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茶叶简介,江山绿牡丹-采摘工艺

江山绿牡丹产于江山市境内他霞岭北麓的裴家地、龙井等地。仙霞山位于浙闽交界,主峰海拔1503米,山区林木茂盛,溪水环绕,浓雾弥漫,漫射光多,年均气温17℃左右,无霜期256天左右,常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自古为名茶产地。始制于唐代,北宋文豪苏东坡誉之为“奇茗”,明代列为御茶。


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茶叶简介


江山绿牡丹相传明代正德皇帝(公元1506~1521年)朱厚照察访江南时,路经仙霞岭,品尝了仙霞茶,大加赞赏,命名为绿茗,并指定为御茶。据江山市志载: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任太守时,品尝了毛滂从江山捎来的仙霞茶更是赞不绝口,称之“奇茗极精”。

苏东坡在《答毛滂书》中说:“……寄示奇茗极精,而丰南来未始得也,亦时复有山僧,逸民可与同尝,此外,但缄而藏之”。苏东坡之诗友毛正中(江山人)曾以仙霞茶相赠,苏东坡戏作一诗为谢,诗云:“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快,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可见历史上仙霞茶早就扬名天下,列为贡品。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采摘工艺


江山绿牡丹

绿牡丹产于仙霞岭北麓、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尤溪两侧山地,以裴家地、龙井等村所产品质最佳。这里山高雾重,漫射光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茶树生长。
茶树芽叶萌发早,芽肥叶厚,持嫩性强,故当地茶农有早采嫩摘的习惯。一般于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为保证茶叶质量,以传统工艺制作,经摊放、炒青、轻揉、理条、轻复揉、初烘、复烘等工序。炒青特点为:一人炒制,一人摇扇,摊凉过程亦需煽风凉却。成品条直形状自然,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香气清高,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碧绿清澈,芽叶朵朵分明,叶色嫩绿明亮。

绿牡丹采制技术精巧。早采嫩摘,坚持雨、露叶不采、瘦小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色叶不采,是牡丹茶采摘的特点,清明前采摘,谷雨后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到一芽二叶初展,芽长于叶。炒制工艺主要分鲜叶摊放、杀青、轻揉、理条、轻复揉、初烘和复烘等几道工序。一人炒制,一人在旁摇扇是炒制牡丹茶的特点,尤其是利用扇风,迅速降低杀青叶、初烘叶、复烘叶的叶温,加速水分的蒸发,减少茶多酚等内含成份在湿热条件下继续氧化,是保证牡丹茶色泽格外翠绿、香气清鲜的关键技术措施。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荣誉

根据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所赋谢赠仙霞山茶诗,可知早于宋代,该茶品已臻佳境。1982年被商业部列为全国名茶;民国时期绝迹。沧桑数变,“绿茗”绝迹。1980年江山土特产公司组织力量恢复试制,一种体态潇洒自然,色泽翠绿诱人的江山绿牡丹问世,从此,仙霞茶从宫廷御茶发展到今天的全国名茶,载入了《中国土特产大全》史册。新中国建立后,于1980年恢复试产。1982年改用现名,并获全国名茶称号。1985、1986年连续被评为浙江省优胜名茶。目前,江山绿牡丹名震海内外,一直供不应求,为此,有关部门制定了发展绿牡丹的一整套措施,预计在1994年茶园发展到2000亩,年产量达4000公斤,届时,江山绿牡丹不仅是誉满海内外,且将清香飘四方。江山绿牡丹投放市场以来,颇受国内外广大茗饮者的青睐,一直供不应求,江山市有关部门已在90年代初制定了发展绿牡丹茶生产的规划,预计至1994年茶园发展到2000亩,年产量达到4000公斤。

江山绿牡丹在问世之初的1982年,商业部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在浙江省优质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优质名茶。江山绿牡丹1982年商业部首届全国名茶评比第二名;1986年载入新华社出版的《中国土特产大全》;1994年获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杯”一等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1998年获浙江省农产品展销会金奖;2000年获西湖博览会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1年获“会稽杯”浙江精品名茶展示金奖、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在中国国际名优茶文化展览会上获“全国无公害名茶”证书;2002年获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保健功效

