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 瓮城 瓮城-简介,瓮城-历史

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是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瓮城_瓮城 -简介


嘉峪关瓮城柔远楼

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瓮城_瓮城 -历史


瓮城

瓮城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代有待考古发掘论证,不过目前已知匈奴所筑统万城即已出现了瓮城的雏形。西汉至北魏时期,为追求壮丽的视觉效果,城门门楼多为两至三层的崇楼,并在门前左右设置双阙,从这一点看,这一时期的城池似不会设置破坏视觉效果的瓮城。但某些城市(如前凉都城姑臧)有翼城的设置,即在大城的一侧或多侧(姑臧为四面)建设方形小城,两城之间以城墙连接。隋唐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城门没有设置瓮城。

中国古代城池中,瓮城的设置兴盛于五代和北宋时期。在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中,第一次出现关于瓮城的记述:“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北宋东京城依照这一原则设置了瓮城。《东京梦华录・卷一》记载“……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北宋州府城市也多有瓮城之设,其代表如平江府(苏州)和襄阳城池。


西安城南门的瓮城

南宋临安、辽金上京均无设置瓮城的记载。但南宋静江府(桂林)瓮城设置极为完备、复杂。金中都仿北宋东京而建,设有瓮城。元朝时期为防止汉人据城反叛,曾令各地拆毁城池,而由于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并不面临强敌入侵的问题,因此元大都和元上都均没有设置瓮城。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元天顺帝方草草修筑大都瓮城。

明朝重视对城市的防御,在南京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北京顺天府,以及西安、归德(今河南商丘)、平遥等府、州、县级地方城市,以及长城山海关、嘉峪关等关城,均设置了瓮城。其中以南京聚宝门(今名中华门)瓮城最为庞大复杂。

朝鲜王朝的重要城市如汉城、水原也设置了瓮城。但朝鲜瓮城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仅有一面与城墙相连,另一面通常留出豁口。日本城堡中“二之丸”和“橹楼”的设置与中国的瓮城及箭楼相似,均为敌军攻破第一道城门之后的缓冲区。

需注意中国及朝鲜的瓮城与西洋式城堡中“barbican”的区别。后者多指城堡大门两侧的碉堡和塔楼。

瓮城_瓮城 -材料和工艺

早期的城池,城墙主要是用土夯筑(或版筑)而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筑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筑城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东晋时期,出现了用砖包砌的城墙。到了唐、宋时期,一些较大的城池都用砖包砌城墙。明、清时期,用整齐的条石、块石和大城砖包砌城墙已较普遍。明代城池的城墙,砌砖用的胶结材料有的是用糯米石灰浆,城门起拱是用桐油拌合石灰胶结。

瓮城_瓮城 -典型城池


瓮城

明代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的。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具有防御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工程构筑坚固等特点。该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内城是北京城的防御主体工程,城墙周长约24公里,墙体最高为13米多(包括雉堞),底厚19.5米,顶厚16米。墙顶的内缘设女墙,高 1米,外缘设雉堞,有垛口11038个。沿内城城墙构筑敌台172座。内城共设城门9座,位于南面的有3座(正中的为正阳门),其他三面各设城门 2座。城门上建有城楼。内城的城门外建有瓮城,其中正阳门的瓮城还增筑箭楼3座。为使瓮城得到进一步的掩护,在城门外附近构筑有大敌台。为加强城角的防御,各城角都建有角楼。为加强整个内城的防御,在城墙外开挖有护城河,河宽30~60米,深度3米以上。在内城的北面中心位置建有钟楼和鼓楼。外城的城墙建于内城的南面(东、西、北三面未建外城墙),建有敌台63座,城墙、敌台的构造与内城相同,仅强度稍次于内城。皇城和宫城位于整个城池的中心,其结构和防御工程设施与内城相近。

瓮城_瓮城 -历史上的作用

在中国长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城池筑城体系曾发挥过很大作用。如四川合州的钓鱼城,是南宋末年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而构筑的。涪水在其南,嘉陵江流经其北,渠江在其东,三面临江;城池建在山顶上,南北两面为峭壁悬崖,地势十分险要。它上控三江交汇的扇形地区,下屏战略要点重庆,是攻必夺、防必守的军事要地。南宋的余、王坚、张珏等将领,从1243年起,先后利用这里有利的地理条件和险要地形,顺着山的自然地势构筑了钓鱼城,又在城外据险构筑了一些外围据点,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坚固的城池筑城体系。宋军依托它从1259年开始,抗击蒙古军队和元军多次进攻,坚持20年之久。又如明朝初年,明政府为防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海岛、海岸、海口筑城体系(见明代海防筑城)。这些筑城体系的共同点,都是以卫、所的城池为主体,并与堡寨、墩台、烽堠相结合而构成的。它是一种将内地的城池筑城体系,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于海疆不同地理、地形条件下的设防,曾有效地保障明军阻止和打击了倭寇的多次入侵,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瓮城 瓮城 瓮城-简介,瓮城-历史

瓮城_瓮城 -图集


南薰门近景
都督府
聚宝门
瓮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30103/157188.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员简介 北京历史简介

|本系主页|北大主页|北大图书馆|北大天网搜索|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返回 >> 本系主页今天是: 2006年1月15日 星期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员简介林承节 男 职称:教授 生活剪影:学位或学历:1961年毕业于北京

汉字字体 的发展简介 汉字历史简介

汉文字发展简介——汉字(字体)的发展简介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由记事符号和记事图画演变而成。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图画和符号,它就是汉字的前身。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附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本文根据有关历史书籍摘编而成,从公元前2146年的夏朝到公元1912年清朝退位期间,各主要朝代的基本概况;以及从夏朝的大禹到清朝的宣统,大大小小447位皇帝或霸主的简单介绍,如生卒年份、在位时间以及政权的取得或即位

高丽棒子的历史简介 高丽历史简介

高丽棒子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族大迁移”的历史,他们直到日本人投降以后才有了真正独立的国家,然而现在他们却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病态的,所以现在北高丽人是杀人狂,南高丽人是自大狂。精神病可以什

声明:《瓮城 瓮城 瓮城-简介,瓮城-历史》为网友风云无名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