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 五音戏 五音戏-简介,五音戏-艺术特色

五音戏是全国的独有剧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五音戏_五音戏 -简介


五音戏
五音戏是由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发展起来的。至今传统戏《大裁衣》中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唱词,如:“我就会打鼓,你就会敲锣,打起锣鼓唱秧歌,秧歌唱来唱秧歌”,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省境内流行的柳琴戏、茂腔、柳腔、同属于肘鼓子系统。

据老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1996年92岁)回忆,他父亲邓九星的老师叫荀兴旺,荀兴旺的老人叫铁笛,铁笛是当时有名的肘鼓子戏小生,从铁笛---荀兴旺---邓九星---邓洪山,四辈相传的时间对照起来,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肘鼓子”戏最初分东路、西路、北路三支。东路、北路因中国近代史上战乱荒旱,百姓生活极度困苦,民族艺术遭到严重摧残,缺少专业剧团沿袭,解放前已基本消亡,北路(又名“灯腔”或“腔”)和东路肘鼓子在博兴县境内和桓台县乌河头村,还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在演唱。现在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属于西路“肘鼓子”,也是现在仅存的、唯一的一个专业演出院团。

五音戏的发生、发展、定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五音戏

“秧歌腔”(“秧歌”和“姑娘腔”)时期:关于秧歌的起源,清翟灏在《通俗篇》中道:“今有秧歌,本妇所唱也。《武村旧事》元夕舞队之‘村田乐’即此”。相传,古时候章丘、历城一带,逢农间、节庆之际,农民便自发的组织起来,用边舞边唱的秧歌形式,或庆丰收,或祝颂太平,进行自娱自乐。

这期间,便有许多文化人加入进来,或为其填词,或为其编故事。据说清朝中后期,有个叫车丹的退隐老臣,受其感染,便根据制作豆腐的过程,编写出《拐磨子》一剧。此剧通盘都用“秧歌腔”中的“逗歌”曲牌,即上下两句演唱到底,其表演也是模拟劳动中的动作。这种保留着秧歌痕迹的剧目,在五音戏中还有一大批,如:《借》、《逢罗》、《下关东》、《王小赶脚》等。


五音戏“五人班”(肘鼓子)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后,肘鼓子戏的剧目逐渐丰富起来,有些不堪失去土地及天灾人祸重重压力的农民,便纷纷借助肘鼓子戏的这种演唱形式,成为乞食讨饭或谋生的一种手段,即是“一人唱门子”去讨饭,二人三人“扒地摊”,三人五人“盘凳子”。著名老艺人鲜樱桃,就是从这个过程中走过来的,至死他在身上还留有当年他“唱门子”时,被狗咬过的痕迹。

后来,逐渐出现了许多一二人打锣鼓,三四人表演的小戏班,他们往往是一家四、五口人或一伙四、五人的演出帮伙,当地老百姓就习惯的把他们叫做“五人班”,这一名称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

二十世纪初,“五人班”开始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最初多是在简易的席棚内演,后来又进入茶馆内演出。如“风顺茶园”、“文举茶园”、“民乐茶园”、“鹊华居”等,都有他们的足迹。

最早在此唱红的是李德兴(艺名根柱子。1896--?)。一九一七年邓洪山也随父亲邓九星进入济南市区内演出,单在“顺风茶园”就一唱唱了近三十年。由于他年轻,又唱、做俱佳,他的名声一时传扬四方,齐鲁大地几乎无人不知“鲜樱桃”这个名字。这一时期也是五音戏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受皮黄、梆子、落子、曲艺的影响,它的剧目逐渐向中型、大型戏发展,它的唱腔不再是四句一反复,他的表演也不再单一化,它的兴起使当地有名的章丘梆子戏逐渐消亡下去。


五音戏五音戏时期:一九二五年,山东军阀张宗昌为其母祝寿时,从北京邀来了京剧名角梅兰芳和余叔岩,山东省唯一邀请了“鲜樱桃小戏班”,他们同时在珍珠泉院内的戏楼子上同台演出。这次梅兰芳看过鲜樱桃的《王小赶脚》后,大为赞赏,并从此结为好友,经常往来,这些情况在《梅兰芳舞台艺术》一书中都有记述。

