。

★中国木雕之城。

莆田木雕向来以“精微透雕”著称,极富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众多作品透过千年历史成为珍贵文物至今遗存在祖国各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清期间的“贴金透雕花灯”、“贴金浮雕花板”、“廖氏木座”等作品,有的则散存于各地寺庙或古建筑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莆田木雕有了较大发展,精品相继问世,1999至2008年,我市参加国家级和省级专业评选展的工艺精品累计荣获金奖506件、银奖471件,历年获奖总数均居全国榜首。

★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

仙游古典工艺家具在我国明清古典家具市场,以“仙作”独特风格,与“苏作”、“广作”、“京作”四分天下有其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产业,成为我省古典工艺家具行业的领头羊。

★中国金银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

莆田从事金银珠宝工艺品的“打金人”数以万计,遍布全国各地金银工艺品市场。全市现有金银珠宝玉石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资产20亿元,产品销往东南亚、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各大中城市,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国银饰之乡

秀屿金银珠宝工艺名闻遐迩。上塘珠宝城是全国闻名的金银首饰一条街,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金银珠宝集散地,也是国内重要的金银珠宝首饰产业基地之一,已成为继深圳、义乌之后的全国第三大银饰交易市场。

三、发展目标

莆田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描绘了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宏伟蓝图,其总体目标规划2010年,工艺美术年产值为15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实施的重点项目有:莆田工艺美术城;雕塑艺术走廊;研发检测中心;重点工艺园区、专业村;工艺美术旅游区;人才培训基地;工艺美术博物馆;工艺专业市场;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

工艺美术大师篇

人杰地灵 大师辈出?

在工艺美术产业迅速发展历程中,莆田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且影响甚巨的大师级人物。大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为工艺事业描画出一幅千帆竞进、云蒸霞蔚的壮阔图景,铸就了无可限量的工艺发展前景,建构和充盈了工艺事业生生不息的艺术魅力。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政府正式命名的有3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2名省级大师。本篇介绍几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艺术成就。

方文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师从莆田著名艺人黄丹桂、刘荣麟先生,得其真传。从事工艺美术创作、设计50多年,擅长木雕人物造型和寺院大型佛像雕塑。他的木雕作品,神过于形,意融于色,粗盖于细,情形交融,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作品《福临人间》等荣获全国、省级工艺美术展览金奖。众多作品为海外人士收藏,单日本和台湾就有数百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应邀赴海内外各地出色完成众多名山大寺的佛像雕塑创作,加上他的中华历史名人雕塑作品,其数则以千计。2004年―2006年,年届六旬宝刀不老的方文桃大师,在四川峨眉山金顶不负众望成功创作了48米高、重660吨的大作“十方普贤”铜雕造像,将他的艺术生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峨眉山金顶作为天下名山、佛教圣地,十方普贤圣像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峨嵋山市大佛禅院的“四面千手观音”是方文桃大师的又一个杰作。大佛禅院以供奉三丈六尺高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铜像而出名,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门户,亚洲最大的十方丛林之一,也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佛教学院。高16米的千年乌木佛像雕塑的成功创作,为大佛禅院再添辉煌,方文桃大师也因而再次饮誉海内佛坛。

佘国平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艺近五十年,擅长木雕和寺院大型雕塑。佘国平大师的木雕和佛像作品在台港澳及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影响很大,许多作品被当地艺术馆及收藏家收藏。为日本兵库县三宝山“无量寿寺”创作了大型木雕《释迦如来》、《圣观音》、《西方三圣》、《仁王》、大型石雕《五百罗汉》、《一佛二弟子》、《护法二将》等,在当地及东南亚属木雕旷世稀物,堪称一绝。主持台湾中台禅寺、台湾高雄天宫庙、莆田广化寺《观音》、南少林寺等大型佛像雕塑、湄洲妈祖庙主殿《妈租》、四川乌尤寺、潮州观音山《五百罗汉》等许多寺庙修复和重新塑造、雕刻各类大型佛像,数量多达4000多件。创办莆田市兴化雕塑研究院,培养了大批艺术精英团队。培养行业技术骨干200多人,有省工艺美术大师1名、省工艺美术名人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工艺美术师15名。 2006年出版《佘国平木雕艺术》专著。

