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构成要件 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特征,过失犯罪-构成要件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过失犯罪_过失犯罪 -特征

1.实际认识和认识能力相分离。

2.应为行为和实际所为不一致。

3.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矛盾。

过失犯罪_过失犯罪 -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过失犯罪_过失犯罪 -性质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定性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过失犯罪构成要件 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特征,过失犯罪-构成要件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A.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

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

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B.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

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

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C.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

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20103/156003.html

更多阅读

王钢: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中国法学创新网来源:《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10期作者:王 钢日期:2015年02月27日浏览:45——以德国司法判例为中心【内容提要】德国刑法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体现为行为人就事实进行欺骗,导致被害人或受

表见代理的特别构成要件 表见代理的构成案例

杨代雄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上传时间:2013-4-25浏览次数:640字体大小:大中小关键词: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 信赖保护 风险原则 民法典内容提要:应当以风险原则为基础构造表见代理的特别构成要件,其包括存在代理权表象,该代理权表象是被代理人风

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量刑标准,辩护律师 敲诈勒索罪辩护词

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量刑标准,辩护律师(一)敲诈勒索罪的概念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敲诈勒索罪的构成特征1.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既

诈骗罪 诈骗罪-构成要件,诈骗罪-犯罪认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

声明:《过失犯罪构成要件 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特征,过失犯罪-构成要件》为网友開心僅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