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绍辉 彭绍辉-生平经历,彭绍辉-任职情况

彭绍辉(1906-1978),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彭绍辉作战英勇,曾在一次战斗中失去左臂,被战士亲切称为“独臂将军”,在部队中曾担任过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建国后彭绍辉曾就任过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要职,同时他还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的中央委员等职务。

彭绍辉_彭绍辉 -生平经历


1936年到达陕西后留影

彭绍辉,1906年7月18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上七都瓦子坪(今属湘潭市韶山区)一个贫农家庭,排行老七。

1927年在农民运动的高潮中参加了农民自卫军,4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5月21日,湖南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镇压农民革命运动。彭绍辉参加了围攻长沙的斗争。失利后,他离开了家乡,去找毛泽东,到武汉报名参军,被编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一师一团三营十二连。

1928年春,三十五军一师改编为湘军独立第五师,彭德怀任该师第一团团长。第一团在彭德怀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成立了秘密支部。彭绍辉曾被派到由共产党人执教的随营学校学习。7月,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后,彭绍辉积极加入起义队伍,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的一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春,红五军主力开向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彭绍辉随第二纵队留湘赣北部坚持游击战争。这时他担任二纵队二大队第六中队队长。一次,二大队在转移途中遭敌包围,彭绍辉率部承担了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8月,彭绍辉担任了红五军第二纵队二大队教导队队长,后来教导队与随营学校合并,任大队长。

彭绍辉 彭绍辉-生平经历,彭绍辉-任职情况

彭绍辉

1930年7月,奉命带领部分学员到红五军第一师第一团,任团长。在中央根据地第一、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彭绍辉率领部队配合主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提升为第四师参谋长。

1931年7月,第三次反“围剿”战斗打响了,代理三团团长,参加了莲塘战斗和高兴圩战斗。不久,又调到第三师十团任团长。10月,彭绍辉调到新成立的红军学校任二队队长。11月,出席了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2年3月,他调任红三军团第一师参谋长。

1933年2月,在宜黄南部进行的伏击战中,他率第一师歼国民党军五十九师1个旅,俘国民党军2000余人,缴获武器1400余支。3月中旬,在霹雳山战斗中,带头冲向敌阵,率部占领了国民党军十一师阵地,重伤国民党军师长尚乾。在追击歼敌的战斗中,他左臂中弹,臂骨被击碎。因伤势严重,医生只得锯掉了他的左臂,从此成了独臂将军。他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独臂打绑腿、骑马等军事行动,很快适应了战斗生活。1933年由于在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中立下了卓越战功,中央军委即授予彭绍辉红星奖章。9月,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开始。彭绍辉奉命组建了兴国模范师,并任师长。不久,他奉命回前方,担任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


1937年红六军团领导干部南进时在陕西富平县流曲合营,左五为彭绍辉、左三为王震、左六为陈伯钧、左一为张子意、左二为刘道生、左四为张启龙

1934年年初,率部在建宁、将乐之间的光明山阻击国民党军八十八师。战斗中,他下颔骨被打碎,但他带伤完成了钳制任务,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4月,参加了保卫建宁的战斗。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不久,遵照中央决定,到红四方面军三十军担任参谋长(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

1936年8月,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参谋长(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张子意)。

1937年5月,彭绍辉调任二方面军教导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教导团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0师教导团。教导团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干部人才。

1939年3月,到晋西北任新组建的第三五八旅旅长。9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歼敌3500余人。11月,晋西北军区成立,兼任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1942年6月,彭绍辉调中央党校学习。

1943年3月,出任抗大总校副校长。10月,参加了中共中央召开的高干会议。

1945年彭绍辉出席了中共七大。

1946年5月,奉命调任晋绥吕梁军区司令员。

1946年秋至1948年夏先后参加指挥了晋西南、汾孝、吉乡、兑九峪、神堂底等战役。

1948年8月,晋绥吕梁军区的部队改编为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彭绍辉任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攻克太原的战役。

1949年1月,七纵队改称西北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彭绍辉任军长,指挥部队转战西北战场,屡建奇功。


1937年任120师教导团团长时留影

1952年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4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并曾先后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部部长、条令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7年参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后兼战术研究部部长。

1960年1月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6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78年4月25日凌晨彭绍辉同志病逝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终年72岁。

彭绍辉_彭绍辉 -任职情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绍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三团分队长,红军随营学校大队长,红五军长第一师一团团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副官处处长、师参谋长,红军学校第二队队长,红五军第一师师长,兴国模范师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三十军参谋长,红六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团长,三五八旅旅长,独立第二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第七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七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研究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彭绍辉_彭绍辉 -将军故事

参加平江起义


1962年彭绍辉和叶剑英等合影,左起王新亭、叶剑英、粟裕、彭绍辉

彭绍辉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苦难的年月、贫寒的农家里度过的。10岁那年,彭绍辉在舅家的帮助下进了乡村私塾。两年半以后,由于经济拮据,辍学在家看牛。1927年5月21日,“马日事变”发生后,农会被解散,反动派到处捉“暴徒”。彭绍辉东躲西藏了两个多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彭绍辉萌发了当兵报国的念头。1927年8月他在武汉投入了国民革命军何键三十五军一师一团三营十二连。1928年春,第一师已改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彭德怀任一团团长,团内已有以彭德怀为书记的秘密共产党支部。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彭绍辉参加了起义。