佘国平的作品,主题广泛、立意高远,凝聚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有横刀立马的关羽、力拔山兮的项羽,也有温情绵绵送郎君当红军的男女青年,还有东方的“丹纳埃”螺姑娘等。这些作品或以传统、细腻的手法表现,或以现代雕刻形式来表现,深受同行和各界人士的好评。

林庆财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业以来,在木雕、牙雕、环境艺术装饰、古典家具研究等领域颇有建树。依靠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在木雕、牙雕、环境艺术装饰、古典家具研究等领域颇有建树,其作品曾获国家(部)级、省级奖项四十余次。在中国、日本、台湾、香港等的国家和地区发表论文,培养了一大批行业新生力量。1995年获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共青团省委授予“福建省优秀青年企业家”;1999年荣获“莆田市十大杰出青年”;2001年获评“福建省首届民间艺术家称号”;2002年获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6年获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个人传入编《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名录大全》、《中国人物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

黄文寿

省工艺美术大师,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平生绝技为巨型神像创作,被业界誉为大型木雕佛像王。他为台湾中台禅寺创作的四尊护法大神,每尊重达8吨、高7.5米,堪称亚洲木雕佛像之最。当年四尊特大佛像运抵台湾,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军人出身的黄文寿,尤其热爱和善长武将方面的题材,如四大天王、关公、韦驮、十八罗汉等佛像的塑造。黄文寿创作的佛像在海外高端工艺市场很有名气,曾被日本《宗教工艺新闻》誉为 “地区宗像雕刻笫一家”。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国内如乌尤寺、伏虎寺、善觉寺、鹅翎寺、雪峰寺、广化寺、南少林寺、西禅寺等几十个著名禅寺的几千尊佛像雕塑均出于黄文寿之手。

1999年以来其个人作品在全国美展上获得22枚艺术金奖,在业界享誉盛名。2004年,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走进莆田》“木雕的传奇”专题摄制组重点采访宣传了黄文寿“大型木雕佛像王”的业绩;2005年福建海峡电视台《精彩出击》摄制组专程登门寻访“福建木雕第一高手”,再一次实地报道了“大型木雕佛像王”的传奇绝艺,福建新闻频道、东南卫视多家电视台等其它媒体也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

林建军

1979年生于中国木雕之城莆田市。艺名剑君。藏云堂雕刻艺术创始人。「纹雕」创始人。(莆风竹社)社员。在木雕、竹刻、橄榄核雕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作品使用名贵的沉香、檀香木、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湖北黄杨木为雕刻材料。工作室成立于2005年,在高端木雕艺术创作方面异军突起!发展至今,已是一个拥有多名雕刻艺术大师的高效团。

1995年开始艰难学艺,十年养精蓄锐、厚积薄发,林建军于2005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林建军精微透雕工作室”。精微透雕是木雕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的多件作品均系雕刻艺术大师运用“精微透雕”雕刻艺术手法巧夺天工而成,精致细腻、古朴典雅、层次重叠,人物形态雕刻得须眉毕现、衣纹清晰、形神兼备,堪称一绝。

除了扎根传统雕刻文化,工作室也广泛汲取西方艺术之精华,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开创了“纹雕”新技法,在全国性工艺大师精品比赛中屡获殊荣。2008年核雕《三仙醉酒》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同年,竹刻作品《溪山行旅图》获中国收藏协会最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并被授予“中国竹刻艺术大师”称号。获得如此殊荣,并未安于现状,又开始向高贵、珍罕的沉香、檀香雕刻挑战。沉香质地坚硬、纹理繁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这需要木雕艺术家过人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纯熟的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林建军用沉香雕刻的《八仙系列之泛槎》获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金奖;2010年,沉香雕刻《林苑献瑞》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最佳创艺奖;2011年,沉香作品《十八罗汉引佛》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