一九五一年,程砚秋在去徐州演出途中,到了济南,听说鲜樱桃在周村演出,便专程去了周村。在邓洪山不知情的情况下,观看了邓洪山在《樊江关》中饰演“薛金莲”的表演,对他深表佩服,二人相互切磋技艺,程砚秋向邓洪山学习小姑娘的表演动作,邓洪山向程砚秋学习了《武家坡》中的一句甩腔,后来用在《王小赶脚》中“奔走阳”(哎哟哟)关一句里,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此后,邓洪山与其他京剧名旦荀慧生、尚小云也成为好友。一九三三年秋,鲜樱桃率班在北京城南游艺园的半年演出期间,戏剧理论家齐如山曾去看望过他们,并要去八张“五人班”戏的花脸脸谱。这些活动对五音戏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另外,“五人班”在济南期间,经常与山东梆子、刚兴起的吕剧同台合演,称为“二六合班”。

一九三五年秋,经马彦祥(原齐鲁大学教授、后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长)介绍,邓洪山带领两个“武场”和两个男演员,到上海英国人开办的“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七个戏共计六张唱片,从此这个剧种被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它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一时间从济南到淄博、潍坊一带的广大农村地区,相继涌现出大批专业“五人班”演出队伍,仅在济南市区内就有五、六个戏班常年演出,广大农村地区据说有五、六个小戏班在活动。

红极一时的“五人班”没有个正规名称,邓洪山便借用灌制唱片时“百代唱片公司”赠给自己的写有“五音泰斗”四个大字的锦旗上的前两个字,改“五人班”为“五音戏”,从此这个名称变沿袭下来。


五音戏解放前夕,由于战乱不止,五音戏演职人员纷纷逃出济南,进入鲁中南部山区,或帮人排戏,或重新“盘凳子”,一时“五音戏”销声匿迹。邓洪山也逃进章丘县青野一带的山里以教戏为生。解放后,以邓洪山、明鸿钧、张方玉为首的三个戏班,重聚淄博,于一九四九年在周村成立了五音剧社,一九五四年邓洪山率领一个演出队,到上海市参加华东地区戏剧观摩演出,他本人被评为“表演一等奖”,并获金质奖章一枚,一九五六年,向当地政府登记注册,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

“文革”期间,剧团再次被解散,演职人员全部改行。直到“四人帮”倒台后,五音剧团才重新恢复了建制,于一九九八年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一直延续到现在。

五音戏_五音戏 -艺术特色

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曲调优美质朴,适于抒发多种感情。五音戏的剧词,生活气息、乡土色彩浓厚,群众词汇丰富,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点。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

五音戏_五音戏 -传统剧目

五音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据统计有160余出,主要有《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赵美蓉观灯》、《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张四姐落凡》、《松林会》、《亲家顶嘴》、《安安送米》等。由于表现的多是当地农村妇女的形象和生活状态,故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方言纯朴自然,常用民间谚语和形象比喻,言简意赅,深得一方百姓喜爱。

典故

五音戏_五音戏 -有关


五音戏五音戏,原名“周姑戏”。距今大约一百多年前。在章丘、长山(当时的县名)交界处,有一座庙,庙内有一个尼姑,姓周)人们不知其名,只知叫周姑子。此人善唱小曲小调,经常口哼小曲四处化缘。周村是她常到之处(此时周村已是鲁中商业重镇,属长山县)。时值清末,朝廷腐败,丧权辱国,民不聊生。乞讨者甚多。

有一对年青要饭的,两口子特别喜欢周姑子的小曲调。每天要饭归来,晚上就在周姑子的庙门下住宿,偷听她唱小曲。此时,周姑子回到庙中就爱唱“尼姑思凡”。时间长了,就学会了很多。从此,再上门要饭,就经常唱段小曲给人家听听,以讨得主人欢喜,多打发一点干粮。

后来,别的要饭的,见他(她)二人唱小曲要饭要得特别多,也跟着到庙门下住宿,学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多要饭的便学会了唱周姑子小曲。

周姑子的小曲小调广泛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爱听这个调调了。乞讨者们有了更多的生存机遇了。于是,要饭的自动组织起来,打场子、赶庙会、唱堂会、庆宴会、忙红白公事……

由原来的干口清唱,到加上锣鼓动静。这就形成了周姑戏的雏形。


五音戏

章丘有个叫李德兴的艺人,原来是唱章丘梆子的。因为该戏占人多,往往是挣不出吃来。后来,听说一帮要饭的串庄赶会,唱周姑子小曲,唱得很红火,占人不多,挣钱不少。就领着几个人跟踪他们,一边看,一边听,把这帮要饭的“玩意儿”学到手,重打锣鼓另开戏,大见成效。由于该曲调易唱易学,内容大都是反映百姓乡里的民间凡事,因而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特别是戏文中的男婚女爱、打情骂俏,是非恩怨、家长里短,逢场做戏、捧场逗眼,乡土气息,通俗易懂。倍受农村妇女青睐,称为“拴老婆撅子”。