独臂师长

身为红3军团第1师师长的彭绍辉在军中是个带头人,当他接到军团长彭德怀发布的“1师担任草台岗主攻任务”的命令后与敌军短兵相接,战斗非常激烈。战斗中,彭绍辉的左臂被敌人的机枪打中,而且连中两弹,伤势很重,伤臂感染发炎,最后不得不截去左臂。彭绍辉由最初的坚决不同意截去左臂到以惊人的毅力,为重返前线进行顽强的锻炼,学会了独臂打绑腿、骑马等军事动作,体现了军人惊人的气魄。由于彭绍辉在霹雳山战斗中指挥得力,身先士卒,机智勇敢,为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立下了卓越战功,中央军委于1933年8月1日授予他二等红星奖章。彭绍辉出院后,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安排他到地方去工作。彭绍辉执意不肯,最后带着一只右臂,又回到了红军的战斗行列,担任了红34师师长。

与“四人帮”作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彭绍辉先后担任了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条令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研究部部长,副总参谋长等职。他把培养和造就干部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搞好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39年任120师258旅旅长时留影

“文化大革命”期间,彭绍辉同林彪、“四人帮”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在大刮夺权风的时候,他公开表态:军事领导机关不能夺权,不能冲击。林彪一伙企图以假党员等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他头上进行审查逼供,他说:“凡没有的事情,压力再大也不会承认。”当林彪反党集团大搞军事训练取消主义、大砍军事院校和训练机构时,他明确表示反对。1974年9月,他主持召开民兵训练工作业务座谈会,王洪文、张春桥看到会上没有推广他们炮制的“上海经验”,没有宣传“民兵指挥部”,便大肆叫嚷会议“不抓路线、方向错了”。彭绍辉根本不理睬这一套,当着他们的面,向军委叶剑英、聂荣臻提出加强“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正确意见。第二年,他带病到一些地方调查民兵工作,回到北京后向军委写报告提出“还是人民武装部好”,反对搞“民兵指挥部”。这年在唐山召开的民兵通讯分队组训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他明确提出,要在会议所有文件、讲话和典型材料中,把“民兵指挥部”的字样,全部删掉。他大力宣传“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好处,并尖锐地指出:这是领导权问题。

1970年,医生发现彭绍辉有主动脉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不让“四人帮”夺去权力,他忍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照常坚持大量繁重的工作。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了,彭绍辉欢欣至极,喜庆党和国家得到挽救。就在这时,他的病情也一天天恶化。1978年4月23日,他抱病参加一个会议,强忍着胸疼作了总结讲话。25日,因病情突然恶化,医治无效,彭绍辉与世长辞。

彭绍辉_彭绍辉 -个人荣誉


上将军衔
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章
一级解放勋章
二等红星奖章

彭绍辉_彭绍辉 -参考资料


彭绍辉日记

[1] 《彭绍辉日记》,彭绍辉著;解放军出版社
[2] 《独臂上将彭绍辉》,王沂力;解放军出版社
[3] 《独臂上将:彭绍辉传奇》,欧阳伟;解放军出版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20103/155496.html

更多阅读

朱湛之 朱湛之-生平经历,朱湛之-潜伏历程

朱谌之(1905-1950),女,又名朱枫,建国初期潜伏中国台湾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革命烈士。1927年毕业于宁波女子师范学校,1950年6月10日在台北街头被枪杀,临刑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身中7弹,壮烈就义,时年46岁。2011年7月12日,朱枫的骨灰从台

安丙 安丙-人物简介,安丙-生平经历

安丙,生卒年均不详,汉族。约1190年前后在世,字子文,广安人。有晶然集《宋史本传》传于世。安子文_安丙 -人物简介安丙[约公元一一九o年前后在世]字子文,广安人。安子文_安丙 -生平经历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初前后在世。淳熙间,举

赵成子 赵成子-简介,赵成子-生平经历

赵成子(?~前622):嬴姓,赵氏,名衰(通“崔”),字子余,谥号为成季,故史称赵成子,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赵衰_赵成子 -简介赵成子赵成子,原名赵衰(?―前622年晋襄公六年),嬴姓,赵氏,名衰(作“崔”),字子余,一曰子馀,谥号曰成季,故史称赵成子。春秋时期的晋国晋文

凯文・斯佩西 凯文・斯佩西-生平经历,凯文・斯佩西-琐事纪录

凯文・斯佩西,美国电影演员。生在美国新泽西,在南加州长大。因为《美国美人》,他成了众矢之的。凯文・斯佩西的奥斯卡作业《美国美人》感染了别人,也发行了自己。在此之前他作恶的欲望一直旺盛,并从不给自己定什么规矩。一般情况下,他会带

声明:《彭绍辉 彭绍辉-生平经历,彭绍辉-任职情况》为网友一城柳絮吹成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