财富和声誉随之而来,生活发生着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林建军“精微透雕”工作室的创作精神,数年来坚韧不拔地将“品质就是工作室的尊严”作为创作口号,执著追求“雕刻传奇、演绎经典”的创作目标和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实践中,力倡“超越自我、精益求精、艺无止境”的创作态度和“诚信为本、创新共赢” 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作品被众多媒体争相报道,海内外的知名藏家争先收藏。2011年,林建军荣膺“莆风竹社”常务副秘书长一职,同年,其原创作品《达摩祖师》、《观音》被泉州少林寺收藏,作品《牧归》被中国木雕艺术馆典藏。当人们赞叹作品、仰慕荣誉的时候,林建军看到的是自己近二十年来对美、对木雕艺术的感悟,“艺无止境”,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既是其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人生目标的执著追求。

李凤强

省工艺美术大师。擅长木牙雕刻及寺庙、楼堂古建筑装璜、设计、施工等。曾在一天内雕塑超过百尊栩栩如生的佛祖头像,创下雕塑界的纪录,赢得了“天下第一刀”的美誉。其作品曾荣获国家、省、部级工艺美术金奖30个,其中木雕《瑶池集庆》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2个、广西政协大楼工程装饰设计获建设部鲁班奖。 2003年应澳大利亚政府邀请在澳洲举办雕塑艺术专展,并取得成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许多作品巧夺天工,价值连城,被誉为国宝级作品。

作品《沉香千手千眼观音》,用一块重近800公斤的“沉香王”雕刻而成。千手千眼观音护佑天下安宁,这与人类期盼世界和平的愿望是相通的。李凤强对这尊雕塑倾注入了心血精力和良好愿望,运用浮雕、透雕、立体镂空雕等多种手法,分成十几个层次,将千手千眼观音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慈悲却又庄重平稳。作品创作取得巨大成功,被世人誉为稀世珍宝,市场估值上亿元,现为“中华第一塔”的常州天宁宝塔收藏。

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篇

一、产业之花,城市名片

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自2006年举办首届以来已有三届。在这三年当中,莆田工艺美术产业恰巧取得了高速发展,就规模以上工艺企业来说,其年产值平均以76%的高速度连着增长了三年;而在这其间三届艺博会也是一届比一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莆田举办艺博会,为发扬民族艺术文化传统,打造“莆田工艺”的城市名片,增进海峡两岸交流,培育壮大推动工艺美术产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莆田市市委、市政府把“每年举办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写入莆田市十一五规划,省委省政府也将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写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预期,这个植根于莆田这块工艺美术沃土之中的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一定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与莆田工艺美术产业一道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二、精心打造,茁壮成长

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第一次登上莆田展会舞台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相,已经注定将为我市我省乃至全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引擎之一。2006年,海峡两岸410家企业以830个展位加盟展会,来自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游客观众12万人次、实现产品成交额 1126 万元、签定合同金额2675 万元、意向 7563 万元的业绩,使得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的第一届就形成了大规模的高起点,为界留下“规模最大、档次很高、组织有序、服务周到”的印象。

2007年的第二届艺博会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海峡两岸交流” 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缅甸、越南和国内 24 个省(市、自治区)的 380多家企业参加。分3个展馆,881个展位,参观观众达24.3万人次;实现交易额8690万元,签订合同金额达1.31亿元,意向合同金额2.38亿元。这次艺博会因“规模大、档次高、内容多、人气旺、影响广、效果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一次促进两岸交流、商贸成果显著的和谐盛会。

2008年以“舞动的艺术,世界的商机”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交易会,更加注重加强展会的产业化趋势,以海峡两岸工艺美术优秀精品为主要展出对象,充分吸收前两届艺博会的办展经验,推出新创意、新策划、新举措,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台湾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共580家企业参加(其中台湾馆有87个展位),分6个展馆设1018个展位。参观观众达26.8万人次,实现产品成交额9570万元,签订合同金额1.45亿元,意向合同金额3.02亿元。真正吻合了此次工艺品产业专业盛会的口号―― “规模更大、人气更旺、内容更多、创意更新、影响更广、规格更高、效益更佳、服务更优”。

