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细菌性食物中毒_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种类


病毒来源

按发病机理可分为三型:
①感染型中毒。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摄取了这种带有大量活菌的食品,肠道粘膜受感染而发病。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皆可引起此型。
②毒素型中毒。由细菌在食品中繁殖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摄入的食品中可以没有原来产毒的活菌。如肉毒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③过敏型。由于细菌的作用,食品中产生大量的有毒胺(如组胺)而使人产生过敏样症状的食物中毒,引起此型中毒的食品为不新鲜或腐败的鱼。含组胺较多的鱼为鲭科的鲐鱼,科的蓝圆和竹荚鱼,金枪鱼科的金枪鱼、扁舵鲣、鲔鱼和鲱科的沙丁鱼。这些鱼青皮红肉,即鱼皮为黑青色,而肉色较红,因其中血管系统较发达,含血红蛋白较多。引起此型中毒的细菌是含组胺酸脱羧酸酶的细菌,其中酶活性最强的为摩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和溶血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按致病菌分类,分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等。

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与神经型食物中毒两大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_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特征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为:
①在集体用膳单位常呈爆发起病,发病者与食入同一污染食物有明显关系;
②潜伏期短,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肉毒中毒则以眼肌、咽肌瘫痪为主;
③病程较短,多数在2~3日内自愈;
④多发生于夏秋季;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型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

细菌性食物中毒_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


病毒来源因类型而异。一般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多有发热和腹泻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时,体温可达38~40℃,还有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全身酸痛、头晕等。粪便可呈水样,有时有脓血、粘液。严重病例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老、幼、体弱者若不及时抢救,可发生死亡。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起病急、发热不高、腹痛、腹泻、呕吐、脱水、大便为黄水样或黄糊状,1/4病例呈血水样或洗肉水样,病程1~7日多可恢复。细菌毒素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无发热。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反复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肉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张目困难、复视,随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最后可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患者一般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细菌性食物中毒_细菌性食物中毒 -传播途径

均经食物传播。常见的引起中毒的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食品为肉类及内脏,尤其是病死牲畜肉,以及禽类肉、蛋类、水


肚子好痛

产品等。细菌也常污染熟肉制品而引起中毒。变形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也主要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由变形杆菌引起的过敏型中毒,多因食青皮红肉鱼而致。

副溶血性弧菌曾称为嗜盐菌,主要分布于海水和海产品中。生食鱼蟹类可引起本菌食物中毒。水产制品、肉类、家禽、咸蛋、咸菜,以及份饭等食品都曾引起本菌的食物中毒。

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有关,多为家庭自制食品引起,如美国多家庭自制蔬菜及水果罐头传播。欧洲一些国家则主要经火腿、腊肠及其他肉制品传播。苏联及日本以鱼制品为主。中国则以发酵豆制品为主,如新疆的臭豆腐、豆酱、豆豉、面酱;其他省也有家庭自制臭豆腐引起者。传播本病的动物性食品有熟羊头肉、动物油脂、臭鸡蛋、咸鱼、腊肉、干肉、肉罐头、肉粽子等。

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的食品有奶油、乳制糕点、奶酪、肉制品,还有剩饭、剩粥、糯米凉糕、含奶冷食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_细菌性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胃肠型食物中毒较多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
病原学:
引起胃肠炎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常见的有下列6种:
(一)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据其抗原结构和生化试验,目前已有2000余种血清型,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较为多见。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不产生芽胞,无荚膜,绝大多数有鞭毛,能运动。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能活数月,粪便中能活1~2个月,在冰冻土壤中能越冬。不耐热,55℃、1h或60℃、10~20分钟死亡,5%石炭酸或1:500升汞5分钟内即可将其杀灭。
(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为革兰氏阴性、椭园形、荚膜球杆菌。菌体两端浓染,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本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偶亦见淡水。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淡水中生存1~2日。在37℃、ph7.7、含氯化钠3~4%的环境中生长最好。对酸敏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不耐热,56℃、5分钟即可杀死,90℃、1分钟灭活。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目前已发现本菌有12种菌分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20103/155336.html

更多阅读

冰箱低温也盛产细菌vs最怕冰箱的食物 细菌性食物中毒

1.记得早几年的一个炎热夏天曾看到报道,说大量科学数据证明,中午剩菜放冰箱前只要有2-3个细菌,在冰箱呆了几小时后,就会产生5-6亿个细菌,非常恐怖吧?冰箱低温也盛产大量细菌,窥见一斑!2.冰箱虽有低温环境,但不具杀灭细菌的作用,只是放慢了细

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

1、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临床较多见。潜伏期一般为4-24h。起病急骤,有畏寒、高热(可达39℃以上),伴有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有恶臭,亦可带有少量脓血)。2、嗜盐杆菌食物中毒 多因进食被污染的腌渍食物所致,潜伏期一般为9-20h。有严重的上腹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每晚,我都会看新闻,当我看到新闻上一次又一次地报道令人触目惊心的食物中毒等食物安全问题,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并且深有感触。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文 曝光的有毒食品

每晚,我都会看新闻,当我看到新闻上一次又一次地报道令人触目惊心的食物中毒等食物安全问题,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并且深有感触。中国有句话: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还有句话:病从口入。食品

声明:《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为网友素面朝天也很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