李德兴的儿子唱周姑戏唱红了!人们送给他一个艺名叫“根柱子”(意为舞台上一根台柱子。或许是他的乳名。未详。作者注)。当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摸摸根柱子大辫子,三天不用想汉子(清朝男人都留辫子)”。“听见根柱子锣鼓响,烀饼子糊到门框上(指妇女慌着去看戏,忙中出错)”。周姑子唱腔流传开了,影响很大,当地一些戏班纷纷移植、改唱。据周村老艺人张金霞口忆,他的师父原来也是唱梆子和大秧歌的,早在“根柱子”之前就已偷学了周姑子唱腔。

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的父亲,原来也是唱章丘梆子的。后来,领着邓洪山、王化奎、王化元等人都改唱“周姑戏”了。

周村,是周姑戏的演出地、根据地、发祥地。以“鲜樱桃”为代表的“周姑戏”班,在周村唱响了,唱红了。全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来周村演出时,看了“鲜樱桃”的表演,大加赞扬。据说还向他学了一招(水袖功)。后又赞助戏箱,扶持他到上海灌唱片,“周姑戏”正式改名为“五音戏”……这些自然就是后话了。

五音戏_五音戏 -传承价值


五音戏五音戏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清朝后半叶传入淄博,流行于民间,尤其是在农闲季节,艺人们为了生计,几个人结合在一起(多为5人,故亦叫“五人班”),流动于邻村从事演唱。民间最早的五音戏班社是1860年前后成立的大徐戏班(在今张店区傅家乡),演出的剧目有《狮子楼》、《彩楼记》等。此外,还有荣春戏班(今张店区石桥乡)。

当时的戏班并不固定,演出既无化妆,亦无伴奏,用秧歌腔或小曲演唱,唱词多是顺口溜的形式,以跑圆场、土台子为主要演出场所。清末,在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下,始配以锣鼓伴奏,演员也略有装扮。

20世纪初,”周姑子戏”已遍及境内各区、县,民间的戏班(社)已很普遍,1914年张店王焕奎(艺名王妮子)成立的50余人的戏班在民间影响较大,这时期,“周姑子戏”逐渐吸收了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慢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板式和锣鼓伴奏体系,传至今日,该戏的板腔主要有悠板、二玉应、鸡刨爪、散板。

1933年,民间艺人邓洪山等经北京马彦祥介绍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唱片,该公司赠给邓洪山一面锦旗,上书“五音泰斗”4个字,自此“周姑子戏”正式更名为”五音戏”。

解放前夕,五音戏艺人有邓洪山、明洪钧等。

解放初期,张店东南村有一个40余人组成的五音戏社团,曾上演过《拾玉镯》、《王二姐思夫》、《小俩口回娘家》,周村有邓洪山等人成立的30余人的五音剧社,博山有刘方玉的五音戏班,不久刘、邓两个戏班合并,成立了第一个较大的五音戏演出团体,并于1950年在博山向人民政府登记落户。1952年,五音戏伴奏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1954年五音剧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彩楼记》及《王小二赶脚》,邓洪山获演员一等奖。五音戏演出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的舞台表演。

1956年淄博市五音剧社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演职人员增至60余人。1958-1965年,剧团年年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使五音戏传遍淄博大地。其间演出的剧目有《琼花》、《龙马精神》、《送镰记》、《新媳妇》等。

1975年与市吕剧团合并,全团人员达到百余人,演出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达700余个。精彩的表演,使五音戏蜚声省内外,剧团多次被邀到各地巡回演出。1960年国庆期间,该团进京汇报演出,部分中央领导及文化界名人观看了演出,周总理还亲自接见了剧团的部分演员。1961年剧团又南下江浙巡回演出,历经济南、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杭州、青岛等地。1985年剧团再次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目前,这支近100人的演出队伍仍然活跃在淄博市各区县之间,上演《墙头记》、《费姐》、《回龙转》等优秀传统剧目。剧团团址位于市文化活动中心、市政府所在地张店区共青团西路135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五音戏_五音戏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合影1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淄博市五音剧团,由政府任命著名的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邓洪山先生( 艺名“鲜樱桃” )为第一任团长。邓老毕生致力于五音戏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塑造了无数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并多次率团进京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是五音戏的奠基人。1935年,他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一张五音戏唱片,被誉为“五音泰斗”。