三、新的一届,即将开幕

经省政府同意,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定于2009年4月30日―5月3日在中国莆田工艺城隆重举行。本届将在历届艺博会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全国各地展会的长处与经验,进行全新规划设计,从展会主题、主承办机构、招展招商、规格规模、服务商机、关联活动等方面有所创新、不断超越发展,目标定位办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的工艺品专业展会。主要靓点有:

(一)主题明确,突出商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产业合作发展。

(二)组织机构,阵容宏大:省市两级领导充分重视,组委会领导规格高。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小晶亲自担任主任委员,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自鹏、省政府副省长李川为副主任委员。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由莆田市市长张国胜兼任。莆田市成立“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筹备组”,负责艺博会的招展、招商、布展、宣传和关联活动各项事宜的筹办、综合、协调、落实等工作。

各设区市指定专门机构,重点做好招展招商与宣传工作。

(三)主办单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外经贸厅、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福建省贸促会、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

(四)规模宏大,展品丰富展馆总面积14.5万平方米,分设7个展馆。设置大师精品区、台湾工艺精品区及各种特色工艺精品区,金银首饰、木雕、玉雕、石雕、书画精品、雕刻机械等分区。本届工艺品展位,将一改过去3乘3米的固定格式,以特装为主要展出形式,充分体现各种作品的特点特质,展示各式展品的艺术价值。

(五)展会活动,精彩多样。主要活动有:(一)开幕仪式,全新设计;(二)盛大晚会,央视品牌节目走进工艺城;(三)颁奖仪式,为首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颁奖;(四)两岸工艺品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开展工艺美术产业理论研讨;(五)大师工艺精品拍卖会,展示大师作品丰采与价值;(六)组织上参展商参观考察莆田工艺品特色生产基地,为参展商莆田行提供增值服务;(七)工艺品展销评奖,为参展作品进行价值定位;(八)举办工艺品重点企业订货会,体现本届“共享交易商机”之主题。以上各项活动的开展,将丰富艺博会的内涵,扩大艺博会知名度,将使第四届艺博会影响更加深刻辽远,更好地实现艺博会的主题与目标。

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篇

一、深远的历史积淀、广阔的产业背景

公元2006年,对莆田工艺美术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年份。这一年,为了承接和保护莆田庞大的工艺美术产业,一个立足莆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全国规模最大的工艺品专业市场――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裹挟着莆田工艺美术产业高速发展的硝烟,巍然崛起于莆田南洋平原。这里已成为莆田市一个崭新的地理标志,是莆田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它像一艘工艺美术行业的 “航母”,承载着莆田工艺美术产业的最新成果在市场经济的海洋全速前进。如果把工艺美术产业比作莆田经济的皇冠,那么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就是这顶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莆田工艺美术城投资超6亿,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由展示中心、金银珠宝区、木雕区、玉雕区、石雕区、民族民间工艺品区及公共服务设施组成,拥有商业旺铺20多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600多家,并于2008年5月1日全面开业。工艺美术城将木雕、玉雕、石雕、金银珠宝、综合工艺品等几大行业集聚起来,集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展示和旅游观光、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展现莆田传统工艺,引导资源整合,努力打造一个气势恢宏、精品荟萃、配套完善、秩序良好的全国性工艺品展贸市场。

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展示中心是莆田市唯一会展中心,楼高三层,建筑面积27200平方米,可容纳标准展位1000个,充分满足各行各业举办各种展会的需求。三年来,成功举办了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莆田珠宝节、鞋材鞋机展销会、房车展等大型展会二十多届,吸引观众上百万人次,商品交易数十亿元。

木雕区设一区、二区,为四层结构,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开设商铺240幢。已有136家木雕龙头企业入驻。展示木雕工艺品、礼品、木雕佛像、古典家具等产品。