1.抗衰老


江山绿牡丹江山绿牡丹所含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抵抗老化。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过氧化,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会使细胞受伤。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江山绿牡丹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
研究显示,江山绿牡丹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江山绿牡丹具备整肠的功能。

3.降血脂
科学家做的动物实验表明,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人体的实验表明则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发生率。江山绿牡丹含有黄酮醇类,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减脂
江山绿牡丹含有茶碱及咖啡因,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江山绿牡丹5.防龋齿、清口臭
江山绿牡丹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防癌
江山绿牡丹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7.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江山绿牡丹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

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茶叶简介,江山绿牡丹-采摘工艺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制作工艺

(1)杀青
杀青对江山绿牡丹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

(2)揉捻
揉捻是江山绿牡丹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江山绿牡丹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江山绿牡丹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江山绿牡丹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发展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如云南基诺族至今仍有吃“凉拌茶”习俗,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茶作羹饮,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习惯。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陆羽《茶经.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此时完整的蒸青茶饼制作工序为:蒸茶、解块、捣茶、装模、拍压、出模、列茶晾干、穿孔、烘焙、成穿、封茶。

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兑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水浸和榨汁的做法,由于夺走真味,使茶香极大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

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炒青江山绿牡丹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中言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又有“自摘至煎俄顷余”之句,说明嫩叶经过炒制而满室生香,有炒制时间不常,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江山绿牡丹最早的文字记载。

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江山绿牡丹制法非常相似。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品质特点

条直似花瓣,形态自然,犹如牡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香气清高,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成朵,嫩绿明亮。

江山绿牡丹_江山绿牡丹 -参考资料

[1] 茶叶网 http://www.foodqs.com/news/inner/20061011154135.htm
[2] 茶文化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Food/DL/DL-16667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040103/159893.html

更多阅读

快讯:江山多娇户外太白穿越行前会胜利召开

本社张店讯一片片映红天空的晚霞,一朵朵吐艳绽放的鲜花,一张张幸福欢乐的笑脸,一头头向往太白的驴子,初夏的张店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6月5日,来自全市各条战线参加端午节太白穿越的驴子,准时抵达西六路绿野户外装备总店,召开了太白穿越行

电视剧《江山为重》片尾曲 江山为重 迅雷下载

没事百度了下自己,居然冒出这么个视频,这。。这。。这。。什么时候的事情啊!怎么一点记忆都没了?配唱的电视剧里居然还有范冰冰?不好意思冰冰同学,先借你扬扬名!我竟还有这么辉煌的时刻啊你说说,啧啧啧。。【视频:潘音飞不如你的美 (江山为重

当路王氏江山代有才人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

当路王氏江山代有才人出2013-03-19 09:47:51来源:点击进入连网社区—花果山下论坛 【连网】 明代顾乾对“云台山三十六景图”之第二十九景“梵宫竹径”如此描绘:“当路村,东山,华岩庵,长廊古殿,曲径通幽,修竹成林,自然深邃”。  作为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改尽江山旧txt百度云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巴俊宇.文.摄影昨晚,风大作,推开窗望去,只见天色阴郁,零零落落的飘起雪花,入夜,向窗外看去,竟然又下起了大雪。阳春三月,江南早是春色怡人了,而远在关外的却依然是

仙霞古道之姜毅英 江山仙霞古道徒步攻略

军统唯一的女将姜毅英,江山人,1908年生于江山县一个一个木匠人家,1933年毕业于杭州警察学校,师从中国电讯第一任魏大铭。1956年退休,任台北雨农小学校长,2006年去世,享年98岁。现在史书上有二个观点,扑朔迷离,值得探讨:1.日本偷

声明:《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茶叶简介,江山绿牡丹-采摘工艺》为网友剩蛋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