1969年,五音剧团受到文革浩劫的影响而暂时解散,改革开放之后,在淄博市政府的关怀下,这个剧种又逐渐焕发出独有的光彩,并于1992年得到文化部颁予的“天下第一团”称号。1998年,剧团正式更名为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一代五音人携着这个剧种迈入了大发展的新时代。

近几年来,剧院坚持“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发展方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五音人才,在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难以尽数的荣誉。现拥有国家一级技术职称演职人员11人,二级技术职称演职人员17人,三级技术职称演职人员17人,有着较丰厚的人才储备。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聊斋系列剧”的编演成功;《王小赶脚》、《拐磨子》、《亲家婆顶嘴》等传统小戏的家喻户晓;《豆花飘香》、《换魂记》、《石臼泉》等自创剧目的获奖连连;《腊八姐》一剧国家最高奖项的获得,使继承与创新并重的创作思路得以充分体现。


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合影2“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个大小奖项的获得,肯定了剧院的不断提高,剧院人也为五音戏事业的发展振兴而愈加努力。2005年剧院倾力打造了大型通俗聊斋戏《云翠仙》,公演后,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被上海国际演出中心定为2006年第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展演剧目。现五音戏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与此同时,剧院悉心培养的五音戏新生代正在逐渐崭露头角。明日的五音戏,这朵盛开在齐鲁大地上的梨园奇葩,会绽放得更加秀美,更加夺目!

剧院精英
曹培菊


曹培菊女,1960年3月生,籍贯山东淄博博山区。

1975年参加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演员队副队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第十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淄博市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淄博五音戏剧院支部主委。

五音戏 五音戏 五音戏-简介,五音戏-艺术特色

多年来她曾先后在《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换魂记》、《乔女》、《赵美荣观灯》、《豆花飘香》、《续黄梁》、《啼笑姻缘》、《洞房遗恨》、《李二嫂改嫁》等几十出优秀剧目中担任主要演员。

1985年,她正式拜五音泰斗鲜樱桃(邓洪山)先生为师,得到了老先生的亲传。通过不断的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在演唱方面,她根据民族和美声的发声方法,结合自身的条件,抓住五音戏的特点,找出了戏和歌的结合点,在演唱风格上有所突破。她的表演在《换魂记》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她扮演的东菊前面是旦角,后面是老生,剧情人物反差极大。她对人物成功的把握和塑造,使该剧获得极大的成功。1986年在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会演中,她获得表演奖。并于1987年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汇报演出。1989年,该剧又作为优秀剧目赴南京参加第二届艺术节演出。在1992年,由文化部组织的“天下第一团”展演中,《换魂记》获优秀剧目奖,她获得优秀表演奖。省文化厅给予记功一次。淄博市精神文明办给予记功一次。

1997年,山东省第六届艺术节中,她主演的《乔女》荣获了表演一等奖。该剧还荣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她还在1989年、1997年、2001年分别荣获市专业剧团演员比武一等奖。除此之外,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栏目,录制了由她主演的《赵美蓉观灯》并多次播放,2001年9月,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山东代表团的演出。


王荣花王荣花
女,1957年6月出生于山东临淄梧台镇。1971年参加剧团。主工青衣、花旦。五音戏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曾先后在《换魂记》、《春打六九头》、《姊妹易嫁》、《王小赶脚》、《赵美蓉观灯》、《半把剪刀》、《屠夫状元》、《血冤》、《五品芝麻官》、《费姐》、《鸳鸯泪》、《女儿恨》及连台本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10103/152626.html

更多阅读

灯箱布胶水简介 五米灯箱布

一、灯箱布胶水主要成分:氰基丙烯酸乙酯。二、特性:无色透明、低粘度、不可燃性液体,单一成分,无溶剂,稍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挥发气具弱摧泪性,遇潮湿水气即被催化,迅速聚合固化粘着,固化后无毒性。三、使用方法:①表面处理:表面不可有污垢,需

英文电影简介五:狮子王(TheLionKing)

There is a little lion called Ziba whose father isa king .His parents are very kind to him. He has so many pals andlives a happy life. Unluckily. His father was killed one day .Hethought it was his fault and he reg

声明:《五音戏 五音戏 五音戏-简介,五音戏-艺术特色》为网友温心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