玉雕区设一区、二区,为四层结构,建筑面积达8.2万平方米,店铺240幢。玉雕区内有摆件、挂件、饰件、玩件等,主要用料有翡翠、和田玉、佘太玉等,产品题材丰富、品种齐全。现有入驻企业190多家。

石雕区为四层结构,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开设商铺120幢,石雕展销区内产品系列丰富,神像、历史人物、花鸟走兽神灵活现,深受海内外客户的信赖和游客的赞赏。

珠宝中心为四层结构,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共开设378坎店面。汇聚北高“黄金海岸”、上塘银饰市场、埭头后温水晶宝石加工基地等专业市场的精华,产品门类齐全,项链、手链、手镯、脚链、戒指、民间传统饰品等金银珠宝应有尽有。

综合工艺品区为木雕及特色工艺品的经营场所,为四层结构,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商铺120幢。莆田民族民间工艺品极具地方特色,在此可尽睹其丰采。

三、会聚人文诚信,建设艺术文化

人文工艺城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是福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四海共仰的妈祖文化的发源地,为全球华人特别是台湾及东南亚同胞所敬仰。莆田工艺美术之花正是在这块浓郁的文化土壤中绽放出来,莆田工艺美术与莆田文化的完美融合定将孕育出莆田工艺美术城独特的文化魅力。

艺术工艺城

莆田雕刻以传统的精微透雕、圆雕著称,莆仙透雕圆雕技艺高手如云。而“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将透雕和圆雕的技法之美演绎的淋漓尽致。莆田工艺美术城汇聚了莆田及全国各地的工艺大师、名家名品,闪耀着莆田历代雕刻艺术的辉煌成就。大气的石雕、璀璨的珠宝、温润的玉石、精雅的木雕,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向人们阐释雕刻艺术的魅力。

商贸工艺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与高速公路莆田站出口“零距离”;距铁路莆田站2公里;距规划中莆田机场8公里;距湄洲岛27公里;距莆田老城区10公里,交通发达,区位条件得天独厚。莆田工艺美术城内服务设施齐全,设立市场管理委员会,银行、电信、税务、工商等部门全部入驻,实现“办事不出城”的便利服务;引进电子信息平台、物流配送、运输、仓储、鉴定机构等;工艺城内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生产商和客商,信息交流频繁,市场资讯快捷,便于掌握市场动态,抢占商机!

会展工艺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展示中心是莆田市目前唯一的会展中心,可以满足各行各业举办各种展会的需求。

旅游工艺城

工艺美术城总体建筑风格源自红砖文化,是莆田古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红墙金瓦辉映着蓝天白云,城与天浑然一体的天际奇观,组成了一组色彩鲜艳、造型雍容、古朴典雅,结构错落有致的宏大建筑群。城内四周环绕着二千多平方米的立体浮雕,造型逼真,风格独特,技艺高超,有“中国最大的浮雕群”的美名。

诚信工艺城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莆田工艺美术城已通过与城内商户签定《诚信公约》,成立“莆田工艺美术城工艺行业自律协会”,建立工艺美术城消费者维权站,引进质量鉴定检验中心,推广销售“标准金饰”,创建全国A类市场,评定工艺城内经营规范、诚实守信的星级商户等措施,严把诚信经营关,从而使工艺城内形成一股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莆田工艺城_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是中国最早花岗石龙雕原乡

莆田东岳庙花岗石雕龙柱莆田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莆田的花岗石龙雕文化,更是誉满神州。

早在南北朝,莆田的广化寺的石经幢上,就有用花岗石雕刻的云龙。唐代仙游凤山无尘塔上的花岗石龙雕,古朴大方。宋代,是莆田花岗石龙雕时期,莆田东岳庙的花岗石龙雕石柱,印证了莆田是中国花岗石石雕龙柱的原乡。莆田的石雕龙柱,到了明清,发展了圆雕、透雕的技艺,使花岗石龙雕技艺臻于成熟。石雕名家郭怀在仙游南朝宫及仙游孔庙的花岗石透雕龙柱,冠绝神州,其石雕龙柱技艺流传到闽南、广东、台湾等地,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南派石雕龙柱艺术风格。

莆田东岳庙的花岗石雕龙柱的存在,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印证了莆田是中国花岗石雕龙柱的原乡。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古人把龙奉为神物,在我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龙节,即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人们都在这一天祭拜龙。从古至今,关于龙的各种造型不可胜数,“龙生九子,各有其性”。由于龙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吉祥物,不管是古代帝王或是民间百姓,都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加以信仰、敬奉,并以各种艺术形式加以表现。

我们从大量的历代遗留下来的关于龙的艺术造型加以分析,发现各个时期的龙的艺术造型各有特色。商周时期的龙的艺术造型,稚拙抽象,战国时代的龙的造型,古朴庄重,秦汉时代的龙的造型,灵动奔放;隋唐时的龙的造型,豪壮雄迈;宋元时代的龙的艺术造型,清秀高雅;明清时代龙的艺术造型,繁美华丽,达到了龙的艺术造型最高艺术成就。

从雕刻的发展史上看,开始时是线雕,后来发展到浮雕、半园雕、圆雕、透雕。我国用于建筑物上的龙柱圆雕的出现,根据宋代李诫所著《营造法式》的记载,我国宋代就有木质透雕龙柱。足见宋代的木质透雕龙柱的造型艺术已趋于成熟,但未见有石质透雕龙柱的记载,可见我国在李诫之前,尚无石质透雕龙柱这一艺术造型。

从我国现存的花岗石雕龙柱看,莆田东岳庙花岗石龙柱,应为我国最早的花岗石浮雕龙柱。该龙柱为双柱,立于东岳庙内,龙柱为典型的宋代棱形柱造型,龙柱上下紧缩,中间微鼓,为典型的宋代棱型柱造型,系仿木雕龙柱。疑为宋端平、淳熙年间的作品。同时,该龙柱疑为用宋代福建画龙名家陈容所绘云龙粉本雕刻。

考刘克庄在其所著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百七十一重建岳庙疏》一文称:“莆虽偏垒,帝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1705.html

更多阅读

地下城与勇士-美服dnf(dfo)账号注册教程 地下城与勇士美服官网

由于部分热爱网游玩家身在国外只能玩美服才不卡,只能美服,国服的玩起来就太卡了,而且台服DNF对大陆的限制厉害,对于很多玩家来说也会去美服玩下,但重要的是很多玩家对英文不是太懂得,特别是游戏的一些专业词语,那接下来就给大家提供美服地

微微一笑很倾城番外篇美人一笑也倾城 微微一笑倾城美人师兄

微微一笑很倾城 番外篇 美人一笑也倾城(耽美)人物: 莫扎他:真名郝眉,因为名字谐音“好美”,故绰号美人师兄,美眉师兄。肖奈的室友、计算机系篮球队队员、致一科技员工,程序部三大神手之一。 KO:真名不详,著名黑客,现致一科技员工,程序部三大神手

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馆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授誉五批次共116名,其中有23名已晋升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或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1-01-19 1.第一批授誉18名(1995年4月)戴荣华 王恩怀 李进 王隆夫 刘远长 张育贤 徐庆庚 唐自强 熊钢如 王怀俊 田慧棣 李恭坤 杨苏明

我的世界梦想之城ip 大美泾河 梦想之城

     2013年,“中国梦”已然成为年度热词,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追逐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指出:当前,陕西正站在跨越发展、蓄势腾飞的新起点上,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是中国梦在陕西的具体实

车建新 车建新313亿攻城风波 红星美凯龙上市可能受阻

  理财周报编辑整理   这是一场“过江龙”与“坐地虎”之间的较量。   这可能是决定谁将成为国内家居连锁行业龙头的较量。   北京居然之家联合京城各大家居卖场向上海红星美凯龙宣战,内资家居连锁企业两大代表之间的争斗愈

声明:《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 莆田工艺美术城-莆田工艺城简介,莆田工艺美术城》为网友挣脱那枷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